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是山东青岛的一名自考生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只剩最后两门实践课了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运用一般有ppt(教学幻灯片)简单的flash(动画制作)word操作毕业实习可以联系一个单位进行实习,备课、上课、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这两门课都是比较活的,只有真正实践了才能操作的得心应手到时考试就有话可说了,考题很活也不知道具体的题目。

我是山东青岛的一名自考生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只剩最后两门实践课了

2,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的山,最长的长城,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听见的祖国秀丽的山河。   教学准备:   1、挂图   2、实物小图:蟋蟀、螳螂、月亮船、仙女、小兔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   观察图会讲故事。   难点:   体会最长的长城,的广场。   教学过程:   1、划小船。   老师做划小船动作。出示月亮船图。今天就请你们听一个关于月亮船的故事。   2、倾听故事   ①故事的题目叫什么?   ②蒲公英被风吹到很远的地方遇到了谁?看到了什么?是谁帮助她找到了家门?   ③说一说,演一演。   故事中说的"陌生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方呢?   蒲公英遇到了谁?蟋蟀是怎样劝说蒲公英的?   ④学讲述故事请小朋在边看图边讲故事。   教学反思:   将故事转化为艺术感受的尝试,带领幼儿谈论自己的地方,讲讲为什么喜欢嘛。    2.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 篇二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1)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3.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比喻手法。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语言完整。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祝福语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爱好等一些情况。   2、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请小朋友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个别介绍:谁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他们不怕辛苦,每天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鼓励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二、理解并学习儿歌   1、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妈妈的话,儿歌的名字叫《爱的祝福》,我们来听听。   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放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把爸爸妈妈的爱比作什么?为什么?最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妈妈的?(引导运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6、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除了祝爸爸妈妈快乐又健康,你还想祝他们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祝福与并示范朗诵。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   3、带领幼儿朗诵新编儿歌。    4.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 篇四   活动目标   1、知道多吃零食及冷饮影响身体健康。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他为什么肚子疼》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   毛毛两手捂着肚子并大声的叫喊:"哎呀!哎呀!"老师问:"毛毛你怎么了?""我肚子疼!"老师带毛毛去看病。   1、提问:毛毛为什么肚子疼?   2、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看课件。   1、毛毛不洗手拿东西吃、吃没洗干净的水果、吃过多的冷饮、吃太多的食物、吮手指等。   2、启发幼儿再次讨论:引起毛毛肚子疼的原因。   小结:毛毛小朋友不讲卫生,还吃了那么多的冷饮和零食,肚子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消化不了,所以他肚子疼。   三、经验讲述。   1、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肚子疼的感觉和原因。   2、提问:如果生病了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水果要洗净了再吃,要按时按量吃饭,不能贪吃冷饮和零食。如果生病了,要找大夫看病,按时打针、吃药。   四、拓展经验:   说一说怎样做一个爱干净、讲卫生的好孩子。   让幼儿知道只要讲卫生、爱清洁,就能预防和减少疾病,身体就会健康。   五、复习儿歌《小弟和小猫》。    5.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 篇五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逐一认识厨房用品。   我们到厨房去看看,厨房里有些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呢?   2、观看录像,欣赏厨房交响曲。   (1)欣赏录像   看录像里的这些厨房用品有什么用呢?   这些好听的音乐是用哪些东西演奏的呢?   (2)教师按幼儿说的出示实物。   3、教师小结。   原来这些厨房用品还能敲出这么好听的音乐。   二、自由敲击   1、教师录音   幼儿自由选择用具敲击。   2、幼儿听录音   你们觉得好听吗?你们用了哪些用品演奏的?为什么相同的用品,敲出的声音却不一样呢?   3、对比听   老师为什么敲得好听呢?   4、教师小结。   演奏时要一起整齐地开始和结束,还要有节奏地敲,不能敲得很响。   三、学习合奏   1、介绍节奏谱,幼儿拍击节奏。   这是什么节奏?   2、学习轮流演奏。   出示图片节奏谱——这是谁敲的节奏?   3、听音乐看节奏谱学习合奏。   现在我们能听着音乐看着指挥合起来试试吗?   四、延伸活动   1、老师表演:锅碗瓢盆交响曲。   老师还用哪些厨房用品演奏?是怎么演奏的?   2、教师小结。下次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些厨房用具来演奏更好听的音乐。

