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感悟艺术

感悟艺术 有人说,艺术是盛水的杯子,里面的水是自我修养,溢出来的才是风格。 看着我一脸胡子,有人会猜测,要么是艺术家,要么是落魄者。这么多年来,我终于明白什么是自己。 其实,所谓艺术,只不过是我头上顶礼膜拜的一顶花冠,一钵我精心呵护不见开花的盆景。我不是伽利略,更不是宁愿被火烧死也不改地圆学说的布鲁诺尼。 面对落日,我只能象一位毫无收获的渔者终日勤恳织网: ———说不定,明天,太阳会从西方出来!

感悟艺术

2,学艺术的感受作文

艺术对于人们特别重要,那些前人留下的宝贵的艺术作品,至今让我们得到许多享受。记得在我上五年级时,语文课上学过一篇叫做《月光曲》的文章,讲的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同学们便向老师提出要听听这首曲子的请求。老师盛情难却,就答应了我们的请求。等老师带着录音机来到教室时,同学们都很激动,我当然也不例外。这可是我第一次欣赏大师的作品呀!随着老师的手指按下播放键,一阵优美的钢琴声便从录音机中传出。一开始,音乐很柔和,我慢慢闭上眼,那音乐就如同海面上有一轮圆月,一半在天上,一半被海水遮住一般,海面上平静的很,时不时还有几阵轻风吹过,泛起了几丝涟漪,月亮的倒影浸显得模糊不定,更增添了几分浪漫。慢慢地,琴声渐渐变得激昂,仿佛月亮在慢慢升起,而海面上风也更大了,风让海水跳跃起来,浪花卷着月光舞蹈,时不时还碰了碰沉睡中的礁石。突然,琴声放慢了脚步,好像月亮已经升到了当空,静静地看着下面平静下来的海面,那月光洒在海面上,如同慈母的手轻抚着儿女的脸颊,那样温和,那样亲切。琴声渐渐退去,但我们却还沉浸在音乐的意境之中,多么美妙的音乐呀,让人陶醉!小时候只知道音乐好听,却不知道用语言该如何形容它,但此刻我知道了,那叫“天籁之音”。

学艺术的感受作文

3,艺术修养与鉴2000字以上的感想或读后感

以下是读后感写作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读一本书的时候,就要知道这本书的最基本的内容,例如,书名,作者,内容的梗概等。这些,对于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必须掌握的。所以,读后感开文就要把这些亮出来。例如,我在暑假的时候,读了某某写的一本书,名叫《某某》,在这本书里,他向我们讲解了某某生活的时代发奋力强的过程。写完了读后感的开头后,看你写的人就想知道,你看了这本书后,你能得到什么样的教育,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因此,再分一段,就要开始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例如,我看完这本书后,深受启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活当下,必须百分百努力。当然,你写出来这个观点后,实际上,必须再要用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你要如何证明你的观点呢。有两个层面,一就是结合你读过的书来延伸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以此来前后结合而写。另一种就是以你以前与现在的感想做对比后,进行表达。对于读后感来讲,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感字,所以,这个感字能带给你如何的想法,就要看你对这本书的了解程度以及受影响的程度。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很多,所以,最好的就是从读的书里找到一个最鲜明的观点亮出来,而且要保证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怎么写好读后感最后一点就是表明心态,本身你从书中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自然就希望自己能如主人公或者是书里的某个人物一样,要怎样,所以,在作文的最后,你就要表明你的心态,意思就是书写一下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这样,你的读后感就写好了。

艺术修养与鉴2000字以上的感想或读后感

4,学某种艺术的感受400字 400字

  学习音乐的感受: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3、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4、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7.提倡学科综合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   5、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5,写一篇名为艺术的感悟的作文急

