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认识分数说课稿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25 23:36:07
1,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认识分数说课稿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5/214032/archives/2008/1022887.shtml 你去看看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5/214032/archives/2008/1022887.shtml
2,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1、《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2、学习开始首先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即“一半”的认识,引入到1/2的理性认识,并使学生在具体的“分礼物”活动中体验分数的产生及意义。3、在逐步学习认识分数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口,认识不断加深,尤其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产生分数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
3, 猜一猜下面的成语代表哪个百分数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百分数的
·《认识百分数》第4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认识百分数》第4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2、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3、通过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等数.....·《认识百分数》第3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认识百分数》第3课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比较归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2、 进一.....·苏教版第一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 认识百分数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三) 第九课时: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教学内容:练习四第10~16题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购房中的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实践活动设计购房中的百分数“百分数的应用”实践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11册第7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12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通过 做数学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自主建构使知.....·百分数(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百分数(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成语平分秋色--50%。多加一个:十五的月亮........50%(因为下一句……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4,小学五年级认识分数
1.每个得2千克,分0.5袋。算式:12除以6=2千克 3除以6=0.5袋2.每天烧 二十四分之一 剩八分之三3.行全程的六分之一 剩三分之一4.70 90 120 的最小公倍数是630 300乘9=2700 420乘7=2940 500乘5.25=2625 陈师傅最高1. 12÷6=2(千克) 3÷6=6分之3(袋)2. 24÷1=24分之1 略.......3. 1÷6=6分之1 略........4.王:300÷70=4.285714285714........ 陈:420÷90=4.666666666 张:500÷120=4.16666661. 12/6 3/6 2. 1/24 ( 24-15)/24 3. 1/6 (6-4)/64. 300/70=30/7 420/90=14/3 500/120=25/6 三个分数谁大谁的效率高设这个分数是b/a,根据题意可得:b/a+1/a=1 也就是说:a=b+1 根据题意又可得:b/a-1/a=7/8 也就是说:b-1/b+1=7/8 这个算式可推出:(两边同乘以b+1) b=15 那么a=15+1=16 则这个分数是15/16.1.12/6=2,3/6=0.52.1/24,1-1/24*15=3/83.1/6,4*1/6=1/34.王师傅效率:300/70陈师傅效率;420/90,张师傅效率500/120,比较结果大小大的效率高
5,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几分之一分数、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2.分数的简单计算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三、编排特点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
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四、具体编排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主题图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因此要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分数。
教材上提供了一个学生和教师在公园里玩耍、野餐的情境图,图中有许多分数的例子,如苹果一人一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块,一个月饼平分成了两块,有几个小朋友在折纸,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喂鸽子的器皿平分成三格或四格,远处小朋友在搭积木,也有许多平均分的原型。通过以上素材,可以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把一个物体平分成若干份的现象到处存在,认识到产生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这个主题图时,可以作为引入,等学生学会了分数的表示法以后,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表示一下图中的各种分数。
2.例1(认识几分之一)
把主题图中的平分月饼的情境图抽取出来,结合直观图,先出现学生用生活语言描述的“这块月饼我们一人一半”,小精灵把这种生活语言数学化,直接提出分数的意义:一半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读法),并给出写法。使学生明白二分之一中的“二”和“一”的含义。接下来,把这块月饼进一步平分,平分成四块,让学生根据1/2的意义进行迁移类推,自己说出1/4的意义。
然后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这儿并没有对分数进行文字性的定义。教学时不要拔高要求。
在本例中,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可用分数表示。教学时要强调平均分。
3.例2(用不同的方式表示1/4,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1)要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同一分数1/4,虽然正方形纸的折法不同,每一份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4份(分数的意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同一分数表示。
(2)要利用折法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除了教材上的三种,还可以有很多种折法。
4.例3(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
(1)比较大小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借助直观图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里的整体1是相同的。然后,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两个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它所代表的分数越小。这也是为以后学习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作铺垫的。
5.例4(认识几分之几)
可看成是例2活动的延伸,学生已经理解了几分之一中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再认识几分之几就比较容易了。教材中给出了2/4的含义,3/4和4/4让学生通过类推的方式自己写出来。
6.例5(十分之几的认识)
在学习了一般的几分之几以后,再出现一条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自行写出其中的若干份所表示的分数。本单元的分数分母一般都在10以内,这儿出现十分之几主要是为以后学习小数的认识作铺垫的。
接下来,教材直接说明像几分之几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7.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数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8.例6(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在这儿,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的目的也是为了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1)在这儿还不是抽象地比较两个分数大小,而是通过涂色,利用直观图形的大小比较来比较分数大小。然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的方法: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2)第2小题出现6/6,也是为后面学习1减去几分之几做准备的。
9.练习二十二
第1题,涂法不唯一。
第2题,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
第7题,要引导学生发现涂色部分与未涂色部分的两个分数的关系,为后面的分数加减法作铺垫。
第9题,通过三个1/4相加与3/4大小的比较,为分数加法作铺垫。
第11题,答案多样,可以是4/16,也可以是1/4。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目的主要是进一步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正式学习分数加减法做必要的准备。
1.例1(分数加法)
(1)通过主题图中吃西瓜的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答案让学生自行填出。
(2)通过直观和抽象两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
A.通过直观图看到两块西瓜和一块西瓜合在一起是三块西瓜,分别用三个分数来表示,得到分数加法算式。(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B.用说理的方式表示。
2.例2(分数减法)
编排特点同例1,只是更多地让学生自主探索。
3.例3(1减去几分之几)
前面相关练习中已有了一些铺垫,只要把1转化成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就划归为已学过的分数减法,学生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4.练习二十三
第5题,把钟面的刻度和分数联系起来,如果学生的层次较高,可以在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增加60分之几的练习。最后一题,可以写出6/12,也可以看成1/2。
第7、8题,从图上都不能直观地看出剩下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求学生抽象地运用分数的意义进行计算。第8题,计算时可以连减,也可以先把红色和蓝色加起来,再减。
第9(2)题,要引导学生把两次对折转化为把绳子平均分成四份。
五、教学建议
要把握好教学要求。
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分数,对于分数的定义,分数表示的确切含义,教材都不要求掌握。在学习分数的认识、大小比较和加减法时,都要借助于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也不是为了学习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方法本身,而是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文章TAG:
分数的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认识分数说课稿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