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语文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37731639.html

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语文

2,怎么写中学语文教案

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 2、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 4、教学准备 5、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6、课堂小结

怎么写中学语文教案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http://www.xxjyzy.com/jiaoan/yuwen/chuyi/0443395.html
http://www.lbx777.com/yw08/bace_r.htm 这儿有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案

4,怎样做一份小学语文教案

教案目标要明确,一般教学参考上有,但要根据所教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根据目标逐一进行教法上的设计,设计的环节难度上要有坡度,体现“授之于渔”的原则。学法上注重灵活。
不知你想怎么做,能不能说清楚点。是电子文档,还是课件啊,真不知怎么帮你
从以下几方面设计: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教学背景分析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教学流程示意4.教学过程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6.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语文教案不论详简,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课时 5、教学过程 6、作业或活动设计 7、板书设计 最好还有写上教学反思。
我认为首先把你自己当学生,如何去学这篇文章。然后根据自己的水平,设计教学环节。
认真读教参,上网浏览,结合自己的理解。

5,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http://www.fanwen99.cn/article/%E4%B8%89%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8%AF%AD%E6%96%87%E6%95%99%E6%A1%88.htm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三年级英语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答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范文一: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设计人:孙焕玲单元内容: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荷塘的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泉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觉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e

6,语文教学设计怎么写

首先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一篇初中语文例子 一【教学思路】 本文是历史剧《屈原》的一个片段,是主人公屈原的长篇独自,也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要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正确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深刻内涵,感悟主人公的激情和斗志。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2.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1.指导学生诵读,体味文章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通过预习课文,掌握了基本知识。并且通过网络收集了解了本文的作者资料以及写作背景。具有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每一位学生学习能力不同以及自身约束能力不同,在对文章语句赏析与情感把握上面仍然较为生疏,且掌握程度有一定的差距。 四【教学重、难点】 ①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②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和性格特点。 五【教学策略】 主要采取多媒体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以及独立思索等方法。既能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又能让学生提高阅读欣赏能力,学会合作,在共处中求知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 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媒体:①屈原专题网站 ②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七【课前准备】 学生 ①预习课文,会写生字、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②课前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了解屈原,了解郭沫

7,语文口语交际与写作教学设计怎么写

口语交际与写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1).留心观察周围的普通事物,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看看能否从它们的身上得到启示或有所感悟。 2).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两幅漫画,想想画家的创作意图。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 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⑴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⑵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⑴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⑵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⑶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第三课时 写作讲评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⑴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⑵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南昌市豫章小学一年级组 康乐华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第一册)[人教版]口语交际------该怎么办教学目标: 1、借助图画,看懂故事,能较流利地说出图画的内容。 2、帮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自己的办法说清楚。 3、评选“聪明金点子”及“最佳语言表达冠军”。教学重点:根据故事的内容,交流帮小明想出的办法。教学难点:比较完整、流利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办法。教学内容:一、看图说句,训练观察力(出示一幅幅单幅图画,让学生仔细观察,能用清楚的语言说出图意。)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幅画,你能用通顺的话说说图意吗?(尽量鼓励学生说具体说详细) (出示第一幅:春天到了,百花齐放。 出示第二幅:妈妈在洗衣服。 出示第三幅:爸爸和儿子高兴地在打羽毛球。) [评析]这是一篇看图说话的口语交际,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应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表达出图意,尤其能从图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判断出季节、时间等细节。所以课前先进行单幅图画的句子训>>>查看所有描述

文章TAG:语文  语文教学  教学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模板范文  小学语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