艺术的感悟 我的家旅几乎都是学艺术的,有绘画的、弹钢琴的、也有吹长笛的。我的父亲又是一个热爱艺术的……所以,从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开始,,便注定要沉醉在美好的艺术生活中。 小时候,最先接触到的是小人书上那些阿娜多姿的女孩子,还有电视里那些甩着水袖,临风飘举,在云朵中荡悠悠的仙子们。这些场景,真的使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记得有一次看舞剧,忽然想到冰心《观舞记》中的话:“她用她的一切,甚至是髻上的花朵,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人生的悲欢离合。” 后来,又喜欢上歌唱艺术,我经常看着听着演员歌唱,便要醉倒下去。她们的嗓音如百灵鸟一般。她们的歌声,像一阵春风,吹去我眼前的乌云,像一泓清泉,洗去我心灵上浮尘,更像是催征的鼓点,要我扬鞭策马,向前方疾驰。 我以为,艺术之所以有无尽的魅力,是她既能使我,同样也能使你和其他所有人都能感悟到美和人生的真谛,因为有相同感悟,于是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共鸣与沟通。我还以为,正是艺术,使人类最终摆脱了蒙昧,迈入了文明。 再大一些,我开始学乐器,逐渐领悟到艺术竟是如此复杂玄奥。乐音随着弓弦的振动而忽强忽弱,忽高忽低。弹《月光奏鸣曲》使我心平静如水,拉《江河水》使我心生悲愤,吟《长门怨》感受古代不幸女子幽居长门的孤寂和哀怨之情,充满对苦命女子的同情…… 后来奏《贵妃情》,前部要显示出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的倾城倾国之色;还有她那“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柔媚之态;后面杨贵妃被赐死,又要表现出唐玄宗那种“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的无奈与不舍,最后又要细腻地歌颂出他们“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种爱情的真挚与永恒…… 天长地久地拉二胡让我感到音乐的魅力应该就是能诠释一段历史、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用艺术讲述了一个唯美世界。 直至后来我去探望我刚出生不久的表弟,他很可爱,爱“咯咯”地笑,那笑声青翠,像是摇铃,像是敲琴,又像是击磬……他的一笑一颦,就像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也许艺术的真正魅力就在于此了。艺术的魅力不仅仅是以上种种,她的魅力更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四处都散发着她芬芳的气息。 朋友,请你用你那双似秋月、赛银星般的眼,去发现身边艺术的美;用你那颗纯洁、火热的心,去感受艺术魅力。你将会欣喜地发现:艺术使自然更完美,使生活更美好!

6,学习完美术鉴赏的感悟300字左右紧急

给你两篇参考:1、美术鉴赏课让我学到了许多,尤其是在欣赏古代绘画时。欣赏古代绘画,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去欣赏,而要结合历史,讲究意境、章法和笔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美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现代美术与古代美术有着本质的差别,现代的美术更多的带有现代的气息,现代画也十分地简明、易懂;而古代美术却让我们很难理解,以现代人的眼光,我认为古画看上去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必须与历史结合起来,才有所体会。古画也并不讲究进大远小的规律,以人物画为例,重点人物通常占的比例较大,次要部分占的比例较小。学了美术鉴赏课,真让我受益匪浅,平常对生活粗略地观察也变得细心起来了。让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得到了提高,还学到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常识,让我时刻观察生活中的美,知识面也得到了拓展,短短的课堂可以让我学到如此多的知识。在这课堂上也让我感受到了大学的气息。2、 短暂的美术鉴赏课程就这么告一段落了,我仍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本学期,我选修了“美术鉴赏”这门艺术学科。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从小就非常喜欢美术方面的东西,对这些看似神秘的艺术形态十分好奇,很想从这课程当中得到一些艺术的知识与熏陶。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不仅可以学到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对我们的性格、感情、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艺术素养以及人文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通过这几个星期的短暂学习,我收获良多。美术鉴赏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领略到了美术领域的独特魅力。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内容无比丰富,但对每个儿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地接触到许多人生与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
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美术鉴赏这门学问改变了人们的观看方式。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做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感悟式鉴赏所要求的主要是从观看者自身的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赏美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可以任由思维驰骋而不受限制。这种鉴赏方式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艺术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形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应该意识到美术这种文化现象不是存在于真空环境之中,而是有着特定社会阶层和社会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创作目的以及社会背景对艺术家的影响。这些因素不是单靠表面的观察就能完全了解的,所以社会学式鉴赏的核心在于探究、追问,了解作品的主题,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并要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积累一定的知识才能有很好的把握。比较式鉴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但在比较式鉴赏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美术作品的好坏是可以通过比较来确定的;但在很多情况下,作品之间并不存在谁好谁坏的问题,仅仅是表现方式和风格上的不同而已。比较的内容主要是形式方面的,但根据这些形式方面的差异也可以引导我们去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涉及一些社会的因素了。至于具体对比哪些内容,还需要依靠感觉的指引,所以比较的方法其实是几种鉴赏方式的综合运用。

