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推荐几本关于中学生心理的书籍以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好书即将成

推荐给你《做最好的心理导师-中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手册 》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中学班主任版) 》 《做学生的心灵导师--学生心理辅导的60个典型案例 》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万千教育)》 《学生情绪问题与教育方案-学生问题教育方案丛书 》 《每天学点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 》等等,内容都非常不错,如果找不到,可以来我的空间看看

请推荐几本关于中学生心理的书籍以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好书即将成

2,找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临床心理学等等。呵呵、应用心理学。==============一般的参考书有,回答才会更匹配哦。祝您好运心理学分很多类的,要分清楚要哪个才行啊,一般有心理学。所以。问题提的仔细点
去自考网看看
1924年出版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

找一本教育心理学的教科书

3,我找一本适合初中生用的心理游戏类书籍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上海的版本,名字好像叫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活动课),全套好像有三本!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心理游戏和团体活动!当当网上应该有!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sulang.com%2febook%2fshkx%2fyxsj%2f200506%2febook_20050611140611.html" target="_blank">http://www.sulang.com/ebook/shkx/yxsj/200506/ebook_20050611140611.html</a>

我找一本适合初中生用的心理游戏类书籍

4,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简介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用书》是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导下,组织有关专家和富有经验的高中心理健康课教师联合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高中教师教学用书)》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高中生的实际心理状况相结合,力争突出如下特点:科学性。尽管本书不是系统地传授心理学知识的教材,但每一主题所运用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却严格依据科学性的原则来筛选。为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9666665者更有理论“底气”,教师用书专设理论篇,对心理健康教育所涉及的最一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从而为每一主题的操作实践进行总的定向和把关。各活动主题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关,整套教材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针对性。全书所选的每一主题都是在对高中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他们经常遇到的、迫切要解决的心理问题而进行设计的。活动性。每一主题的设计均围绕教学目的,尽可能地让学生从头脑到手脚都动起来,使其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并掌握心理调适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教师用书出了许多“招”,您不妨一试。实用性。本书紧扣学生用书,对应于学生用书的每一主题。教师用书的每一主题都设计了有机联系的五个部分,即“教材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材结构”、“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从而对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一类的问题作了解答,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指导。灵活性。学生用书设有两个主题的选修课。这就给教师留下了自由空间,教师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对课程、知识及教法进行选择。

5,国内哪本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比较好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而编写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共24册正式出版,  这套教材在编写上考虑到了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心理以及目前独生子女的一些特点,既可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材,又可以作为第二课堂的课外阅读材料。每一课还分若干个栏目,都以活动和实践为主,通过个案分析、具体活动、实践动手、切身感受和自我调节等,使中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并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该教材主编俞国良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一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俞教授认为,现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语文、数学,不是一个学科;也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同时,多数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并且在主观上是要求心理健康的。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一再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套教材就是本着以上指导思想编纂的。  他还说,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因素绝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社会、家庭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套教材也是给家长看的,要让家长意识到教育孩子要“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两条腿走路,不能只重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否则,对现在压力大、学业重、受期望值高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北京四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可以给你很好的启发。其中,有许多主题、和方法的反映。可以从中还原和构建出体系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细节。再结合普通心理辅导课程足可以应付。

6,初中生心理学有什么好的书推荐呢

入门的建议看一些图解类的书籍 浅显易懂 不建议看学科类的,比如社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或者佛洛依德的书籍 这些都是比较深奥且比较枯燥的 很多研究心理学的人看比较有帮助 初学者,以及心理学新手,建议看一些图解、电视、电影之类的,先培养兴趣 <br>建议读一本书:《行为心理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章乃器学院导师推荐书目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znq.zjgsu.edu.cn%2fewebeditor%2fuploadfile%2f200810309249872.xls" target="_blank">http://znq.zjgsu.edu.cn/ewebeditor/uploadfile/200810309249872.xls</a> 网上下载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endang.baidu.com%2fview%2f16ea1ed9ad51f01dc281f189.html" target="_blank">http://wendang.baidu.com/view/16ea1ed9ad51f01dc281f189.html</a> 初中生啊,可以推荐你个网站蓝心网看看
《中学生心理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南》《不再疲惫》 《空杯心态》 《我们都有心理伤痕》 《心灵体操》 《幼儿心理学》 《北大心理测量串讲》 《人的条件》 《笔迹探秘》 《生活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孤独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 《爱情心理学》 《自杀预测与自杀预防》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神经症与人的成长》 《可理解的荣格》 《使用EMDR技术修通边缘人格 ·《组织执行力》

7,教育心理学经典教材有哪些

教育心理学(第3版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 作者:(美)桑特洛克心理学基础(教师教育公共心理学教材)作者介绍: 黄希庭(1937-)
非师范类学生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加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所以你准备复习参加教育部门举办的考试获者去考自学考试相关的科目。 2.教师证全国通用,不管你哪里任教,这个都没有问题 3。教师资格证只是从业证书,只要你能通过三门考试,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专业资格证书。具体的申报要求: 1、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考试合格。(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教育学、心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面试、试讲。(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免于面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4报名需要学历证、身份证、照片。 5.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具体的报名时间和地点你可以去问一下你们当地的教育局、或者报名教师资格证的地方 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是: 1.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 一般3月到6月,9月到12月好像没个月可以考一次。 2.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一般报名点有辅导班,交点钱参加,老师会帮你划重点,但是你一定要背,因为这些重点只能保证你在及格的边缘而已;该考试半年一次,通常在3月和10月,成绩可以保留三年,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在考心里学和教育学时,就要报名好考试的等级——幼儿教师/小学/初中/高中(高职)/大学,你的学历一定要高你报名等级一级,eg如果你要教高中就一定要大专以上学历,另外大学教师证时提供给大学在职教师考的的) 3.拿上你的以上三个证外加毕业证、身份证、体检,就可以去报名试讲——也就是“说课”。这个时候你要选好科目拉(就是要选好数学、语文之类的) 说课一般是15分钟,考之前上网下一下模板,就可以拉。 说课是在每年6月和11月好像,通过说课就可以拿证拉。 考试科目 申请高等(包括大学、大专、高职)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高等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申请非高等(包括高中、中专、中职、初中、小学、幼儿园)学校教师资格人员: 教育学概论、心理学概论、教育方法概论。

文章TAG: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请推荐几本关于中学生心理的书籍以及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好书即将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