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三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1、一个三位数写在一张纸上,上下颠倒过来看是正着看的1.5倍,正着看是上下颠倒过来看的2/3,这个三位数是几? 2、△+○=9 △+△+○+○+○=25 △=( ) ○=( ) 3、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 12米。如果要把它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其中一条边增加4米,另一条边增长多少米?

三年级趣味数学故事

2,关于数学的绘本有哪些

1、鼠小弟爱数学适合低龄宝宝看,故事篇幅不长,非常好理解,对于涉及数学的部分,有做放大处理,能够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套绘本以小老鼠艾伯为主线,每本一个主题小故事,讲述了艾伯和他的小伙伴一起解决各种问题、收获成长的故事。2、首先有一个苹果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子……作者很巧妙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了形象生动的故事中,以一种既好玩又有趣的方式表达了数字的概念,符合孩子形象化的思维方式。无论在哪个画面中,苹果总是有一个、虫子总是有两条、小鸟总是有三只……孩子们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寻找,将数字和形象结合起来,并随着情节发展不断巩固对数字概念的认识。3、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本书描述了出生于不同地区、环境的小宝宝,他们在肤色、头发、穿着打扮、神态上看起来是那么的不一样。但是他们却发现了彼此的相似,共同分享一样的特征:十个手指头和十个脚趾头。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他们并没有停止交流,而是走到一起,一同相处、嬉闹,共同享受了来自妈妈的那份爱:妈妈的身体交流以及在鼻头上的三个亲亲。4、数一数,亲了几下这是一本无数家庭睡前半小时的必读书。它粉粉的、甜甜的、柔柔的、温温的,满满的都是软枕头和床头灯的味道和光晕。它也实在、有用,里面有孩子要学的数字、要了解的身体部位和要体会的各种各样的感觉。不过,最最重要的是,这本温馨可爱的绘本让你想要亲吻,让你凝眸注视宝宝的红脸蛋,然后禁不住沉醉于如海洋般的天伦深情:小宝贝,要睡觉了,想要多少个亲亲呢?5、你好,数学!把数学基础概念分为五个领域(图形和空间、分类和顺序、数和数数儿、量和比较、规律性)和三个能力阶段(3至5岁低、中、高阶段),图书用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和多元唯美的图画为孩子们呈现一个又一个神奇的数学童话世界。帮助孩子充满乐趣地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们了解数学的一套启蒙教育图画书。

关于数学的绘本有哪些

3,三年级适合看什么绘本

三年级就不应该只是看绘本吧,分子太少,画面太多,不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应该看一些文字比较多的,比如像杨红樱的笑猫系列,孩子们都很爱看,或是一些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这些都可以,三年级了,都开始写作文了,所以不应该只是看绘本了。
小王子!!既是世界名著又是很有爱的绘本呢~the snowman 雪人也很有爱建议您还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童话的英文版本其实原版英语绘本的话国内引进的并不多,您还可以结合一些英语动画激发兴趣~

