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小红烛

活动目标:1、 学习吟唱儿歌,喜爱妙趣横生的小鸭形象。2、 了解鸭子的外形、动作、情态等特征。 活动准备:1、 准备鸭子的形象图一张及录有儿歌《矮矮的鸭子》的录音带。2、 带一只鸭子到班上让幼儿观察,以“可爱的鸭子”为主题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活动过程:1、 让幼儿猜谜:“吃小鱼,吃小虾,嘴巴扁扁嘎嘎嘎”是什么动物。以猜谜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知道鸭子的基本特征。2、 以形声并茂的朗诵介绍儿歌给幼儿,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3、 逐段练习,逐段分析,逐段读熟后再串起来反复吟唱,让幼儿回味到一种无穷妙趣。4、 请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选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将鸭子的特征画出来。5、 将幼儿的画展示,互相欣赏,大声朗读《矮矮的鸭子》,进一步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活动结束:语言区中让幼儿边念儿歌边表演《矮矮的鸭子》。
你好!到网上下载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大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小红烛

2,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歌曲名称,熟悉歌曲旋律。   2、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对歌曲活动感兴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苹果树实物图、苹果实物及图片。   2、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相问好。   1、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动物》、《我爱我的幼儿园》   2、律动练习:《小鸡叫、小猫叫、小鸭叫》、《我们大家做的好》《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二、导入活动。   1、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1)(出示苹果树图)小朋友们看这是苹果?(这是苹果树)苹果树上长着什么?(苹果树上长着大大的苹果)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苹果歌》。(引导幼儿完整说一遍)   2、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小朋友们看树上的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苹果熟了吗?(熟了)那老师把苹果摘下来好吗?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2)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小朋友们,然后鼓励幼儿做出吃苹果的样了。   三、教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一遍。   2、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3、幼儿跟着录音一起唱。   四、结束。   全班幼儿一起表演《找个朋友》    活动反思: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在活动中充分挖掘它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小三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但是在此我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整个活动层次递进,让我看到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这个音乐活动也能让幼儿很快了的进入情境当中,让教学活动富于很强的生命力,发现很多乐趣,并不是一味的唱歌,而是韵律与歌唱结合,歌声与创编融合,创编与生活一体的快乐音乐课堂。   小百科:一般苹果栽种后,于2-3年才开始结出果实。果实一般呈红色,但需视乎品种而定。苹果树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为人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果实成长期之长短,一般早熟品种为65-87天,中熟品种为90-133天,晚熟品种则为137-168天。在一般情形下,栽种后苹果可有15-50年寿命。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三拍子音乐宁静、柔和的气氛,让幼儿在听听、跳跳、画画中熟悉歌词。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边跟唱边游戏,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乐曲的旋律节奏。   2、纸和笔。   3、音带。    活动过程:   1、律动《鱼游》进活动室。   师:今天天气真好!让我们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鱼吧!   2、练声:和小鱼问好。   师:静静的小池塘真美呀!小鱼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好象在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让我们跟小鱼问个好吧!   1—2︱3—4︱5—6︱5——║5—4︱3—2︱1—3︱1——║   小朋友们你们好!小鱼小鱼你们好!   3、欣赏音乐,感受3/4拍舒缓的节奏特点。   (1)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小鱼还演奏了一曲好听的音乐呢!请你们听听有什么感觉?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这首音乐。   (2)这一次我们仔细听听这首优美的音乐是几拍子的?你还可以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三拍子怎么拍?让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三拍子除了拍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   4、理解歌词。   (1)用故事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师: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鱼,他们快活的玩了一天水,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着了。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看着这些可爱的小鱼。池塘里映出了星星美丽的倒影,好象为小鱼盖上了一条美丽的珍珠被子。(这条珍珠被子是用什么做出来的?风儿轻轻地吹着,在为小鱼唱着一首好听的摇篮曲,小鱼慢慢地睡着了。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看见自己的妈妈在亲它的嘴巴呢!   提问:故事里出现了谁呀?小鱼儿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了条什么被子?风儿唱了首什么歌?小鱼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2)完整朗诵歌词。   5、学唱歌曲。   (1)教师示范清唱歌曲。   师:你们听,小鱼儿开心地唱起来了!   (2)教师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轻声学唱。   (4)引导幼儿重点唱准重复部分。   5)引导幼儿用轻柔舒缓的歌声表现歌曲优美的意境。   6、创编动作。   (1)幼儿边唱歌曲边自由创编歌曲动作。   (2)幼儿两两结伴,交流自编动作。   (3)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4)幼儿自己听音乐边唱边动作。   7、为歌曲伴奏。   (1)幼儿边听歌曲录音带,边模拟乐曲演奏,进一步体验歌曲优美的意境。   (2)全体幼儿用乐器齐奏。   (3)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鱼的梦   小鱼的梦   1=F3/4   3555︱65316︱512332︱2——︱   鱼儿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为它盖条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呜——呜——风儿唱支摇篮曲,   5635︱122—︱35565︱65316︱   轻轻吹呀,慢慢吹,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   512332︱1——︱535—︱313—︱   妈妈在亲它的嘴。呜——呜——   51233︱321—‖   妈妈在亲它的嘴。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情趣,洋溢着愉悦的儿歌,也是一篇丰富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课开始,我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个字:梦,渗透识字教学;我用亲身经验说了自己曾做过的一个梦,这样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有很多,顿时话匣子就打开了,学生都特别感兴趣。这在低年级的课堂上是比较重要的,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高。   2、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重要任务,本课的生字量多,要让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训练和游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由整体感知课文,再抽出词,最后才是生字,无形中减缓了坡度。   3、坚持以读为本,落实语感训练。教学中我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比如听录音范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演读,小组合作读,同桌读等,展示了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学习过程。体现了读书的层次性。这一部分地教学我充分体现多读少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采用生生对比读的方式充分朗读,从量中读出质来,在读中想像,在读中感悟,突破难句“天上星星落下来,为他盖床珍珠被”和“风儿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摇篮推”的理解。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很愿意在同学中展示自己。   4、坚持激励。在课堂上我坚持正面引导,不断激励学生,激励他们的进步,激励他们的成长。一句激励的语言,一个激励的眼神,都使学生们兴致昂然。   5、我在引导学生想象“小鱼会梦见什么?”这一问题时,播放了《摇篮曲》,既与课文内容相关,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铺垫了整个课堂的气氛。以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这样的设计学生感受到了美,也尽情表达着美。可以这样说:“课堂不仅流动着美,也流动着真情。”    不足之处:   1、作为教者,自己本身要读懂教材,要深挖教材,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针对本篇课文的短小精悍的特点,应考虑可否将识字教学这一环节的时间调整一下,让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时间更多一些。   3、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灵活运用课堂40分钟。   上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熊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2、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3、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重点: 用自己想象的动作自由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找好朋友并和他一起跳舞,学习自己找空地方活动,不与他人挤在一起。    难点: 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基础:   材料准备:   1、教学挂图“熊跳舞”1张。   2、四脚能活动的小熊绒布玩具1只。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引导策略   有效提问   一、图形辨认   1、指出图1中相同的图形。   2、指出图2中相同动作的小熊。   3、明确图中一前一后是相同的,中间是不同的。   二、倾听音乐,观看布熊表演。   1、边欣赏音乐,边观看布熊表演。   2、再次欣赏,知道音乐一样时,熊也跳得一样。   三、跟随音乐做动作。   1、创编小熊笨拙的动作,随A段音乐表演。   2、随B段音乐自由动作,表现小熊欢快地表演。(等所有小熊都找到空地方站好后,再听音乐跳舞。)   3、随音乐完整表演。(大胆表现,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结伴表演   1、找好朋友,商量一人跳舞,另一人模仿。   两人交换任务。   (一)   1、这是谁啊?它在干什么?   2、它们跳舞的动作一样吗?哪两只小熊的动作是一样的?   3、一前一后的`小熊动作是相同的,中间的小熊动作是不同的。   (二)   1、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熊跟着音乐是怎样跳舞的好吗?   2、小熊跳的好看吗?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是不是能合起来。   (三)   1、小熊跳舞的动作是不是和音乐一样?小熊跳舞真开心,我们小朋友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跳啊?那我们来听第一段音乐,听完后你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小熊是胖呼呼的,它的动作是笨笨的、慢慢的。)一起来学学。小熊们你们跳舞时不要挤在一起,不然要摔跤的,能不能做到啊?   2、我们来听第二段音乐。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小熊越跳越开心了,你们可以自己做表示高兴的动作。   3、现在我们一起完整的来跳一遍,你们尽量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跳舞动作。   (四)   1、现在我们找到一个好朋友,一个人跳舞、另一个人学他的动作。你们两个人自己商量一下,谁先跳,谁先学。   2、两个好朋友交换一下,刚才学的人现在来跳舞。   教学反思:   一个较完整的音乐活动应该欣赏在前,学习在后,从而挖深价值,促进幼儿发展。而如何使幼儿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和美,导入则很重要。我们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歌曲,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我们教师要苦练基本功,这样才能驾驭一个音乐活动,从而提高孩子的音乐能力。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是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种涵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学唱歌曲《小鸭嘎嘎》,并初步尝试用分组唱的形式进行歌唱。   2、体验和朋友共同歌唱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用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唱准附点节奏。    活动难点: 尝试分组演唱,并能快速准确接唱歌曲。    活动准备: 《小鸭嘎嘎》音乐,ppt课件,分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师幼互动,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1、导入:水中游来小鸭子(1)、(出示ppt图片)看一看,这是什么地方?