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是合理的,因为进料板不一定在两段的中间,所以精馏段的塔板数和提馏段塔板数是可以不同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2,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准确的说,确定回流比要从理论板数和能耗两方面来评估(回流比小,理论板数多,塔高,一次投资成本大,但能耗低。)既然是课程设计肯定要求不会很高了。1、保证回流比在2到8之间吧,一般工业上也就这个数(如果不能达到分离要求,则应提高)。2、塔径不很大或很小,比如1到3米之间。3、最后的塔板数不能很大或很小,建议保证在10到45块之间。 实际上,因为课程设计时间很有限,而且很多都采用的是手算,回流比大都取最小回流比的1.5到2.0倍。我感觉这个方法更适合你。 先计算出最小回流比,给最小回流比再乘以X(1.5到2.0之间随便取),为设计回流比。 最小回流比的计算参考化工原理或课程设计类书目。 如果用计算机,可以按上述方法进行试算、优化。相关软件也可以介绍给你:Proii和Aspen。不过这些软件不是一两天就可以熟练用的。 有问题可以联系我。

化工原理 课程设计

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怎么弄的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先选择生活中遇到的化学原理,再用现有的材料设计课程,在课程中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
1.结构平面布置 2.确定梁板的计算简图 3.梁板的内力分析 4.界面配筋及构造措施 5.绘制施工图 图纸: (1)楼盖结构平面图 (2)板配筋图 (3)次梁配筋图 (4)主梁配筋图
先要选择一个课题,然后按照论文格式填充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设计,主要反应釜的设计,还有工艺图纸的绘制。基本框架就是这样,具体的内容要看老师给的课题。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业技术和化学工程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国外高等学校相继设置化学工程系,开出的课程大都是针对不同化工行业编写各自的生产工艺学,直到二十世纪初才明确认识到各行各业通用的物理操作的共性,并于二十年代出版了第一部化工原理教科书-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我国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创办化学工程系,并开设化工原理课程。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精馏塔的设计,就是书上学的,套用公式计算你所需要的参数。画出精馏塔图,和负荷性能图等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怎么弄的

4,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关于药品干燥

1)明确你的设计任务。例如要不要画流程图?要不要对每个设备作详细的设备计算?要不要对工段作平面布置等等?2)看懂工艺流程,也就是对氨基水杨酸钠干燥工段的工艺流程。如果你们的课程设计已经给出了参考的工艺流程那就好办,认真看读懂每个设备有什么用就可以了。如果不知道对氨基水杨酸钠干燥流程是怎样的,那你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上网搜索或者去图书馆查找一些已经工业化的成熟的药品干燥工艺,然后选择一个你认为比较适合的(考虑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你设计的工作量等),可以作一定的修改,例如减少一些“可有可无”的设备,这样会对你后面的设计减少很大的工作量。3)流程定下来之后,就要对整个工段作物料恒算(如有必要,还要进行能量恒算),这个事整个设计的基础,不要算错了。4)物料恒算之后,知道每个设备进出口的物流量了,那就可以做设备设计。对干燥工段,一般来说,干燥器的设计是必须的(当然还是要看你的设计任务有没有要求),可以参考一些关于干燥设备的书。我不知道你设计的这种药品所需要的干燥器属于什么类型,如果是气体干燥器或者喷雾干燥器的话,推荐这样一本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传热传质过程设备计算》(邹华生等编著)。5)工段的工艺流程图、设备的装配图、设备平面布置图(如有要求)可以用Auto CAD这个软件来画,如果还不会用,要先学学,这个软件对化工学生来说挺有用的。就说这些吧,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
你好!路过这里,发现这里的问题太难回答,因为太专业性。。。。。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5,精馏塔的工作原理及参考文献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文档类别: 课程设计 文档大小: 2.99 mb 文档评级: 文档格式: word文件,wps格式文档 文档更新: 2006-6-14 17:48:33 页面刷新: 2009-7-5 23:34:15 下载次数: 3782 其它信息: 全文下载 word文件格式下载 6 文钱文钱不够?文档介绍: 之外,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目 录前 言 2第一章 总论 1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能力目标 1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1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2第二章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4一、概述 4二、板式精馏塔设计的内容 4三、精馏塔设计的一般步骤 5四、设计方案的确定 6五、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7(四)塔效率估算 13六、塔板及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设计 14(三)溢流装置 18第三章 板式塔的结构设计初步 32(一)结构初步 32(二)辅助设备 33第四章 常用设计数据 34(一)单流型塔板系列参数 34主要参考文献 50 http://www.wendang.com/ 这里有自己去下载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 文档类别: 课程设计 文档大小: 2.99 MB 文档评级: 文档格式: Word文件,WPS格式文档 文档更新: 2006-6-14 17:48:33 页面刷新: 2009-7-5 23:34:15 下载次数: 3782 其它信息: 全文下载Word文件格式下载6 文钱文钱不够?文档介绍: 之外,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目 录前 言 2第一章 总论 1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能力目标 1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 1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步骤 1四、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2第二章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4一、概述 4二、板式精馏塔设计的内容 4三、精馏塔设计的一般步骤 5四、设计方案的确定 6五、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7(四)塔效率估算 13六、塔板及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设计 14(三)溢流装置 18第三章 板式塔的结构设计初步 32(一)结构初步 32(二)辅助设备 33第四章 常用设计数据 34(一)单流型塔板系列参数 34主要参考文献 50 http://www.wendang.com/ 这里有自己去下载

