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写二年级数学小论文应该怎么写 有趣的数学200字左右

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骗子,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 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

关于写二年级数学小论文应该怎么写 有趣的数学200字左右

2,数学小论文100字

有一天,我跟妈妈去逛商场。妈妈进了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地方等她。我没什么事,就看着营业员阿姨收钱。看着看着,我忽然发现营业员阿姨收的钱都是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的,我感到很奇怪:人民币为什么就没有3元、4元、6元、7元、8元、9元或30元、40元、60元呢?我赶快跑去问妈妈,妈妈鼓励我说:“好好动脑筋想想算算,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我定下心,仔细地想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我知道了,因为只要有1元、2元、5元就可以随意组成3元、4元、6元、7元、8元、9元,只要有10元、20元、50元同样可以组成30元、40元、60元……”妈妈听了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能随意组合的话,那只要1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2元、5元呢?”我说:“光用1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方便了呀。”这下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夸奖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我最喜欢吃的冰激凌还要舒服。 在此,我也想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多留心观察,多动脑思考,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就试一试!

数学小论文100字

3,数学小论文二年级怎么做

我认为七桥问题 也就是俗称的一笔画问题 是二年级数学的合适的讨论方向  基于简单的二维图型 也十分好理解  以下是简介  一笔画,数学题类型名,最著名的是七桥问题(欧拉解答)。一笔画的概念是讨论某图形是否可以一笔画出。图形中任何端点根据所连接线条数被分为奇点、偶点。只有所有点为偶点的图形和只有两个奇点的图形一定可以一笔画。只有偶点的图形不限出发点,两个奇点必然从其中一点出发到另一点结束。在任何图形中,奇点都是成对出现的,没有奇数个奇点的图形。  ■⒈凡是由偶点组成的连通图,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可以把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一定能以这个点为终点画完此图。  ■⒉凡是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其余都为偶点),一定可以一笔画成。画时必须把一个奇点为起点,另一个奇点则是终点。  ■⒊其他情况的图都不能一笔画出。(奇点数除以二便可算出此图需几笔画成。)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 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 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 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 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 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

数学小论文二年级怎么做

4,怎么写数学小论文一百字左右谁能帮我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j斤。”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斤,鱼头、鱼尾各1元1斤,不正好是4元1斤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斤6元;鱼头1斤1元,鱼尾1斤1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5斤鱼按4元1斤应卖2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8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小熊满脸堆笑:“便宜了,四元一j斤。”老狼摇摇头:“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小熊面露难色:“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狐狸眼珠一转,答道:“鱼身2元1斤,鱼头、鱼尾各1元1斤,不正好是4元1斤吗?”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好,就这么办!”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斤6元;鱼头1斤1元,鱼尾1斤1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我5斤鱼按4元1斤应卖2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8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5,数学小论文

数学小论文:《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数学小论文 今天,在我们数学俱乐部里,老师给我们研究了一道有趣的题目,其实也是一道有些复杂的找规律题目,题目是这样的“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这列数字中前240个数字的和是多少?”我一拿到题目,心里猛然想到,这题目必须得按照规律来做!!! 想法一:开始我便先试着先3个一组来求和,6,5,10,9,12,15,14……。这样一看,这些数字各有特征,关键就是找不出合适的规律。于是,我又找4个一组来求和,8,10,12,16,20……。仔细一看,好像也没什么规律,我只好再试着找5个一组来求和,9,14,19,24……,这样一来就非常明显的看出它们是等数列,我非常高兴,再把240÷5=48(组),5个一组,(1、2、3、2、1),(2、3、4、3、2),(3、4、5、4、3),(4、5、6、5、4)……那么就可以求出末项的和,9+47×5=244,把首项加末项的和乘项数除以2,(9+244)×48÷2=6072。这样就完成了! 想法二:我又发现每组开头第一个数字恰好分别是1,2,3,4……48,那么另一种方法就产生了,(1+48)×48÷2×2+(2+49)×48÷2×2+(3+50)×48÷2×2=6072。这样想也合乎情理,也是一个理得清楚而且又实用的方法! 想法三:我又发现有N组时,他的和也是把(1+2+3+4+……+N)×5+4N=你要求那N组数的和,比如(1+2+3+4+……+48)×5+4×48=6072。这个规律也是要通过不断来细心观察与研究得来的,这个规律虽然有些抽象,但如果是自己弄明白了,那还要比其他两种方法更容易些。 我做的只是其中的三种解法,其实方法还有很多,但是要靠自己来找其中的规律,解其中的奥秘!

