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水泥地面为什么冒汗的教案

那是地下水分过高,外界温度高蒸化出来的,一般是要下雨的前兆
搜一下: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水泥地面为什么冒汗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水泥地面为什么冒汗的教案

2,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是男子汉教案

专 题 栏 目 http://www.pep.com.cn/ 人教版教案北师版教案华师版教案浙教版教案沪教版教案苏教版教案老人教版本湘教版教案鲁科版教案研究性学习 http://www.xkbw.com.cn/Soft/ShowClass.asp?ClassID=22 http://www.snupg.com/defaultroot/front/zhuanti/2009/lianxice/ http://www.chinateacher365.com/bbs/forumdisplay.php?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是男子汉教案

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http://www.fanwen99.cn/article/%E4%B8%89%E5%B9%B4%E7%BA%A7%E4%B8%8B%E5%86%8C%E8%AF%AD%E6%96%87%E6%95%99%E6%A1%88.htm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三年级英语下册教案三年级英语教案下册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作文教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三年级下册语文答案语文三年级下册三年级语文下册三年级下册语文范文一: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教学设计设计人:孙焕玲单元内容: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有的描绘了春天燕子从南方飞来;有的描绘二月的柳丝和万紫千红的春日;有的描写了夏日荷塘的荷花绽放;还有的描写了家乡珍珠泉的泉水。我们可以从这些绿柳飞燕、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感觉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e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急求小学三年级下册思想品德 奶奶的旧物一课课件 教案要上课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旧物,了解家乡人们过去的生活情形。2、引导知道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等旧物对于了解历史的作用。3、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学重点:能够把旧物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明确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难点:1、能够收集到旧物。2、能把新旧事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旧物2、教师收集相关旧物图片及制作课件。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诱生入题交待活动主题:今天的大本营以“旧物快来告诉我”为主题,进行活动。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自由汇报:教师引导各小组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各小组汇报具体收集到的旧物(只说名称不说用途)。(二)猜一猜:组间互相猜一猜对方小组收集到的物品的用途。猜出对方小组的旧物用途。(体现组内合作意识、体会旧物对了解过去的重要性)(三)新旧对比,感受时代:引导学生把新旧物品进行功能对比,进而感受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将旧物与新物进行对比,体会出新事物的优越性和出现的必然性,让学生初步明白旧物必将因为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三、以点向面、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将视野从收集的旧物放宽到社会。进一步分析旧物被淘汰的原因。(教师应用课前收集到的图片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将视野从课堂延伸到社会,放宽视野,进一步探究社会上旧物的淘汰和新物的进步。 四、情感升华、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旧物集中制作成宣传展览——“我的旧物展”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旧物展览。五、布置作业教学评价设想:本课可以说是本学科教学中的一个典型课例,既有课前调查,又有课堂汇报,还有课堂展示和制作。如何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较好的评价极为重要,我对本课的教学评价是这样想的:1、评价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都能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对本学科教学充满着希望和盼望。2、评价方法:评价重要的是体现层次感,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学生能够收集到旧物就是成功,就值得表扬。没有收集到旧物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是成功。以上两项都没有参与的,在“旧物展览”中,能够动手参与制作,就是成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旧物,了解家乡人们过去的生活情形。2、引导知道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等旧物对于了解历史的作用。3、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教学重点:能够把旧物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明确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教学难点:1、能够收集到旧物。