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这个浴缸大吗?请你学一学。   (2)、今天,我请来了一位喜欢水的朋友,看看是谁?(出示小鸭)这是我朋友哎,猜猜我为什么喜欢它?它摸上去什么样?眼睛大吗?学一学。   2、小鸭嘎嘎叫(1)、欣赏歌曲第一段师:我喜欢小黄鸭可爱的样子,我还喜欢它什么地方呢,这回要请你们的耳朵来帮忙听一听了,这首歌会告诉你,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问:我为什么喜欢它?你们会洗澡吗?一起来学一学吧!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和小黄鸭一起洗澡吗?因为这个浴缸太大了,我一个人洗很孤单,小黄鸭陪我洗澡,还陪我玩水呢!你们喜欢玩水吗?怎么玩?来,学一学。   (2)、重点练唱小鸭叫声(附点节奏)师:刚才你们玩水的时候,来了两只小黄鸭,还记得小黄鸭的叫声吗?哪一只是我的朋友呢?请你听一听吧!   (师分别演唱两只小鸭的叫声,幼儿听辨并练习附点节奏,并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3)、学唱歌曲后一部分师:我的小鸭还有本领呢,快来找找吧!   ①师逐句弹唱唱后一部分。幼儿倾听并找出小黄鸭的本领。   ②欣赏ppt课件,引导幼儿添加象声词。   刚才你们听到"我会游"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唱"的后面有什么声音?"我会吹泡泡"的后面又有什么声音?两次吹泡泡的方向一样吗?请你学一学怎样吹出向上和向下的声音呢?   ③幼儿随乐表演唱。   3、小黄鸭合唱队(1)、齐唱练习师:(出示ppt图片六只小鸭)小朋友的歌声引来了一群小黄鸭,这六只小鸭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小黄鸭和唱队",今天它们是来演唱《小鸭嘎嘎》这首歌的,可是他们还不会唱呢,你们会唱了,你们来教教它们,好吗?   (2)、分组演唱小鸭子合唱队要去沙滩上演出,他们要分成三组,一组唱游泳的,一组唱唱歌的,一组唱吹泡泡的,怎么分呢?你们愿意和它们一起表演吗?请你自己选一个队加入吧!   三、结束部分请幼儿为小班的弟弟妹妹演出。    活动反思:   《小鸭嘎嘎》这首歌曲非常贴近幼儿生活,歌曲内容生动有趣,富于表演,很适合中大班幼儿学习。   这次活动也是一次游戏化教学教改模式的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范,幼儿理解记忆,学唱模式,将歌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在不断变化的游戏场景中通过听一听,说一说、学一学、做一做,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歌曲,整个过程像是在玩耍,没有了教的痕迹。事实证明,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合幼儿的,在活动中幼儿通过不同的形式反复欣赏感知音乐,体验到了音乐带来的快乐,孩子们的情绪是快乐的,态度是积极的,身心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中。   这种游戏化教学模式更贴近《指南》的目标要求,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让幼儿在不断的感受与欣赏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指南》。   我会把这次观摩示范活动做为起点,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探讨中不断提高,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游戏化教学更有效。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童谣内容,并能熟练地进行朗诵童谣。   2、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童谣内容,让幼儿体会童谣的节奏、韵律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学念童谣,能熟练地进行朗诵。   2、能根据童谣情景进行相应的游戏。    【活动准备】   童谣图谱一份,小猫、老鼠头饰各一份。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学念童谣。   1、师:“吱吱吱,吱吱吱”是谁来了呀?(出示老鼠图片)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模仿老鼠走路)   2、今天小老鼠带来了一首有趣的童谣,童谣的名字就叫《小老鼠》,我们来听一听。   二、回忆童谣,出示图谱。   1、倾听童谣,记忆童谣内容。师:童谣中,你听到了什么?   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谱。   3、你听了这首童谣后,感觉怎么样?   三、童谣游戏,提高兴趣。   1、请幼儿集体扮作小老鼠去偷油吃,一幼儿扮作花猫躲在家里,小老鼠边念童谣边向灯台走去偷油,当念到最后一句时,老鼠迅速跑回家不被猫抓住。游戏2—3次。   2、提高游戏难度:设置障碍,讲解游戏规则。   师:油被偷走了,花猫很生气,它呀还设置了障碍,我们怎么样才能过去呢?   3、先请个别幼儿尝试,其余幼儿同他一起念童谣。再集体尝试。   四、结束活动。   师:游戏真好玩,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童谣去教给我们的好朋友吧。   附童谣   小老鼠,上灯台;   举着喇叭,叫起来。   吹灭了灯,蹬翻了台;   称王称霸好自在。   摇头又摆尾,   喝油又吃菜;   吹吹打打正高兴,   一只花猫扑过来。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 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二、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图谱、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以儿歌导入,完整欣赏歌曲。   3、 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 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 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出示图谱,拍打节奏,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每一句歌词。   5、 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四、布置“小桥”的场景,幼儿分角色进行歌表演。   五、活动结束:集体舞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的诙谐、跳跃的特点。   2、通过自由操作、听故事、自扮小动物、做游戏的方式,进一步表现和理解音乐的特点与情绪。   3、能愉快的、主动的参与感受、体验活动,并能合作、创造性的进行游戏和表演。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活动准备:   简单的场景布置,小动物的装饰物,弹簧小动物盒若干。    活动过程:   1、在活泼有趣、诙谐幽默的音乐中进入场地。   2、幼儿自由的操作弹簧玩具,体验玩具带来的快乐。   3、教师使用弹簧玩具表演音乐的内容,让幼儿欣赏音乐。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他在做什么?   4、教师用讲故事的口吻,帮助幼儿理解乐曲的内容。并请幼儿集体表现乐曲,重点理解音乐的跳跃与乐句中的重音停顿。   5、请幼儿利用材料自由化装成各种小动物。   6、进行游戏活动:《狐狸与小动物》。   7、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结束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通过故事、游戏、图谱提示多种方式让幼儿在听音乐过程中感知音乐的重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逐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性质和结构,掌握乐曲中重音的出现。并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游戏中的乐趣。让规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出来。