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教案简案语文,小学语文雨点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写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09 23:20:59
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语文雨点儿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怎么写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写简案就好了,就把大体框架写出来,还有要做的板书写一下就差不多了。这不是笔试,面试的教案是不算分的。具体的教学过程,你在百度上一搜有很多。用大概12分钟写简案,8分钟捋顺一下思路,捋两遍,基本就没问题了。课题:《雨点儿》教学目标:......(不用写,但是你要思考一下,因为考官可能会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不用写,但是你要思考一下,因为考官可能会问。)教学设计:(写一下设置的问题等)歌曲导入《小雨点》,播放动画,板书:雨点儿。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分段学习,朗读感悟复习巩固生字,指导写字小结,作业教学反思

2,初中语文教案怎么写就是教师资格证那20分钟都写什么
教案模板 课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常是字词掌握+文体知识+读写听说中的某一项具体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上课的流程,比如读-议-悟-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在“知识能力”目标中选择 教学难点:在以上3个目标中选择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导入:激趣 二、初读感知:了解文章内容,概括。 三、精读探究:针对某一具体片段,揣摩作者思想情感。 四、品读赏析:学习表达方式 五、拓展延伸:锻炼思维,举一反三 六、小结 板书设计由于只有20分钟,教学过程没办法细写,只要概括说明这一步要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了。“板书设计”这一环节最好要顾及,实在时间不够就只能拿掉。附一份范例给你:《马说》教学简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2)过程与方法:按“感知与积累——探究与发现——应用与提升”三个环节设计,逐层推进。(3)情感价值观: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教学过程:(导语执教者自行设计)一、感知与积累1、解题(教师解释《马说》之“说”)。2、学生一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哪几种马,主要是写了哪种马。3、学生二读课文,圈出课文中“千里马”字样。4、请学生念出有 “千里马(千里)”字样的句子(课文第一段与第二段每一句都有“千里马(千里)” ),并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些句子的意思.。(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注解,通过查阅工具书、互相研讨,力求自己解决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重点句子和难句,必要时教师补充订正。这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以后教学的基础。)5、指导朗读重点段落。二、探究与发现1、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和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2、讨论:从现代人的观念看,千里马应该有什么表现,或千里马应该对自己的遭遇负什么责任。(这一设计是针对教学难点进行突破,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集体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情感)三、应用与提升《马说》既是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又是韩愈个人怀才不遇愤懑情绪的流露(他认为自己应得到更好的待遇)。请你给韩愈写几句安慰的话。写完后展示点评。(设计这一步既是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是否领会作者思想情感,又是语文学习生活化的一个拓展。)

3,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题西林壁
【导读】语文是教师资格证学科之一,在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考试中,《题西林壁》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我们需要用这些常见资料进行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其实就是进行教案的编写,在教师资格证面试和笔试中都有涉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课程进行的参考,所以做好教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的,需要分四个部分进行,分别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课程和板书设计,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一起来看看吧。简要介绍诗中描绘了庐山雄奇壮观的景象,但这首诗没有过多地描写庐山的美丽景色,而是另辟蹊径,分别从大处和小处着眼,告诉了我们一个认识事物时,要站在客观立场上的深刻哲理。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下来。2.通过朗诵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心境。3.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多角度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内容。教学难点:感悟诗歌中所蕴涵的“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的哲理。三、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朗读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假期都去过哪里旅游呀?(生举手自由回答)老师去了江西省的庐山。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相信很多同学都对庐山十分向往吧,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脚步,一同去探访庐山,看看苏轼在庐山的旅途中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吧!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课前预习,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学家苏轼呢?学生举手回答后,教师出示ppt中苏轼的文学常识。2.学生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然后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教师作适当的点拨。3.教师范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分小组比赛朗读、男女生赛读。(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学生举手朗读。举手说一说:我们能看出诗人在庐山之中视角和观察地点的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明确:诗人的视角和观察地点都在变化。从“横”“侧”“远”“近”“高”“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板书:视角:横侧、远近高低)2.全班齐读前两句,学生思考回答:①通过读第一个句子,诗人都描绘了庐山怎样的景象呢?明确:横着看,庐山形成了山岭,侧着看又看到了一座座山峰。(板书:变化:岭、峰、不同)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画杨桃》吗?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景象呢?明确:诗人的视角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3.学生齐读三、四句,分成小组讨论:①作者为什么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明确:因为每一个角度看庐山,都会看到不同的景象,所以观赏者会不明确庐山真正的样子是什么,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②“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是什么意思?这句诗是什么意思。明确:“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啊。③结合这两句诗,谈谈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道理?明确: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庐山,不能局限于一个角度。道理:要从客观出发认识事物,要对事物有全方面的了解再下判断,不能盲目做判断。言之有理即可。(四)拓展延伸1.出示并比较两首写庐山的名诗:《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比较这两首诗的侧重点。明确:引导发现这两首诗不同的构思:前者在于景,后者在于理。2.诗人在写诗时,往往在诗歌中蕴涵着自己的经历与情感,能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诗歌内容和分析诗人的情感是有极大帮助的。ppt出示苏轼被贬黄州的资料,体会本诗的独特视角。(五)小结作业小结: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业:背诵《题西林壁》。五、板书设计题西林壁视角:横侧、远近高低变化:岭、峰、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六、教学反思本课在教学时,由于学生经验不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哲理,例如提出“在生活中,我们碰到过因为观察角度不同,结果也不一样的情况吗?”等问题,并在进一步的交流中不断加深体会。以上就是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教案教学设计是教师的一项必备技能。在教师资格面试前的备课阶段,撰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案是试讲成功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以上的六个部分都是教学的重点,缺一不可,更多小学教师资格证报考指南,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文章TAG:
教师资格证教案简案语文教师 教师资格 资格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