2、能把新旧事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收集旧物2、教师收集相关旧物图片及制作课件。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诱生入题交待活动主题:今天的大本营以“旧物快来告诉我”为主题,进行活动。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一)自由汇报:教师引导各小组汇报课前调查情况。 各小组汇报具体收集到的旧物(只说名称不说用途)。(二)猜一猜:组间互相猜一猜对方小组收集到的物品的用途。猜出对方小组的旧物用途。(体现组内合作意识、体会旧物对了解过去的重要性)(三)新旧对比,感受时代:引导学生把新旧物品进行功能对比,进而感受社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将旧物与新物进行对比,体会出新事物的优越性和出现的必然性,让学生初步明白旧物必将因为社会的进步而被淘汰。三、以点向面、情感升华引导学生将视野从收集的旧物放宽到社会。进一步分析旧物被淘汰的原因。(教师应用课前收集到的图片资源制作课件)学生将视野从课堂延伸到社会,放宽视野,进一步探究社会上旧物的淘汰和新物的进步。 四、情感升华、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旧物集中制作成宣传展览——“我的旧物展”学生一起动手,制作旧物展览。五、布置作业教学评价设想:本课可以说是本学科教学中的一个典型课例,既有课前调查,又有课堂汇报,还有课堂展示和制作。如何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较好的评价极为重要,我对本课的教学评价是这样想的:1、评价目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都能享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对本学科教学充满着希望和盼望。2、评价方法:评价重要的是体现层次感,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学生能够收集到旧物就是成功,就值得表扬。没有收集到旧物的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就是成功。以上两项都没有参与的,在“旧物展览”中,能够动手参与制作,就是成功
你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旧物,了解家乡人们过去的生活情形。2、引导知道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等旧物对于了解历史的作用。3、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用品的变化感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教...查看全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5,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套教案,共5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例1及练习。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具准备:东、南、西、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二、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出示例1挂图: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东莞市的东西南北方向?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四、小结。课外作业:认方向。教学反思:第2课时教学内容:例2、例3及练习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重点: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3、玩“认方向”的游戏。二、新课:(一)例2: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 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例3: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3、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三、巩固练习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挂图)2、做一做: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四、总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教学反思:第3课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东西南北方向的认识。
这里有,你去找找 http://hi.baidu.com/ttongyes/blog/item/89e104dc2d2bc7c0a9ec9a14.html [三年级数学]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商二位数 [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二)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三) [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四) [三年级数学]连除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一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 [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2) [三年级数学]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1)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一) [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二) [三年级数学]第5册第四章-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千米和米的换算 [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的换算(米以内) [三年级数学]毫米、分米的认识

