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防溺水安全知识

不在河边玩耍,一个人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水是生命之源,同时又是杀人长剑。心里常有安全意识,不逞强,不玩水!

防溺水安全知识

2,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内容如下: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2、小学生不宜在太凉的水中游泳,如感觉水温与体温相差较大,应慢慢入水,渐渐适应,并尽量减少次数,减低冷水对身体的刺激。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4、游泳应在有安全保障区的.游泳区内进行,严禁在非游泳区内游泳。农村的少年儿童应在选择水下情况熟悉的区域。5、在露天游泳时遇到暴雨是很危险的,因此应立刻上岸,到安全的地方躲避风雨。

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内容

3,防溺水安全知识10字

不明白啊 = =!
防溺水“十个一”宣传教育制度: 上一堂预防溺水专题教育课;节假日前开展集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组织一次预防溺水和游泳安全知识竞赛或知识展板等宣传活动;印发一份游泳安全和预防溺水宣传册页;召开一次家长会;开展一次家长专访活动;印发一份致家长一封信;布置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业;建立每周一次专题教育制度;建立每日一次安全提醒制度,课前课后进行安全提醒。
不能自己游泳不能在没防护的地方游泳

防溺水安全知识10字

4,防溺水小常识10条

防溺水小常识10条有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不熟悉水性的人不擅自下水施救;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戏。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7、一起游泳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8、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9、要注意休息,不要长时间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10、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5,防溺水安全短句有哪些

1、生命仅一次,水火无情谊。2、严密防范,坚决遏制学生溺水事故发生。3、清清河水,防止溺水;珍惜生命,杜绝入水。4、水是生命的源泉,但也有致命的威力。5、安全第一,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从我做起。6、生命第一,预防溺水。7、增强防溺意识,绽放生命光芒。8、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9、江河无情,生命无价。10、预防溺水,人人有责。11、游泳有乐趣,生命最可贵,谨慎。12、全社会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13、强化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件发生。14、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15、溺水事故揪人心,下水游泳不安宁。16、加强领导,切实落实预防溺水安全措施。17、预防溺水事故发生,确保学生暑期安全。18、不要与同龄伙伴下水游泳。19、为了你的生命安全,请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20、严禁私自下河塘游泳、洗澡。21、如果你不珍惜生命,生命也不会珍惜你。22、水中有危险,下水请三思。23、游泳有危险,家长要监管。24、请不要让江河成为你最后的家!预防溺水。25、河水因为美丽,让人忘了危险。26、坚决远离河道,铭记生命至上。27、—失足成千古恨,要想回岸等来生!

