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学重点知识

既然是教师招考,教育学和心理学都是选择题,题量占的比较少,知道一些基础的就行了。比如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重点是看教学案例,或者案例评析

教育学重点知识

2,2015教育学考研笔记怎么整理

你是想考统考的学校还是自命题的呢?如果是统考现在就买教育学考研大纲解析看吧。只要把大纲解析看透了,专业课上200绝对没有问题,我就是只看解析,考了230,要是自命题学校最好有同学在那个学校,打听下他们期末考试时候专业课考试划得重点。祝你好运

2015教育学考研笔记怎么整理

3,考研教育学笔记如何整理

我不是考教育学的,我是考新闻学的,但是我觉得做笔记都是一脉相承的。首先做笔记不等于做抄书笔记。很多人一开始考研准备的时候就开始去抄那个书。其实这样是浪费时间,而没有多大效率的。真正的笔记是需要你把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看的。所以像有些相通的学科,你需要把两本书都糅合在一起。然后辅助以论文的知识点。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说你需要把两本有关系的书抄到一本书上面,然后再补充相应的知识点,从论文当中获取。另外在做笔记的时候,也不知道你习不习惯用荧光笔,我个人觉得荧光笔的颜色对大脑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加深个人的记忆能力。

考研教育学笔记如何整理

4,教育学专业笔记该咋做呢

结合教材和大纲的知识点 来整理自己的笔记。都到暑假了 同学才开始整理笔记么 之前教材都有看完一遍么? 那确实复习准备的有一些晚了 老师建议如果条件支持的话,能跟着辅导班学 尽量别自己摸索复习 辅导班 她就像助手一样 是帮你少走弯路 提高你复习效率和质量的 帮你快速的入门夯实基础 缩短和其他同学的一个复习差距 包括答题思路呀 命题规律和方向呀 解题技巧呀 怎么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去背诵呀 拿习题来巩固自己呀 包括咱们勤思的学员在10月份会给大家汇总全国各个院校的招简 和考试信息 为大家做报考信息方向的指导 提高你的考研胜算 另外也不需要在去整理笔记了 班型里都配备纸质的讲义 是很全面的笔记 学员后期都是拿着讲义背诵的 如果还有什么不清楚 可以去 勤思官网在线咨询专业课老师 都会耐心为你解答的

5,教育学专业课怎么复习

大纲是根据参考书编写的你可以直接背大纲!还有就是自己把参考书的笔记整理出来!最好把知识点、考点、知识框架整理出来。如果你是学硕教育学原理、中外史分数占的比重比较大 如果是专硕教育学原理占的比较大!可以多看看!如果再有什么问题可以加老师的扣扣一一7五两一两就一3!
参考书永远都是根本,任何考试资料都取代不了它的地位。不知道楼主在前期准备的时候有没有先把参考书有重点的过一遍。本人是这样准备的,按照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的顺序把参考书都看了一遍,当然不是通篇研读的那种,对照着大纲看,看教育学基础的时候我是先把目录记了一遍,闭上眼能想出课本的的知识结构后再开始看的,我觉得先看目录挺有必要的,对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看就不会觉得云里雾里了。看书的同时我还喜欢记笔记(当然不是通篇抄书的那种,没那么多时间),根据大纲自己整理了一个类似于知识结构图的笔记,便于之后进行第二轮的时候晚上睡觉前做回顾。第二轮的时候就主要是对着笔记找书上的内容看了,理解记忆,用自己的话能说明白,这样就好记一些了,考前就是狂背了,这回就要精确的背了,尤其是原理性的知识,自己表述的不如书上的精炼而且也怕用自己的话说判卷老师不给分。。。。整个的过程还是挺痛苦的,因为也像大家说的背了之后总是忘,没办法,不过多背几遍就好多了。以上仅是个人的几点拙见,不一定适用于任何人,仅供参考。 总起来说考研的整个过程还是挺让人怀念的。
理解着背,树状图啊,框架图各种综合运用啊,我也在试着用这方法去背,大段大段得背肯定是不能完全背下来的,背关键字然后自己扩充句子吧