三年级适合看什么绘本

4,数学小绘本故事大全

一 以五一假期为内容体现万以内数加减法用长度单位编写一个绘本小事利用长度单位编一个数学故事,二年级,有 一天早上,小淘气轻轻地走到母亲的床前对她说:“妈妈,妈妈!我做了一个梦。”回“你梦见什么好吃答的了?”妈妈笑眯眯地问。小孩想了想,然后说:“早晨,我从2米的床上起来,拿起2分米长的牙刷,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刷牙,然后洗脸吃饭。走了200米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分米高的课桌椅子上,拿出2分米长的铅笔盒和5毫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上体育课,老师又组织班级包括我在内的体育尖子生,沿着400米一圈的学校操场跑道,跑了两圈半刚好是1000米。妈妈您说我这累不累。。。。。。”“累、累、累,我的儿子真累。”妈妈忙不迭声地说,“赶明儿双休日我和你爸一定开车带你到郊外兜兜风去。” 二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绘本如何制作 想一些数学故事,比如说,圆规的由来,数字的发明,阿拉伯数字,关于数学的回都可以,图文并茂,做的跟答绘本差不多就可以了 三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绘本如何制作 想一些数学故事,比如说,圆规的由来,数字的发明,阿拉伯数字,关于数学的专都可以,图文并属茂,做的跟绘本差不多就可以了 四 数学绘本怎么做 把具有典型意义的数学内容罗列出来,然后加上一些有趣的图画,做成一幅幅图片(最好能穿插一些小故事在里面),然后把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好,图画+文字,绘本就做成了。两只老虎儿童手工 五 关于周长的数学幽默故事绘本怎么做幇我解答吧!谢谢! 大脸猫和蓝皮鼠都认为自己跑得快. 大脸猫说:“我腿长,步子大,一步顶你两步,我跑回得一定比你答快!” 蓝皮鼠不甘示弱地说:“我虽然腿短,但是步子迈得快,你刚迈出一步,我三步都迈出去了,我跑得肯定比你快!” 它们两个争论半天,谁也不服气,只好实地比试一下.刚好一个工地上画了三个半圆(一个大的半圆,两个小的半圆;已知大的半圆的直径是小的半圆的直径的二倍). 大脸猫指着半圆说:“沿着这个大半圆可以从甲跑到乙,沿着这两个小的半圆也可以从甲跑到乙.两条道路你挑吧.”蓝皮鼠挑选了两个小半圆连接成的道路. 他们两个在甲处站好,一声令下,各自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飞快地跑着.大脸猫腿长步大,蓝皮鼠步小轻快.说也奇怪,他们两个不先不后同时到达了乙处.他们尽管谁也不服气,可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两条道路哪个长呢?其实是一样长. 如果把两个小半圆改成三个小半圆、四个小半圆……一百个小半圆呢,大半圆的周长和这些小半圆的周长之和仍然相等吗?回答是肯定的.从计算圆周长的公式上很容易看到这个结论,不信你就动手算算. 六 关于周长的数学幽默故事绘本怎么做 大脸猫和蓝皮鼠都认为自己跑得快. 大脸猫说:“我腿长,步子大,一步顶你两步,我跑得回一定比你快!” 蓝皮鼠不甘示答弱地说:“我虽然腿短,但是步子迈得快,你刚迈出一步,我三步都迈出去了,我跑得肯定比你快!” 它们两个争论半天,谁也不服气,只好实地比试一下.刚好一个工地上画了三个半圆(一个大的半圆,两个小的半圆;已知大的半圆的直径是小的半圆的直径的二倍). 大脸猫指着半圆说:“沿着这个大半圆可以从甲跑到乙,沿着这两个小的半圆也可以从甲跑到乙.两条道路你挑吧.”蓝皮鼠挑选了两个小半圆连接成的道路. 他们两个在甲处站好,一声令下,各自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飞快地跑着.大脸猫腿长步大,蓝皮鼠步小轻快.说也奇怪,他们两个不先不后同时到达了乙处.他们尽管谁也不服气,可是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这两条道路哪个长呢?其实是一样长. 如果把两个小半圆改成三个小半圆、四个小半圆……一百个小半圆呢,大半圆的周长和这些小半圆的周长之和仍然相等吗?回答是肯定的.从计算圆周长的公式上很容易看到这个结论,不信你就动手算算. 七 绘本故事大全带图片的,谁有 可以在网络阅读上看。 在阅读的时候,也不妨用英文问孩子一些问题。如果孩子的英文没有达到能跟你进行对话的程度,可以用中文来问。最简单的就是指着这个书的封面问他:“你猜猜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7)数学小绘本故事大全扩展阅读 从婴儿时期就开始阅读绘本的宝宝,上小学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绩都比同龄人优秀;美国图书馆学会倡议从出生就阅读”(born to read); 日本提倡”亲子阅读“运动,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伴孩子看书20分钟;国内调查显示:爱听故事、读故事的小学生,其理解力和表达力是不常阅读的孩子的2倍以上。 在孩子语言发展敏感期,通过原版绘本,给孩子输入原汁原味,韵律节奏较强的英语语音信号,是语感启蒙的第一步。而英文绘本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句型,基本句型在故事里的复现率很高,句型也基本遵循押韵的方式展开,这给孩子们掌握运用句型提供了良好的支架。 八 小学二年级创做数学绘本 《种子的故事》二年级绘本创作教学设计 孙静 【教学目标】 1.了解种子生长的规回律。 2.大胆想答像种子生长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 3.乐于创作简单的彩色或黑白绘本。 【教学重难点】 1.大胆想像种子生长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 2.乐于创作简单的彩色或黑白绘本。 【教学准备】 学生:一本A4画纸、多色彩笔 老师:本学期所学的绘本PPT、订书机 九 与寒假生活有关的数学绘本故事 不鸡道