6,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活动设计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过程:一、了解学生对土壤的认识情况,引入新课1、谈话:今天同学们都带了土壤来上课,老师想问一下:这些土是你们从哪里取来的?(生:自己挖的或与父母共同挖的)同学们课前都亲自挖了土,挖土时肯定会有一些感想或发生一些有趣的事,谁来说说?(生有的语言描述、有的课前已上传到专题网页中……)2、谈话:刚才有些组把他们挖土的感受和发现上传到我们的土壤专题学习网页中了。(打开介绍)这个网页将是我们研究土壤过程中的记录员和发布员,同学们可以随时把自己的问题、发现、感想等上传到里面,让其他同学共享和评价。(进入“我们的问题和认识”)这是课前同学们上传的对土壤的问题和认识,同学们提出问题后,通过看书、上网、询问家长等多种方法,才解决了问题,真不简单啊!我们把它们放到成果栏里(操作),课后同学们可以仔细阅读、发表看法。3、谈话:从课前同学们的研究中不难发现,同学们对土壤与动物、植物之间的的密切关系很感兴趣。是啊,土壤妈妈养育了许许多多动物和植物,那它是用什么来养育它们的呢?(生:土壤里有水、空气、动植物需要的营养……) 4、谈话:同学们说土壤里有水、空气……,土壤里有没有这些东西?除了这些,土壤还有没有其他东西?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得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板书)二、观察土壤里面有什么1、观察土壤前的准备(1)谈话:接下来我们就观察土壤,观察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观察土壤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注意卫生:可以用报纸垫在下面、要仔细、合作好、作好记录等)(2)关于记录:观察过程中,尽量多用简单的图画记录;打字快的组可以直接上传到网页“我们的发现”栏目里。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录这次观察活动 ,老师提供一只数码相机,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拍摄,由于只有一只相机和时间的关系,每组只能拍一张,所以先想好了再拿相机。2、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观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各组了解他们的进展,提示他们及时记录。3、汇报:有的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实物、有的用网页介绍、有的出示拍摄的照片……(教师适当板书)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上:感悟有顺序的科学认知程序,同时强化记录,这一科学探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手段。知道土壤里的成分构成。  (2)从过程与方法上: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愿意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土壤,同时渗透自主和合作意识等。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土壤的成分,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托盘一个、烧杯一个(内装水)、玻璃棒、抹布;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环、铁罐头盒、火柴。  学生准备:  各自从家中采集到的土壤标本,放在塑料袋中封好袋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  1.师生谈话:水稻的种子种到哪,才能生根、发芽、结果?(板书:土壤)  (目的:让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2.提问:那什么是土壤呢?  (目的:让学生用书本的定义回答,便于研究的准确性。)  3.课件出示:3幅农作物及一幅花卉的图片,这反映了什么?  (目的:使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从而激起学生想要探索“土壤里的成分”的求知欲!)  4.猜测  土壤里可能有什么呢?  (目的:猜测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学习新课:  土壤中可能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那怎样来验证呢?  (目的:思考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出实验方法。)  一、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并认识土壤的成分  1.认识土壤中含有水分:  让学生分组观察带来的土壤标本,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看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有的塑料袋上有凝结的水珠)  (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方法。)  教师小结:土壤中含有水分,不同环境中的土壤干湿程度不同。(板书:水)  2.认识土壤中含有空气:  讲述:土壤中除了含有水分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成分吗?让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实验——把它放在水中进行观察。  学生分组活动,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土壤中含有空气.(板书:空气)  3.认识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  教师讲述:让我们用小棒搅拌烧杯中的土块,然后让它慢慢地沉降,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分组实验,观测并填写实验报告,汇报观察结果  师生共同讨论:细腻的是粘土,粗糙的是砂  教师小结:土壤中含有砂和粘土,不同土壤中含有的砂和粘土的多少是不同的。(展示两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对比要明显.)  4.认识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讲述: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的原因,除了与土壤中的水分、空气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土壤中(腐殖质)有着重要关系。请看老师的实验。请你们认真观察,一会儿把你们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说给大家听。  讲解实验用具及操作步骤,进行酒精灯加热土壤的实验演示。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怎么有的同学在捏着鼻子?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进行反馈,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教师小结:土壤加热后冒烟,有烧糊的气味,这说明土壤中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这些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体腐烂后变成的物质,叫做腐殖质。它是黑色的,土壤颜色越黑,说明含有腐殖质越多,也就越肥沃。  二、综合认识土壤的成分  1. 谈话: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下面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  播放动画“土壤的成分”  2.小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由不同成分构成,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适,土壤才能肥沃。  三、巩固应用:  师生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又增长了哪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如果针对小学科学的话,我想答案应该是空气,水和泥土!