我觉得这个活动有以下几个亮点:   1、大灰狼的教具简便、轻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现音乐的形象,又便于教师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师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风,带上可怕的头饰,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袜子制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这一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2、图谱比较贴切:图谱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出现,让孩子们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头”的音乐(乐曲中的重音出现的地方),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有效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们看图谱找重音、听音乐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级提出加深难度,突破了重难点,达到了教学目的。   3、结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后和我们小朋友成为了好朋友,这样的结局从另一个视角告诉我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们的生活要充满爱!大家共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4、整个活动始终以情境化的教学、游戏的方式,引领着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感知乐曲,体现着愉悦性、发展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富有激情,因为只有我自己被音乐感动,才能感动孩子、感动大家。   活动不足:   1、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觉得活动的量还不够,也就是说活动从深度广度来讲略显不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设置不同层次的难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桃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让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处拍手跺脚这个游戏环节中,由于我事先的游戏规则只说了“在大牙齿的地方拍手跺脚”,而没有反过来强调“在小牙齿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脚”,以至于第一遍游戏时有几名幼儿在小牙齿处拍手,在重复了游戏规则后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齿处拍手,我告诉他下课后我俩再单独交流。下课后我才理解他对音乐重音的诠释方式:小牙齿处轻拍手,大牙齿处重拍。   小百科:拨弦是借用弹拨乐器的表现手法,它能使弓弦乐器发出铿锵分明的弹拨声,与弓毛擦弦声形成了色彩鲜明的音色对比,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3,幼儿园音乐活动谁的尾巴最好看教案

活动目标:1、学唱问答式歌曲,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2、了解动物尾巴的特征。3、激发幼儿对动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活动准备课件《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动物头饰及相应的尾巴若干,找朋友音乐,游戏音乐活动过程一、发声练习1、师弹"谁的尾巴最好看"音乐,幼儿随音乐唱"啦"或"啊"的音2、复习歌曲《小动物怎样过冬》二、欣赏歌曲感受问答式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1、 看课件欣赏歌曲提问:歌里唱了哪些小动物,并学学它们尾巴的样子。2、发现歌曲中问答式的歌曲特点:引导幼儿听辩出歌曲那几句歌词是提问的,哪几句歌词是回答的。评:通过完整的欣赏,让幼儿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兴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孩子们听后思维很活跃,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动物都说上来了,也运用已有经验,表现了他们尾巴的样子。对问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三、 学唱歌词,表演唱歌曲1、游戏:找尾巴出示贴有猴子、兔子、小松鼠、鸭子、公鸡、孔雀及它们的尾巴贴绒的黑板,师引导:小动物们遇到大麻烦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尾巴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幼儿园音乐活动谁的尾巴最好看教案

4,求幼儿园小小班音乐活动详案拉个圆圈走走走

活动一: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拉个圆圈走走(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并学会判断歌曲节奏的快慢。 2、认识休止符号的唱法,从中激发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律动曲音乐幼儿律动入室。 二、教师出示挂图,激发幼儿兴趣 “挂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在拉圆圈干什么?” 三、激发兴趣,学习新歌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拍手打节奏。 2、学习歌词,让幼儿念白。 3、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四、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让幼儿欣赏。 五、播放歌曲录音,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一拍一下地拍手。 活动反馈: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所以幼儿的参与性相当高,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感受了音乐节奏的快慢, 从中激发了幼儿演唱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欢乐愉悦的气氛中参与游戏。 活动二:音乐活动 活动内容:拉个圆圈走走(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要求口齿清楚、气息连贯。 2、让幼儿自编动作表演歌曲,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参与游戏,激发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教学挂图、 活动指导: 一、律动入室,教师放音乐进行律动入室。 二、复习歌曲《拉个圆圈走走》 三、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自编动作进行歌表演。 表扬创编得好的幼儿,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进行创编 四、教师请个别幼儿表演给大家欣赏。 五、将全体幼儿编的动作串起来组合成新的歌表演。 六、教师放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 活动反馈: 通过上次活动幼儿已经掌握了歌曲的情况下,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我们在活动中发现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许多,他们开始脱离教师手把手的传授方式,而进行自主创造性地编排游戏,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进行音乐游戏。小李,怎么报答我!!
