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中物理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三人行物理网:http://www.srxedu.net/这里应该有你想要的东西

{0}

2,初中物理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物理教学设计原则上可以大致分成3个阶段:中学物理的思路设计阶段、中学物理的活动设计阶段和中学物理的心理模拟阶段。① 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是物理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把握物理课程思路的前提条件下,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只是教学方案的纲要设计,许多工作只是原则性的、笼统的,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比如,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猜测尝试→验证设想→用数学方法阐述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解决新问题。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有待于在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阶段完成。② 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3W”,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想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如果说教学思想设计是一幢大厦的建筑图纸,那么教学活动设计就是具体的建筑施工。图纸确定下来后,具体的建筑施工可以有各种方案。同样,确定下一个物理教学思路,具体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活动设计也是各式各样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师不但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而且要有创造性、灵活性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的物理规律教学思路确定后,物理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规律(比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下一步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安排。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关系的协调统一。物理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教材内与教材外的统一、主体活动与主导活动的统一、分层活动与整体活动的统一等三对主要矛盾。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os7pbUFaxCKO28S1iGxFg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来自:百度网盘提取码: ngmt复制提取码跳转?pwd=ngmt 提取码: ngmt

{1}

3,初中物理教学设计 怎样描述力

三个方面:1.力的三要素2.力的单位3.力的示意图
个人认为从力的分类,产生原理,性质,效果等这些方面论述

{2}

4,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什么是力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通常用字母F来表示。
看你设计什么类型的了,初中物理一般就用幻灯片就是powerpoint,就可以了

5,如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情境设计

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科学性。物理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依据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科学实验方法来精心的设问。如果设计的问题经不起科学的经验,那么反而会误导学生,弄巧成拙。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针对性。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物理教学要求、物理考试大纲,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设问。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知识点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怎样在物理教学中设计良好的新课导入

这个要根据具体课程具体分析的。当然我是从高中来说的。比如机械能守恒,可以从老的,教熟悉的物理模型出发,让学生自己推倒出机械能守恒。再比如楞次定律,也可以从能量角度设计好物理模型让学生自己推倒做出结论。应该说,新课引入的具体设计完全体现一位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对专业有强大的理解,强大的把握,想做好课程还是很容易的。
《教案》编写基本要求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教案是教师以章节或课时为单位编写的教学具体方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一般包括班级,学科名称,课时的教学目的,课程的类型,课程的进程(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间分配,作业,师生活动设计),教具等. 2,编写教案应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 3,教案既不同于教学大纲,也不等同于讲稿(或讲课提纲).教学大纲是对课程的总体要求,而教案则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具体细化并精心设计的授课框架.讲稿(或讲课提纲)是丰富和内化教案中的具体要求并实现这些设想的实质内容和书面台词,要求充分考虑如何实现教案中所要求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4,教案在编写好之后,只要教学大纲没有修订,且教案编写又比较适当,并不需要每学期都重新编写,只需根据每学期教学和相应调整;而讲稿(或讲课提纲)则应根据学科的发展以及该学期任课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必要的更新和修改. 二,教案编写的形式和内容 1,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年级,学年,学期,任课老师,编写时间. 2,教案可大可小,或详或略.建议首先以章为单位编写教案,然后再按一章中各节的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编写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 3,每门课程的教案除了在首页对该门课程的总体要求按格式撰写(或制作)外,对该门课程中的每一个章节都要附首页,按照首页的格式要求撰写(或制作).教案书写严谨科学,字体规范. 三,每章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本章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列出节名)及学时分配; 3,本章教学内容和重点和难点; 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 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等. 四,每一课时单元授课教案编写的具体内容 1,本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到知识点); 2,本单元的教学方式(手段); 3,本单元师生活动设计; 4,本单元的讲课提纲,板书设计(或电子教案); 5,本单元的作业布置等. 五,由于课程类别,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书写的具体格式不作统一的规定,但基本框架必须包含上述主要内容.

7,初中物理教学设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1、学生的基础2、实验设计、操作3、重难点突破方法4、巩固练习5、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
根据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物理教学设计原则上可以大致分成3个阶段:中学物理的思路设计阶段、中学物理的活动设计阶段和中学物理的心理模拟阶段。 ① 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是物理教师根据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和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把握物理课程思路的前提条件下,明确教学目标,编制出有一定层次的教学程序。物理教学的思路设计只是教学方案的纲要设计,许多工作只是原则性的、笼统的,还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比如,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猜测尝试→验证设想→用数学方法阐述物理规律→应用物理规律解决新问题。思路设计阶段给出了原则性的设计思路,还有许多具体的工作有待于在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阶段完成。 ② 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 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确定师生双方活动的方式,可以概括为“3W”,Who(谁来做),What(做什么),How(如何做)。中学物理教学的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思想设计的具体化和明细化。如果说教学思想设计是一幢大厦的建筑图纸,那么教学活动设计就是具体的建筑施工。 图纸确定下来后,具体的建筑施工可以有各种方案。同样,确定下一个物理教学思路,具体的活动方式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活动设计也是各式各样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物理教学设计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中学物理教师不但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而且要有创造性、灵活性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的能力。例如上面提到的物理规律教学思路确定后,物理教师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物理规律(比如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并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下一步具体的教学活动的安排。 中学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多因素、多层次、多关系的协调统一。物理教师在活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教材内与教材外的统一、主体活动与主导活动的统一、分层活动与整体活动的统一等三对主要矛盾。 ③ 中学物理教学的心理模拟 中学物理教学的心理模拟阶段是物理教师对经过思想设计和活动设计两个阶段得到的物理教学方案的一种可行性验证,是教师本人对方案可行性的反思和心理自证。在心理模拟阶段,物理教师主要以心理活动为主,以想像中的学生为对象,以内部言语和表象为主要活动形式,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物理教学活动进行模拟预演。通过心理预演和推敲,教师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
1).r2=u2/i2=24v/0.2a=120殴。2).i1=u1/r1=24v/80欧=0.3a。i并=i1+i2=0.2+0.3=0.5(a)。r并=u/i并=24/0.5=48欧。r2=r1r并/(r1-r并)=80x48/(80-48)=120欧。2.不对。不结合物理规律,纯粹数学意义变形没有物理意义。电阻是导体其固有的属性,不因外因电压、电流而变,谈不上正比反比。电阻是常量,不随变量而变。实验证明电压为原来的n倍,电流也为原n倍,比值仍为r。圆周长变为原来n倍,半径为原n倍,兀变了吗?

8,物体的浮与沉教案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同种材料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在实验探究中纠正原有对沉浮的错误认识。【教学准备】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1个。学生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学生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小刀,回形针,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物体的浮与沉教学过程】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师: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对这些物体进行预测、并说明理由,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4、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并提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进行预测、并说明理由。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的。)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体温: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物体的浮与沉教案的板书设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 沉木块 浮塑料块 浮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沉与浮科学教案中班《蔬菜的沉浮》
我是来看评论的

文章TAG:物理教学设计物理  物理教学  教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