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吗

没看明白
设计结果的自我评价总结与说明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明白两点:细心与合作。理论上我一个人是可以完成的,但我并不能保证计算过程不出错误,更为可怕的是除了错我还不知道。整个课程设计我做了3遍,第一次是看了别人的数据知道自己有个数据出错,导致后面全算错;第二次是我操作点在负荷性能图外,因为我的how<0.006了,没办法,只能重来了。通过本次设计,我算是初步体验了课程设计的艰难,当然,还有点点乐趣与成就感,为以后的课程设计专业课做好了初步的心理准备,呵呵,也算是大致达到了这次设计的目的。仅供参考,这是我课设的时候写的

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总结吗

2,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准确的说,确定回流比要从理论板数和能耗两方面来评估(回流比小,理论板数多,塔高,一次投资成本大,但能耗低。)既然是课程设计肯定要求不会很高了。1、保证回流比在2到8之间吧,一般工业上也就这个数(如果不能达到分离要求,则应提高)。2、塔径不很大或很小,比如1到3米之间。3、最后的塔板数不能很大或很小,建议保证在10到45块之间。 实际上,因为课程设计时间很有限,而且很多都采用的是手算,回流比大都取最小回流比的1.5到2.0倍。我感觉这个方法更适合你。 先计算出最小回流比,给最小回流比再乘以X(1.5到2.0之间随便取),为设计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参考化工原理或课程设计类书目。 如果用计算机,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试算、优化。相关软件也可以介绍给你:Proii和Aspen。不过这些软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熟练用的。 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3,换热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这次化工课程设计,我设计的换热器的饱和水蒸气流速有些小,壳程阻力有点大,如果用于工业生产还需加以改造与强化。 在换热器的设计过程中,我感觉我的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点: (1)掌握了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 (2)树立了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了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 (4)学会了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从设计结果可看出,若要保持总传热系数,温度越大、换热管数越多,折流板数越多、壳径越大,这主要是因为水的出口温度增高,总的传热温差下降,所以换热面积要增大,才能保证Q和K.因此,换热器尺寸增大,金属材料消耗量相应增大.通过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知道,为提高传热效率,降低经济投入,设计参数的选择十分重要.

换热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怎么弄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先选择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原理,再用现有的材料设计课程,在课程中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
1.结构平面布置 2.确定梁板的计算简图 3.梁板的内力分析 4.界面配筋及构造措施 5.绘制施工图 图纸: (1)楼盖结构平面图 (2)板配筋图 (3)次梁配筋图 (4)主梁配筋图
先要选择一个课题,然后按照论文格式填充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主要反应釜的设计,还有工艺图纸的绘制。基本框架就是这样,具体的内容要看老师给的课题。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业技术和化学工程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国外高等学校相继设置化学工程系,开出的课程大都是针对不同化工行业编写各自的生产工艺学,直到二十世纪初才明确认识到各行各业通用的物理操作的共性,并于二十年代出版了第一部化工原理教科书-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我国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化学工程系,并开设化工原理课程。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精馏塔的设计,就是书上学的,套用公式计算你所需要的参数。画出精馏塔图,和负荷性能图等等

5,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及参考文献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文档类别: 课程设计 文档大小: 2.99 MB 文档评级: 文档格式: Word文件,WPS格式文档 文档更新: 2006-6-14 17:48:33 页面刷新: 2009-7-5 23:34:15 下载次数: 3782 其它信息: 全文下载 Word文件格式下载 6 文钱 文钱不够? 文档介绍: 之外,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 总论 1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能力目标 1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1 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 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2 第二章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4 一、概述 4 二、板式精馏塔设计的内容 4 三、精馏塔设计的一般步骤 5 四、设计方案的确定 6 五、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7 (四)塔效率估算 13 六、塔板及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设计 14 (三)溢流装置 18 第三章 板式塔的结构设计初步 32 (一)结构初步 32 (二)辅助设备 33 第四章 常用设计数据 34 (一)单流型塔板系列参数 34 主要参考文献 50 http://www.wendang.com/ 这里有自己去下载

6,怎么做化工课程设计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物料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结构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 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 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流方向、物流量、能流量、主要测量点。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设计说明书内容 设计任务书; 目录; 设计方案简介; 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设计结果汇总; 设计评述; 参考资料。 (二)时间安排 1设计动员,发放设计任务书。(0.5天) 2阅读设计指导书,查阅资料、拟定设计程序和进度计划。(0.5天) 3现场调查。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帮助学生拟定调查提纲,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0.5天) 4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说明书。(3.5天)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的内容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完成题目的难度;独立完成设计情况;答辩情况。采取审定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记分。 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板式塔设计,自编。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师可根据设计题目指定相关的指导书籍 五、课程设计的题目类型及选题要求 (一)精馏塔设计 针对不同物系,双组分或多组分,常压或减压以及筛板、浮阀等不同板型和工艺条件立题。 (二)蒸发器设计 针对不同物系的多效蒸发装置立题。 (三)干燥器设计 针对不同物料、不同型式的干燥器立题。 六、执行大纲的若干说明 (一)关于题目要求 题目类型以精馏、吸收、干燥为主,因为这些类型题目能较好满足综合应用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要求,其它类型题目根据需要逐步增加。 在选题时要求在给定的物系〔料〕。操作条件、型式等方面尽量做到多样化,以利学生独立完成。使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以便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在设计内容上各题目应规定必须完成的基本部分和酌情进行的加深部分,即学生在完成基本部分后,可以在流程、主要设备型式、设计方法的评选,利用电算工具进行方案比较或制图等某一方面予以扩充加深。 (二)关于电算工具的使用 在课程设计中使用电算工具应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方面。 应当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先在部分学生中试行,逐步扩大。 (三)关于设计资料 每个类型题目编写一份设计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的具体要求〕——整个设计进行的步骤——设计注意事项——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说明——设计参考资料目录。 (四)关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法 在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过程中,如何对学生施行指导才有利于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尚有待实践和总结,这也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务必 2008-12-13 12:57
没看懂什么意思?

