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幼儿园的教案怎么写呢谢谢

看你所在园所的安排了,而且看你写的是日常教案还是公开课的教案了。日常教案一般就是:1、目标 2、准备 3、过程 4、反思公开课的教案一般是:1、对象 2、领域 3、目标 4、准备(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 5、过程反思需要单独写在一张纸上。对象是指你要带的班级是小班、中班还是大班;领域是指你的课是健康、艺术、社会、语言还是科学;目标就不用说了,指你这次活动要达到的目的,教会幼儿什么,一般分为能力目标(就是幼儿能够怎样、学会什么)和情感目标(就是幼儿喜欢什么、感知什么)准备是指你的课前准备,分精神准备(就是幼儿已有的经验)和物质准备(笔、纸等教具)过程就要把你所上的活动的每一步都写清楚,从开始到结束,尤其是公开课的教案这一块几乎要写一到两张纸。反思是指你上完这次活动后有什么体会,幼儿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以及你的处理。可能还会写到延伸活动,不过大多数的教案都没有,尤其是日常教案几乎就不写延伸活动。延伸活动是指从这次活动引发的下次的活动。比如:一节谈话活动:我的“六·一”愿望,延伸活动就可以写绘画:“六·一”心愿。
怎么教就怎么写.

幼儿园的教案怎么写呢谢谢

2,以感恩为话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

"社会活动,大班"是本文的主要话题,今天生育网编辑特意整理了"大班社会活动《感恩的心》"这篇文章来分享"社会活动,大班,教案"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对幼儿园老师,幼儿园园长有所帮助,谢谢。 设计意图: 在当今物质条件优越的时代,孩子们感受着来自家庭及各方面的宠爱,成为“家中的太阳”,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不积极主动对待他人,甚至由娇而横。为此,我们要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快乐生活离不开别人的帮助,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名称:《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2.学习用语言行动表达感恩。 活动准备: 课件《失语女孩的故事》、公益广告《心在一起》、游戏“爱心之旅”伴奏音乐、歌曲《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 播放课件《失语女孩的故事》,深深体会母爱的伟大,引起情感共鸣,融入失语女孩的精神世界。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个失语的(不会说话)小女孩的故事,听后说说你的感想。” 幼1:小姑娘很可怜。 幼2:小姑娘很坚强。 师:“那么她的母亲呢?” (抓住母亲临死手中的那块年糕,引导幼儿理解母爱的伟大) “妈妈死后,她是怎样做的?”让幼儿发言,教师重复小女孩的话,同时做出手语。 师:“小姑娘为了感恩母亲,选择了坚强勇敢的活下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我们要感恩的人。”

以感恩为话题幼儿园社会领域教案

3,幼儿园过桥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勇敢精神。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跳、摇、爬、抱、几个动词,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4、学会朗诵儿歌。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请大家到家里做客,幼儿进入教室通过过小桥到小鸟家。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到小鸟家去做客呀?"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它们都是谁呀?"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他们遇到了一条小河,要过小桥。小动物们都可勇敢啦,都能自己过桥。(激发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勇敢)  3、熟悉诗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兔子是怎样过桥的?  请幼儿表演、回答。  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兔子过桥蹦蹦跳"  发散思维:还有谁走路像小兔子一样是蹦蹦跳跳?  (2)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小鸭子过桥摇呀摇"边表演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  发散思维:还有谁过桥也会摇呀摇?幼儿回答  (3)第3个该谁过桥啦?(小螃蟹)  小螃蟹会怎样过桥?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螃蟹过桥横着爬"。  发散思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着走?  (4)小袋鼠在哪里呢?(妈妈的口袋里)  为什么还让妈妈抱着? 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小袋鼠年龄小,还不会走路,所以让妈妈抱着。小朋友还让妈妈抱吗?(教育幼儿要自己走!)  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4、学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小动物把过桥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过桥》"  (2)学说儿歌,幼儿整体朗诵边表演  (3)看课件,边朗诵边表演  三、结束 幼儿过小桥离开  "小动物们真勇敢,你们也是也很棒,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幼儿过桥户外游戏)  儿歌: 过 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  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幼儿园过桥社会教案

