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发生触电事故应采取的急救措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13 09:22:58
本文目录一览
1,发生触电事故应采取的急救措

2,防触电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怎么写
主要是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其中也可以包括预案本身是否需要修改中小型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指导参考样本)1、总则1.1编制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如: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效
3,如何做好触电伤员的应急处置
第一时间是施救者要冷静,及时断掉电源,或者用绝缘较好的干木棍、干竹干将带电体拨离触电者,条件不允许时用一块稍厚的塑料袋之类的东西套住施救者的手,然后用套塑料袋的手抓触电者的衣服拖离带电体。然后紧急施救。视受伤者的受伤程度进行人工呼吸和挤压胸部的措施,原则是尽量将触电者置于大地上或者身体大部分平躺埋在沙粒中。以便释放留在体里的电荷。1.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2.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3.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 4.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4,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电热所致的灼伤和强烈的肌肉痉挛,这会影响到呼吸中枢及心脏,引起呼吸抑制或心跳骤停,严重电击伤可致残,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1.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3.施行急救。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即实施心肺复苏法抢救,另要及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4.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继续施救。1.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 2.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松开上衣和裤带。 3.施行急救,及时拨打电话呼叫救护车,尽快送医院抢救。
5,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后的应急措施
如何抢救触电伤者
1、症状较轻者:即神智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可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2、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将伤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实施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3、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呼吸心跳均停止者: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2比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2次,心脏按压1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也应按2比15的比例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5、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6、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7、如果触电者有皮肤灼伤,可用净水冲洗拭干,再用纱布或手帕等包扎好,以防感染。
发生触电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1)发生触电事故时应首先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并迅速用人工呼吸法对触电者进行抢救,同时与医疗部门联系。
(2)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抢救,不能使用强心针剂,更不能只根据呼吸或脉搏擅自判断伤员死亡而放弃抢救,只有医生才能决定是否终止抢救。
6,配电柜火灾触电事故应急预案
配电柜火灾触电事故应急预案(现场预案)
一、目的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对配电柜内发生事故的处理能力,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对工作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特制定的事故应急措施。
二、适用范围:生产车间、作业场地。
三、危险源辨别与分析
本企业有380伏低压配电柜10个。电缆接头几十个。上述设备在进行工作中,易发生触电、电器火灾和爆炸事故。
四、事故模式和后果
(1)当高压系统出现故障或因雷击等原因,产生系统过电压,会造成停电事故。
(2)当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空气开关、电缆等一次设备,因长期过负荷或设备自身的短路故障,以及连接端接触不良时,会使上述电器设备绝缘老化,自身发热,引起电器火灾,严重的还会使电压器、避雷器、电容器发生爆炸。
(3)如果高压系统二次接地不良,就会使二次设备产生高电压,威胁人身安全,造成触电事故。
五、现场应急措施
当配电柜出现异常,三组电流表缺相,保险烧断等情况出现时,应及时断开电源,及时报告设备科或电工,待问题解决后,方可通电。
六、报警与通知
发生电气火灾或人身触电事故后,应立即打火警电话119或有关领导报告。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打“122”急救中心。
七、应急处理救援措施
(1)如发生电气火灾应迅速切断相关电源,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并立即拨打119,同时上报安全科或有相关领导。
(2)如有人触电,立即断开有关设备电源,使触电人员脱离电源,进行现场自救。对触电人员进行人工呼吸。安全科及有关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车辆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八、防护救援设备
生产车间应配置合格的灭火器,消防专用锹、斧、消防桶、公司应有应急值班车辆。
7,触电现场急救
触电事故应急处理如果遇到触电情况,要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采取应急措施。针对不同的伤情,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争分夺秒地抢救,直到医护人员到来。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
1.脱离电源
(1)如开关箱在附近,可立即拉下闸刀或拔掉插头,断开电源。
(2)如距离闸刀较远,应迅速用绝缘良好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利器(刀、斧、锹等)砍断电线,或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硬塑料管等物迅速将电线拨离触电者。
(3)若现场无任何合适的绝缘物可利用,救护人员亦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裹好,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4)对高压触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或迅速拉下开关,或由有经验的人采取特殊措施切断电源。
2.对症救治
对于触电者,可按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对触电后神志清醒者,要有专人照顾、观察,情况稳定后,方可正常活动;对轻度昏迷或呼吸微弱者,可针刺或掐人中、十宣、涌泉等穴位,并送医院救治。
(2)对触电后无呼吸但心脏有跳动者,应立即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对有呼吸但心脏停止跳动者,则应立刻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
(3)如触电者心跳和呼吸都已停止,则须同时采取人工呼吸和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心脏挤压法等措施交替进行抢救。
俯卧压背法 被救者俯卧,头偏向一侧,一臂弯曲垫于头下。救护者两腿分开,跪跨于病人大腿两侧,两臂伸直,两手掌心放在病人背部。拇指靠近脊柱,四指向外紧贴肋骨,以身体重量压迫病人背部,然后身体向后,两手放松,使病人胸部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部。按照上述方法重复操作,每分钟16~20次。
仰卧压胸法 被救者仰卧,背后放上一个枕垫,使胸部突出,两手伸直,头侧向一边。救护者两腿分开,跪跨在病人大腿上部两侧,面对病人头部,两手掌心压放在病人的胸部,大拇指向上,四指伸开,自然压迫病人胸部,肺中的空气被压出。然后把手放松,病人胸部依其弹性自然扩张,空气进入肺内。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心脏挤压法 触电者心跳停止时,必须立即用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具体方法如下。
(1)将触电者衣服解开,使其仰卧在地板上,头向后仰,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
(2)救护者跪跨在触电者的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触电者心口窝上方,胸骨下1/3处。
(3)掌根用力垂直向下,向脊背方向挤压,对成人应压陷3~4cm,每秒钟挤压1次,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
(4)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每次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上述步骤反复操作。如果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仅一人抢救,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每次吹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5]
文章TAG:
触电 事故 应急 处置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方案演练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