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一篇优秀的教案包括什么

包括教学目标(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二个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然后是需用的课时,然后是教具,之后是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整体感知—深入探究—巩固练习—迁移拓展。网上有很多优秀教案的,你可以参考一下,我每次写教案都上网搜的呵呵~希望你能采纳哦!

一篇优秀的教案包括什么

2,大同小学美术课

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
湖南美术出版社
是湖南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yo!!!!!!!!!!!!!!!!!!!!!!!!!!!!!!!!!!!!!!!!!!!!!!!!!!!!!!!!!!!!!!!!!!!!!!!!!!!!!!!!!!!!!!!!!!!!!!!!!!!!!!!!

大同小学美术课

3,大班美术鸡冠花教案怎么写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仙人掌》手掌拓印 ·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螃蟹》 ·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家》 ·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森林城市》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设计邮票》 ·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拓色印画》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太空旅行记》 ·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会跳舞的精灵》 ·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装饰盘子》 · 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大鞋和小鞋》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我们班上的老师》 ·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烛花》 ·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开心罐头》 ·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时装表演》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变形的人》 ·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美丽的图形》 ·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会变的树》 ·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中国结》 · 大班美术优秀教案《花儿朵朵》 ·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春天的花》 (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1.教学目的。所谓教学目的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学”有目标可循。教学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确、具体、简练。一般应选定1~3个教学目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整个教学的核心,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所在。重点突出,难点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总体思路,便于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节课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确定。

大班美术鸡冠花教案怎么写

4,小学一年级美术谁画的鱼最美优质课

一年级美术教案 《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形象的关系,明白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能大胆作画,《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使画面丰富饱满。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是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把鱼的特征画得突出,画出“大鱼”让画面饱满。 教学准备:图画纸、水彩笔或油画棒、蜡笔、课件 教学设计: 一、组织 语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 二、引入新课: 幻灯片《海底总动员》 尼莫请小朋友去参加比赛 引出课题《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 三、讲授新课 1、 欣赏分析 放映幻灯,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各样的鱼、艺术作品中的鱼 总结鱼的形象特征 着重观察农民画《戏鱼》《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从色彩、图案上说明)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这儿多鱼你觉得哪条鱼最大,怎么看出的?” 让学生了解鱼的共同特征及不同点、色彩和花纹图案 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小组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装饰 学生欣赏画,从色彩、图案上说明并找出大鱼 比较大小 直接了解海里的鱼的形象特征,培养学生多关注大自然的美与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画,在找出大鱼的时候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2、比较大小 出示鱼的教具 比出大小 加强学生对大小的理解 3、展示小朋友的画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满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表现方法。 4、绘画步骤 〈1〉用最快的时间画条大鱼〈2〉给它穿上花衣裳〈3〉找朋友〈4〉装饰家园 学生参与讨论步骤 让学生了解绘画步骤 5、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让学生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基本的绘画技巧 6、展示讲评作业 师评(从大小、装饰、色彩上讲) 学生自评、创作意图佳处 学生互评:鱼画得多大、漂亮吗? 四、总结《谁画的鱼最大、最美丽》 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5,求一个幼儿园优质美术教案公开课上讲急急急

