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教孩子20以内加减法

要不把一包香烟拆了,20根,慢慢教。。。

如何教孩子20以内加减法

2,幼小衔接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一、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1、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2、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12开始数。3、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12开始倒数。二、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三、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四、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五、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幼小衔接数学加减法怎么教

3,帮我出几道幼儿园的加减法

三加四 五加五 一加二

帮我出几道幼儿园的加减法

4,幼小衔接数学20以内加减法怎么教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要求是:1、 能熟练地从“1”开始往下数。2、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例如:老师说:从4开始数;从 12开始数。3、 能熟练地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倒数。例:老师说:从4开始倒数,从 12开始倒数。数数是小班的学习内容,我们老师觉得应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会。可是,我 们却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 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 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例如:7与8哪个 大?12与4哪个大?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很多孩子会看题,但不会念题。孩子知道“+”、 -”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 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第六步 教孩子进行计算:1、数手指加减法: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的前面数开始倒数,15前面 是14, 倒数2个手指就是13,那么15-2=13。2、个、十位相加减法:加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减法例如:15-2=,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减就是5-2=3,十位与十位相减1-0=1,那么15-2=13。这两种方法相对来说,“数手指”只适合两个数中有一个是单数的加法算式,因 为如果两个数都是双数,那么手指就不够用了;而“个、十位相加减法”虽难学些,但能适用于所有算式计算,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说,我建议用“个、十位相加减法”。20以内的数的分成及加减法,是幼儿对数与量的基本认识。是幼儿园教材中的学习内容。如何教好“20以内的加法”呢?我在这里谈几点学习20以内的加法”的心得。(1) 点数。注意要点:手、口、眼一致,开始是自问自答,如数完问“一共有几个?”“3个”,一定要再让他看一遍,即你要给复习一遍,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为什么是“3个”,这就叫“3个”,继而可以先问他有几个,然后要看他的反应,家长快速判断,以便用哪种辅助的方法。在教点数的同时,我教了于泽杰十个指头表示“几”的方法,所以到后来就可以用手指表示法辅助他,教具最初选择同样的物品,注意经常更换,我们那时笔帽、瓜子、栗子、积木、塑料片、花生仁,总在换,后来发现他对我们写字画画有兴趣,在做这些同时,又加进了画的东西,如画o、r、□,然后在旁边写上数字,数字一定在数完后再写,因为这个数字是辅助他理解的。点数从3以内开始,突破以后泛化到5以内,到6以上时,因杰杰在说话节奏上出现问题,最初我并未意识到是节奏问题,只是觉得6到10之间的点数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所以表现很不稳定,直到去“星星雨”反馈才发现是说话没有节奏,导致手、口、眼不一致,结果不稳定,但我那时知道他有数的概念。点数突破又保持很稳定大约用了一个月时间,对于我们这样的孩子,可以说是奇迹。点数稳定以后,目标又提高了,即点数的“内化”,就是你几个东西,孩子能用目测的方法告诉你是“几个”,最初这个方法我是看王老师这样做的,但是对于太多就不适用了,她用二个小盘一个盘里放“1个”,一个盘里放“3个”,告诉他这是1个,这是3个,我们是采用按住他手的方法不让他手动,只能用眼、口,最初是5以内的目测,最多到20以内,其实到10就可以了,主要让他明白的是方法,只要掌握了就可以了,逐渐地他可以不出声只用眼睛和心数,最后说出得数,目的就完全达到了。我感觉内化的过程也是孩子长时间注意力培养的过程,如果你的孩子现在还坐不住,不要说学点数,可能连最基本的东西也学不了。内化的东西在后来做加减法时,还会大有用处。(7)数的组成和分解。正常情况下,应先教数的组成、分解,再教加减法,这也是孩子的数学发育过程,我们是在教会加减法后才教分解、组成的,由于是颠倒了,所以感觉很容易。还是举例5,先拿出5个物品,你告诉他5可以分成3和2、1和4,反之组成也是这样。(8)比较数的大小,是我们近期才解决的问题,以前只是在加减法之前教过他多、少的比较,未教大、小,学前班的内容就有了大、小比较的内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你随便出2个数,他能很快知道哪个大,哪个小,但是用“>”“<”他就联系不到一起,总是出错,我们就让他写出汉字大、小写在数字的下面,结果仍然不奏效,直到我们只要求他把前1个数是大还是小写出来,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相邻数的内容在这里又用上了。比如1和3比较,他知道3大1小,我们就不让他在3下面写上大,只在1的下面写上小,前面是小就写<,如果前面数大就写>,从这可以看出这种孩子的不灵活性,正常孩子很快就能分辨出来用>或<,在教这个时,我们辅助方法是将1-10排列,他一旦错了,一看1-10数字,他就知道哪个在前就是小,哪个在后就是大。

5,幼小衔接的数学加5等于加10减1是怎么算的

这个是错的,+5=5,10-1=9,5≠9望采纳 谢谢
这个肯定错了
没题目??

