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小学课文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桂林山水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0-24 16:44:47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桂林山水
云南的雪真白啊,白得你看不见它的边际;云南的水真秀啊,秀得可以引的蝴蝶翩飞;云南的花真艳啊,艳得仿佛大地是一颗五彩的水钻。 不知对不对。清风拂绿柳, 白水映红桃。 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王维 出自: 周庄河{0}
2,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用“ ( 桂林山水甲天下)”先总的赞美桂林的山水;再分别写桂林水(静)、(清 )、(绿 )的特点和桂林山(奇 )、( 秀)、(险 )的特点,最后又将山水联系起来写:山(连 )着水,水(连 )着山,使我们对桂林的(山水 )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1}
3,6年级第一课桂林山水
本文的作者使用了诗一样美的语言,描绘了我国桂林山水奇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真可谓是一篇写景抒情,情文并茂的佳作。 文章的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全文是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先总写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后写漓江的水之美,再写桂林的山之美,最后一段总结观赏印象。第二节和第三节,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复沓的美,写法上很具特色,其次,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了中心,使文章结构十分严谨。 作者对桂林的山水,观察得很细致,因而抓住了景色的特点,在具体地描写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把桂林山水独特的姿容描绘了出来,把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心驰神往。 此外,文章遣词造句简洁优美,各段之间衔接自然、紧密,文章虽短小,读后使人回味无穷{2}
4,桂林山水课文
小学五年级的课文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小学桂林山水的教案
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最早是在儿时的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得知的.至今还隐约记得书中的描述——“桂林山水甲天下” 、“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而今,在我亲临桂林之际,桂林以其旖旎的风光向我证明了这一切,书中所述实不为过. 桂林处处皆胜景,漓江山水堪称其中的典范.听闻”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的佳话,我们选择了从阳朔到桂林的路线,逆流畅游漓江.船驶出不久,远远地见到一座峰顶悬挂着一轮初日,缕缕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群山倒影交相辉映,令人疑是到了仙境.如果说北方的山是豪迈、厚重的,那幺桂林的山则显得妩媚、秀美.玉女峰婷婷玉立,巧梳云鬓;望夫崖凝神远眺,深情守候;赶考的书童,跳龙门的鲤鱼,盘旋的田螺,绿洲的骆驼,形态各异,变化万千,令游人目不暇接.”画山”的九匹马,在导游的引导与娓娓讲述中,更是令桂林的山出神入化到了极点,使游人真切地领略到了桂林山色的神奇、秀美. 如果说桂林的山是”鸟呜山更幽”,那幺,桂林的水则是清澈透明、绿得欲滴.俯首看去,江水泛着细细的涟漪,玉塔微澜,水色晶莹剔透,加之两岸竹林婀娜多姿,山水相映成趣,怎幺看都是一幅长长的山水画,凝重中透露着灵动之气,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站在船头,凭栏望去,漓江上烟波浩渺,令人神思不知所往.冥冥间,在历史的轮回中,我仿佛看到了刘三姐当年对歌的地方,几百年的古树枝繁叶茂,渔舟在水中欢快地游走,人们在田间辛勤地耕种,播撒着收获的希望.往近处一瞧,金发碧眼的外国朋友也来踏青,言语中满含惊羡,欢声笑语不断……这一切不正是一道道更加亮丽的风景线吗?虽然欣赏不到”万户炊烟暮霭浓”的田园风光,但我却看到一个现代化的桂林正在茁壮成长. 游完漓江,我们忙着去感受桂林的洞奇石美.提起岩洞,当数芦笛岩、七星岩,它们都是开发较早的景点.怀着探险的心理,我们前往荔浦县的丰鱼岩寻幽.整个岩洞横跨九重山,景致甚是特别.入了洞口,小心地追寻着历史的足迹,我们亦步亦趋,隐隐地听到了溶岩的滴水声,开始是一滴一滴的,逐渐地,变成了哗啦啦地一片,似有无数个顽童在游戏嬉闹,又如风中的密林枝叶在相互碰撞.偶尔,有的水珠滴入了地下河,便传来一阵悠远而空蒙的古乐声.我们继续往前走,时而是流水潺潺,时而是飞瀑扑面,在水的”轰轰”声中,体会到李白”飞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心潮不禁跟着澎湃起来.不知经过多少曲折,我们来到了金碧辉煌的水晶宫,古老的溶洞经过了人工改造后,增添了许多绚丽的色彩,象是到了异彩纷呈的蓬莱仙境,亦如到了灯火通明的不夜城,处处浮光掠影、五彩缤纷----紫的诡秘莫测,红的热情奔放,蓝的沉静温柔?有了色彩,岩石的形态便栩栩如生了:擎天的金箍棒,似乎在诉说着西天取经的坎坷历程;杨贵妃缓缓撩开石幔,观看群芳共舞,娇媚多姿,不禁令人联想起昔日的盛唐繁华;恐龙国里,恐龙”嗷嗷”怪叫,神态怪异,昭示着它们的威武.看着这些鬼斧神工般的杰作,我们不由得赞叹大自然的伟大.正是这一滴一滴的水珠,经历了成千上万年的岁月,尝尽了亘古的沧桑,雕琢出如此神奇的景观,这是怎样的博大与精深啊!而这些岩石,经受了千万年的磨砺,封存了长久的渴望,今日终被世人所熟知,这是怎样的坚忍啊!与此相比,”滴水穿石”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而已. 追溯历史的源头,桂林的山水在向我们每一位游客阐述着一个哲理:持续将造就永恒.是的,世间万物又何尝不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洗礼方成就今日的光彩与辉煌的呢?坚持不懈是击败任何挑战的宝剑.游过桂林,我们没有理由再轻言放弃.朋友,有空,不妨去桂林看看!