幼儿学前班课件怎么写5篇

3,学前班活动课件精选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学前班活动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学前班活动课件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2、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出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分析类推及判断能力。   活动重点   在探索活动中发现有些物体是靠反冲作用在运动的。   活动难点   启发幼儿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推断火箭上天的基本原理。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1个气球,每组1个装有小口瓶子的木板自制船。   2、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1张。   3、已学会画简单的火箭。   活动过程   1、教师指导幼儿实验,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操作方法:小朋友将装满气的气球松开口,气球向前飞去。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操作、观察,找出气球向前飞行的原理。   幼儿讨论:什么力量使气球飞动起来了?   教师指导幼儿小结:往后流动的气体形成气流,气体的反冲作用推动着气球往前飞。   2、实验:小船是怎样前进的?   操作方法:将小口瓶子装满水,盖好,然后把它装入木板船上的固定位置,要求瓶口朝后。把自制船放入水盆中后,拔掉瓶盖,船就前进了。   引导发现:鼓励幼儿反复实验,重点观察船运动的方向和水流方向,找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   幼儿讨论:船是靠什么力量前进的?生活中还能见到哪些物体是靠反作用运动的。   3、通过实验,引出活动内容:   出示火箭发射升空的图片,提问:小朋友,这是什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能说出什么办量推动这么大的火箭上天,而且使火箭的速度这么快?   4、观察火箭结构与火箭发射升空的实况,运用实验发现进行合理判断。   (1)教师指点火箭部分,逐一指导幼儿观察认识火箭顶舱,燃料箱,发动机和助推火箭。   小结:火箭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顶舱装载人造卫星和各种空间探测器,下半部分由巨大的燃料箱和强大的发动机组成,旁边还有两个助推火箭。   (2)引导幼儿观察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工作状况,并进行合理推断。   提问:火箭的尾部有什么在燃烧?整个火箭是怎样啦?火焰是向什么方向喷 射的?猜一猜,火箭是靠什么力量升入太空的?   小结:火箭的燃料燃烧时有了巨大的火焰,巨大的火焰向后高速喷 射,形成了强大气流,气流的反冲作用加上发动机的巨大力量就推动着火箭飞速前进,升入太空。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参观少儿科技馆,通过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肯定幼儿的探索热情,激励幼儿继续再学习、再探索的欲 望。    2.学前班活动课件   一、活动目标:   1、懂的微笑能给人带来快乐,知道关心他人。   2、探索多种使大家快乐的方法,萌发孩子的爱心。   二、活动准备:   微笑字卡和卡片,爱心记录卡,小兔等动物形象,音乐磁带等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微笑   1、出示小蜗牛微笑的卡片,讲讲卡片上有什么?   2、说说小蜗牛的笑,并出示微笑字卡。   (二)体验微笑能带来的快乐   1、猜猜原因:小蜗牛为什么要寄微笑卡片?   2、欣赏故事“微笑”。   3、理解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小蜗牛为什么要把微笑卡片寄给大家了吗?   4、师小结:原来微笑能带给大家快乐。   (三)用微笑传递快乐   1、体验微笑:你会微笑吗?来,笑一个。老师给幼儿拍照。   2、送微笑:你想把微笑送给谁?为什么?   背景音乐《歌声和微笑》响起。   (四)探索多种带来快乐的方法   1、说说让别人快乐的方法:除了微笑,还有什么办法也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故事里的小动物使用什么办法让别人快乐的?   2、讨论   3、把自己的带给别人的快乐的办法记录在心形卡上。   (五)展示交流孩子做的爱心卡   小结:你们的想法能让别人幸福快乐,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孩子。    3.学前班活动课件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澡的方法,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2.让幼儿喜欢上洗澡。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玩具娃娃、澡盆、沐浴露、浴巾等。   2.音乐《我爱洗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结合自身体验,分组交流分享洗澡的经验。   提问:小朋友洗澡前要做哪些准备?   小朋友怎样洗澡才能洗得干净而且不着凉?   小朋友洗完澡后有哪些感觉?   教师小结:   二、每组选一位幼儿在集体前模拟洗澡过程。   三、引导幼儿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合理,有序的洗澡步骤。   讨论:小朋友看到的几种不同洗澡的方法中,哪种洗澡方法?为什么?   小结:脱掉衣服→淋湿身体→涂沐浴露→搓洗身体→冲掉泡沫→擦干身体→穿上衣服。   四、引导幼儿分组用合理,有序的方法为玩具娃娃洗澡。   五、播放音乐《我爱洗澡》,让幼儿感受洗澡的快乐。   幼儿随音乐有节奏的扭动身体。    4.学前班活动课件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发现小田鼠各种可笑的拖拉行为。   2、理解故事内容,学习“不嘛,再等xx分钟,我还要……”句型,讲述故事。   3、结合生活经验,想出各种帮助小田鼠改掉拖拉习惯的办法。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故事PPT,故事相应图片。   2、手偶3个(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   【活动过程】   一、手偶导入,引起兴趣。   师出示小田鼠:看,谁来了?是小田鼠,还有小田鼠的爸爸妈妈,今天小田鼠的爸爸妈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帮小田鼠改掉一个坏习惯,你知道是什么坏习惯吗?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听下面的故事。   二、通过PPT,阅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学说“不嘛……”   1、师播放PPT讲述故事第一部分   2、讲述后提问:   田鼠妈妈和田鼠爸爸叫小田鼠干什么?他们是怎么说的?小田鼠又是怎么回答的、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学说小田鼠的话“不嘛……”)   3、师展示PPT,讲述第二部分。   4、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干了什么?它说了什么?接下来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听下去。   5、师续讲故事第三部分。   6、讲述后提问:   小田鼠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它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看图说说。   三、播放PPT完整欣赏、讲述故事。   1、师:故事好听吗?让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吧。   2、幼儿看PPT跟着老师一起完整讲述故事。   四、谈论“拖拉”,引导幼儿学会不拖拉的办法。   1、师:你发现小田鼠的坏习惯了吗?是什么?你能帮助田鼠妈妈和爸爸帮助小田鼠改掉这个坏习惯吗?有什么办法?   2、师:老师知道我们小朋友做事有时也会想小田鼠一样拖拉,但那样是不好的,那你觉得以后应该怎么做?    5.学前班活动课件   教学目标   1、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2、帮助幼儿掌握防止踩踏及发生踩踏事故后的自我保护方法。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有关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   教学流程   1、观看踩踏事件的录像短片,了解踩踏事故造成的原因。   (一)通过短片让孩子们知道踩踏事故是由于人流量过大,过于拥挤发生的意外事故。   (二)教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踩踏事故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呢?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引导:因为他受的伤太过严重了,如果不能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哦。   帮助幼儿掌握一些火灾发生时自我保护和自救的方法?   (三)小朋友,如果不小心发生了踩踏事故,我们该怎么做呢?   (四)教师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小结: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3)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4)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常   2、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3、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   4、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999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学前班活动课件精选5篇


文章TAG: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我是山东青岛的一名自考生学前教育专业现在只剩最后两门实践课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