6,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关于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淹溺又称溺水,是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状况。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缺氧窒息;吸收到血液循环的水引起血液渗透压改变、电解质紊乱和组织损害;最后造成呼吸停止和心脏停搏而死亡。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防溺水安全小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1   溺水致死的原因: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   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海水淹溺,高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防溺水知识要点:   1、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河边、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上课期间或途中千万勿去玩水,游泳。   3、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情况:   1、不小心从池边、岸边或薄冰等处落入水中。   2、在水中突然滑倒后站立不起来或嬉水时,被人按压而不能自控等情况。   3、准备活动做的不较充分,又急于下水马上就进行剧烈运动;有时过于逞强,不自量力或游泳时间过长而造成疲劳过度。   4、突然呛水,不会调整呼吸;带在身上的浮具脱离或破裂漏气沉入水中。   5、游泳技术没掌握好,在水中遇到碰撞等意外造成惊慌失措、动作慌乱。   6、在水温过低的水域里游泳而产生的抽筋现象。   7、入水方法不当,撞到墙壁或石头等硬性物体而受伤所造成的意外事故。   8、冒险潜水,(由于憋气时间过长,造成心肌缺血或中枢神经系统工作骤停等现象)。   9、被溺水者紧抱不放的其它游泳者。   10、游泳场所的设施不当或在急流、有旋涡、有大风浪的海或湖等水域里游泳。   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监护人)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成年人),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都不要去游泳,因为上述病人参加游泳运动,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传染病患者易把病传染给别人。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水质不好)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来说,凡是水况不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在此特别要求同学们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工作,预防为主,熟悉防溺水常识是我们每一个人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2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3   怎样拯救溺水者:   溺水者往往张皇失措,会死命抓住一切能够得到的东西,包括拯救者。因此,只要有其他方法将溺水者拉倒岸上,就不要下水去施救。当然,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施救者有能力的前提下,下水施救。没有受过救生训练的施救者下水之前应该有思想准备,此时的溺水者的本能反应,可能使施救力不从心,最终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以下是一些下水施救的常识:   下水前应准备一块结实足够长的长条布或毛巾,救生圈;   如果决定下水救人,尽量不要让溺水者缠上身。如在游向溺水者时,与溺水者正面相遇,必须立刻采用仰泳迅速后退;   在溺水者抓不及处,将布或毛巾,或救生圈递过去,让溺水者抓住一头,自己抓住另一头拖着溺水者上岸;   切记,勿让溺水者抓住你的身体或四肢。若溺水者试图向你靠近,立刻松手游开;   如必须用手去救,且溺水者十分张皇失措,则应从背接近溺水者,从背后把溺水者牢牢抓住,抓住溺水者的下巴,使溺水者仰面,使溺水者的靠近自己的头,并用力用肘夹住溺水者的肩膀。   安慰溺水者,尽量让溺水者情绪稳定;   采取仰泳的方式将溺水者拖回岸;   若溺水者不省人事,可用手抓住溺水者的下巴,游回岸边。   溺水急救方法   1、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水。   2、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3、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4   游泳是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和消夏避暑方式,同时又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运动,每年因游泳而引发的溺水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老师管理的时段。希望每一个同学牢记这句话:“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没有理由不珍惜生命、注意安全。为防止溺水事故在我们身边发生,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游泳中的安全常识。   一、游泳小常识   1、必须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游泳。单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长,在出现险情时,很难保证能够得到妥善的救助。   2、身体患病者不要去游泳。   3、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跳进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被污染的河流、水库,有急流处,两条河流的交汇处以及落差大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   5、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   二、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凡是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三、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再次强调: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抽筋,都先向同伴或其他游泳者呼叫:“我抽筋了,快来人呀!”。   四、溺水的急救   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绳索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大人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溺水者因为逃生潜意识会挣扎、会死死勒紧救护者,救护者应有充分准备、并避免。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要盲目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木板、绳索等物件进行营救。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5   牢记防溺水措施”六不准 ”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预防?