6,怎么做化工课程设计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一)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简介 对给定或选定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型式进行简要的论述。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物料衡算。工艺参数的选定。设备结构的设计和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3辅助设备的选型 典型辅助设备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设备型号。规格的选定。 4工艺流程图 以单线图的形式绘制,标出主体设备与辅助设备的物流方向、物流量、能流量、主要测量点。 5主要设备的工艺条件图 图面应包括设备的主要工艺尺寸,技术特性表和接管表。 6设计说明书内容 设计任务书; 目录; 设计方案简介; 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 辅助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设计结果汇总; 设计评述; 参考资料。 (二)时间安排 1设计动员,发放设计任务书。(0.5天) 2阅读设计指导书,查阅资料、拟定设计程序和进度计划。(0.5天) 3现场调查。设计指导教师负责帮助学生拟定调查提纲,指导学生进行现场调查。(0.5天) 4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说明书。(3.5天) 三、课程设计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的内容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的质量;完成题目的难度;独立完成设计情况;答辩情况。采取审定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成绩评定按百分制记分。 四、课程设计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板式塔设计,自编。 (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柴诚敬等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师可根据设计题目指定相关的指导书籍 五、课程设计的题目类型及选题要求 (一)精馏塔设计 针对不同物系,双组分或多组分,常压或减压以及筛板、浮阀等不同板型和工艺条件立题。 (二)蒸发器设计 针对不同物系的多效蒸发装置立题。 (三)干燥器设计 针对不同物料、不同型式的干燥器立题。 六、执行大纲的若干说明 (一)关于题目要求 题目类型以精馏、吸收、干燥为主,因为这些类型题目能较好满足综合应用本门课程所学知识的要求,其它类型题目根据需要逐步增加。 在选题时要求在给定的物系〔料〕。操作条件、型式等方面尽量做到多样化,以利学生独立完成。使题目具有不同的难度,以便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 在设计内容上各题目应规定必须完成的基本部分和酌情进行的加深部分,即学生在完成基本部分后,可以在流程、主要设备型式、设计方法的评选,利用电算工具进行方案比较或制图等某一方面予以扩充加深。 (二)关于电算工具的使用 在课程设计中使用电算工具应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方面。 应当尽量创造条件使学生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先在部分学生中试行,逐步扩大。 (三)关于设计资料 每个类型题目编写一份设计指导书,指导书的内容包括课程设计的目的——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说明书和图纸的具体要求〕——整个设计进行的步骤——设计注意事项——设计中若干问题的说明——设计参考资料目录。 (四)关于课程设计的指导方法 在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过程中,如何对学生施行指导才有利于学生两个能力的培养,尚有待实践和总结,这也是提高课程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务必 2008-12-13 12:57
没看懂什么意思?