6,小学语文说课稿桂林山水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 2、板书:1、桂林山水 二、设境激趣,触发情感 1、欣赏《桂林山水》风光片 2、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三、理清层次,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时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读文后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说对桂林山水的印象。 1、自读。 2、交流 随机板书: 甲天下 水 山 画中游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思路。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让学生说说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理解。 2、小结 (二)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找出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并把相关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 (1)请学生说出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师随机板书:静、清、绿 (2)句子练习 师:请同学们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师: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静、清、绿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几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如果我们告诉人家: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应该怎么说?漓江的水 师: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又可以怎么说? (3)通过换句体会漓江水的特点 出示文中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换句比较,加深体会 在原句下出示: (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小结:这个长长的句子中每一小分句都是先介绍漓江水的特点,然后再具体地写出这种特点,让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美。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有时不仅要说出事物的特点,还要作具体、生动、细致的描写,采用这种先概括写后具体写的方法,往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仿句训练,出示: 桂花真香啊,香得( ) 夏天真热啊,热得( ) ( )真( )啊,( )得( ) (5)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写漓江水的这个句子,看看作者在写漓江水的特点时还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3、指导朗读 (1)自读 (2)指名读 (3)引读 4、仿说: 仿照这种排比句式来赞美自己喜欢的景物。 5、引导学生体会对比的好处。 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不仅写了漓江的水,开头还写了大海和西湖,它们又有怎样的美? 文中主要是来写漓江,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 引导学生明确;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更能衬托出漓江独特的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学习运用这种对比的手法,有时巧妙的对比更能衬托所写景物的特点。让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个对比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自然段,找找体现桂林山特点的词语并想想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师随机板书:奇、秀、险 2、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随机学习写山的特点的句子,主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通过打比方,对比、排比来写的,同时要指导学生朗读。 3、当学生谈到打比方的句子时,特别是写桂林山的形态时要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去想象一下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态?(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后再想象。 4、补充并欣赏写桂林山的小诗 5、抒发情感: 用一句话来赞美一下你心中的桂林山水。 6、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 你对这段话中的诗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怎能样理解的? 小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这句话既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又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四、拓展延伸,积淀情感 .从古到今,桂林山水这方水土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开发桂林旅游资源已经成为国家旅游事业的一大课题,现在老师建议同学们为桂林山水写个广告词。 五、作业(自主选择) 1、请你以一名导游的身份来写一篇《桂林山水》导游词。 2、请你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来描写一处自己最喜欢的风景。 3、搜集并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望采纳,采纳评语请点五星,谢谢!!