6,数学小论文 150字左右不要少于100字多于250字

我的心愿 每年的春节,想必同学们一定都会收到许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们给我们的压岁钱吧。我们有许多同学,面对这么多压岁钱都不知道怎么办:有的同学用压岁钱买之、买那,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有的同学把压岁钱留在自己身边,不小心弄丢了,给家里带来了负担;也有的同学干脆把压岁钱存入了银行,但需要用的时候又很不方便……。 其实在我的心中早就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我们在学校开办个“压岁钱银行”,把同学们的压岁钱全都储存起来。这样,一方面哪些平时用钱大手大脚的同学可以得到控制,能帮助他们改掉乱花钱坏习惯,同时又方便哪些需要用钱的同学;另一方面学校把这些钱存放在银行,还可以获取一笔数目不小的利息。我们可以用这些利息帮助哪些因为没钱读书,而失学的同学。如果同学们能做到有多少钱,就把它存多少钱,存入学校的“压岁钱银行”里,再由学校统一将同学们的压岁钱存入银行,毕业时本金还给大家,利息捐给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同学或灾区人民,那我们不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了吗。 说老实话,从小到现在,我们已经收了十几年的压岁钱,至少也有好几千元了吧,假如平均每人每年按照300元存入银行的话,六年级每个学生总共可存入1800元。我们学校规模不算大,只有17个班级,一年级、二年级各有两个班,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各有3个班,六年级有4个班,每班都按45人计算的话,17个班的学生把压岁钱存在银行一年,年利率按2.25%(人民银行利率)计算,则: 一年全校利息合计为:(300×2.25℅×1)×(45×17)=5163.75(元) 如果学校每年的班级数和人数都不发生变化的话,那么我们学校每年都会有固定利息收入5163.75元。我们全镇有好几所学校,假如每所学校都建立小银行,他们的利息收入肯定超过我校。如果每个学生都坚持把压岁钱存在“压岁钱银行”里,五、六年下来,每年全校利息收入将要高上许多几倍。有了这些钱,我们一方面可以帮助哪些因为没钱而失学的儿童,另一方面在国家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可以用这些钱资助灾区儿童,让他们也跟我们一样,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像去年发生的雪灾、四川大地震)。 为了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学们,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拿出你们的压岁钱,存入学校的“压岁钱银行”里,奉献我们的一片爱心吧!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个小小心愿,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实现,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到叔叔家里玩,正玩到兴头上,叔叔拿了10个硬币走了过来,说:“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吗?”“当然想啦!”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望着叔叔,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心里琢磨着,不知道叔叔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你们想要这些硬币,就要回答我的问题,谁答对,硬币就全归他了。”说完,叔叔就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10个硬币放进3个杯子里,使每个杯子里的硬币数都是奇数,看谁能找出最多的方法。” 听完叔叔的题目,大家冥思苦想。只见表弟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表姐坐在椅子上冷静地思考着。不一会,我看见妹妹找来了材料,试着做。可是,做了很久,妹妹还是没找到具体解题的方法。我也不甘示弱,开动脑筋想着。哎,要是能把这硬币拿到手,那该多好啊! 过了十多分钟,大家都没有想到怎么做,叔叔见此情景,对我们说:“给你们一点提示吧!解这道题要学会多转几个弯,不要……”“等等!”话没说完,表弟好象想到了什么似的。只见他拿起10个硬币,先把第1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去,然后把3个硬币投进第2个杯子里,看到这里,我不禁想道:这个办法嘛,我早就想过了,根本就不行,剩下的硬币有6个,6是偶数,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句:“这个办法是行不通的。”当表弟把剩下的6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时,我插嘴道:“这办法根本……”我的话还没说完,表弟就把我的话打断了,“表姐,你还是看我的表演吧!”表弟神气地说。只见他拿起第1个杯子,把那个硬币放到第3个杯子里去。“这就是第一种方法。”表弟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哎呀!我真笨,怎么想到第三步就放弃了呢?真不值得!”接着,表弟按照第一次那样做,先把3个硬币放到第1个杯子里,然后在第二个杯子里放5个硬币,接着把剩下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子里,最后,把第一个杯子里的硬币放到第三个杯里去。这样第二种方法就完成了。按着这样的方法,表弟连续做了13次。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叔叔拍起了手掌,点点头说:“真想不到,你这小鬼还会有动脑筋的时候,这回你赢了,10个硬币都归你了。”叔叔一边称赞表弟,一边抚摸着他的小脑袋。“不过,小瑜呀,你可得加把劲了,这回连表弟都赢了你。记住,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 是呀,叔叔说得对,凡事多动脑筋,别轻易放弃。如果我刚才想到第三步没放弃的话,再动动脑筋,那道题就被我解开了。以后,真的要加把劲,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好数学。
写你对数学的认识,你学数学的过程和收获,最后呼唤大家一起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7,请教一篇二年级的数学小论文复制的别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 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 " 要有计划地把这些购物券用完,所以每买一 件东西都要算一算用了多少钱 "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 好摆着火腿肠, 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 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 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 10 根,每包 4.30 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 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 买哪一种。 