7,关于对艺术的感悟的美文

感悟艺术空着双手去体验音乐或绘画,也许从未理会过那些用以展示韵律的符号的规则,也许在我的想像里这些永远都不重要,我会一个人安静地听各种未知的声响,看流动的水与山,湿淋淋地迎面涌来一股亲切的豪气,看千年的蝴蝶、越过陈旧的门槛,在十八里长亭之外缓缓地飞,为爱的悲凉作一回流畅的诠释,各种捉摸不定的情感在了,这样就好。 艺术的触角无法直白地表达却又极其敏感,有时被人拾回去轻松地曲解得不伦不类。有时被当成毫无价值的摆设高高地搁着,这些时候的它,其实早已如同空气那样逃逸而出,留下一些外在的伤痕,柔韧的骨子里流着叛逆而坚强的血,继续赶路,却依然心平气和。 常激动于诗歌或文章中灵性生动的渴望,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单纯以感觉介入的东西,让人明白很多琐碎繁忙的多余。就像经历过冬天的深刻而最终在面前铺开舒展的原野却突然觉得没有振高一呼的必要一样,触摸了内心归于平静的年龄自然就会少很多无谓的愤怒和感叹。在这样一个因为缺少苦难而不再有太多重现和反省只剩下心安理得在丰富也繁衍着的年代,在反复过大喜大怒大悲哀之后需要重新沉着地想清楚什么的年代,有人执着又随便地回答某些凝重的提问,一边拾起略带忧郁的眼睛望望身后,一边把路上沾染得差点把自己谈忘的故事和片断,轻轻弹落。 于是我会想起一群正直的艺术探索者,他们用融汇了全部精神的笔触创造着难以言传的美的瞬间,让人时刻不忘记产生对自身思维存在走势的怀疑与重视。在每一个玻璃窗外许多微弱地绽放的花朵惊醒的深夜,我愿意把彼此的对话和最初的感知无限制地推敲下去,它隔绝着人世的纷扰与热情,就像生活在清澈的小溪中的水草,不必要懂得什么叫房屋,树木,尘土和人群。艺术需要艺术家自发的性情与作品水乳交融,共存共生、完美的品性为艺术的生成及延续注入了永久的生命力,这是平谈而又恢复了人性本源的色彩,因此我们才会愿意体味“落魄”的渊明身后的一份超脱,想像他在明白“实迷途其求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后,留下一树落叶绝尘而去的样子,才会沉浸于阮籍的“痛哭而返”;才会时常地怀念“去黄河左岸洗笔,右岸磨剑”的那份天才,看他在用“笔峰与剑气”,刻完一部辉煌的盛唐之后,抛下笔墨便在一片月光中醉然成仙”。也正因为此,我们读过王维的“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多少都能惦出“却嫌陶合弃良迟”下遮掩的矫情。“别和任何东西去狩猎本性,自己的生态就不会尴尬”。有人这样说,听过的我能听懂的都懂了,然后在自如地生存的时候很个人化地多一些只成碎片或许还不想称之为文字的东西,来达到忽略外在侵略的宽大与和谐,我们所谈的艺术,所想的艺术,所爱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完全让一尘不染的天性洗涤整个身心的自己,让你感受到它呼吸时的气息,就像确信生命的疼痛感确实隐藏在万事万物当中一样,不为做而做情感让心里的井水枯渴。 艺术应是孤独的,孤独而不寂寞,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就如屈从与迎合那样,是一件和接近灵魂南辕北辙的事。每次诚实地怀念艺术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刘烨园的一句话:“鹰活着不是为了升腾,有时想着夜空,常常冷漠同类。”也许在生前和死后,仍然有无数的语言在喧杂中分解着艺术的外壳,招摇过市也好,沿街叫卖也好,故弄玄虚也好,沽名钓誉也好,这一切都与你我无关。我们关注的只是另一种由自己的生存追求所营造的和谐,艺术在这样的精神家园里生长,归于本源的自然。 所以我们才甘于平凡然而举世无双。
傻逼这都看。呵呵哈哈
【艺术】 我先要反问你,你认为什么是艺术? 艺术的价值总是在创造者死后,它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而这种体现对于已经不复存在的自己来说—— 根本有没有任何含义. 你可以这样理解——世界皆艺术,一切皆艺术,善恶皆艺术。 艺术的向往高纯度精神的向往,可以解释成为:与宗教信仰有异曲同工之妙。 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艺术. 非懂艺术的人说艺术是垃圾.. 那你说怎么理解。这是个思想问题。 为什么有好多人根本看不懂一幅艺术画的美在哪里。。而画的人才真的会理会得出感情。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 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 美需要。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文章TAG:艺术  艺术素养  素养  心得  艺术素养的心得感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