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课题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难点 3.教具准备 4.导入新课 5.新课讲解 6.巩固练习 7.课堂小结 8.板书设计 9.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

2,小班数学教案模板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小班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1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4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 小结: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如果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帮忙提醒。)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那有没有数字“4”表示的(幼儿个别回答) 二、认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 来表示啊?为什么? 2、很棒,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朋友? 三、编数数歌 1、好,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 2、教师范念: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你数4,我数4,4只小脚踩水花。 3、好,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4、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4以内的数数,还学了数数歌,你们回家帮这首数数歌编一套动作,明天来幼儿园告诉我好不好啊?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1、裤子比一比。 a、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教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b、比裤子。 教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2、裤子排一排。 a、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教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b、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c、教师和幼儿讨论长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3、给物体排排队。 a、讨论活动规则。 教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b、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按物体的长短排序差异排序四个物体的序列。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排列顺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长短不一的同色纸条四根,标记图一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四根纸条:这是什么?它们又什么不一样?哪根长哪根短?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你你们说的是对的呢? 3、教师边操作比较两根纸条的长短边讲解比较的方法。我们怎么来给这几根纸条取名字呢? 4、出示排队标记图:谁会在红线上给这几根纸条排队呢?想想哪根纸条排在最前面,哪根纸条排在后面,要把这几根纸条排得很整齐,一边排一边说:什么纸条请你排在什么地方。 5、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给纸条排队。 6、请大家说说他是怎么跟纸条排队的? 二、幼儿操作 1、每个小朋友从桌子中间拿一张排队标记图,拿一个小袋子。 2、倒出袋子里的纸条,比一比哪根纸条是最长的、长的、短的和最短的。 3、给四根纸条按顺序排排队,一边排一边说。 三、展示幼儿作业。 四、组织幼儿整理操作材料,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5 一、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的好奇心较强,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较强,由此,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根据《新纲要》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由此,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堂《喂宝宝》的数学活动,让幼儿能够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年龄特点,将目标定位于: 1、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我将第一个目标定为重难点,希望能在活动中尽量去突破。 二、活动准备 根据本次活动需要,我准备了动物卡片一套,橘子四只,幼儿的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我还特意邀请了大班,中班,小班,小小班,的幼儿也来参与了本次活动。 三、活动过程 整个活动,我一共分了四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活动,我以请来小客人为导火线,先请小客人坐下,请幼儿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请幼儿自己探索,教师接着引导。 第二部分,出示橘子,请幼儿动手分,让幼儿对橘子进行讲述,比较大小,怎么样分才是最合适的,并引导幼儿初步说说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第四部分,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每一个幼儿都是不在同一发展基础上,所以在进行才做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指导。 本次活动,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 相信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们也能够初步地了解排序的规律,虽然也有少数的幼儿对这个难以理解,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多加地讲解,让他们能掌握。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按颜色、形状、大小、种类等不同规律进行排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初步的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图片4套(大小不同的紫色三角形、大小相同,颜色不同的圆、颜色不同的半圆和正方形、颜色不同的苹果和茄子)、图形若干、幼儿用书《下面应该排什么》、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题1、(出示第一套图片)上面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三角形,大小不同)2、请你仔细看看上面的三角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请你告诉我下面应该排什么?(幼儿说,师演示)二、进一步学习排序1、(出示第二套图片)请你看看这组图谱,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3、请个别幼儿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4、小结:我们帮三角形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大一个小排队或帮圆一个绿一个红,一个绿一个红排队的方法叫排序。 5、(出示第三套图片):请你们告诉我,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6、请个别幼儿上来排。他排的对吗?为什么? 7、(出示第四套图片):请你看看这张图谱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8、根据顺序,请幼儿一个一个上来排,如中途排错了,纠正好再排。 9、刚才我们按一个苹果一个茄子,一个苹果一个茄子的排队的方法叫什么? 三、幼儿作业1、给你们准备了作业纸,请你们按照排序的方法给它们排队。 2、幼儿作业,师指导。 3、教师批改作业并讲评。 四、排队游戏1、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出去玩,不过有一要求,只有做到了,才可以出去玩。 2、请你按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方法排队。 3、带幼儿出去做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篇7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幼儿喜爱的人物,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激进的探索氛围。跟随着情境,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层层深入的掌握大小排序。 活动目的: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 材料准备: 1.课件《帮助喜羊羊》 2.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1.播放课件二 (1)师:"到羊村要经过树林,小朋友仔细看下,这些树是怎么排的呢?" (2)幼儿观察、讨论,讲述自己的发现。 (3)师幼共同小结:树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一棵小一棵大一棵小一棵大的规律排列的。 2.播放课件三观察石头的排序,幼儿讨论、讲述石头的排序规律。 3.播放课件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四、结束播放课件 五、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小班数学教案模板

3,求小学数学教案的基本格式内容最好能附上一张书写的照片感谢 搜

你好,小学数学教案一般分为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巩固和反馈练习、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模板可参照如下:http://www.teachercn.com/Jxal/XXYnjsxja/2006-1/1/20060110181041926.html
不明白啊 = =!

求小学数学教案的基本格式内容最好能附上一张书写的照片感谢  搜

4,数学教案要怎么写呢格式有什么要求

教案也有不同的用途,为上课,为应聘和为比赛。觉得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吧: 一般要求: 1写教材版本,授课内容,课时等占一行,这样为了以后查阅和归档方便,是该有的内容。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 5教学设计依据的理论和设计意图 6教学过程设计(重点写) 7评价(检测本课的学习水平,即作业) 8反思(用于课后总结,可以不写内容,但是结构要有)

5,数学教学案例的格式数学教学案例怎么写

首先写教学目标,现在是课改阶段上课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然后分析教材:重点和难点 三 教具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过程,可分详案和简案,详案要设想每句话怎么讲比较麻烦,简案只要写一下时间安排,和每部分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 六 板书提纲 七 教学反馈 这样的教案就比较完整,也能及时地总结问题。 我认为写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确立教学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万不能小看了这部分,否则上课就会漫无目的,效果比较差。

6,小学数学的教案怎么写

首先要吃透教材,把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明白,读懂参考教学用书很重要.其次要备学生、备课文、备自己,有教学思路教案的格式:一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四学习者特征分析;五教学策略与设计;六教学过程(重点);七教学评价设计;八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
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教案- [免费开放快速下载] http://www.csok.net/sort/353_1.htm 不知是否满足需求

7,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微型教案怎样写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 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数学教案格式 课 题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时间:六、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探究新知(三)练习巩固七、作业设计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

8,数学教案怎么写

参考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098145.html?an=0&si=1课题........----------------------------------------------------------------------------------------------------------------------------课型.......... 课时.................----------------------------------------------------------------------------------------------------------------------------教学目标................................................... ................................................... (重点 ............ 难点..................).-----------------------------------------------------------------------------------------------------------------------------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 .......................................................... ........................................................... ........................................................... .............................................................----------------------------------------------------------------------------------------------------------------------------------教学总结 ...........................................................

文章TAG:数学  教案  模板  数学教学  写数学教案的模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