7,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水吸收二氧化碳填料塔模板

填料塔的结构 http://www.hebust.edu.cn/jpk/hgyl/wlkc/10/fenbu.gif典型填料塔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部件有塔体、填料及支承、流体分布器及再分布器、除沫器等。操作时,液体自塔上部进入,并通过液体分布气均匀喷洒于塔截面上,并在填料表面呈膜状流下;气体自塔下部进入,通过填料层中的空隙由塔顶排出。气液两相在液膜表面进行传质。 2、填料特性的评价 填料不仅提供了气液两相的接触表面,而且促使气液两相分散,液膜不断更新。填料性能可以由以下三方面予以评价。 ⑴ 比表面积a:填料应提供尽可能多的表面积,以单位填充体积所具有的填料表面来表示填料的这一特性,称为比表面积a,单位为m2/m3。 ⑵ 空隙率ε:单位体积填料所具有的空隙体积,称为空隙率。气体是在填料间的空隙内流动的,为减少气体的流动阻力,提高填料塔的允许气速,填料层应有尽可能大的空隙率。 ⑶ 填料的几何形状:比表面积、空隙率大致相同而形状不同的两种填料,在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上可有显著的差别,但目前对填料的几何形状还没有定量的表达。 3、几种常用填料 常用填料有散装填料和规整填料,材质有实体材料和网体材料。 10.2.2气液两相在填料层内的流动 1、液体 理想的流动状态是自上而下,沿填料表面成膜状流动,液膜从一个填料到另一个填料不断更新。要求液体在填料表面铺展成膜、液体在塔内的分布要均匀、液膜厚度要合适。 液体在乱堆填料中有一定的自分布能力。因此,对于小塔,可利用自分布能力,预分布要求校低;对于大塔,很难利用填料的自分布能力达到全塔截面的分布均匀,对初始分布要求校高;另外,填料层内可能出现沟流现象或壁流现象,需对液体进行再分布。 液体在塔内的液膜厚度与持液量有关,持液量是单位填充体积所具有的液体量。喷淋量大,持液量也大,液膜厚度增加;在正常操作的气速范围内,气速的增加,对液膜厚度的影响不大。 2、气体 气体在填料塔内在压强差的推动下自下而上穿过填料空隙上升,并与液膜接触进行传质。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及液体流量等因素有关。 当液体量为零时,干填料的压降Δp随气速u的增大而增大。 当有液体喷淋时,液体量一定,气速u增大,压降Δp增大,相同气速下压降Δp较干填料的压降高。在气速u较小时,气速u增大,液膜厚度变化不大。当气速u增大到某一值时,液膜厚度开始增大,持液量也增大,出现拦液现象,此时,填料层压降与空塔速度关系曲线的斜率增大,此点称为载点。自载点以后,气速u继续增大到某一值时,持液量大增,液体积累出现液泛现象,此气速值称为液泛气速。 液体量增大,泛点气速下降,在相同气速下,液体量大,压降也大。 3、液泛: 液泛是填料塔的非正常操作。发生液泛时,液体不能顺利流下,气液传质不能正常进行。在泛点之前,气体为连续相,液体为分散相;泛点之后,气体为分散相,液体为连续相。泛点又称为转相点,此时,压降Δp剧增,液体返混和气体液沫夹带的现象严重,传质效果极差。 设计时,操作气速=50%~80%的泛点气速。泛点气速可根据泛点关联图估计。 4、填料塔的操作范围 当液体量一定时,若气体量很小,传质过程主要靠扩散进行,传质效果不好;气体量很大,将会导致液泛发生。 当气体量一定时,若液体量很小,会有部分填料得不到润湿,传质效果不好;若液体量很大,将会导致液泛发生。 最大气体量或最大液体量,可以根据泛点气速来估计;最小气体量和最小液体量必须根据经验来确定。 10.2.3填料塔的传质 填料层内的传质速率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搞清。有效接触面积是真正参与传质的面积。有效接触面积,包括填料的有效润湿表面和可能存在的液滴、气泡表面积,有效接触表面<填料的接触表面<干填料表面。关于填料的润湿表面,恩田等人提出了如下的经验关联式: 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些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10.2.4 填料塔的附属结构 ⑴ 支撑板:主要是支撑塔内的填料,同时又能保证气液两相的顺利通过。 ⑵ 液体分布器:对进入塔内的液体进行分布,使得液体在塔截面上分布均匀。 ⑶ 液体再分布器:为改善向壁偏流效应造成的液体分布不均,在填料层内部每隔一定高度设置的装置。 ⑷ 除沫器:用来除去由填料层顶部逸出的气体中的液滴,安装在液体分布器上方。 10.2.5板式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对许多逆流接触的过程,填料塔和板式塔都可以使用。各种塔型各有优劣,应根据物系综合考虑选择。 ⑴ 填料塔操作范围较小,特别是对于液体负荷的变化更为敏感。 ⑵ 填料塔不宜于处理易聚合或含有固体悬浮物的物料。 ⑶ 当气液接触过程中需要冷却以移出反应热或溶解热时,不适宜用填料塔。另外,当有侧线出料时,填料塔也不如板式塔方便。 ⑷ 填料塔的塔径可以很小,但板式塔的塔径一般不小于0.6m。 ⑸ 板式塔的设计资料更容易得到而且更为可靠,安全系数可以取得更小。 ⑹ 当塔径不很大时,填料塔的造价便宜。 ⑺ 对于易起泡的物系,填料塔更合适。 ⑻ 对于腐蚀性物系,填料塔更合适。 ⑼ 对于热敏性物系,采用填料塔较好。 ⑽ 填料塔的压降比板式塔小,更适于真空操作

文章TAG: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