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课反思,小班图形分类科学课的反思怎么写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8-20 00:17:40
本文目录一览
1,小班图形分类科学课的反思怎么写
活动目标1、 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2、 不受颜色、大小的干扰熟练地按图形形状分类。3、 激发幼儿对图形分类的兴趣。活动准备1、 几何图形拼图一副。2、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小卡片四套。3、 四种图形大卡片各一个。活动过程一、 幼儿操作图形,回忆发现图形特征,让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观察回忆,调动幼儿对图形已有的经验,初步掌握图形的形状。二、 出示四种图形的大卡片,师幼结活生活中的实物总结图形特征。三、 出示集合图形拼贴图,找一找各种图形,感受图形的应用。四、 游戏:分类整理“送图形娃娃回家”,让幼儿巩固了图形的特征,培养了幼儿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
2,幼儿园小班科学汽车对对碰的反思
不足之处: 教学时间上没有安排好,原打算三个教学环节连起来上完。“汽车展示会”上15分钟,“开汽车”准备20分钟,“画汽车”为难点准备30分钟,可是在“开汽车”过程中,因怕时间不够,做完三遍开车游戏,我指令幼儿将车开进“停车场”,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想玩,似乎都不愿意停车休息,接着上第三环节“画汽车”,小朋友也许是开车过程太兴奋,也许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时的课堂纪律有些显乱,教师强调好一阵幼儿才安静下来,由上我认为如把“汽车展示会”和“开汽车”放在上午一起上,而把“画汽车”环节放在下午上,那么从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出发,“开汽车”游戏就可多做几遍,延长时间,还可分小组竞赛,看看哪组的司机最文明最遵守交通规则,那么下午再上“画汽车”课时,小朋友就无疲倦感,精力更集中,充沛、想像思考的时间也可延长,我想那样小朋友就能把“未来汽车”画得更漂亮,能够取得更好一些的教学效果吧。
3,小班科学谁的力气大的听课反思
设计意图:幼儿对玩充满了兴趣,但对于力的大小没有真正的探究过,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试图通过让孩子自己的动手尝试和操作,培养他们对力的大小的兴趣,知道自己的身体有力气,用力可以是物体动起来,对于力的探索有着极大的兴趣。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身体有力气,用力就可以使物体运动。 2、愿意探索力,能大胆探索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关系。 3、对有关力的现象感兴趣,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自己用力就可以让一些物体动起来。 2、物质准备:羊角球、刺猬球、飞盘、足球、拎的小桶、小车独轮车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1、今天老师看见你们很高兴,很想抱抱你们,选1~2个幼儿抱一抱。提问:老师有没有抱起来?老师是怎么把她抱起来的?(用力)老师身体的哪个地方用力了?(手用力了)2、试一试:谁的力气大,激发活动的兴趣。实践活动一、分组活动并讲解活动规则。 教师(出示玩具)宝宝们,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玩具,你们想不想玩啊?请宝宝们上来玩一玩吧。 玩后提问:你玩的什么玩具?你是怎么把它玩起来的?你的身体哪个地方用力了?二、再次探索力的大小。实践活动二:体验自己用力大小与物体的关系。 教师:老师这里,还有许多东西,刺猬球、小车、轮胎等。请你们去试一试,让它们动起来,想一想,你的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劲?(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探索)并加强个别辅导,“你是怎么让轮胎动起来的?”(推的)“身体的什么地方用力的?”(膀子)“用了力就怎么样了?”(轮胎就滚动了) 1、引导幼儿认识对不同的物体要用身体不同部位的力。 教师:踢球的时候什么地方在用力?(小脚在用力) 我们玩球的时候想把球踢远,脚踢的时候就要怎样?(用力踢) 如果想踢得近一点呢?(轻轻踢,少用点力) 教师:拎小桶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用力?(手、胳膊、肩膀) 如果你想拎起重的东西,用的力气应该怎样?拎起轻的东西呢?(用力大,就能拎起重的东西,用力小,只能拎起轻的东西) 教师:当你在推小车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要用力?(手和脚都要用力) 要想让小车跑得快,用力就应怎样?(用力就要大)跑得慢呢?(用力就小) 2、师幼共同小结:原来,我们用力就能使物体动起来。物体动的快、慢、远、近都和我们用力的大小有关系。 三、游戏活动:《大皮球》 幼儿两两做游戏,当唱到拍的轻的时候,扮大皮球的幼儿轻轻地跳起来,唱到拍的重的时候,幼儿跳高一点,游戏进行2—3遍。
4,小班 科学活动反思 猜猜他是谁
