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园中班三生教案大篇

一. 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2. 帮组幼儿理解故事,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3.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二. 活动准备1. 教具:大门、图片一套(城堡背景图,不同动态的人物四个)、礼仪的音乐。2. 学具:邮递冒、有低包、信。三. 活动过程1. 舞蹈“礼仪主题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1) 用礼仪的方式与幼儿打招呼,问早。(2) 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礼仪舞蹈。2. 出示门,请幼儿表演他们是怎样敲门的。(3---5个幼儿)这样的敲门方式对不对呢?(引起幼儿的思考和讨论)3. 出示图片,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并提问。(1)故事中有几个人去敲了神奇的门?(1) 大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2) 二儿子是怎样敲的?他敲开了吗?(3) 谁敲开了神奇的门?她是怎么敲的?学学看。4. 出示礼仪《敲门》的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门方式。敲门时 身微倾 用食指 轻击声 一二三 有节奏 立门侧 静等候5. 学会了正确的敲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是送信邮递员”(1) 教师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一幼儿当邮递员,一幼儿当主人,邮递员敲门,主人问:谁呀、“我是送信的邮递员,”主人开门,两人递接物品。

幼儿园中班三生教案大篇

2,关于幼儿中班的社会教案有哪些

中班社会性教案《我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活动背景: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同伴相处的机会少,与他人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有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需要,但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有些幼儿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与同伴发生争吵,为了满足幼儿交友的渴望与需求,预设本次活动《我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旨在引导幼儿学习一些交往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活动目标:1、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乐,知道同伴间应友好相处。2、喜欢与同伴交往。3、学习一些交往技能。活动准备:1、多媒体中的教学图片、背景音乐《找朋友》。2、准备书、皮球、枪、玩具汽车、溜溜球、风车等玩具,并用篮子装好。3、准备三种不同的贴贴纸,活动前,在每个幼儿的手背上贴上一张。活动过程:一、请幼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1、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 2、教师小结:小朋友向陌生人介绍自己和同伴时,要主动、大胆地,看到陌生朋友时,先想一想怎么说,然后大方地走过去打招呼,要把“你好!”、“大家好!”、“早上好!”、 “晚上好!”等礼貌用语常挂在嘴边。跟人打完招呼以后,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再问对方的姓名,并把他记住,然后跟他一起玩,跟他做个好朋友。二、看贴纸,找朋友,激起幼儿交往的兴趣。1、请幼儿找到与自己手背上一样贴贴纸的小朋友做好朋友,并与这些好朋友一起玩音乐游戏《找朋友》。2、引导幼儿大胆说说刚才参与音乐游戏的感受。3、教师小结:当我们要邀请别人跟我们一起玩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要面带笑容,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一些“行吗”、“好吗”、“可以吗”这些好听的话,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很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你也会玩得很开心。三、鼓励幼儿争当“大家都喜欢的小朋友”。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做个“大家都喜欢的小朋友”?2、结合图片,利用正反两面的材料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3、教师小结:我们要礼貌待人,要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加入别人游戏时,要等到适当的机会,看看别人正在做什么,想一想加入玩什么最合适,然后再走上去,喊小朋友的名字,用友好的口气跟同伴说:“我跟你一起玩,好吗?”,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如果在游戏中,不小心伤害了同伴,我们也要主动地跟同伴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我以后会注意的。”你能主动地跟同伴认错,同伴也会原谅你的。大家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改正了,我们要原谅他,仍然跟他做好朋友。四、与好朋友商讨,选择老师提供的玩具去做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自然结束本次活动。

