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记录怎么写

对象,范围,时间,内容,参加人员。

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记录怎么写

2,心理咨询记录和个别辅导记录一样吗

不一样的,心理咨询记录是一个完整的诊治过程,包括咨询师对咨客的观察描述、对话、对方的反应、诊断、治疗的效果、治疗的手段等等。

心理咨询记录和个别辅导记录一样吗

3,小学生心理辅导沙盘分析记录需多长时间

依据情况而定,但原则上一次完整的沙盘45--60分钟,最高上限是90分钟,再长就会影响沙盘的效果。
搜一下:小学生心理辅导沙盘分析记录需多长时间

小学生心理辅导沙盘分析记录需多长时间

4,心理咨询记录表 应该具有哪些内容

心理咨询案例记录 咨询时间 年 月 日 咨询师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出生地 文化程度 民族 婚姻状况 宗教信仰 收入水平 健康状况 紧急联系人 单位 电话 住址 是否主动求医: 求助者主诉: 家属介绍: 心理测验结果: 既往病史家族病史: 初步诊断: 咨询方案与目标: 咨询过程记录: 备注: 咨询结束记录表 咨询师: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初诊接待 年 月 日 咨询开始 年 月 日 结束 年 月 日 咨询次数: 咨询目标: 咨询简要过程: 求助者结束时的状态: 结束理由: 今后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咨询师的评估: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几项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二是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学性和积极性;三是相容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四是活动性原则,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五是成功性原则,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六是协同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懂得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各种要素要协同发展,以收到协调、同步、互补的功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达到正确与充分的程度,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上表现出全面与和谐的特征,在发挥潜能和适应环境方面有高效和成功的表现。

6,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记录

内容 :1. 主持人发言: 针对大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举例: 沟通教育的淡化。 同学间难以形成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方式。 独住有碍沟通。 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的举措: 应将沟通纳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应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沟通平台。 应将沟通的效果纳入综合测评考核。2. 问题: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诸多的心理问题大都起因于沟通障碍,心理问题的产生直接制约着他们的潜力发挥。3. 活动内容及方式:模拟新生见面会现场,用自我介绍及了解对方的方式与陌生人进行交流。……4. 在活动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 1) 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在与别人交往时,有人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 2) 自我封闭的问题。有人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自我封闭起来;有人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因而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 3) 社会功利的问题。任何人在沟通交往过程中都有使自己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想控制,使沟通带上浓厚的功利色彩。 4) 猜疑嫉妒的问题。进入大学校园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轻者出现内向、躲避,重者出现精神妄想,自杀甚至犯罪等。5. 总结: 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自卑感加重、自信心不足、抗挫能力差、焦虑、抑郁、嫉妒、仇恨等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沟通与疏导,积累成疾,一旦遇到“导火线”就会爆发;人际沟通受阻带来的人际关系破裂等情感问题亦造成心理问题缠身,甚至出现心理扭曲等现象。很多大学生犯罪事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大学生中所呈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大都属于沟通不良造成的。通过沟通能力的培养,增强同学的沟通魅力,培养学生自信、开放的心理素质,进而增强同学对学习、工作、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机遇和社会挑战,同学间必须注重增强对沟通能力的培养,促进同学们素质的全面提高。

7,心理咨询案例的过程

阿敏的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记录个案1基本情况;林XX,男,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头脑聪明,语言表达能力很好。但自制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乱说话就是做小动作,无法专心听讲,经常严重干扰上课秩序,行为上表现出多动的倾向:1、活动过度:(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2)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3)很难安安静静地玩。(4)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2、注意力不集中:(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3)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4)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5)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6)经常忘事。3、反应很慢:(1)考试经常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写一个字要花别人两三倍的时间.(3)课上被老师点名,要个三四秒的时间才会反应过来。问题和成因分析1、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未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而当他们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这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又容易过高,希望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2、家庭的教育方式存在严重偏差。父亲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采用棍棒式教育,而他妈妈对他则比较溺爱,家庭教育观念的不一致他不良的行为习惯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久而久之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就越来越难以改正。教育和辅导过程1、对学校环境的干预。①调整座位。由于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任何视觉或听觉的信号都会转移他的注意力。所以我选择了上课比较遵守纪律的同学坐在他的旁边和前后。并且让他坐在教室的前边,这样我可以经常注意他并针对其不良的行为采取措施,当他分心时可以及时提醒他。②改变教学方式。采用灵活、有趣、快乐的教学方式授课,争取每节课都能有让他发言的机会,努力把他带到课堂中来,不让他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③对学习的期望: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降低期望值,找出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尽量减轻他的作业量,减轻学习负担,加强对其学习技能的培训,如精确做作业的能力、仔细检查的能力等。2、对家庭管理的干预。我及时与其家长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商讨干预方案。要求家长要全面、客观了解孩子的情况,保持平常心,为孩子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另外向其家长提供一些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陪在孩子身边做作业。①帮助其家庭制定明确的规定,且具有一定的规律。这对一般的孩子很重要,对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更加重要,使孩子在家的活动有规律,家长的规定要简明扼要,规定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约束自己。②自我控制能力训练:鼓励家长帮助他建立独立学习、生活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整理书包,学会记笔记,学会提高学习效率。③家庭作业的管理:鼓励家长运用一些方法,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认真记录家庭作业的内容,适当辅导,规定时间按时完成,对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等,并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对加速学习的正确行为进行表扬,增加适应行为,减少问题行为。3、行为矫正。对于注意力特别不集中的孩子仅靠一般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针对其情况对其行为进行矫正。对于林XX,我主要采用了两种矫正方法。①阳性强化法: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其适用于治疗多动、学习困难等。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我首先确定要改变他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将会导致其学习障碍。重点帮助他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当他认真听讲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或给他一颗小星星。由于对他及时进行奖励,让他感到了愉快和满足,每次上课他都会有所期待,尽量克制自己,希望得到我的表扬。偶尔有分心的时候,只要看到我在看他,他马上会有所收敛。②追踪辅导。每两周作一次个别谈话,鼓励他友爱同学、尊重老师、专心读书,协助其养成良好的习惯。辅导效果主要的变化是他注意力尤其是主动注意力改善,在上课时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活动量和小动作减少,原来在课堂上进行的无关活动消失了,有效的听课时间增多了。
你可以下载学个案,里面有文字版的对话过程也有音频版本的。

文章TAG:学生  学生心理  心理  心理辅导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