http://v.ku6.com/show/IfnPQ_O6Rym-zdN1.html这个音乐够搞笑的

5,幼儿园音乐欣赏课教案

幼儿园音乐欣赏教案——龟兔赛跑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龟兔赛跑》,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乌龟和兔子)。 2、 通过音乐故事懂得做任何的事情不能骄傲,只要努力就能取得成功。教学准备:《龟兔赛跑》课件、音乐磁带。教学过程: 一、活动开始 师:我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是吗?(是)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为小朋友带来了什么样的动画片呢!小朋友们要仔细看,今天的动画片和以前你看过的动画片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播放无声动画片) 师:这个动画片和以往的动画片有什么不一样呢?能告诉我吗?(声音) 师:动画片里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在做什么?小兔子和小乌龟在做什么?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呀!没有声音的动画片,你们觉得好看吗?(不好看)好,下面就请聪明的小朋友来给小兔子和乌龟配上好听的音乐吧! 二、欣赏 师:我这里有两段音乐,我不知道应该把这两段声音送给谁,你们来帮帮我好吗?(好……)谢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欣赏第一段音乐。 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是什么感觉?应该送给哪只小动物?为什么? 小朋友不要急,我这还有一段音乐,听过之后我们再来为他们选择。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和上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音乐响起)应该把这段音乐送给谁呢?为什么? 3、分段欣赏两段音乐。 老师总结:第一段音乐轻快、跳跃、活泼,很适合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好,那我们就把这段音乐送给小兔子吧!(兔子音乐响起)第二段音乐低沉、平稳,我们就把它送给慢吞吞爬行的乌龟吧!(乌龟音乐响起) 师:小兔子和乌龟知道小朋友为它们送上了好听的音乐,可高兴了!我们来欣赏一下有声音、有音乐的动画片吧! 三、欣赏有声动画片,进行思想教育。 1、幼儿欣赏动画片。 2、师:动画片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师:为什么跑的快的兔子却输给慢吞吞的乌龟? (因为兔子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 4、师:为什么慢吞吞的乌龟却得了第一? (乌龟却不怕辛苦不怕累,一直努力的去追赶、拼搏……) 5、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呢?(乌龟)学习乌龟什么? 师总结:最后小兔子认识到自己错了,改正了错误,还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朋友们做错事不要紧,关键要知错就改,就是一个好孩子。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并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去寻找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特点的欣赏方法和途径。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协调能力、丰富想象力。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

6,谁有好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小班音乐欣赏:《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 目标 : 1、通过欣赏《洋娃娃的葬礼进行曲》体验感受伤心的音乐。(重点) 2、用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悲伤和快乐的心情。(难点) 3、在结伴舞蹈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准备:故事图片三幅;场景布置、公主和王子的角色;乐曲磁带和录音机。 过程:一、引出欣赏内容,感受悲伤的乐曲性质。 1、 安静倾听音乐,造成相应的氛围。 提问:听了曲子心情怎么样? 2、教师随着乐曲讲述事例。 提问:你想起了哪些伤心、难过的事啊? 二、配乐故事欣赏,进一步感受与表现音乐表达的情感。 1、 这个曲子还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教师随乐讲述) 提问:小矮人们看到白雪公主死了都怎么样?你伤心的时候是什么表情?怎么哭的?(我们来哭一哭) 2、 这次我们看着美丽的图画来听音乐里的故事。 提问:白雪公主有没有醒啊?我们帮小矮人想想办法让她醒过来吧! 三、通过表演,尝试用动作、表情表现悲伤的情绪。 现在,我们就是小矮人。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直到王子救活公主。 四、即兴舞蹈,体验快乐情绪。 白雪公主醒过来了!!让我们快乐地跳舞吧! 五、延伸:一起为公主和王子举行婚礼。
你去《幼儿教育》这本书上看看,有很多教案的,刚刚前几天我看到一篇小班比较好的音乐教案《咿呀咿呀呦》应该是2008年10月或11月出版的那本。