4,关于幼儿中班的社会教案有哪些

中班社会性教案《我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活动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少,与他人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有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需要,但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有些幼儿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与同伴发生争吵,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预设本次活动《我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旨在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交往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活动目标:1、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知道同伴间应友好相处。2、喜欢与同伴交往。3、学习一些交往技能。活动准备:1、多媒体中的教学图片、背景音乐《找朋友》。2、准备书、皮球、枪、玩具汽车、溜溜球、风车等玩具,并用篮子装好。3、准备三种不同的贴贴纸,活动前,在每个幼儿的手背上贴上一张。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小结:小朋友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和同伴时,要主动、大胆地,看到陌生朋友时,先想一想怎么说,然后大方地走过去打招呼,要把“你好!”、“大家好!”、“早上好!”、 “晚上好!”等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跟人打完招呼以后,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再问对方的姓名,并把他记住,然后跟他一起玩,跟他做个好朋友。二、看贴纸,找朋友,激起幼儿交往的兴趣。1、请幼儿找到与自己手背上一样贴贴纸的小朋友做好朋友,并与这些好朋友一起玩音乐游戏《找朋友》。2、引导幼儿大胆说说刚才参与音乐游戏的感受。3、教师小结:当我们要邀请别人跟我们一起玩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要面带笑容,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一些“行吗”、“好吗”、“可以吗”这些好听的话,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很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你也会玩得很开心。三、鼓励幼儿争当“大家都喜欢的小朋友”。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做个“大家都喜欢的小朋友”?2、结合图片,利用正反两面的材料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我们要礼貌待人,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加入别人游戏时,要等到适当的机会,看看别人正在做什么,想一想加入玩什么最合适,然后再走上去,喊小朋友的名字,用友好的口气跟同伴说:“我跟你一起玩,好吗?”,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如果在游戏中,不小心伤害了同伴,我们也要主动地跟同伴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会注意的。”你能主动地跟同伴认错,同伴也会原谅你的。大家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改正了,我们要原谅他,仍然跟他做好朋友。四、与好朋友商讨,选择老师提供的玩具去做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5,幼儿园活动设计怎么写

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 1、活动名称 题目格式应为:*班***活动设计:*********(注明年龄段、活动设计的领域和名称) 活动名称要简洁明了,如果是综合活动、主题活动或半日活动,也要注明。 2、设计意图: 扼要阐述活动设计主题内容选材、生成的背景,对整个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路等。 3、活动目标 目标的制定要符合纲要的精神,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要,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书写目标,可用“能”“会”“掌握”“学会”“明白”“懂得”等词语;目标不宜笼统,要具体明确,出现具体的经验,可操作,可衡量;目标数量不宜过多,重点呈现新的经验和需要重复的重要经验。以2-3条为宜;目标应直接、明确呈现经验,不需要先呈现途径和方式,(如“通过……”或“在……过程中”,)还要避免直接叙事,不直接呈现经验,(如,“让幼儿做一个小小航海家”);目标的书写按照活动经验获得的相对先后顺序排列。 4、活动准备 包括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物质准备包括围绕教学内容为幼儿提供支持其学习的活动环境、活动材料等,必要的教玩具名称,有场地布置的教学活动,需画出场地布置示意图。如需要幼儿用书,放在活动准备的最后一条。材料也不宜过多过杂,要从目标和环节的实际需要出发。 心理准备根本活动需要制定,如需要心理准备就写上。 5、活动过程 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体验式的学习方式,使课程的基本理念得到充分的贯彻和落实;教学过程要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充分体现师幼互动。 活动环节中应说明教师干什么,引导幼儿干什么,每一个环节一定要有幼儿,教师的言行以调动幼儿学习为目的。 准备的材料应该环节中用上,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应在准备中有交代;任何自编自创的游戏、操节、纸工等,必须说明玩法,有故事的需要附故事原文。 6、活动延伸(不需要延伸的,可以不写这个环节) 根据具体活动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活动延伸;活动可向区域活动、生活活动及家庭中延伸;活动延伸可以包括重复强调和后续拓展两种类型;说明向哪里延伸、做什么和怎么做,可巩固什么经验或让幼儿得到什么新经验。 7、活动反思: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有效对策。 其他注意事项: 1、活动设计中数字序号的运用级别顺序为“一”“二”“三”——“ 一”“二”“三”——“1 ” “2”“ 3”——“ ⑴”“⑵”“⑶”——“①”“②”“③”,一般使用“一”“二”“三 ”——“1” “2”“ 3”——“①”“②”“③”三级顺序即可;阿拉伯数字后面的标点用黑圆点,汉字数字后面用顿号,“第一”“第二”“第三”后面用逗号,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后面不再加顿号、逗号之类;不建议用自动编号。

