本文目录一览

1,给我一份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http://www.verystu.com/BookPage/10444.shtml 使用本地下载,很快的,然后打开压缩文件,里面有word文本档,打开就是了。 祝考试顺利

给我一份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语文试卷答案

夏夜是迷人的,萤火虫像星星般闪烁着飞来飞去,青蛙呱呱地唱着歌曲,风轻轻吹拂着柳叶,柳叶摇曳着翩翩起舞 男孩扶起了同伴(主干……) 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还会这么湿吗? 妈妈对我说,明天她要出差,问我这几天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这次比赛的结果,无一同学不满意。

语文试卷答案

3,初中语文试卷题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
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年轻时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一个老者看出了他的傲气,拜访苏轼,结果苏轼出了丑,后来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之后,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文豪。
好好读书,认识天下的字
哎~~~~~~~~~~~~~~~读书人就是这样的~~有前途
要回答什么呢? 你又没说啥问题出来

初中语文试卷题

4,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见详情

http://wenku.baidu.com/view/6ce05de9e009581b6bd9ebae.html 上海市 http://taoti.beijing518.com/plus/view.php?aid=36570 哈尔滨市 http://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2010/0813/yuwen/7.htm 2010年河北省 http://wenku.baidu.com/view/71d9dfdbd15abe23482f4d59.html 2011年河北省

5,帮忙把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在这里有,LZ看下对不http://wenku.baidu.com/view/3e0a7d1ec5da50e2524d7f59.html
2008年江苏省常州中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edu.sina.com.cn%2fzhongkao%2f2008-07-01%2f1725152028.shtml" target="_blank">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08-07-01/1725152028.shtml</a>

6,初一期中语文考试答案以及试卷

初一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8分)1.按要求填写诗句。(8分)(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 ,小桥流水人家, 。(4)《十则》论述学习态度,告诉人们不要不懂装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___ ____。 (5) ,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栖息(qī) 猝然长逝(cù) 酝酿(liàng) 昂然挺立 B.枯涸(hé) 心旷神怡(yí) 盘虬卧龙(qiú) 峰围蝶阵 C.扒窃(pī) 玲珑剔透(tī) 贮藏(chǔ) 擎天撼地 D.奢望(shē…) 抖擞精神(sǒu) 仙露琼浆(qióng) 明查秋毫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D.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4.我们走进四季,感受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请用“我喜欢……因为……”的句式写一句话,(如: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吹熟了稻谷,吹红了果实,给大地披上了新装。)(2分) 我喜欢 ,因为 5.综合实践活动。(4分) (1)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语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花坛寄语折花者 B.别对我动手动脚。——树木寄语 C.抽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寄语 D.我的形象全在你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2分) 两个卖瓜人分别在各自的西瓜摊前竖了一块牌子,夸耀自己的瓜好。甲在牌子上写道:“甜得舍不得卖。”乙在牌子上写道:“甜的舍不得卖。”仅仅一字之差,结果却是甲的生意非常好,而乙的西瓜却少有人问津。请问,就只有一字之差,为什么甲的生意那么好,而乙的西瓜却没什么人买呢?请你从语文的角度来分析原因。 原因是: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6.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 字更好,为什么?(2分) 7.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分)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8.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以丛草为林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作青云白鹤观( ) (2)观之正浓( ) 10.翻译下面句子。(2分)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1.作者从小就有如此闲情,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2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 “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12.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3分) 景物描写的句子有: 作用是: 13.朗读“你能办得到的”“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这三句话的重音应放在哪个字上?朗读这三句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3分) 14.“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中的“探”字可谓一字传神,请你说说“探”字好地哪里?(2分)
什么版的