于是我开始算起来: 零卖的如果买 10 根, 每根 4 角, 共是 4 元, 而整包的要 4.30 元, 多了 3 毛钱, 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 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 妈妈听了直夸我爱 动脑,因此我也就成为了妈妈的 " 小会计 " 。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我家的桌子的面是正方形,钟的面是 正方形,我家的床面是长方形,门的面也是长方形,我们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 冰箱 是长方体, 牙膏盒是长方体, 我家的电脑外包装箱是一个正方体 ……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计算 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也学会了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体积的有关计算, 还能灵活地运 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上星期,妈妈带我们去郑州的一个游泳馆,妈妈说: " 小语,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 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游泳池,你知道这个池内贴瓷片的面积和它能容纳多少水吗? " 我得意地 说: "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其实就是计算它的表面积和容积,需要知道它们的长、宽和高。 首先, 我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求它的表面积,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游泳池没 有上面,也就是要求 5 个面的总面积,就是用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 2 ,求出来的就是 这个游泳池的表面积,最后要用面积单位;第二个问题是求它的容积,是用它的长 × 宽 × 高, "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 下面是我的一些亲身经历,它都证明了这是条真理。 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妈妈说: " 要有计划地把这些购物券用完,所以每买一 件东西都要算一算用了多少钱 " ,当我们买完所需的东西之后,刚要离开,我看见货架上正 好摆着火腿肠, 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火腿肠,妈妈同意了。 可是刚走几步,我又看见货架上摆 着一包一包的,同样品牌,同样重量,里面有 10 根,每包 4.30 元。到底买一包一包的呢, 还是买一根一根的?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子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哪一种合算就 买哪一种。 于是我开始算起来: 零卖的如果买 10 根, 每根 4 角, 共是 4 元, 而整包的要 4.30 元, 多了 3 毛钱, 所以我决定买散装的。 我把我计算的过程说给妈妈听, 妈妈听了直夸我爱 动脑,因此我也就成为了妈妈的 " 小会计 " 。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我家的桌子的面是正方形,钟的面是 正方形,我家的床面是长方形,门的面也是长方形,我们用的三角板是三角形的 …… 冰箱 是长方体, 牙膏盒是长方体, 我家的电脑外包装箱是一个正方体 …… 现在我已经学会了计算 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 也学会了长方体、 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体积的有关计算, 还能灵活地运 用,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比如:上星期,妈妈带我们去郑州的一个游泳馆,妈妈说: " 小语,你现在已经上五年级了, 看我们面前的这个游泳池,你知道这个池内贴瓷片的面积和它能容纳多少水吗? " 我得意地 说: "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其实就是计算它的表面积和容积,需要知道它们的长、宽和高。 首先, 我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求它的表面积, 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游泳池没 有上面,也就是要求 5 个面的总面积,就是用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 2 ,求出来的就是 这个游泳池的表面积,最后要用面积单位;第二个问题是求它的容积,是用它的长 × 宽 × 高, 但注意最后要用体积单位。 " 我讲得津津有味,似乎有点我们老师的味道,想着想着我就更 加得意了。站在一旁的爸爸和妈妈都夸我讲得好,这时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同学们,数学是很奥妙的,也是很灵活的,除了我刚才提到的以外,生活中的数学还有很多 种呢! 所以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其实数 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 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 在生活中用数学,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 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怎么样,数学是不是很重要? 所以,我要提醒你一定要学好数学哦!
前些天,我跟妈妈去超市。妈妈进超市买东西,让我站在付钱的 地方等她。 我闲着没事, 就傻乎乎地看着营业员姐姐收钱。 看着看着, 我忽然发现营业员姐姐收的钱和找的钱基本上都是 1 元、2 元、5 元、 10 元、20 元、50 元还有 100 元面额的。我觉得有些奇怪,不由得想 人民币为什么没有 3 元、4 元、6 元、7 元、8 元、9 元或 30 元、40 元、60 元等等呢?等到妈妈来了我问她,妈妈神秘地冲我眨眨眼说: “你动脑筋想想呢?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弄明白为什么的。 我定下心, ” 认真仔细地便走便想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蹦了起来高兴地喊道:“我知道了,因为 1 元、 2 元、5 元就可以随意组合成 3 元、4 元、6 元、7 元、8 元、9 元, 只要有 10 元、 元、 元同样可以组合成 30 元、 元、 元??” 20 50 40 60 妈妈听了满意地直点头,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 “如果只是为了能随 意组合的话,那只要 1 元不就够了吗?干吗还要 2 元、5 元呢?”我 说:“只用 1 元要组成大一点的数就不太方便了呀。”这下妈妈脸上 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夸我会观察,爱动脑筋,我听了真比吃了最喜欢 的冰糖葫芦还要舒服。 我想告诉大家: 其实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问题, 只要你多观 察、多动脑,你就会有很多意外的发现,不信你我就比试比试!

文章TAG:二年  二年级  年级  数学  二年级数学小论文100字左右  有趣的数学200字左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