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儿童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管,不能疏忽。以下8个要点,家长们要牢记!   儿童溺水防护8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如何辨别?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7种迹象辨别溺水者: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如何施救?   在加强预防的同时,家长及监护人也要掌握相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意外发生后,救人刻不容缓,以下6点要知道!   儿童溺水后的正确施救方法:   1、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2、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3、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4、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5、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   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   切勿以为自己会游泳,在水中就很安全!   还要教育孩子:盲目徒手救助溺水者非常危险!   救助溺水者是非常危险的行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却非常复杂,要考虑水流、自己的体力、救助的距离、暗流等等因素,每年都有徒手救助而导致溺水者、救生员同时丧生的事故!溺水者的本能是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东西,有经验的救生员不会很快的接近溺水者,太着急接近很容易被溺水者抱住而无法挣开,悲剧也就再次重演!   那么,如果遇见有人溺水,该如何施救?   1、如果发现有人溺水,首先要大声呼救,叫更多的人来帮忙。   2、发现溺水者后,可充分利用现场器材,如绳、竿、木板、救生圈等救人。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3、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时候,一定要大声告诉他,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4、下水救人时,不要从正面接近,防止被溺水者抓、抱。若被抱住,应放手自沉,溺水者便会放开。救人者应绕到溺水者的背后或潜入水下,从其左腋下绕过胸部,然后握其右手,以仰游姿势将其拖向岸边,也可以在其背后拉腋窝拖带上岸。   5、施救者若不熟悉水性或不了解现场水情,不应轻易下水,应呼救或报警。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6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8.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9.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10.雷雨的天候不宜游泳,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11. 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12.下水前先做暖身运动。 下水的装备要带全,一定要带泳镜。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改用仰漂。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7   1.请家长经常告诉宝贝,尤其是男孩,大人不在时不要自己去玩水。如果让宝贝下水,一定有专人负责照料,即使水很浅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宝贝学过游泳,父母也不应大意,不要认为宝贝接受过游泳训练,就不会溺水了,宝贝游泳时一定要有大人随时随地陪着。   2.不要认为给宝贝使用一些救生用品,如救生圈、救生背心、翼形浮袋、气垫等用具,就可以掉以轻心。这些东西在水中随时会翻倒,家长要一刻不离地进行看护。   3.如果宝贝溺水,父母不要慌张。父母要以最快的速度清除宝贝口鼻中的泥沙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将宝贝的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   4.尽快让溺水的宝贝肺内吸入的水自然流出。可将宝贝背向上,双手托住宝贝腹部,高举过头,宝贝口鼻应露出水面背向上,头脚下垂,让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然后将溺水宝贝平放在平地上,解开其衣物;如无呼吸或脉搏也摸不到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注意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为4:1。   5.如果父母不会以上的急救方法,应立即把宝贝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不要放弃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直至医护人员到来。如未联系上急救车,要迅速用其他车辆将溺水儿童送往医院。   6.对于呼吸、脉搏正常的溺水宝贝,经过急救后,回到家里后进行漱口,喝些姜汤或热茶,并注意保暖,让宝贝安静入睡;注意如有咳嗽、发热时应去医院治疗。   防溺水安全小知识 篇8   01游泳安全警示“四不去”:   没有大人的陪同不去游泳;   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与同学结伴去游泳;   未经老师和家长同意不去游泳。   02游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应该相互关照、相互关心,而不应该相互嬉水,或捉弄对方。一起去游泳,如果有人提前上岸,要告诉同伴,一起去游泳应该一起回家。   2、到天然游泳场所(如江河、水塘、水库)游泳,应该有家长、亲人或老师的带领。特别强调初学者不要到野外去游泳。   3、要注意休息,不要长距离游泳,不要远离伙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要告诉同伴并上岸休息,在岸上观看同伴游泳,留心他们的安全。   4、中小学生不游潜泳,更不能相互攀比潜水的时间谁更长,潜水的距离谁更远。这样做很容易发生危险。   03游泳中的紧急情况及自救   1、抽筋:   水温过低或游泳时间过长,都可能引起抽筋,发生抽筋时最重要的是保持镇静,不惊慌。   2、一般处理办法:   (1)如果发现有抽筋现象,应马上停止游泳,立即上岸休息,并对抽筋部位进行按摩。   (2)如果在深水中发生抽筋,且自己无力处理,而周围又无同伴时,应向岸边呼救,千万不要慌张。   3、在水中解脱抽筋的方法:   主要是牵引抽筋的骨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具体的解脱方法如下:   (1)手指抽筋时,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这样迅速交替做几次,直到解脱为止。   (2)一个手掌抽筋时,另一手掌猛力压抽筋的手掌,并做振颤动作。   (3)小腿或脚趾抽筋时,先吸一口气,仰卧在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另一只手压在抽筋一侧肢体的膝盖上,帮助伸直,就可以得到缓解。如一次不行,可心连续做几次。   (4)大腿抽筋时,吸一口气,仰卧水上,弯曲抽筋的大腿,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加振颤动作,最后用力向前伸直。   溺水的急救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

