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请举例表述幼儿的某一心理特点及其适用的教育方法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02 01:55:38
1,请举例表述幼儿的某一心理特点及其适用的教育方法
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
2,该如何教导好孩子的心理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行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要打开孩子的心结,首先闯开自己的心结让孩子明白.多多与孩子勾通才是最好的办法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事理.他会发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家长起的只是个引导作用
3,幼儿心理教育
别离婚最好啦……都有孩子难道没感情,真是可怜了孩子。多给孩子爱吧。那就是学会独立坚强了,不管你如何做他都是有阴影的,会不开心,所以不管你有多爱他,他依然伤害着。这是个过程呢,你必须让他懂事啊,懂事的孩子会想自己和你的处境,会为你着想的。往好的方向走的伤害是最小的伤害。尽量给小孩一个双亲的家庭,这样在小孩子的成长和学习中都会有帮助。在只有单亲的情况下多抽点时间陪他,小孩子的认识并不比大人的少,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找个小孩子不在的地方说清楚,多给他一点关心和爱。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情绪太波动,要尽量对她好,多关心体贴她!
4,幼儿园里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幼儿园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然而这方面研究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当前,许多幼儿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如:怯懦、任性、自卑、自负、嫉妒、过分敏感、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等。因此,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通过有效途径对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呢? 谈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幼儿确立自我,促进自己适应环境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水平低,不能正确估计和评价自己。帮助幼儿确立自我意识,使其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恰当地认识和处理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相信自己,增强自信心。特别是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心理平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能顺利地步入心理健康发展的轨道。
5,如何对4到5岁的儿童进行心理教育
5岁时,儿童最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小动物的故事,对抽象说教不能理解。父母在施教时必须注意使孩子头脑里产生生动、形象的联系,才能取得效果。此时,也是儿童游戏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在父母的启发下,儿童已开始玩角色游戏,如用积木搭“动物园”、“饲养场”,自己扮演饲养员;玩开汽车游戏,司机、售票员则扮演得更象;玩医院游戏,会模仿医生给病人看病、开药方、打针,对病人表示同情,会说些安慰的话,做得很认真。这时父母应同孩子一起玩,并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注意游戏的目标,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孩子可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心理可得到良好的发展。直接感知物体,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还能体验人际关系。父母要引导儿童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品德。儿童在游戏时是很专心的,父母可借此引导他们逐渐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好品质。此时,儿童已经会自己找邻居小孩玩,会进行小组游戏,已出现朋友关系的萌芽。在良好教育下,开始懂得关心别人,如问候妈妈的病。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在游戏中能团结友爱,互相提醒,遵守规则,想办法玩得好而有趣。开始有克制自己的能力,会自己去解决问题,如让别人先玩,充当自己不喜欢的角色等。
6,1113岁孩子如何进行心理教育
十一岁,正在步入青春期,在身体发育上可能会有些敏感和好奇,他们的性意识开始萌发,家长一定要尊重他们,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
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对自己的事想要有些主见,这时的父母应该多与他们进行沟通,比如女孩子的话,母亲可以在身体的变化上给些关注,提些建议,多关怀孩子的变化,同理父亲对儿子。但注意在说这些事情时,切忌笑出来!应该用平静的语气和表情来交流。
此时的孩子在思想上易偏激,但家长不要用命令的方式来叱呵孩子的错误,而应该与孩子一起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才导致出错的,千万别说:你真笨,我怎么教你的啊,你怎么不照我说的做啊?之类的,(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开始变得敏感。)而应该理解式的问最好带有关怀的语气,问清楚当时的状况,问清楚他的心理当时的想法和打算,然后再做分析,下次时怎样会更好,切忌责怪孩子。您这个问题可以回答的内容太多了,也即您的问题问的太过宽泛,建议您可以寻找一些该阶段年龄的父母的交流群组,以及网站进行交流。交流会获得较多的收获。你好~~~!关于“11-13岁孩子如何进行心理教育”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问题很多父母都非常关心,毕竟我们现在大多只有一个孩子嘛,对孩子的期望当然很高,可有时候你的教育方法不当,反而让期望变成失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孩子未来成就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的方法?家庭教育在这几句话也说不清楚。简单提几点核心问题就行了;第一,首先不要溺爱孩子,孩子最向往的是母爱而不是溺爱,不能打骂孩子,给孩子讲道理,威胁和打骂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最无能的表现。一定要让孩子从心里明白他的对与错,教孩子分清善恶,明辨是非,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第二,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是儿戏,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能做试验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光凭善良的心愿和热情是不够的,培养孩子最重要的要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自由的成长,千万不能强制,不能扼杀孩子的天性。第三,要赏识你的孩子,坚信自己的孩子能行,信任是一剂良药,关心的过分就变成伤害,要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尽可能为他创造经历成功的喜悦和体验,相信他会做得更好,孩子有了自信,等于给了他一把成功的钥匙,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欣赏他,赞美他,鼓励他。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不停的为他鼓掌欢呼,为他加油,给他自信,这就是打开孩子潜能之门的金钥匙。第四,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孩子的品质和智力是密切相关的,人类最能震撼心灵的是感情,家长都注视孩子智商的发展,却忽略了孩子情商的培养,这一点是对孩子全面发展最重要的,生活中要教育孩子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家长要以身示范,给孩子做一个榜样,在家长的影响下,孩子就会变得活泼有爱心,也懂得怎样去关爱别人。