小班活动:请你猜猜他是谁设计思路: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与老师、同伴交往的范围逐渐扩大,初步萌发对教师亲近和交往的愿望,开始认同和接纳小伙伴。本活动的价值一:让幼儿参与层层递进的活动环节——猜猜熟悉的老师→猜猜身边的同伴→猜猜新朋友(客人老师),在和同伴讲讲、猜猜、玩玩的过程中融入幼儿园大家庭,并愿意对周围人表示亲近和友好,体验共同生活的快乐。价值二:让幼儿辨听声音、辨别外貌特征等猜测教师和同伴,挑战幼儿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记忆能力,让幼儿愉快地学习。活动目标:1、猜猜同伴和教师,喜欢参与集体活动看看、讲讲。2、愿意对熟悉的人表示亲近与友好。活动重点:愿意参与猜人游戏,感受活动的快乐。活动难点:尝试通过辨听声音、辨别外貌特征等进行猜测。活动准备:1、材料准备:屏风、头饰、照片若干(用PPT呈现)2、经验准备:幼儿已共同生活1-2个月,同伴之间逐渐熟悉活动过程:一、猜教师——亲近教师(环节意图:由熟悉的教师开始,辨听声音猜测最熟悉的人,初步了解猜猜游戏的玩法,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听声音,请你猜猜她是谁?(两位老师躲在屏风后面,让幼儿听声音猜猜是谁)师:请你猜猜我是谁?2、鼓励幼儿和喜欢的老师抱一抱小结:仔细用耳朵听,也能知道是谁来了。二、猜同伴——亲近同伴(环节意图:尝试通过辨别外貌特征猜测同伴,关注局部、细节和整体印象,在看看、讲讲中进一步体验猜朋友的快乐。)1、观看PPT——出示一张幼儿侧面照片1)问:这位朋友是谁呀?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鼓励幼儿关注幼儿的发型、头饰等猜测好朋友。2、观看PPT——出示一张幼儿背面照片1)问:这位朋友背面对着我们,看不出她的小脸蛋,这下要考考你们喽,猜猜她会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动拥抱。过渡:刚才我们看了好朋友侧面的照片、背面的照片,都能猜出来是哪位好朋友,现在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儿歌,看看儿歌里说的是谁?3、教师念儿歌,幼儿猜同伴1)教师根据一名幼儿的特点编一首儿歌,让集体幼儿猜2)请出被猜的幼儿,边念儿歌边验证小结:我们不仅能猜出自己的老师还能猜出好朋友,真是了不起的好宝宝。过渡语:看,今天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都是我们的新朋友,我们也来认识认识他们好吗。三、猜客人老师——招呼新朋友(环节意图:将幼儿猜测的范围由熟悉的人扩展到身边的客人老师,愿意猜猜、看看,亲近新朋友。)1、首先介绍一下这位老师(出示第一位客人老师),找一找她在哪里呀?(鼓励幼儿到现场找到客人老师,并与客人老师打招呼问好。)2、新来的的朋友也被我们发现了啊,那还有一张照片(出示第二位客人老师),请你猜猜是谁,她在哪里?(鼓励幼儿看看照片,在座位中寻找新的朋友)和新朋友打招呼、问好。
5,幼儿园小班科学动物怎样睡觉课后反思
《它们怎样睡觉》教学反思《它们怎样睡觉》是一篇儿童科普短文。介绍了鸟、狗、马和蝙蝠等动物各是怎样睡觉的。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理解起来并不是很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便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悟文字,学习写作方法。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适时的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有机会进行说话练习,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一、突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紧紧围绕“千奇百怪”这个词语让学生“说一说千奇百怪的词语含义、”“书中介绍了哪些千奇百怪的睡觉姿势” “你还能说一说其他动物千奇百怪的睡觉姿势吗”等等,给学生创设不同的语境,设计不同的说话形式,充分让学生练习说话。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动物睡觉的姿势千奇百怪。二、让学生亲身体验,走入文章,感悟文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介绍小动物睡觉姿势。孩子们在了解课文内容后,能够畅所欲言。在汇报的同时训练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边说边表演,学生不仅能够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了说话的兴趣。学生很愿意对睡姿的奇特进行体会,看得出来孩子真正进入角色了而且把课文学到心里了。三、多媒体的介入,为教学增添新的活力课件的直观、形象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学习资料,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到轻松而且愉快。恰到好处的应用为学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对于知识的拓展采用了图片展示并加以介绍,孩子深切感受到动物睡姿的千奇百怪,还能利用老师出示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感觉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中来。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说话写话练习,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1. 别克英朗加全系93#汽油即可。2. 汽车加油的窍门及注意事项:3. 油品的质量关系着喷油嘴上的积炭的多少,垃圾油引发堵塞是常事。加油要到固定的加油点,最好选择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星级加油站,油品质量有保证。加油后记得开发票,以作凭证。4. 汽车加油的窍门及注意事项:(1)雷雨天气最好不要去加油,因为这也是出于防雷击、避免火灾的安全考虑。由于汽油属于易燃品,在给汽车加油时,易燃的油蒸气容易弥散到周围的空气中,万一被雷击中,后果不堪设想。(2)天气较热时,油箱里汽油的最佳容量是一半到三分之二左右。加满油反而会加重引擎的负荷,也叫油耗油,不过也不能等到完全没有油了再加。如果油表的指针接近或刚刚指向红线时,就该考虑加油了。(3)夜间或凌晨加油的确会比较划算,因为汽油是以体积而不是以重量计费,根据热胀冷缩原理,温度较低的夜间、凌晨汽油体积比较小,因此花同样的钱可以多加一些油。这里需要提出一点,加油的时候最好避开加油站为储油罐加油的这段时间,因为此时储油罐底的沉淀物都被激起,此时去加油,很有可能会加入有杂质的汽油,增加发动机积炭。
