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20篇,小班数学教案小熊的生日宴会及反思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25 02:40:56
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数学教案小熊的生日宴会及反思
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教案要成为一篇独具特色“课堂教学散文”或者是课本剧。所以,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教师的说、谈、问、讲等课堂语言要字斟句酌,该说的一个字不少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说,要做到恰当的安排
2,小班数学薄的和厚的教学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比较物体的厚薄 2、通过比较,能在5个以内的物体里,找出最厚的与最薄的。 3、正确使用词汇“最厚的”、“最薄的”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 五个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图画书 2、学具准备: 不同季节的衣服图片:羽绒服、棉袄、风衣、毛衣、背心、西装、外衣;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纸张、纸板若干;《幼儿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两本厚薄不同的书,请幼儿说出哪本是厚的,哪本是薄的。 (2)请幼儿说说哪一棵圣诞树最厚,哪一棵圣诞树最薄。 2、集体活动 (1)学习用一端对齐的方法,逐步增加比较的数量,找出最厚与最薄。 a、取出三本大小相同、厚薄不同的书,将书平放,与桌面一端对齐,请小朋友看一看,哪本书最厚?哪本书最薄? b、再取一本书,与前面三本书对齐,请幼儿说出哪一本书最厚?哪一本书最薄? (2)五本书比较最厚与最薄。
3,小班教案及反思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活动目标: 1、运用各色吸管与纸片进行拼插、黏贴,制作立体小人,并用彩笔装饰。 2、探索不同的剪开方法与纸片拼插后产生的不同造型。 3、能大胆、富有创意的装饰立体小人。 活动准备: 1、会使用剪刀,剪过较硬的纸、薄塑料等。 2、材料包,剪刀,剪刀,彩笔,浆糊。 3、教师事先制作好的吸管小人半成品(没有四肢的)1-2个,草地背景板。 4、背景音乐。
4,小班数学教案谁吃最大块教学活动反思
设计思路:刚入园的孩子什么都是新奇的,幼儿园的大型玩具、小型跷跷板,大雪花积木,小的插塑……都玩得津津有味。怎样让孩子更深入了解大小,比较大小的不同和变化呢,我产生了设计这一活动的想法。以系列游戏的方式,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再在操作比较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最后变大变小的游戏活动结束活动。
一,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描述物体,初步体验大小的相对性。
2、能排除颜色干扰,按物体大小分类,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情境“大熊、小熊来做客”
大小熊、大小茶杯、大小椅子各一个,娃娃家桌子一张。
红气球一个。小红花贴纸若干。
学具:大小标记、篮子8个,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大和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熊。“今天有客人来了,看看是谁?来打声招呼!”
“两只熊比一比,哪只大,哪只小?”
“谁来跟大熊握握手?”“谁来亲亲小熊?”
“大椅子给谁坐,小椅子呢?”
“大茶杯给谁,小茶杯呢?”
2、按大小分类。
“熊宝宝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礼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
介绍大小玩具汽车、大小书本、大小油画棒盒子、大小碟子若干。
老师做神秘状,咦,谁在哭,哦,原来它们觉得挤,请宝宝们把他们分开呢,怎么分呢?大球要放到这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一个大的标记,谁来送一送!”
“小球要那个篮子里,看,这儿有个小的标记,谁愿意来试试!”
强调语言:大xx我送你回家,小xx我送你回家
请几位幼儿操作后,其余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
3、玩气球
出示气球,“这是什么颜色的气球?”(红气球)
怎样使它变大呢?引发思考。(吹气、打气)
(教师操作,幼儿观察。)
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气球变大变小。
“ 如果你是一只气球,你会怎么变?”