7,桂林山水课文教案
大海是波涛汹涌的 西湖是极其壮丽的 而漓江水是温和的 三者形成对比 让漓江水给人以美感让人喜爱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产生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欲望。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第二自然段写漓江的水。作者并不先直接写漓江的水,而是从波澜壮阔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娓娓道来,后用一个“却”字转折,说明这些美景虽美,但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显示出漓江之水是多么的迷人!接着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用“感觉不到流动”突现“静”;用“能看见江底的沙石”体现“清”;用“一块无瑕的翡翠”形容绿,而后以自己坐在木船上的感觉,再现漓江之水的风姿。第三自然段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的末段描绘了山和水交相辉映,异彩纷呈,加上空中的云雾,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点缀其间,交织成一幅绝妙的山水画。最后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无瑕的翡翠”是说十分纯洁,没有任何斑点的绿色宝石。为什么把漓江水比作是“无瑕的翡翠”呢?这是因为漓江水深、水清,水深使水面呈现绿色,加上两岸青山的映衬,更是一种深绿的颜色。由于水清、水绿,映入作者眼帘的漓江水似乎是一块纯粹的碧玉。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漓江水的赞美与珍爱之情。②……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句话写出了桂林一带的山别具一格,山与山之间是各不相连,自成一峰,给人的感觉是拔地而起,正如文中以新生的竹笋为喻,好像是从地下突然冒出来的感觉。山的形状各异,像……像……,无法说尽,因而用“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作概括,恰到好处。(2)对词语的理解。兀立:高耸直立,形容山势的险峻。嶙峋:形容山石突兀的重叠。连绵不断:指山脉河流连接不断。二、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三、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或文字资料。2.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课始,可通过情景渲染导入课文,如通过图片录像、教师的导语,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接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指名分段朗读,引读、看画面配音朗读,对课文作整体的感知,奠定情感基调。3.整体感知课文后,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研读的重点是: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在思考此问题的同时,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研读第二自然段时,重点让学生思考:(1)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2)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这些问题也可由学生质疑问难中产生)师生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对话时,结合理解相关词句。如“无瑕的翡翠”。同时再次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第三自然段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从对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两个方面交流各自的感受,结合理解“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作用;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的描述。上述两个自然段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引读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进而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最后一自然段可以通过配音朗读等形式加深理解,读后说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想象桂林山水的美,并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对笔画较多,字形结构复杂的生字,如,“澜、瑕”等要让学生在看清字形的基础上认真书写;本文的词汇丰富,句子优美,除了在阅读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外,还要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如对词语的归类;提供一个新的语段,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迁移运用这些词语;用几个词语连缀成几句话,如用“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写一段话;还可以仿照例句写话,如仿照“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的句式练习写话。5.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列出写作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6.“阅读链接”与课文有着紧密联系。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读后说说,这首诗写出了漓江的哪些特点,哪些句子写得最动人等等,让学生懂得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描绘同一景物的特点。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四、相关链接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加上地下水的溶蚀,使桂林诸山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竹笋、翠屏、巨象、骆驼等,形象万千,景色秀丽,尤以象鼻山最为酷肖。桂林山多岩洞,洞内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状异态,琳琅满目。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与西来的阳江汇合,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之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迂回,青山腹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桂林不但风景秀丽,而且名胜古迹众多。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为桂林山水写下了赞美之词,留下两千多件石刻题记,使桂林的山水同时成为珍贵的文物宝库。
文章TAG:
桂林 桂林山水 林山水 小学 桂林山水小学课文教案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