6,幼儿园科学糖怎么不见了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一天班级的小潘带了两块糖,活动期间他吃了一块,有的小朋友看见也想吃就像他要,他不给,活动结束多到了喝水时间,他怕别人抢就把糖藏在了水杯里。等他想起自己的糖时在去找糖已经不见了。他就找到我说有人偷吃了他的糖。我拿起水杯发现原来他把糖放进有水的杯子中化了。我就由此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糖在水中的变化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 2、 增强幼儿的好奇心,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 难点:思考“糖怎么不见了”。 活动准备 没人一个小水杯,一块糖,汤勺。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糖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的兴趣。 看看你们的座子上都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 今天老师请你们试试,仔细看看糖放到水里会怎么样。 幼儿实验、观察交流。 2、引导幼儿观察溶解现象。 你们刚刚看见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到哪去了?他真的没了吗?他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 幼儿讨论交流 3、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 4、活动延伸。 你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东西向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对引导幼儿好奇心、独立思考、表达等习惯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有待改进,本次活动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本次活动我主要设计了一些简单、明确、有层次性的问题,来突破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如何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是很重要的。 在活动的前半部分我主要设计了一些适合小班孩子的实际理解类的问题,所以幼儿的认知记忆性回答最多,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活动最后环节,我的提问是属于创造性的,如:“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像它们一样,放在水里会溶解呢?”第一研时幼儿的回答还是蛮到位的,能根据生活经验就离说明。但是在第二研的时候,幼儿的回答变成了无回答和回答错,以及机械性的回答,只有两名幼儿回答正确。这说明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的还不够充分,应该及时的根据课堂的需要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简化,如在第一环节时,幼儿已经回答溶掉了,他们已经知道糖会在水中化掉,那么老师就不必要再重做一遍实验,而是给幼儿去尝试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去验证,自己的说法是否正确。在尝试的过程中让幼儿能够充分理解,积极回答,利用好教学机智让幼儿品尝,减少无用的等待时间 。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不少小问题,如操作时提醒幼儿看好杯子,注意力要集中。口语上也要注意,在幼儿知道了那是溶解的现象时,教师在后面的讲解时就要用上溶解一词。整个过程的课堂气氛还是比较好的。幼儿的参与性比较积极。另外,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是选择语言发展好、能力强的幼儿回答问题,很少请到那些胆小、怯懦,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幼儿回答问题,使能力弱的幼儿得不到发展。活动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有深度,但是经过思考后肯定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适当地请比较胆小的幼儿勇于尝试,我想每个幼儿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感,从而增强自信心。相信在这样的引导和鼓励下,幼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最后一个环节拓展思路的时候,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溶解的呢?个别幼儿说是,我直接替代幼儿说了不是。这里教师的有效提问应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可以举例说明有些不能溶解的物体,如:大米、沙子等物体,让幼儿回家操作后再来告诉老师,此处的灵活性很大,这需要在将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经验。
7,科学活动什么不见了教学反思