6,幼小衔接加减法怎么教

一、弄清幼2113小衔接的习惯养成。家长既要更新对孩5261子的成长4102要求,又要督促与指导孩子逐步养成1653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园从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八个方面的具体教育内容与要求,主要以语言行为、益智活动、游戏活动、操练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只是“告知” 与“提醒”的作用。当孩子升上小学后,就要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作些“硬性”规定,违反规定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严重的话还会受到参与打扫卫生或德育操行扣分的惩罚,在心理方面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因此,家长需与孩子一起“步入”小学,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对孩子的习惯养成的标准。?(二)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孩子在读幼儿园时对于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不作“硬性”要求,当孩子“步入”小学,就要根据小学的课程标准,规范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的标准,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因而,家长在开学前也应与孩子展开一次幼小衔接的沟通会话,与孩子一起提高标准。1、要使孩子做到姿势标准。(1)坐姿标准。孩子应坐在桌子偏右一些,腰背要挺拔,胸离桌一拳,眼睛离书本或作业本一尺。正确的坐姿可以延长孩子的坐端正的持久时间,也就增强孩子的学习精力。(2)执笔标准。孩子的握笔姿势也要标准,握笔的拇指和食指应离笔尖一寸距离,其余三指并拢垫笔即可,作业本应放在前面偏左一点,这样有利于看到书写的笔顺和结构情况。2、要使孩子做到书写标准。孩子写字的时候要按照课本或老师所教的笔顺标准来写字,一般是先撇后捺、先横后竖、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外后里(半包围)、先外后里在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规则,具体以教材(近期各版本的笔顺有所变动)为准。并且要边写边念读,这样家长就可以在一旁做点家务也能听清楚,当然最好是在一旁看着孩子写规范字了。(三)与孩子一起学有激情。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有激情,也就是能较长时间专于完成学习任务,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从而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1、先温习。孩子在做家庭作业前,家长要让孩子先把老师当天所教的重点或例题回忆一遍,也可以去翻阅课本例题解题方法,引导孩子如何获得想要的资料,做到明确重点,掌握方法,不要代替孩子而完成任务。2、再运用。家长让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按照刚才梳理的方法抓紧落实,去做作业、做练习、做测试,从而再次巩固应用。3、接纠错。当孩子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发现孩子完成的作业有错时,可以让孩子做完此题后,再引导孩子去检查或检验,实在发现不了就指出其方法上的漏洞,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及时纠错。4、后查验。当孩子完成作业后,一定要让孩子再次查阅或变练检验,无误后才能去完成下一题或另一科。(四)与孩子一起学要得法。家长与孩子一起做到学要得法,就要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1)学习使用工具书。当遇到学习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去查阅学习工具书来解决的,家长尽量指导孩子去查找和搜索答案。比如:查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学习工具书。(2)培养阅读方法。家长告诉孩子对应的阅读方法即可,一些题目还要由家长读给孩子听才行,孩子的识字毕竟还少。阅读的方法教给常用的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等就行。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选择读法,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边读边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感悟和方法要领,并能向家长分享和完整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孩子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并逐渐提高完成作业的正确率,缩小时间差,就能让孩子有学习激情,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二、上小学之前需要准备工作。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准备自带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具以及防控工具。(一)购买学习用具。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去购买可心的书包,以备装下课本、教辅、作业本等发放的学习用书资料;还要购买文具盒,装上数支铅笔(一般买一打)、橡皮擦一只、直尺一把(另一边有波浪线的最好)、改错笔或贴、卷笔器或卷笔刀。其中家长要为孩子削好或卷好最少两支的铅笔,以备对换使用。(二)购买生活用具。家长还要买好水壶以防口渴,购好雨伞或雨衣以备下雨天防淋雨。(三)购买防控工具。家长还要让孩子带上两个一次性口罩,其中一个进校园时就带上,另一个备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带上免洗消毒液,可供孩子洗手消毒。这些日常生活的用具,家长可以让孩子再逐一准备与装袋,一些生活起居常识就要从中贯穿,让孩子能自行整理与准备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三、上小学之后需要注意的问题。(一)确保营养补给。孩子升上小学,从消耗能量上来说,就要比幼儿园大得多,家长应注意加强营养的均衡补给。特别是孩子从午饭到放学回家,体能消耗已经差不多了,一般家庭做作业前,最好能吃点面包或糕点,喝热牛奶,但不宜过饱,20分钟后就可以“开工”了。(二)调整作息时间。孩子上小学后不再是幼儿园时的时间散漫的节奏,而应严格按照学校提供的上下学时间去调整好在家的作息时间,确保每天至少9小时的睡眠时间。特别是上学到校时间的准时,如果迟到,教师会进行询问与批评的。(三)做好接送工作。孩子毕竟还小,家长应每天再学校规定的上学时间后5分钟左右送到校即可,避免拥挤;接回的就应在学校规定的放学时间提前5分钟到校门口,最好与孩子约定相对固定的地方站立等待,以便孩子寻找,无需都挤在校门口等待。(四)做好心理抚慰。孩子毕竟从幼儿园升上小学,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强或自卑心强的话,很容易受到老师或同学的“打击”,或因为学习问题而心理受挫。因此,家长每天应察言观色与细心关爱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梳理期间所遇到的“障碍”,让孩子能高高兴兴上学,开开心心回家。总之,开学在即,家长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由幼儿园升上小学,也是由衷地感到欢喜,同时又会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与责任,老师和孩子们都面临新学期的教与学的新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家长的关爱与辅导下,按时完成课外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新学期取得优异的成绩向老师和家长汇报。