6,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大全集我和朋友的故事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体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激发学生产生与同学交朋友的愿望。  [智育目标]:喜欢和同学交往  [素质发展目标]: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喜欢和同学交往  [教学难点]:体会和同学们在一起的快乐,激发学生产生与同学交朋友的愿望。  教学准备  幻灯片“找朋友”  学生活动设计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学做名片,学儿歌、  活动(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游戏1找朋友2网小鱼活动  (三)红黄蓝绿大行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 老师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光明实验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品生老师,我们以后要一起学习,你们遇到什么困难可以找我,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  老师边说边走下讲台和同学拉手。  2. 放多媒体动画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有几个小伙伴,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是谁呢?  (放多媒体动画片)  (4个同学带着头饰上场)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创创鼠分别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3. 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同学之间还不熟悉,想相互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吗?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互相认识。  4. 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5.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认识的新朋友。  6. 学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课间活动:学生边唱边跳《拍手唱歌笑呵呵》。  活动(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游戏1:找朋友  刚才,大家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成了好朋友。好朋友朋友在一起喜欢做什么游戏呢?  今天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2:网小鱼  先学儿歌:游啊游,游啊游,游到网边快快跑。跑不掉,被逮着,开开心心作介绍。  活动(三)红黄蓝绿大行动,相同兴趣的同学在一起加深认识。  小朋友,你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相同兴趣的人在一起会有更多的话,玩得更开心,相互了解也更深。  小组活动。  每个小队选一个代表,给大家介绍小组的活动情况。  总结:今天大家一定都交了许多的新朋友,有了朋友我们的学习生活会更有趣,大家在一起会更开心的。让我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吧!  板书设计:  我和同学交朋友  互相关心 互相爱护 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体会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为了使同学们尽快适应环境,认识新同学,和同学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找朋友”的游戏。通过活动他们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新朋友。这次活动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开展活动时教师的参与很重要。因为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感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他们会更重视的去体验,并且教师的指导又使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让他们更快的享受成功。

7,幼儿园社会教案壮丽的山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9663336》,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的勇敢精神。 2、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让幼儿初步掌握跳、摇、爬、抱、几个动词,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进行表演。 4、学会朗诵儿歌。 活动方式:集体、个别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导入:小鸟请大家到家里做客,幼儿进入教室通过过小桥到小鸟家。 二、展开: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还有哪些小动物也要到小鸟家去做客呀?"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小朋友看它们都是谁呀?"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他们遇到了一条小河,要过小桥。小动物们都可勇敢啦,都能自己过桥。(激发幼儿学习小动物的勇敢) 3、熟悉诗歌。 (1)小朋友想一想小兔子是怎样过桥的? 请幼儿表演、回答。 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兔子过桥蹦蹦跳" 发散思维:还有谁走路像小兔子一样是蹦蹦跳跳? (2)小鸭子是怎样过桥的? 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小鸭子过桥摇呀摇"边表演模仿小鸭子一摇一摆。 发散思维:还有谁过桥也会摇呀摇?幼儿回答 (3)第3个该谁过桥啦?(小螃蟹) 小螃蟹会怎样过桥?幼儿表演、回答。看课件,边说边表演"小螃蟹过桥横着爬"。 发散思维:还有哪些小动物会爬着走? (4)小袋鼠在哪里呢?(妈妈的口袋里) 为什么还让妈妈抱着? 幼儿回答。 教师讲解:小袋鼠年龄小,还不会走路,所以让妈妈抱着。小朋友还让妈妈抱吗?(教育幼儿要自己走!) 看课件,小袋鼠怎样过桥? 幼儿边说边表演"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4、学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幼儿欣赏儿歌。"小动物把过桥的事编成了一首儿歌,名字叫《过桥》" (2)学说儿歌,幼儿整体朗诵边表演 (3)看课件,边朗诵边表演 三、结束 幼儿过小桥离开 "小动物们真勇敢,你们也是也很棒,让我们一起到院子里做游戏吧" (幼儿过桥户外游戏) 儿歌: 过 桥 小兔子过桥蹦蹦跳,小鸭子过桥摇呀摇, 小螃蟹过桥横着走,小袋鼠过桥妈妈抱。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社会  社会活动  幼儿园社会活动教案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