http://www.isud.com.cn/show.asp?soft_id=22683 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又到周末,首先祝您周末快乐!这个星期的主题仍然是"大家在一起".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如《对不起,没关系》,《饼干游戏》,《关心弟弟妹妹》,《歌曲泥娃娃》,让孩子乐于与同伴交往,喜欢与大家一起玩.在玩与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了其的相互关怀,相互尊重并促进了分享与合作的良好社会情感的发展. 歌曲《泥娃娃》 1=2/4 3 6 6 | 3 7 7 | 6 6 6 5 | 3 — | 3 65 3 2 | 1 32 1 7| 6 6 5 4 | 3 — | 泥娃 娃,泥 娃 娃, 一 个 泥 娃 娃 . 也 有那眉毛,也有那 眼睛,眼睛 不 会 眨. 3 6 6 | 3 7 7 | 6 6 6 5 | 3 — | 3 65 3 2 | 1 32 1 7| 3 3 1 7 | 6 — | 泥娃 娃,泥 娃 娃, 一 个 泥 娃 娃. 也有那鼻 子 也有那 嘴巴,嘴巴 不 说 话. 6 1 1 | 1 76 7 | 6 2 2 | 4 32 3 | 0 1 1 2 | 3 65 3 2 | 1 32 1 6 | 7 — | 它是 个,假娃 娃, 不是 个 真 娃 娃 她 没有 亲爱的 爸爸 也没有 妈 妈. 3 6 6 | 3 7 7 | 6 6 6 5 | 3 — | 3 65 3 2 | 1 32 1 7| 3 3 1 7 | 6 — -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lass_id=96 『幼儿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艺术教案音乐欣赏:泥娃娃

7,急需一篇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最好带音乐

您好,很高兴帮您解决这个问题。中班的小孩对童话故事是比较感兴趣的。例如这首歌《小兔子乖乖》。可以让孩子们边做边演。1、首先唱一遍给孩子们听2、分角色小兔子乖乖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兔妈妈有三个孩子,一个叫红眼睛,一个叫长耳朵,一个叫短尾巴。一天,兔妈妈对孩子们说:“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你们好好看着家,把门关好,谁来叫门都别开,等妈妈回来了再开。”兔妈妈拎着篮子,到地里去了。小兔子们记住妈妈的话,把门关得牢牢的。过了一会儿,大灰狼来了,他想闯进小兔子的家,可是小兔子把门关得紧紧的,进不去啊!大灰狼坐在小兔子家门口,眯着眼睛,在想坏主意,突然看见兔妈妈回来了,他连忙跑到一棵大树后面躲起来。兔妈妈走到家门口,推了推门,门关得紧紧的,就一边敲门,一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小兔子一听是妈妈的声音,一齐叫起来:“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他们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拔了这么多红萝卜!兔妈妈亲亲红眼睛,亲亲长耳朵,又亲亲短尾巴,夸他们是好孩子。那只大灰狼躲在大树后面,偷偷地把兔妈妈唱的歌记住了。他得意地想,这回我有办法了。第二天,兔妈妈到树林子里去采蘑菇,小兔子们把门关好,等妈妈回来。过了一会儿,大灰狼又来了。他一边敲门,一边捏着鼻子唱:“小兔子乖乖,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红眼睛一听,以为妈妈回来了,高兴地叫着:“妈妈回来啦,妈妈回来啦!”短尾巴也以为妈妈回来了,一边跑,一边说:“快给妈妈开门,快给妈妈开门!”长耳朵拉住红眼睛和短尾巴说:“不对,不对!这不是妈妈的声音。”红眼睛和短尾巴往门缝里一看:“不对,不对!不是妈妈,是大灰狼。”小兔子们一齐说:“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大灰狼着急了说:“我是你们的妈妈,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们不信,我们不信!要不,你把尾巴伸进来让我们瞧一瞧。”“好啦,我就把尾巴伸进去,让你们瞧一瞧。” 小兔子乖乖小兔子把门打开一点儿,大灰狼就把自己的尾巴伸了进来。嘿,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一,二,三,嘭——小兔子一齐使劲,把门关得紧紧的,大灰狼的尾巴给夹住了。大灰狼疼得哇哇叫:“哎哟,哎哟,疼死我了。放了我,放了我!”这时候,兔妈妈回来了,她放下篮子,捡起一根木棍,朝大灰狼的脑袋狠狠地打。大灰狼受不了啦,使劲一挣,把尾巴挣断了。他拖着半截尾巴逃到山里去了。兔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扔下木棍,拎起篮子,一边敲门,一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快点儿开开, 我要进来。”小兔子们听见妈妈的声音,抢着给妈妈开门,抢着帮妈妈拎篮子。嗬,妈妈采来了这么多蘑菇!歌词大概是这样的: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小兔子乖乖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就开就开,我就开,妈妈回来了,我就把门开。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活动过程一、导入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1. 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 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我们觉得小海军是很勇敢坚强的。 二、表现海军的动作1. 第三遍欣赏--肢体动作(图片)(1)听歌曲,观看图片提问:你看到小海军做了哪些勇敢坚强的动作? (2)教师舞蹈师:我把你们好看的动作编成了舞蹈。 2. 个别幼儿表现提问:你还看到哪些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很神气、很有力的? 师:原来小海军握着枪踏步让你感觉很神气;小海军开枪的动作让你觉得很勇敢;开炮的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在打败敌人;小海军踏步的时候很精神、很有力的。 3. 集体幼儿表现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做了小海军神气、威武的动作,我这里还有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的海军帽,让我们带着帽子来学做小海军吧。 三、结束师:让我们把小海军坚强有力的动作带回教室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小海军。