幼儿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小人国(手指点画)  活动目标:  1、爱听幻想故事:感受夸张的故事情境。  2、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创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各种人物细节,表达自己的想象。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人国分段长卷画。  2、红、蓝颜料每组一份,水笔人手一支,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小人国”的故事。  1、回忆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听的故事《小人国》吗?故事里的格列佛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小人国是怎样对待格列佛的?那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在来看看《小人国》的故事吧!  2、出示课件,教师复述故事。  (1)教师边看课件边听音乐讲述故事《小人国》。  (2)看了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小人国的小人吗?你们发现他们在格列佛身上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知道金老师喜欢哪个小人吗?为什么喜欢?  二、观察尝试表现  1、教师示范印画小人的方法。  (1)教师通过儿歌示范印画小人。  教师:“现在,金老师要来变魔术呢!把这个看报纸的小人变到画纸上。看,我是怎么变的?儿歌:伸出小手指,喝喝颜料水,上面亲一亲,下面亲一亲,我的小人变出来啦!那你们看看我的小人还缺了什么啊?”  (2)添画人物细节。  教师:“接下来,我也要请出小黑笔来帮助我,打开小黑哥哥,“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眼睛圆又圆,嘴巴弯又弯,戴上小帽子,穿上小西装,我的小人真神气!”  (3)变化手指及手指方向表现小人。  教师:“伸出大拇指,喝喝颜料水,横着点一点,竖着点一点,我的小人变好啦!”  (4)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小人国里还有许多小人呢,你们喜欢哪个小人?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小人在干什么?”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边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画一个人物后,添画四肢动作,并逐渐添发型和服饰等细节。  四、分享交流。  你教师:“哇,格利佛身上又来了这么多小人!谁来说说你的小人在格利佛身上做什么?找一找他在哪里?比一比谁的眼睛尖。  五、结束。  教师:小人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小人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听,舞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额··我不清楚,但我妈是幼儿园老师,我去问问,再给你答复!~o(∩_∩)o~

6,疱丁解牛的优秀教案

梳理思路:梳理思路: 第一段:通过动作和声音来写庖丁解牛的高超 技艺。梳理思路: 第一段:通过动作和声音来写庖丁解牛的高超 技艺。☆视觉: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梳理思路: 第一段:通过动作和声音来写庖丁解牛的高超 技艺。☆视觉: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听觉: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练习一:庖丁解牛,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表 演,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 吗?练习一:庖丁解牛,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表 演,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 吗?这一段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艺术气息。庖丁的境界已经超过一般的 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 b.达于“道”的三个阶段: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 b.达于“道”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 b.达于“道”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 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 b.达于“道”的三个阶段:始臣之解牛,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以神遇不以目视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 a.说明自己追求的是“道”。 b.达于“道”的三个阶段:c.达到“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第一段:通过动作和声音来写庖丁解牛的高超 技艺。 第二段: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第三段:庖丁的解答,谈“道”。 第四段:文惠君领悟了养生的本领。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懂得了“养生之 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懂得了“养生之 道”,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 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 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避开矛 盾是非,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就能保全
有些事情别人帮不了你,还是得自己拿主意。

7,谁的得分高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四、教具学具课件五、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谁的得分高一、教学内容《谁的得分高》(教材第2、3页)二、教学目标1、掌握连加的运算顺序和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2、培养工整书写,认真计算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四、教具学具课件五、教学设计(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套圈游戏吗?老师告诉你们,淘气和笑笑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比赛,想知道他们的比赛成绩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绩统计表。师:这是淘气和笑笑进行套圈比赛的成绩记录。观察这张表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淘气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淘气高。·淘气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淘气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淘气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师:同学们发现的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淘气的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套圈比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表格描述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的方式,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读表,了解、收集数学信息的能力。】(二)自主探究1、进行估算。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对要好的朋友因为比赛的输赢发生了争执,你觉得他们谁说的对呢?为什么?生1:淘气说得不对。虽然他的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淘气肯定获胜。因为淘气的总分不一定比笑笑的总分高。生2:笑笑说的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淘气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绩是笑笑的高,所以应该是笑笑获胜。【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是需要经常训练的。估算方法本身就是个性化,通过交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享他人的快乐,学习更好的估算方法。】2、尝试计算。师:刚才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了粗略的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到底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的。先计算淘气的总分吧!学生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算法有:(1)20+30+40=90 (2) 2 4 5 4 4+1=5 + 3 0 + 4 1 90+5=95 _________ __________ 5 4 9 5(3) 2 4 (4) 2 4 3 0 + 3 0 + 4 1 __________ __________ 5 4 9 5 + 4 1 __________ 9 5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该给以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是计算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提示学生观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用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的方式,比较简单。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淘气的得分是95分,现在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笑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知道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同桌交流一下。学生汇报,教师板书。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现:笑笑多一分,获胜。【设计意图:个性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三)总结提升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淘气和笑笑套圈比赛的问题。现在,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行一次套圈比赛。把比赛的情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

文章TAG:全国  小学  学美术  美术  全国小学美术优质课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