关于幼儿中班的社会教案有哪些

3,对集合的认识写活动教案中班

活动目标:  1、喜欢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讲述,感受故事中的小脚丫不断变化的快乐。  3、积极与老师和同伴互动,体验阅读的快乐。
授课教案第一章 学前儿童数学集合概念的教育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1、了解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及教育 理解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教育要求。5、掌握学前儿童集合集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 容及儿童特点设计并组织集合类教育教学活动。 重点:集合的基本知识及概念发展的阶段、特点。 难点:集合概念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及儿童特点设 计并组织集合类教育教学活动。 学时安排:共14 学时 课题 学时备注 3.1 学前儿童数学集合的基本知识概念发展与教 育要求设计与组织 3.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量的认识的发 展及教育;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教育活动的 设计与组织 3.3拓宽练习、案例评析 3.2(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教育要求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教育要求 2、各年龄班集合教育的具体要求是那些内容 3、小班、中班、大班的要求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知道各年龄班集合教育的具体要求 德育目标 渗透数学集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教育要求 教学难点 各年龄班集合教育的具体要求是那些内容 小班、中班、大班的要求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讲练结合 阅读指导法 备课时间13 课件教学过程 讲一讲课件展示 练一练 阅读 作业 提问:学前儿童感知集合发展的特点分类对于孩子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数学集合的基本知识概念发展的阶段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教育要求 1、体验事务的共同属性 2、掌握求同和分类的技能 3、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 4、对集合元素进行比较和体验集合与子集的关系 二、各年龄班集合教育的具体要求是那些内容 小班 1、探索物体的特征,学习讲述物体的异同。 2、学习按物体的某一外部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进行 分类。 3、学习与分类有关的词语:如“相同”,“不同”,“把同 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找出一个和某某一样的东西”等等。 中班 1、学习按物体的数量进行分类。 2、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 3、学习并掌握有关的词语:“分成”、“分开”、“合起来” 大班1、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讲述出某种事物 所不具有的特征。 2、学习按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和在表格中摆放图形。 3、学习把集合分成若干组成部分(子集),比较集合与子集 的数量,初步体验集与子集的关系。 p100-102 备注 1025 25 20 3、2(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量的认识的发展及教育 学前儿童集合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理解学前儿童集合概念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掌握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能力目标 培养细心耐性的能力 德育目标 比较法、启发探索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的思想 教学重点 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难点 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讲练结合 阅读指导法 备课时间13 课件教学过程 讲一讲课件展示 试一试 阅读 作业 提问:各年龄班集合教育的具体要求是那些内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集合概念教育要求 一、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按标志求同 2、用排除法求同 举例:黄、蓝、红的汽车等 二、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1、按对象分 按物体的名称分类。 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按物体量的差异分类。 2、按包含关系分 具体概念的分类。即对同类同名称物体分类。如从不同水果 的卡片中将香蕉、苹果、葡萄、梨等分别归类。 一级类概念分类。如从一堆画有各种水果、车辆、餐具等卡 片中把车的卡片挑出来或分别归类。 二级类概念分类。如按交通工具、玩具、植物等分类。 3、包括:感知集合 10 以内的数 10 以内的加减法 简单的几何形体 量的初步知识 空间方位时间 4、按分类的难度 按物体的一个特征分类 按物体的二个特征分类 多角度分类、层级分类 p102---103 备注 1010 20 10 20 10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排除法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按物体的用 途分类)2、配对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分类操作活动的设 计与组织(按物体的材料性质分类) 3、了解分类活动中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渗透 德育目标 感受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难点 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方法 讲述法 讲练结合 阅读指导法 备课时间13 课件教学过程 讲一讲课件展示 练一练 作业 提问: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形式 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 求同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内容 幼儿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并挑选出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 物体。 一、排除法求同分类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分类就是把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其共同属性的几组。 (1)按外部特征 (2)按内部属性 (3)按数量和逻辑关系 (4)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 (5)层级分类 备注 1015 2015 15 (6)自由分类层级分类: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分类、自由分类分类后的 式比较两组物体相等与不等。二、配对操作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相等与 不等就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数量,确 定是否一样多(配对) (1)关系配对 (2)做等价集合 (3)等量配对 (4)变成一样多 例如:儿童思考讨论:边上的红三角形应放在哪? 1.第一阶梯:感知操作认知维度,即动作水平 2.第二阶梯:形象表征认识维度,即表象水平 3.第三阶梯:词语符号认知维度,即概念水平 三、分类活动中注意事项 1、重视分类活动中的材料的提供 2、充分利用游戏引导幼儿分类 3、充分利用日常生活情景引导幼儿练习分类 p112 引导学前儿童比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学反馈

对集合的认识写活动教案中班


文章TAG:幼儿  幼儿园  中班  教育  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设计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