7,求小学三年级生活生命与安全下册全册教案和教学计划

任务占坑
一填空1、( 植物)、(动物 )与人类一样都是生命。我们要(关爱、善待)植物和动物,也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2、动物、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都是(生命),他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的(朋友)。3、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多少的(关爱和付出)。4、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对每个人来说,这个过程的长短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早就离开了人世,有的人却能成为老寿星。5、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来。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6献出(爱心),延续(生命)。7、生命是(宝贵的),但有些人却不幸患上了(疾病),身体受到(损伤),生命受到(威胁),如果健康人献出一份(爱心),就可以使他们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生命得以(延续)。8、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们从小(爱惜)它,就能工作的更好,生命存在的时间也就能更长。9、身要(健),需(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10、无论在学校上学还是出门旅游,我们都有可能受到(意外伤害)。11、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时候,既要做到(热情大方、懂礼貌),又能保护自己,不(上当受骗)。12、公共场所是我们游玩、活动、穿行的(公用)空间,这里往往人多物杂,一个小小的无意行为,可能就会引起(危险)。13、火警电话是(119),报警请拔(110),病人急救请拔(120),交通事故请拔(122)。14、日常生活离不开(钱)。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15、聪明的消费者(会选择、会取舍)。16、我们想要的东西可多了,可是钱总是有限的。消费者应(学会选择),(学会放弃)。17、花钱的学问可大了。花钱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不叫(节约)。18、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也发生了变化。19、买东西的时候可以(货比三家),买(价廉物美)的商品。20、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21、我们买到假冒商品,可以(投诉)。22、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你的手是(关爱);说话做事多替邻里乡亲想想是(理解);主动承担公共事物是(责任感)。23、(老人),(残疾人)和(贫困人)群需要(关爱)。24、邻里之间重在(和睦友好)。25、理解老人的心思,既容易也不容易。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用心去体会了)。26、(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好传统,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27、30亿年前,地球上就有了生命。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有(150)多万种,植物也有(40)多万种。(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2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在(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年轻的老年人,(75岁至89岁)才算正式的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的老年人。按照生物学原理,人能够活到(100多岁)。29、呵护我们的身体,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30、火灾发生时,除了(自救)和(救人)以外,还要正确运用一些(灭火方法)来减缓或防止火势的蔓延从而降低危害的程度。31、家庭收入的种类很多,除了(固定的工作),(劳动所得外),有的家庭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如(打工)、(炒股)、(稿酬)、(储蓄)等等。32、盲人靠(触摸盲点)来辨别钱币的面值,聋哑人之间主要靠(手语)交流。双腿瘫痪的人出行靠(轮椅)帮忙。33、一些邻居间的小事,也可能引起法律纠纷。解决这些问题是(有法可依)的。34、、(社会)是大家的家,社会上的一些事情就是(大家)的事情,生活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完成它。二、简答:1、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和善待动植物?答:作为生命,植物和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爱;作为朋友,它们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和欢乐,所以我们要善待它们。2、你知道哪些是良好的卫生习惯?哪些是不良的卫生习惯?(13页)3、生活中的陋习有哪些? (15页) 4、你想怎样锻炼身体? (16页)5、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14页)6、如何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38页)7、吃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我们的身体健康回受到影响,那么在选购食品时,我们尤其要注意看包装上的什么呢? (61页)8、买到不合适的东西怎么办? (62页)9、尊老敬老在我们的国家主要表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测试卷班级:_____ 姓名:_____ 成绩:_____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们的( )是宝贵的。它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了。2.人在( )岁以前算中年人。3.我们的生命是( )和( )给的,所以它不只属于我们自己。4.我们挽救他人生命最常见的方式是捐献骨髓和( )等。5.. 该安全表示我们经常在( )地方看到,它提醒人们要( )。6.报警请拨( );发生火灾请拨( );病人急救请拨( );交通事故请拨( )。7.消费者权益日是在每年的( )月( )日。8.现在,家庭收入的种类越来越多了,除了固定的工作、劳动所得,有些家庭还有别的收入来源,如打工、银行利息和( )等。9.我们周边的购物场所 有超市、专卖店还有( )等等。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我们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应该是( ) A 父母总批评我,我不好好吃饭了,生病了就让他们担心。 B 他们宠着我,我就对他们也好点。 C 我是他们的希望,我要为他们好好学习、成长。 D 命是我自己的,我爱怎么活就怎么活。2.叔叔最爱和朋友去野外抓蛇烤着吃,我说( ) A 野生动物传染疾病,不要吃 B 蛇太可怕了,吃就吃吧 C 吃蛇不吉祥会遭报应的 D 小心点,别让毒蛇咬了3.选择食品主要看( ) A 保质期越近越好 B 食品配料越丰富越好 C 价格越低越好 D 包装袋越漂亮越好 4. 交通灯中表示通行的颜色是(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紫色5.下列哪种心情有益于我们的健康?( )A.生气 B.悲伤C.开心 D.痛苦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白纸很干净用它包食物一定没问题。( )2. 奶奶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

文章TAG:小学  三年  三年级  年级  小学三年级下册专题教育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