8,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是家长公开日要互动性多点的歌曲简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歌曲:柳树姑娘 目标: 1、感受歌曲中美丽的意境、并将其迁移到歌曲的演唱中。 2、尝试二声部合唱,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准确地唱衬词。 3、感受户外音乐活动的乐趣,同时熟悉户外音乐活动的要求。 活动过程: 1、与幼儿来到后园柳树旁。 1)闭上眼睛感受春风的温柔,感受歌曲的基本基调——优美、 轻快。 2)观察春风送来的柳树姑娘,熟悉歌词。 3)欣赏歌曲。范唱要注意:唱出三拍子的重音规律、唱出歌曲 的优美、轻快。 4)学唱新歌。重点:掌握三拍子歌曲的重音规律,用连贯优美 及活泼轻快的唱法表现歌曲。 5)演唱歌曲,启发幼儿配上动作,表情等。 2、尝试二声部合唱 1)复习歌曲。 2)复习指挥的要领:站姿、基本的动作。 3)看指挥演唱歌曲。 4)用创造出不同的伴唱方式进行合唱。 重点: 注意耳朵:倾听同伴的歌声、眼睛:看指挥。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火车开了 目标: 1.学习演唱歌曲,并能邀请同伴接开火车进行游戏。 2.尝试边演唱边与同伴合作协调地开火车。 3.乐于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的乐趣。 准备: 1.歌曲《火车开了》的光盘或磁带,录音机。 2.不同颜色的手腕花。 过程: 一、迁移已有经验,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开火车的情景 1.自由模拟开火车的动作。 师:你们会开火车吗?你是怎样开火车的? (幼儿自由模拟开火车的动作,有的用手臂在身体两侧前后绕动,有的屈肘在胸前绕动,有的将手放在肩上绕肘等。) 2.学习游戏中开火车的动作。 师:你们是怎样开火车的?(请用手臂在身体两侧前后绕动的幼儿示范。) 师:用手臂转动表示火车轮子在转,这个动作真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3.学习听音乐开火车。 师:我们试着听音乐开火车,注意车轮要一下一下地转。 (幼儿找空地方听着音乐开火车,教师提醒幼儿注意手和脚都要跟着节奏一下一下地做动作。) 师:(学习刹车声音“呜哧”,并做刹车动作)这是什么声音? 幼:火车到站刹车的声音。 师:刹车时火车应该停下不动。 4.学习小组合作开火车。 师:刚才,你们每个入都是小火车头,现在我们要变成一列小火车,怎么办? 幼:几个小朋友接在一起就可以了。 (幼儿按手腕花的颜色分组,学习合作协调地开火车。用戴手腕花的手转动做车轮,另一只手搭在前一个幼儿的肩上。) 师:小火车怎样才能不断开? 幼:把手搭紧一点。 (幼儿按手腕花的颜色分组,跟着音乐合作开火车。) 二、学习演唱歌曲《火车开了》 1.欣赏教师范唱并熟悉歌词。 师:刚才你们在开火车的时候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幼儿自由说一说听到的歌词,教师无伴奏演唱和伴奏演唱各一遍。) 2.跟随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3.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小火车司机在开火车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幼:应该用高兴的、欢快的声音来演唱。 师:我们来试一试,做一个快乐的小司机。 4.学习边开小火车边演唱。 师:我们学做小司机,边开火车边唱歌。 (幼儿在座位上一边做动作一边学唱歌曲。) 5.和同伴接成一列小火车,边做动作边演唱歌曲。 师:我们现在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一边开火车一边唱歌。 (幼儿向左侧身坐,将一只手搭在前面幼儿的肩上,另一只手做车轮,全班幼儿连接成一列长长的火车,边开火车边唱歌。) 三、玩游戏“火车开啦”,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1.通过观看教师示范和集体讨论,了解邀请同伴接开火车的方法。 师:今天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来做火车头邀请小车厢。你们帮我一起唱。(在演唱到最后一句歌词时,教师站在一位幼儿的面前。) 师:我邀请的是谁? 幼:XXX小朋友。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你站在他的面前。 幼:因为你的眼睛看着他。 师:我是什么时候站在他面前的? 幼:在歌曲快要唱完的时候。 幼:在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 师:我站在xxx小朋友面前时,他应该怎么做? 幼:他应该站起来。 师:我会对他怎么说呢?你们听听我是怎么说的。(教师伸出右手邀请:“小朋友,请上车。”幼儿集体学说邀请语。) 师:他要变成我的车厢,应该怎么做? 幼:跑到老师的身后。 师:这是一个办法,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师示范,边说“嘿、嘿、嘿”,边向后转身跳。) 师:我是怎么做的? 幼:你是转身向后跳过来的。 师:我跳过来的时候说了什么? 幼:你说了“嘿、嘿、嘿”。 (教师继续示范邀请2~3名幼儿进行游戏。) 2.请个别幼儿尝试邀请同伴进行游戏。 师:我们现在要请三个小火车头来邀请朋友玩游戏,如果你想邀请谁,在唱到最后一句时,必须站在他的面前。