( 请个别幼儿做气球,教师和幼儿共同为他“打气”,“放气”。)
大家一起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5,对小班数学教案一样多的放一起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年龄小,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一般来说3-4岁的幼儿对数字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可以为幼儿在今后的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设计意图: 《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两组物体能够比较并能探索出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比较物体多少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探索出使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胶垫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块),碟、叉等食物若干份,记录卡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找坐垫”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比较物体多少的兴趣。 1、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找一块坐垫,来跟老师做游戏。” 让小朋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小朋友多,坐垫少)。 2、集体讨论“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人数和坐垫一样多?” 二、分组活动,运用重叠、并置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比较餐具的多少。 三、小结 引导幼儿小结如何令“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多种方法。 活动分析: 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数学过程中,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贯穿活动的始末,幼儿在游戏中兴高采烈地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及其变化,同时从不同学习层次的需要出发,用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让他们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6,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附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附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运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等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水果、碗盘、彩色扣子、操作板、彩笔、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开火车进教室。师:每个小朋友坐了一张椅子,还有椅子多吗?比一比,小朋友和椅子谁多?谁少? 2.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副画,小朋友看漂亮吗?图画里有谁?我们来听一听图画里的故事好吗?(师清讲故事一遍) 师:小朋友来猜一猜,是红萝卜多还是白萝卜多呢?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多谁少?(请幼儿上来示范比较) 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的方法。 3.师:花园里红花和黄花谁多谁少?用什么方法来比?(师重点介绍用连线对应比较) 4.分组操作: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5.小结: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可以用重叠对应、一一并放对应、连线对应的方法,还有其他又快又好的方法吗?比如:老师这里有一袋红花片,一袋绿花片,谁能用最快最好的方法分出谁多谁少? 课后反思: 一、取得的效果分析。 1、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数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们关注的事。本次活动重视的一个环节是操作活动,如何在数学活动中优化操作材料,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用不同形式的操作材料表现出来,使幼儿能随机地感知数学、走进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在材料提供时,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本活动中采用重叠对应、并放对应、连线对应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第一组装水果,比较水果和盘碟谁多谁少?第二组比较不同颜色的扣子谁多谁少?第三组用连线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这三组材料难易不一样,我让幼儿轮换组活动,让幼儿都去尝试操作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能有兴趣地反复多次地进行练习。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参与积极性,孩子人人都能参与,既巩固了孩子的知识,又获得成功的体验,一举多得。 2、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教师重视了每个环节的小结表述,数学概念清楚,明了。 3、课堂气氛活跃,幼儿轻松愉快地获得了知识。 二、改进策略。 1、挂图出示比较传统,用课件比较生动形象。 2、教学过程中,当孩子的回答有偏差时,教师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思维,然后顺应孩子的思维再引入,效果会更好。设计意图: 《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幼儿园小班数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幼儿对两组物体能够比较并能探索出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一般来说,3-4的幼儿对比较物体多少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让幼儿学习运用一 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可以为幼儿在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学习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探索出使两组物体由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一样多变成不一样多的方法。 活动准备: 塑胶垫若干(比幼儿人数少一块),碟、叉等食物若干份,记录卡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找坐垫”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比较物体多少的兴趣。 1、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找一块坐垫,来跟老师做游戏。” 让小朋友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小朋友多,坐垫少)。 2、集体讨论“如何才能使小朋友人数和坐垫一样多?” 二、分组活动,运用重叠、并置等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比较餐具的多少。 三、小结 引导幼儿小结如何令“不一样多变成一样多”的多种方法。 活动分析: 这一节课的数学是针对小班幼儿,他们的年龄小,爱动,爱玩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的数学方法。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充分发挥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突出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数学过程中,通过“娃娃吃饭”的游戏贯穿活动的始末,幼儿在游戏中兴高采烈地学习,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及其变化,同时从不同学习层次的需要出发,用多种材料让幼儿操作让他们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手,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这节课,我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设计指导幼儿观察游戏操作,获取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动眼,动手,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是幼儿学习有兴趣,学有所获。