7,幼小衔接班的数学先学分合还是先学加减法

不用刻意去学,国家规定幼儿园不能教小学内容,小学都会教的!会数数,自己简单教点儿加减法吧
大班的话都学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8,幼小衔接的数学题十以内的加减法这题是怎么做看图列算式这道

8-5=3 8-3=57-5=2 7-2=5
16一3=13,13-5=8
没题目??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9,幼儿加减法

必须训练他的逆向思维啊,要能转得过弯,你要训练他,给他展示:我只剩2个苹果,先前吃掉了3个。。原来有几个呀?试试看
逆向思维不好,最好让他明白()-3=2是等于2+3=(),就好了
这个不用期望太高吧 !慢慢就明白了。 关键要明白减法其实是加法的逆向思维 。
只要会背被减数=差+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就OK啦
不如学习学习算盘的使用方法,这样学习加减法省时省力

10,怎样和宝宝说话 宝宝学数学加减法

教孩子(宝宝)数数,不是件很件很轻松的事情,本身宝宝对数字就没有什么概念,让他学会数数(数学)可是难上加难,那现实中该怎么做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呢?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怎样教孩子学数学首先就是调动孩子对数字的兴趣,让孩子的玩耍喝吃饭的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接触数字,包括宝宝经常吃的小零食(记得有一种数字饼干),在孩子的身边多设置“数字”的“熏陶”。为了强化孩子对数字的人是和理解,家长们不妨给孩子多玩一下扑克牌游戏,先把扑克牌里面的J、Q、K、A以及大小王拿掉,剩下的就是纯数字了,和宝宝玩不同的数字识别和加减游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大一点的宝宝,家长们还可以采用一家人集体玩关于数字的游戏进行数字只是的强化:比如认识纸币、利用纸币玩卖买游戏、或者是在逛超市的时候利用商品的价格标签来强化数字概念。家长还可以准备孩子的诸多玩具,来和宝宝讲解一下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先从简单的1+1开始,把一个玩具放在另外一个的旁边,再帮助孩子数一下总共玩具的个数。此外还要记得,家长们还要把简单枯燥的数字加减法“演变成”孩子们喜欢的东西:比如香蕉的个数、自己小板凳的个数、橡皮鸭子的个数以及自己玩具熊的个数,让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学、汉。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家长们还要李泳豪外出游玩的机会,来强化宝宝的数字概念,路边的电线杆、自家的车牌号、动物园里面的长颈鹿个数,都可以帮助宝宝强化数字概念,家长们在教学期间一定要耐心、细心。
不入门指的是不想学还是学不好?? 用他喜欢吃的东西来勾起学习的兴趣·比如你看·这里有1个苹果·如果下次妈妈给你买5个·一共有几个。。。这样去教他·别让他死学而进入烦躁期。。 奖罚制度也可以考虑。。

文章TAG:幼小衔接加减法幼小衔接  衔接  加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