5,适合小学三年级看的数学书籍

注意一下 这里给你弟弟看的最好不要是拓展思维的书籍,先给他看的是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类的书籍,计算类的书籍强迫他去做,要么先给他培养兴趣,然后恶补一二年级的基础知识,我记得我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的主要是计算,如果数学考最后,计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大部分。计算类的就用《口算速算天天练》吧,小时候我们也用过,前几天看到书店还有卖的,基础知识主要在书上,你可以给他讲讲,像一些辅导书籍给他看看比较好(我也不知道现在有些什么辅导书籍了),像《举一反三》的话,我们现在看一看,奥数考试有点用,如果考最后就先不要给他买了,有风险:1.看了以后觉得数学有意思,从此开始学 2.看了以后觉得数学很无聊,懒得管了...... 以上是我的建议,主要还是得看家里家长(还有你)和学校老师的辅导了 必要可以请家教...(没试过)

6,推荐几本数学绘本

一年级的时候,数学老师给孩子的评语:喜欢追着我出数学题目的小尾巴。说实话,听到这样的评语比孩子的成绩会更让我开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了我的预计,看到他喜欢数学,对数学知识有渴求,作为一个理工科的粑粑,感到欣慰。也很庆幸遇到了对阅读近乎痴迷的班主任老师,在班里里面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以及对孩子数学求知欲特别呵护的华老师,保护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前不久的家长会上,班主任老师建议我推荐一些数学绘本到班级群。年前忙于工作,一直没有抽出时间来整理。这个特殊时期的春节,数天宅在家里陪着孩子,终于得以抽空把孩子读过的一些数学绘本整理一下。回想当时一起和孩子读绘本的日子,仿佛忆起他看到数学概念时眼睛发亮的样子,最是美好不过的事情。抛砖引玉,仅是个人喜好读的绘本,也欢迎其他家长推荐好的绘本,一起呵护孩子的求知欲。 《双胞胎兄弟》: 画风清新,通过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男孩的故事,告诉孩子什么是“量的守恒”的概念。比如像牛奶、沙子、和好的面团这种不能直接比较的事物,可以用临时物体来比较。两块用相同质量的面粉和好的面,一个拉长,一个揉成团的话,有的孩子就会说拉长的面块使用的面粉多,这可以看出孩子对于“量的守恒”这个概念认识还不完整,而绘本故事可以启发孩子。《一起一起分类病》: 通过排序、复合分类、绘制统计图表、理解概率与统计、对给定的资料进行分类,通过绘本加强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避开恶猫的办法》: 通过一个孩子喜欢的故事,在故事中教给孩子在生活中运用图表这个工具的方法。 《小熊一家和吵吵闹闹的怪物们》 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熊一家迷路了,误入了怪物的城堡,里面什么人也没有,只有一桌子好吃的食物。小熊一家乐坏了,吃啊吃!就在这时怪物们回来了,提出谜题来挑衅——猜猜谁是这座城堡的主人。小熊不慌不忙,想办法分类再分类,终于找出了城堡的主人,化险为夷,并和怪物们共同度过了美好的一天。在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中,作者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不用害怕,有时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帮我们解决。在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让孩子体会到数学的有趣、有用。绘本故事中巧妙地隐含了层级分类、观察、比较等数学内容。