7,幼儿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怎么分反思
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四)归纳小结(五)作业安排布置那些内容,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写教案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十项,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精当概括。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一样多 教师:屈老师 【活动前评析】 比较多、少、一样多,是小班科学活动感知集合类的内容,而比较多、少、一样多也是平时生活中经常运用到的,如何更好的让孩子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是我比较重视的一个环节。在本活动中采用盖瓶盖的方法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习比较,再通过练习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最后,通过游戏活动“分点心”对所学知识予以巩固,层层递进。游戏中采用〈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中可爱的小羊形象,贴近幼儿,能更好的调动学习和操作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两群物体)的多、少、一样多。(感知目标)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能力目标) 3、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情感目标) 【活动准备】 1、瓶子三组。 (1)三组颜色不一样的瓶子,分别为红、黄、蓝,三组。每一组的瓶身与瓶盖的颜色相同(即如红色组的凭身为红色,瓶盖也为红色)。 (2)瓶盖的数量可以与瓶身不一样。 2、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卡通形象若干。 3、点心卡片:香草蛋糕、巧克力草饼、青草沙拉若干分。 【活动过程实录】 一、操作活动:盖瓶盖 出示瓶身,引导幼儿观察。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瓶子,可是这些瓶子的盖子都没有盖好,请你们帮它们找到盖子子,给他们戴上吧。 1、第一次操作:请帮红色的瓶子盖上红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多,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多”。 2、第二次操作:请帮蓝色的瓶子盖上蓝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比瓶子少,并学习说“盖子比瓶子少”。 3、第三次操作:请帮黄色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 幼儿操作盖瓶盖,引导幼儿发现盖子与瓶子一样多,并学习说“盖子与瓶子一样多”。 该环节采用幼儿操作导入,〈纲要〉提倡幼儿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习”,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比较直观,让幼儿动手操作,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可以事半功倍。 二、尝试解决“多、少、一样多”的问题。 1、请幼儿观察红色组的瓶子,观察后提问: 师:请你们看看,红色的瓶子和瓶盖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 幼:没有,盖子多出来了。 师:盖子多出来了,它没有朋友了,好孤独啊,它会哭的,怎么办? 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多出来的盖子的问题。 幼:可以再找来和红盖子一样多的红瓶子,这样就可以一样多了。 在活动过程中,对表现好的幼儿予以小红花奖励,激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解决“盖子比瓶子少”的问题。 三、游戏:分点心 1、师:今天,青青草原上的小羊们来我们班做客啦,快来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羊,分别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暖羊羊、慢羊羊,一一介绍。 2、师:小羊们从那么远的青青草原来,肚子都很饿了,我们给他们分点心吃吧。 请幼儿按要求给小羊们分点心: 第一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香草蛋糕,沸羊羊对香草过敏,请不要分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少。 第二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块巧克力草饼,懒羊羊最喜欢吃巧克力草饼了,请分两块块给他。分好后要求幼儿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比,蛋糕比小羊多。 第三次分点心:请给小羊们每人分一份青草沙拉,分好后说说蛋糕和小羊比怎么样? 幼:蛋糕和小羊一样多。 四、师:小羊们都吃饱了,他们很开心,邀请我们到青青草原上去跳舞呢,走吧,我们一起排好队出发喽! 本环节采用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能够更好的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小班幼儿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越是接近孩子喜欢的形象越容易带动孩子自主学习,通过给自己喜欢的角色分点心,既能加深孩子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和巩固,又有效的贴和了孩子的心理,课堂气氛好,且孩子注意力集中。(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文章TAG:
小班 数学 教案 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20篇
大家都在看
-
教案河大版语文萤火虫,a萤火虫主要内容:和你一起追逐星光
2022-12-18
-
梅花 古诗 教案,宋朝诗人王安石:为何远远闻到梅花香味
2023-01-06
-
体能《跨越障碍物》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参考文献
2023-01-22
-
捕虾体育教案反思,淡水小龙虾捕捞方式有很多种
2023-01-28
-
智力游戏蛋宝宝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8供大家参考
2023-02-06
-
评价教师t教案的句子,新传媒创办人林瑞莲获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2023-02-27
-
小剪刀游戏教案,安全小剪刀剪出彩纸和窗扇
2023-01-02
-
我有多爱你绘本教案设计分析,《猜猜我有多爱你》第一集
2023-01-21
-
绍兴民间游戏大班教案,大课堂民间pe游戏几点了!
2023-01-22
-
作文鸡蛋上的画教案,怎么画卡皮丘?先别急着收拾鸡蛋!!
2023-02-17
-
幼儿园敦煌特色教案,敦煌舞蹈特点:具有浓厚佛教色彩
2023-02-19
-
体育《玩球乐》的教案,教材仅供参考
2023-02-24
-
生活能力我最棒教案,一文读懂!幼儿园卫生活动教案
2023-02-25
-
奇妙的植物语言教案,花儿的好朋友教案优秀科学带反思
2023-03-01
-
幼儿园中班十二生肖教案儿歌,第二集:十二生肖转圈跑
2022-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