7,六不一会预防溺水内容是什么

防溺水六不一会内容是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或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学会基本的自护和自救方法。夏季天气逐渐转热,预防溺水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江、河、湖、海、小溪和池塘给人游泳带来欢乐和享受,也潜伏着安全危机,学生游泳前多一分准备和清醒,就多一分安全和欢乐,更可避免溺水带来的后悔、遗憾和悲痛。游泳安全要点: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也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更不要私自到江、河、湖、水库等地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2、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3、游泳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4、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7、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2、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3、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4、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六不一会: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或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熟悉水性的青少年不擅自下水施救7、学会基本的自护和自救方法。

8,防溺水安全知识内容有哪些

1、不要独自外出游泳,要有组织并在会水性的人带领下去游泳。2、在下水前要做好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3、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的地方去游泳,应该选择正规游泳场所。4、在游泳中,若脚部抽筋,可用力按摩抽筋部位或做蹬腿动作,同时向同伴呼救。5、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6、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7、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8、不能去竖有禁止游泳牌子的地方游泳,特别是在暑假,不能在没有成年人的看护下邀请好友去水塘边游泳。9、小学生不能独自在水塘边、小河边等玩耍;特别要注意的是那种没有人去的水塘要避免去。还有水草较多的地方。10、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11、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12、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13、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14、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15、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16、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17、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18、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19、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20、严禁单独游泳,以免发生意外。21、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2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9,防溺水手抄报内容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四、岸上急救溺水者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防溺水安全知识 一、预防溺水的措施: 1、小学生应在成人带领下游泳,学会游泳; 2、不要独自在河边、山塘边玩耍; 3、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4、不会游泳者,不要游到深水区,即使带着救生圈也不安全; 5、游泳前要做适当的准备活动,以防抽筋; 二、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四、岸上急救溺水者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防触电: 1、家里各种电器的插头不要随便拔出与插入,防止触电的事故发生。 2、帮助家庭搞清洁的时候,要小心谨慎,不用湿布抹开关、电灯、光管和家用电器。 3、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时,一定要告知家长,千万别自己动手修理。 4、不用湿手扳开关、换灯泡,插、拔插头。 5、损坏的开关、插销、电线等应赶快修理或更换,不能将就使用。 6、电气设备不要乱拆、乱装,更不要乱接电线。 7、移动台灯、收音机、电视机等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然后再移动。 8、上房晒东西时,注意别碰房上的电线,以免触电。 9、加重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开关,按照正确的方法使用各种家用电器。 是不是这个???