7,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梧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卷 语 文 试题: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6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 14.联系语境,解释第⑽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按图索骥: 15.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3分) 16.揣摩第⑻段画线句中“咬着牙”这个短语,分析它在表达上的好处。(2分)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第⑹段“我”逼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18.(1)第⒂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3分) (2)你怎样理解第⒃段画线句?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曾从长辈口授的“路线图”中获 得过什么益处?(4分) (二)(12分) ⑴无论什么样的生命,在短促或漫长的人生中都需要平衡,并且都会在最终得到平衡的。眼睛瞎了,意大利的安德烈?切波里却成为了著名的盲人歌唱家; 。个子高的,如姚明,自然成就了他的事业,他可以到美国的NBA去打篮球,风光无限;个子矮的,如拿破仑,按现在的标准大概得是二等残废了,但却不妨碍他成为盖世的英雄。 ⑵这就像《红楼梦》里所说的: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这也就像伊索寓言里所讲的:高高的长颈鹿可以吃得着高高树上的叶子,却没办法走进院子矮小的门;矮矮的山羊吃不着高高树枝上的叶子,却轻而易举地走进了矮小的门。 ⑶懂得了生命中的这一点意义,不仅是让我们不必为我们自身的长处而骄傲,不必为我们自身的短处而悲观;也不仅是让我们知道拥有再多,总会有失去的时候,失去的再多,总会有得到补偿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充分去体味到生命其实是一条流淌的河: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生命中的一种情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生命的一种情景。一条河在流淌的过程中,不可能总是前一种风景,也不可能总是后一种风景,它要在总体流量的平衡中才会向前流淌,一直流入大江大海。因此,我们不必去顾此失彼,我们不必去刻意追求某一点,从而在这样生命的平衡中,让我们的心态更加从容,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平和,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舒展。 ⑷当今土耳其首富萨班哲先生,家财万贯,富可敌国。命运似乎和他开着残酷的玩笑,他的两个儿女都是残疾弱智。但他却以为这其实就是生命给予他的一种平衡,而不去怨天尤人。他想开了,不幸与幸运之间沟通的桥需要的就是生命的平衡。他用自己富裕的钱,在伊斯坦布尔修建了一座残疾人公园。他希望以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来平衡更多残疾人不如意的生活,从而使自己不如意的生活达到新的平衡。就这样,他在富有和贫穷、健全和残疾、得到与失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平衡。 ⑸人的一生,并非“不是天堂就是地狱”的选择,而总是在这两者之间有一种平衡力量的显示。这样,我们的生命处于一种能量守衡状态中,而对生活中所呈现出的极端才不会或得意忘形或惊慌失措。生命就是在这样的阴阳契合、内外互补、得失兼备和相辅相成中达到平衡。寻找这样的平衡,便寻找到了生活的艺术,寻找到了生活和人生的意义。生命平衡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定力,是我们琐碎人生的定海神针。 (作者:肖复兴 选文有删改) 19.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0.在第⑴段画线处,请你补充一个典型事例。(2分) 21.第⑵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第⑶段引用诗词有什么作用?(4分) 2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的结构是:总—分。 B.文章引用《红楼梦》的故事论证了中心论点。 C.萨班哲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他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 D.第⑸段画线句中的“总”字,强调了“生命平衡的力量”贯穿人的一生。 23.当你生活不如意时,你是如何平衡心理的?请举一个事例说明。(60字以内)(2分) 参考答案:三、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16分) 14.(2分)按图索骥:文中指让“儿子”按母亲的指点去看病。    15.(3分)忐忑 自责 欣慰 16.(2分)准确地表现出“我”经过一番激烈的心理斗争后,狠下决心,让“儿子”独自到医院看病的情形。(分析1分,表述1分) 17.(2分)B 18.(7分) (1)(3分)在磨炼“儿子”的过程中,“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1分)教育“儿子”的方法得以改进,(1分)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1分) (2)(4分)理解: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1分)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1分) 益处:长辈的教导让我们少走弯路,(1分)解决困难的办法更多。(1分)(或答路线图内容1分,益处1分) (二)(12分) 19.(2分)生命需要平衡。 20.(2分)示例:耳朵聋了,德国的贝多芬却成为世界闻名的音乐家。(事例典型1分,表述1分) 21.(4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2分) 作用:引用诗词,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文采,又增强文章气势;(1分)比喻生命的两种情景,形成对比,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1分) 22.(2分)D 23.(2分)示例:考试考砸了,我会鼓励自己,“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一定没回报”,只要继续努力,下次一定能考好。

文章TAG:2022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中考  语文  试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