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课程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如下方面:1、在语文课程性质方面,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但是,对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来说,学习的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各民族语言、方言的运用不在其内。它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的课程。2、新的课程标准还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一方面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等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3、新的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板块,也是一个重难点。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

{0}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22解读如下:2022新版课程标准围绕“核心素养”,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从而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字词部分更注重学生自主梳理、积累、运用的能力;表达部分要求在综合语言运用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见解,重视学生真实想法的表达。四个板块分别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第四学段“识字与写字”板块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欣赏书法作品的要求。“阅读与鉴赏”板块增加了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感受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提示我们同步教辅在选题方面要增加相应的考查点。明确了三个方面的学习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自对应的载体。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40%。

{1}

3,2022版语文新课标十大变化

2022版语文新课标十大变化:第一点变化:语文第一的地位坐实。小学初中9年,总课时为9522个课时,其中语文占20%-22%,数学占13%-15%,英语占6%-8%。体育与健康占10%-11%。我们来看,语文课时比数学和英语加起来都还要多。以后的考察题目肯定会越来越难,量也会越来越大,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就是必然的趋势。第二点变化:文化自信首次被写进了语文课标里。鼓励弘扬传统文化,以前小学语文必背诗文加起来是129篇,现在新课标要求小学6年是160篇。而且直接给出了小学6年推荐的部分学习目录,所以,未来要让孩子坚持多阅读古诗文,多背古诗文。第三点变化:课外阅读比重加大。新课标要求除了考察语文的基础字词,阅读理解,作文,还新增了整本书阅读,并且明确提出了阅读整本书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比如5-6年级的孩子,要求课外阅读量达到100万字以上,能把握主要全书内容,会推荐整本书和说明理由。要读革命传统作品,读文学,科普,科幻类作品等。第四点变化:新课标明确了学业质量的标准。以前语文是怎么学怎么考,这些都不是很明确。现在新课标已经规定每个年龄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都给出了详细的量化的标准。包括字词要求,阅读要求,写作要求和表达要求等,另外还有一个探究梳理板块等,今后语文的考察会越来越科学。

{2}


文章TAG:202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