10,防溺水常识

下水前应当注意: 1、不能空着肚子游泳,因为游泳是消耗体力较大的运动之一。没有旺盛的体力,在水里活动容易出危险。还有,刚吃过饭也不能下水,因为食物在胃中尚未消化,剧烈的动作会使肠胃不适,引起全身抽筋。 2、游泳时必须结伴而行,不能单独一个人去,防止万一出了意想不 到的事故没人发现。 3、见到有“禁止游泳”之类标志的地方,如水闸附近、有网箱养殖 的地方、水下有障碍以及保护水源等地方都不能游泳,因为这些地方有 的是不应该去,有的会发生危险。 4、游泳的场地,水底要选择慢坡的地方,不要在陡坡的地方,尤其是刚会游泳的人,在陡坡地方更不利。 5、下水前还要做好准备动作,活动一下筋骨,防止下水后身体不适应,发生抽筋等现象。 在水里应当注意: 1、下水后应由浅到深。让身体逐步浸入水中,到了齐腰深以后再把 上身也撩上水,搓搓皮肤,做几次深呼吸,等逐步适应了水温后,再把 身子完全浸入水中。不要脱了衣服就一头扑进水里,那样体温和水温差 异较大,身体受到较强的刺激后,会发生抽筋等不良反应。 2、在水里不能开玩笑吓唬人。比如,潜到水底去拉别人的腿,或出其不意地泼水浇人以及在别人后面搞一些突然袭击的动作,这些都可能 使别人呛水或是发生意外事故。 3、在不了解水底情况的时候,不能随意跳水。一般来说,跳水的地方,水深不得少于 3 米,而且水底还不能有漩涡、岩石、水草一类的障 碍,防止碰伤头部或刮伤身体。 4、在水里活动的时间,一次最好不超过 2 小时。因为在水里活动消耗体力较大,时间长了体力坚持不住,容易出事。 5、如果是在湖、海里游泳,最好是先向湖、海里走,等水到齐肩深的时候,再转过身来向岸边游,这样越游水越浅,就不会出问题。千万不要面向湖心、海里面游,那样一旦遇到风浪或是体力支持不住,都会出危险。 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 1、游泳时最常碰到的险情,是肌肉抽筋,这种抽筋又多是发生在小腿部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心理要保持镇静,马上停止再向前游。用仰泳姿势浮在水面上,再忍痛把抽筋的腿(或其它部位)用力拉直,等抽筋的部位舒展缓和后,换个姿势往岸边游。同时还可以呼唤你的同伴,来帮助你回到岸上。 2、游泳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和体力,决定游离岸边多远,不能逞强好胜,游离岸边太远。在深水处,如果感到寒冷或是疲乏时,心里不要慌。这时你可换成仰泳姿势,多做浅呼吸,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再慢慢地往回游。如果这样做还是感到体力支持不住,就赶快挥手呼救。有人来救援时,要尽量放松,不能抱住救援者不放,那样反而会误事。 3、在湖塘里游泳时,尽量避开有水草的地方。一旦不慎被水草缠住, 也不能慌,而是要把游泳的动作放轻,速度放慢,先是离开长水草的地 方,再仔细感觉一下水草缠在什么地方,然后就像脱手套或是脱袜子那样把水草脱掉,先把四肢解放出来,而后再把身上的摘下来。肢体刚缠 上水草要是一紧张,你就会不知所措,胡乱摆动四肢,那样水草倒会越 缠越多,越缠越紧,甚至危及生命。自己感到水草缠身,难以脱险时,就得要求救援。 在水里怎样救险? 1、在水里救人是挺复杂的事情。这不仅要会游泳,而且还需要具体专门的技术,没有受过专门救生训练的人,一般来说,是不能下水救人 的。因为人溺水后惊慌失措,不管见到人和物都死死地抱住不放。如果救人者一旦被溺水者抱住,救人者不但救不了人,甚至连自己也逃不出来。 2.赶快喊人,同时还要想法在岸上救助。比如:给溺水者 扔去救生圈、泡沫塑料、绳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扔给他一些木板、圆 木等。岸上救助如果无效,游泳技术好的人也可以下水救助,但必须带上救助物品,如绳子、衣物、毛巾(最好把几条系在一起)等,在离溺水者一两米远的地方,把救助物品扔给他。让他拉住救助物品的一端, 救人者拉住另一端,把溺水者拉到岸上来。要是毫无救助物品,情况又特别紧急,水性好的人可以从溺水者背面或是侧面接近他,在不让溺水者抓住的情况下,再用仰泳或侧泳等姿势,把溺水者拉到岸上来。 3、溺水的人在溺水 6—8 分钟以后就可能死亡。因此,把人救上来,还要及时进行抢救。首先要看看被救者的嘴里、鼻孔里有没有泥沙、水草一类的脏东西,要是有,就尽快给他清理出来。然后,把他的头放在低位,把身体垫得高一些,让他把吸入体内的脏水控出来。这时溺水者 如果已经窒息,就要边作人工呼吸,边送医院进行抢救。另外还要注意 给溺水者保暖以保持体温和延续心脏的活力。希望能帮你