第五,父母要起孩子榜样的作用,作为父母不能只是说教,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是父母的折光镜,在孩子身上可以折射出父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做人准则,尽管我们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们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给孩子以有益的影响,把积级,光明,美好的东西教给孩子,从而培养孩子诚实,善良,友爱,进取的美德。当然还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的方法,这里就不列出来那么多了,原来我也是和你一样,对教育孩子的方法很迷茫,看别家孩子个个都比咱家聪明、乖巧听话,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后来实在没办法,就买一套家庭教育教程来学习,现在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心里有数了,呵呵! 以上姑姑说的这三点,如果你还不明白,建议你还是要买一套家教教材来学习,因为教材里讲得非常清楚,哪些话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如何培养孩子性格等等,只要按照教程的一、二、三几个步骤去做就好了,如果自己摸搜索这些方法,20年都不一定能摸索出来。最后祝你孩子越来越聪明可爱。SLE~~sle——你的朋友:byopsbci
7,如何开展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
1. 组织课堂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故事、儿歌、讲述、谈话、情境表演等手段。 2.通过组织各种游戏活动,在实践中让幼儿多参与、多锻炼。现今社会,大部分家庭为独生子女,因此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抚育更加重视,尽一切可能保证他们全面健康成长,但是,现在有不少家庭和幼儿园重视孩子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的培养,譬如,成人迫切希望幼儿改变不良的进餐习惯,就餐时斥责幼儿,孩子边咀嚼边流泪,殊不知消极情绪状态是食物在人体内消化障碍;成人以恐吓的方式提醒幼儿不要接近危险场所,使幼儿产生恐惧心理;有的家庭对孩子在情感上过分溺爱,在生活上过分包办,在管教上过分严格或放纵,对子女期望过高,使孩子任性骄横、缺乏自主、自立、自理和自制能力,这些心理卫生问题都会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因此,做好儿童的心理卫生保健,特别是在幼儿园开展幼儿健康心理教育是培育儿童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创设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那么,如何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呢? 一、创造一个能激发积极社会情感的充满爱心和关切的环境 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能理解、接纳第个幼儿的特点,在一个班上,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有的热情大方,善于言辞,有的孤僻沉默,整天不语,有的活泼敏捷,喜欢歌舞,教师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一视同仁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实践证明,在师生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创造一个能调动和发挥幼儿潜能的尊重和期望的环境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育的第一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要在不背离点的教育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幼儿的自由和个性,要善于把握教育的分寸,也就是说教师的言语和举动要能恰当地顾及行为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后果,教师的所有目的,不是简单的限制、管理孩子,而是有助于他们学会自我控制,明确自身的责任,愉快的给自已发出命令,自觉地给自己提出要求。能激发幼儿潜能的环境,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教师经常使用协商、启发、建议的口吻说话,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动作无不包含着尊重和信任的信息。2、教师能为每一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活动能力的机会和条件。3、尊重每一个幼儿的认知优势和创造力。4、能注意发挥期望效应的积极功能。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就是相信每个幼儿都有发展潜能,能根据各人的兴趣、爱好和长处,从原有的起点出发,鼓励启发幼儿,就越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结果。 三、创造一个能发展幼儿自尊、自信的信任和接纳的环境 自尊感是自我评价引起自我肯定和希望得到他人或集体尊重的情感,自信心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情感和决心。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在遵守《纲要》精神的前提下,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如果成人经常公开议论孩子是笨蛋、小傻瓜、多动症、没出息,是“一分钟也不能安静”、“什么也学不会”的人,孩子就会失去自尊和自信,就会惶惑,不听话和自暴自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多适用积极的评价,这是发展自尊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2、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配合,改善幼儿处境。3、支持幼儿去获得成功体验。 四、创造一个能引起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的观察和有趣的环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人的行为常常由三种内驱力引起动机:一是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望;二是好胜的内驱力——成就欲望;三是合群的内驱力——交往欲望。教师在准备日常生活的物质环境时,要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有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设备、材料、玩具、物品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促进幼儿与物质环境之间有益的相应作用,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总之,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应该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感到欢乐,感到被尊重,感到为集体所接纳,感到自尊、自信,感到获得成功,这就是幼儿所需要的心理环境也是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心理环境的目标。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心理 心理 心理教育 幼儿心理教育
大家都在看
-
三位数除一位数笔算教案设计,三位数除法如何计算?
2022-12-25
-
学唱拨浪鼓 教案,牛奶盒贴上波浪鼓幼儿边玩边学唱
2022-12-26
-
幼儿园美工手工折飞机教案,纸飞机折叠方法(1))
2022-12-31
-
《香玉》《王六郎》教案,香玉康复后和九生一样幸福快乐
2023-01-01
-
关于诚信小班教案,一文读懂!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2023-01-05
-
喂 出来---教案设计,喂养小动物幼儿园教案1
2023-01-08
-
初二物理公开课杠杆教案,杠杆知多少?问与答(20)
2023-01-24
-
幼儿园这只狐狸教案,教案(一)
2023-02-17
-
龟兔比赛教案,骄傲兔子比赛被比赛结果出炉!
2023-02-17
-
六年级数学商场打折教案,六年级新学期开学礼包新折扣
2023-02-18
-
小鸭童谣教案小班,小学儿歌教案
2022-12-18
-
自我新形象 教案,如何在职场迅速认识自己?
2022-12-26
-
万圣节的由来介绍教案,万圣段由来万圣节前夕最热闹
2022-12-30
-
幼儿园剪纸课优秀课教案,剪纸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1-28
-
车的运动教案,汽车为何不能启动?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