6,跪求教育学复习提纲

教育学原理复习纲要 教育学(将王道俊《教育学》与黄济《现代教育论》统一起来,每一个问题先列举旧的或统一说法或观点,然后是新的观点。) 分四部分 一。教育的基本原理1、教育本质论(教育学与教育的发展史、教育本质、现代教育) 2、教育基础论 (社会基础、哲学基础、心理基础、教育与人的发展) 3、教育目的论 4、教育制度论 二、教育的基本问题 1、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包括教学媒体、现代教学论、课外活动论、教师论) 2、德育论(德育概论、现代德育论、将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列成表格形式放到德育论一章中对比的看、) 3、教育管理论(学校管理论、现代教育管理论) 4、家庭教育论 三、教育研究方法 四、教育发展的展望 按照这个目录将两本时代不同的老、新教育学有机的融为一个整体来做笔记,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我是这样来做的。然后根据所要考的方向有所重点的将对应的章节充实放大!
可以找我啊 我有很多华南师范大学的课件和资料
教育学原理复习提纲: http://www.myxq.cn/news/UploadFiles/200715154747586.doc 万学海文名师权威解析教育学原理新增知识点 http://www.vipkaoyan.com/admin/uploadfile/2007110802383225.doc 暂时就这些了
[教育学] 教育学复习资料 http://www.souku.com.cn/viewtitle.jsp?url=63637100
一个不错的论坛 http://bbs.kaoyan.com/ 考研论坛,里面很多考研的朋友

7,高等学校小学教育心理学 整理笔记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一、定义:学与教 二、核心:学习心理 三、学科范畴:心理学分支,应用心理学范畴 四、学习性质界定:教育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五、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六、五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物质、社会环境)、教学媒体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的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①实验法、②观察法、③调查法 ④个案法: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⑤教育经验总结法 ⑥测验法: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⑦产品分析法:通过分析学生的作品,从而了解心理特点的方法 二、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第四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概况: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前 1、 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2、1877年、俄罗斯、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 3、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教育心理学之父、奠基人 二、发展:20世纪50年代末 方东岳《教育实用心理学》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著作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我国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60年代至70年代末(教育心理学的体系成熟) 80年代末(深化拓展)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一、定义:指个体出生,成熟,衰老乃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变化。 二、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三、中小学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表现:①同一方面发展速度;②不同方面发展速度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几个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 4~5岁书面语言 4岁形状知觉 5岁儿童智力发展 四、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决定论①、高尔顿 ②、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 ③、格赛尔:成熟论 2、环境决定论①、洛克(白板说)②、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3、影响身心因素 1、遗传(可能性)①遗传素质②成熟;2、环境(现实性)社会、家庭、学校(主导)、早期 3、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童年期:1、语言发展从口头到书面的过渡时期;http://wenku.baidu.com/link?url=Q4vXdTdA2agQGm4wrLTYYxs5lHr7eBFP_alrdqlHYQVkDTA967FDbxDQgShBYQzkbLbndVQuTLouMIcQojrBosMEo1ikzaihxa8C_GRLL-y
《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凯温-墨菲,查尔斯-大卫夏弗 著. 张娜等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心理测量》.郑日昌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行为科学统计》. frederick j. gravetter,larry b. wallnau著. 王爱民,李悦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彭聃龄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奕乾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 著. 王垒,王甦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叶奕乾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心理学与生活(16版)》.格里格,津巴多 著. 王垒,王甦等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心理测验:原理和应用》.凯温-墨菲,查尔斯-大卫夏弗 著. 张娜等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等 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心理测量》.郑日昌 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徐建平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行为科学统计》. frederick j. gravetter,larry b. wallnau著. 王爱民,李悦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实验心理学》.郭秀艳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randolph a. smith, stephen f. davis 著. 郭秀艳 孙里宁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实验心理学(修订版)》.张学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这些都是各高校的教学用书(上面有重复的)

文章TAG:教育  教育学  笔记  整理  教育学笔记整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