下水前应当注意: 1、不能空着肚子游泳,因为游泳是消耗体力较大的运动之一。没有旺盛的体力,在水里活动容易出危险。还有,刚吃过饭也不能下水,因为食物在胃中尚未消化,剧烈的动作会使肠胃不适,引起全身抽筋。 2、游泳时必须结伴而行,不能单独一个人去,防止万一出了意想不 到的事故没人发现。 3、见到有“禁止游泳”之类标志的地方,如水闸附近、有网箱养殖 的地方、水下有障碍以及保护水源等地方都不能游泳,因为这些地方有 的是不应该去,有的会发生危险。 4、游泳的场地,水底要选择慢坡的地方,不要在陡坡的地方,尤其是刚会游泳的人,在陡坡地方更不利。 5、下水前还要做好准备动作,活动一下筋骨,防止下水后身体不适应,发生抽筋等现象。 在水里应当注意: 1、下水后应由浅到深。让身体逐步浸入水中,到了齐腰深以后再把 上身也撩上水,搓搓皮肤,做几次深呼吸,等逐步适应了水温后,再把 身子完全浸入水中。不要脱了衣服就一头扑进水里,那样体温和水温差 异较大,身体受到较强的刺激后,会发生抽筋等不良反应。 2、在水里不能开玩笑吓唬人。比如,潜到水底去拉别人的腿,或出其不意地泼水浇人以及在别人后面搞一些突然袭击的动作,这些都可能 使别人呛水或是发生意外事故。 3、在不了解水底情况的时候,不能随意跳水。一般来说,跳水的地方,水深不得少于 3 米,而且水底还不能有漩涡、岩石、水草一类的障 碍,防止碰伤头部或刮伤身体。 4、在水里活动的时间,一次最好不超过 2 小时。因为在水里活动消耗体力较大,时间长了体力坚持不住,容易出事。 5、如果是在湖、海里游泳,最好是先向湖、海里走,等水到齐肩深的时候,再转过身来向岸边游,这样越游水越浅,就不会出问题。千万不要面向湖心、海里面游,那样一旦遇到风浪或是体力支持不住,都会出危险。 游泳遇到危险怎么办? 1、游泳时最常碰到的险情,是肌肉抽筋,这种抽筋又多是发生在小腿部位。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是心理要保持镇静,马上停止再向前游。用仰泳姿势浮在水面上,再忍痛把抽筋的腿(或其它部位)用力拉直,等抽筋的部位舒展缓和后,换个姿势往岸边游。同时还可以呼唤你的同伴,来帮助你回到岸上。 2、游泳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和体力,决定游离岸边多远,不能逞强好胜,游离岸边太远。在深水处,如果感到寒冷或是疲乏时,心里不要慌。这时你可换成仰泳姿势,多做浅呼吸,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再慢慢地往回游。如果这样做还是感到体力支持不住,就赶快挥手呼救。有人来救援时,要尽量放松,不能抱住救援者不放,那样反而会误事。 3、在湖塘里游泳时,尽量避开有水草的地方。一旦不慎被水草缠住, 也不能慌,而是要把游泳的动作放轻,速度放慢,先是离开长水草的地 方,再仔细感觉一下水草缠在什么地方,然后就像脱手套或是脱袜子那样把水草脱掉,先把四肢解放出来,而后再把身上的摘下来。肢体刚缠 上水草要是一紧张,你就会不知所措,胡乱摆动四肢,那样水草倒会越 缠越多,越缠越紧,甚至危及生命。自己感到水草缠身,难以脱险时,就得要求救援。 在水里怎样救险? 1、在水里救人是挺复杂的事情。这不仅要会游泳,而且还需要具体专门的技术,没有受过专门救生训练的人,一般来说,是不能下水救人 的。因为人溺水后惊慌失措,不管见到人和物都死死地抱住不放。如果救人者一旦被溺水者抱住,救人者不但救不了人,甚至连自己也逃不出来。 2.赶快喊人,同时还要想法在岸上救助。比如:给溺水者 扔去救生圈、泡沫塑料、绳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扔给他一些木板、圆 木等。岸上救助如果无效,游泳技术好的人也可以下水救助,但必须带上救助物品,如绳子、衣物、毛巾(最好把几条系在一起)等,在离溺水者一两米远的地方,把救助物品扔给他。让他拉住救助物品的一端, 救人者拉住另一端,把溺水者拉到岸上来。要是毫无救助物品,情况又特别紧急,水性好的人可以从溺水者背面或是侧面接近他,在不让溺水者抓住的情况下,再用仰泳或侧泳等姿势,把溺水者拉到岸上来。 3、溺水的人在溺水 6—8 分钟以后就可能死亡。因此,把人救上来,还要及时进行抢救。首先要看看被救者的嘴里、鼻孔里有没有泥沙、水草一类的脏东西,要是有,就尽快给他清理出来。然后,把他的头放在低位,把身体垫得高一些,让他把吸入体内的脏水控出来。这时溺水者 如果已经窒息,就要边作人工呼吸,边送医院进行抢救。另外还要注意 给溺水者保暖以保持体温和延续心脏的活力。

文章TAG:小学  溺水  安全  安全知识  小学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