小火车一定要接好,不能断开。 3.讨论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并再次游戏。 师:你们觉得刚才游戏玩得怎么样?哪里好?有什么问题? 幼:有的小朋友唱完歌曲还没有找到朋友。 幼:火车头要开得慢一点,不然小火车就会断开。 师:做火车头的小朋友要开得慢一些,在唱到“火车司机”这一句时要找到准备邀请的小朋友。 4.再次请三个幼儿进行游戏。 5.在游戏情境中集体开火车。 师:现在我们把三列小火车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我来做火车头。 师:你们想开到哪里去? 师:火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隧道。这时,火车要怎么做? 幼:身体要低下来。 师:火车还会经过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要注意开得慢一点,不能断开。 (教师将四张椅子背对背作“隧道”,将三张小椅子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高山”。火车经过“隧道”时要弯腰通过,经过“高山”时要绕小椅子曲线行驶,并注意不能断开。) 活动分析: 这个游戏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而设计,以学习接开火车的游戏为重点,以小组合作与动作协调为难点。 在学习游戏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从自己学做小火车,到与同伴合作变成一列小火车,再到学习接开火车的方法,最后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达到高潮,体现出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在活动中,教师将难点前置,既解决了幼儿游戏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又使幼儿能反复感受音乐旋律,为幼儿学唱歌曲打下基础。同时,生动的演唱形式提高了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活动中,教师注重幼儿的探索学习,引导幼儿通过自我观察、集体讨论和游戏体验等多种途径,进一步理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附1:游戏“开火车了” 玩法: 1.一名幼儿做火车头,边演唱歌曲边开火车邀请同伴。当演唱到最后一句时,邀请者站在被邀请者面前,同时被邀请者起立等待邀请。 2.邀请者向被邀请者伸出手,同时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白:“小朋友请上车,嘿嘿嘿!” 3.当念到最后一个“嘿”时,邀请者向后跳转身体,被邀请者将不戴手腕花的手搭在邀请者的肩上,将戴手腕花的手在体侧从前向后绕动做车轮滚动状,一起开火车继续进行邀请游戏。 规则: 1.邀请者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必须站在被邀请者面前。 2.所有邀请者要一起说念白部分,并在说最后一个“嘿”时转身向后跳。 3.火车不能断开。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吹泡泡 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旋律优美恬静的意境。 2、借助对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来操作小图片,理解歌词,通过观察大图片上炸开的泡泡唱准休止符。 3、在学习过程中迁移已有经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图人手一份,大图一张。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1、导入小图:“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吹泡泡,月亮、小草、花儿、藤儿也喜欢吹泡泡,谁会是他们吹出的泡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来看一张图。”幼儿拿出小图,“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下面有四幅小图,都是什么?把你猜出的贴在问号的地方。 2、幼儿贴。边放乐曲磁带。 提问:“谁是月亮吹出的泡泡?谁是小草吹出的泡泡?为什么露珠是小草吹出的泡泡?谁是花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谁是藤儿吹出的泡泡?为什么? 3、倾听歌曲。“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拿好图谱,可以边听边指。” 4、看小图跟着音乐念一遍歌词。 5、看大图,师范唱。“老师来唱一唱。”“这张大图与小图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是一个炸开的泡泡,在歌里是什么用的? 6、再次示范唱。“炸开的泡泡是什么用的? 7、幼儿学唱。“你们能不能唱?炸开的泡泡停的地方一样吗?停中间和停后面一样吗?看你们能不能唱出来? 8、将贴上去的小图揭下来,幼儿唱。 9、唱后半段。这幅图我们还有什么地方没唱到 10、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起来唱。“有没有信心?” 11、出示第二段图,你们看着第二段的图,能唱出来吗?我跟你们学学。 12、谁能介绍你们是怎么学会唱第二段的?“找出了很多一样的地方。” 13、你们能将第一和第二段连起来唱吗? 14、利用演唱组合来唱。 ————————有合适的吗?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音乐  音乐欣赏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案40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