7,化学 化工原理

题目有问题,没给相对挥发度α,这样会没办法求出平衡关系式,以及最小回流比的数值。 这题倒是不难,把阿尔法给我就能给你做出来。还有,题目中的“沸点进料”有问题吧?应该是泡点进料~~~ 最后,全凝器和再沸器的选型需要参考化学工艺手册,除了这个问题,其它的都能解决掉。1、实际塔板数:(度娘不让用公式编辑器,我就主要用文字叙述了)先求进料的摩尔流量Qn,fCS2的M=76.14;CCl4的M=153.82;且进料摩尔分数Xf=0.3所以有:Qn,f=4000/(76.14*0.3+153.82*0.7)=30.65 kmol/h然后根据平衡数据作图,根据进料热状况参数q=1(因为是泡点进料),所以q线方程为:x=0.3=Xq,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交平衡线于一点,找出该点的纵坐标,亦即Yq,带入Rmin的计算式中可得:Rmin=(Xd-Yq)/(Yq-Xq)=1.653,此即最小回流比。操作回流比R=1.5*Rmin=2.4796那么可得精馏段操作线方程:y=[R/(R+1)]*X+Xd/(R+1),其中Xd即塔顶馏出液摩尔分数为0.95,y=0.7126 X+0.273把精馏段操作线也画到图上,其与q线方程有一个交点;然后在对角线上找到Xw=0.05处,这里也确定一个点,把两个点连起来就是提馏段操作线,然后按照规矩画阶梯就行了。最后的结果是11块理论板可完成任务,但是操作弹性非常小。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再增加一块理论板。那么总理论板数NT=12-1=11(多出来的一块是塔底再沸器)那么根据全塔效率,实际板数=22块(不含塔釜)该问中的图已经附上。(2)塔径与塔高塔高很简单,直接用HT=0.4与N=22相乘即可,有效高度=22*0.4=8.8m塔径有点麻烦,首先需要计算塔内上升蒸汽体积流量Qv,v根据全塔物料衡算式可得:Qn,d/Qn,f=(Xf-Xw)/(Xd-Xw)=0.2778 (馏出液采出率,它是物料衡算的一个推导结果)解得Qn,d=8.514 kmol/h又Qn,f=Qn,d+Qn,w,那么Qn,w=30.65-8.514=22.136 kmol/h又根据回流比定义式:R=Qn,L/Qn,d=2.4796解得Qn,l=21.111 kmol/h那么再根据提馏段物料衡算式:Qn,v=Qn,l+Qn,w得:Qn,v=21.111+8.514=29.625 kmol/h视塔内上升蒸汽为理想气体混合物,应用理想气体方程后,得Qv,v=(22.4/3600)*(T/T0)*(P0/P)*Qn,v=(22.4/3600)*(273.15+60/273.15)*(101.325/101.325)*Qn,v(T=T0+60;P0=P=1atm,这是题设条件)Qv,v=0.2248 m^3/s代入塔径计算式:D=(4*Qv,v/π*u)^0.5=0.5982m, 其中u=0.8(空塔气速)圆整后,D=600 mm(3)产量的确定产量上面已经给出了:塔顶馏出液流量Qn,d=8.514 kmol/h;塔釜残液流量Qn,w=22.136 kmol/h塔底再沸器与塔顶全凝器默认使用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计算全塔热负荷之后,代入牛顿冷却定律:Q=KSTm中计算即可,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得到计算换热面积之后需要打一个安全系数,取1.1即可,然后根据此实际换热面积,查找化学工艺手册,机械部关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设计标准,管径,管数,壳径上面都能找到。
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工业能否生产 出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甚至开发出不产生废物的工艺?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号召,并立即得到了全世界的积极响应。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在理想的化工生产方式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的主要特点是: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绿色化学给化学家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国际上对此很重视。1996年,美国设立了“绿色化学挑战奖”,以表彰那些在绿色化学领域中做出杰出成就的企业和科学家。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为子孙后代造福。 绿色化学指什么?哪个国家最先提出这个口号?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可以诠释为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内涵是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生产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的口号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非常发达的美国。1990年,美国通过了一个“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1991年后在,“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美国环保署(epa)的中心口号。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绿色化学的研究者们总结出了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这些原则可作为实验化学家开发和评估一条合成路线、一个生产过程、一个化合物是不是绿色的指导方针和标准。

文章TAG:化工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  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