任何一个教学活动,内容选择很重要。科学活动更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具有生活性和游戏性的内容。考虑到本学期,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年龄小、动手能力弱,所以我选择了一个很直观、操作性又强的内容——溶解。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我觉得整个活动的步骤比较清晰。活动一开始,我直接请幼儿观察教师实验。实验一:出示一杯温水,之后再出示白糖,我把白糖放进水杯里,让幼儿观察白糖的变化。因为是温水,溶解不是很明显,我又用调羹搅拌了一下,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白糖不见了。这时我就引出了活动的关键词——“溶解”。实验二:我又换了一杯水,把一些小石子放入水杯,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有无变化。这个实验幼儿发现,无论怎么搅拌,小石子还是在水杯里,看得见。这时我简单的做个总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会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接着我请幼儿想一想:平时看见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也能溶化?这个环节可能我提示不够,幼儿都不能回答。在幼儿实验前,我先简单的介绍了实验材料(盐、果珍、奶粉、红豆、沙子)和实验的注意点。可是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在材料的准备上我有所欠缺,考虑的不够周到。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每位幼儿选择一种材料进行实验,我建议选择果珍、奶粉和盐放入温水中的幼儿,可以品尝一下水的味道。但个别选择沙子的幼儿,也想品尝它的味道。所以对于沙子这个材料,就缺乏安全性。另外我只提供每位幼儿一个杯子,只能做一次实验,减少了幼儿的操作次数,局限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应该多提供幼儿一些杯子,幼儿可以尝试选择其他的材料进行实验,帮这样幼儿更好地发现哪些东西能溶化。最后在总结实验结果时,我采用的方法是:幼儿总结,教师记录。在这一环节中,感觉时间比较仓促。我没有给幼儿充分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更多的是我在总结。其实科学活动重点是幼儿操作,教师只是起着引导作用,更多的是要让幼儿自己发现、自己探索。我觉得此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幼儿也比较感兴趣。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还是要多思考、细准备,努力改进自己的步骤,让课堂教学更有效、更完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都需锻炼。本班幼儿在平时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力差,为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只勺子。 2、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白糖、果珍、黄豆、红豆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3、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通过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并愿意主动地将自己的发现与老师小朋友分享。通过每位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并发现有的东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见,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见。由于实验的操作过程充满乐趣,激发了幼儿的对活动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材料的多样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动将多注意这些不足之处,尽量做到完美
文章TAG:
幼儿 幼儿园 小班 科学 幼儿园小班科学课反思
大家都在看
-
语文版《百合花》教案,中秋之夜百合花的背景
2022-12-23
-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案,乘法of有理数的概念
2023-01-01
-
语言活动教案祝福树,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4仅供参考
2023-01-09
-
托班主题教案搬鸡蛋,公仔、大鸡蛋和母鸡妈妈的故事
2023-01-24
-
超越嫉妒心理课教案,我们不会嫉妒爱因斯坦和巴菲特
2023-01-29
-
络绎梨花免费教案,第二集:《特种兵》第一集
2023-02-13
-
幼儿园健康教案 换牙,教案怎么写?
2023-02-13
-
手指教案和反思,幼儿园教材:毛球运动项目
2023-02-17
-
教案悬空,中国古代军队使用矛和盾儿童动手操练
2023-02-26
-
美术活动神奇的圆教案及反思,一文读懂!
2023-02-26
-
五年级上册英语教案译林出版社,怎么拼写英语单词?看这里!
2022-12-15
-
中班区域美丽的树的活动教案,中班教案一文读懂!
2023-01-02
-
幼儿园小班剪纸教案小鱼,纸上画a小鱼剪上小鱼
2023-01-03
-
请多喝水教案,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
2023-02-01
-
交通安全记我心大班教案,幼儿园大班交通安全教案1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