这本适合幼儿园中班左右的孩子。我还在网上看到有幼儿园老师用这本绘本做了幼儿园优质课中班数学的教案,孩子很喜欢。《我家的漂亮尺子》: 用我们自身的手、脚等身体部位来测量长度的概念,很有趣。比如用手的拇指和小手指最大限度的张开叫做一拃(za),可以来测量桌子长几拃。 《都陵村168号》: 一个小女孩珍珍被认养的故事,一则很温暖的故事。通过故事和孩子科普比较,最大和最小等这些数学概念。通过不同事物大小比较、用身体测量、辨认货币、看时间、认识时间概念的独特性等主题加深孩子对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的理解。 《面包公主三姐妹》: 通过一个童话故事加深孩子们对测量概念和测量工具的理解,量长度、测液体体积以及称重量。这本绘本被墨西哥政府指定为小学教辅教材。《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数数的呢?》: 和孩子讲述过去的人们是怎么来计数和数数的,绘本中有简单的不同进制,帮助孩子建立理解“数”的概念。《蜘蛛和糖果店》: 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给孩子讲述“概率”的概念,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有趣易懂。 《猜猜看》: 另一本关于统计与概率的绘本。“猜猜看”是绘本中的主人公最喜欢的游戏,可以猜出妈妈今天早晨做的是什么好吃的,能猜出姐姐有没有拿雨伞,能猜出自己会不会得到心仪的娃娃,能猜出今天会下雨,感觉很棒吧!嘻嘻,那都是因为主人公掌握了一种神奇的数学方法——概率统计。 本书出现了很多生活中应用概率和统计的事例。教给孩子比较浅显的概率和统计知识,能让他们体会到探索、推测事物间关系的乐趣。这是个实用性很强的思维过程,为了让孩子充分享受这个过程,可以向孩子提一些刺激他们好奇心的问题。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虽然感觉概率和统计很难,但事实上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了解过去和现在,筹划未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点和线相遇》: 当点和线相遇,就可以构成众多形状了。数学几何中的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的概念,都在绘本故事中传递给孩子。《奇妙的三角形》: 书中以方桌、车轮和金字塔等实物引导孩子从中抽象出形状的概念和特点,让孩子逐步明白图形与实物之间的联系和转换,从而培养出良好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适合已经有几何概念、略大一些的孩子。《都到我这里来》: 这是一个猫头鹰爷爷的故事,故事主要是1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了连加和连减,以及混合加减。适合适龄儿童建立加减法概念。《各国的早餐》: 这本书讲述了各国的早餐,通过分数和分配这两个主题来加强孩子们的数学思考力,绘本本身画风细腻,有很多国家的特色建筑,特有的交通工具等。通过各国不同风格的早餐的,教给孩子分数的概念,一个整体分成几份,那么其中一份就是几分之几。《时钟的书1》: 数学启蒙系列, 让孩子在绘本中,学会钟表整点和整点半的认识。 《时钟的书2》: 《时钟的书1》的进阶,教孩子认识非整点,孩子有加法的感念,理解起来就不困难。 《我的一天》: 通过一个消防员的一天不同时间执行任务的故事,教会孩子学看钟表。

7,数学3年级 50分简单给分

40×60÷(4×4)×5=750(元) 40×60÷(3×3)×3=800(元) 第一种砖便宜 我是个老师 没可能错吧
无语,你搭什么啊?墙?长宽是算侧面的?要搭多厚的?你这个只能用铺地的
长和宽4分米的砖头,需要40×60÷(4×4)×5=750(元) 长和宽3分米的砖头,需要40×60÷(3×3)×3=800(元) 第一种砖便宜
呵呵,三分米的砖头好像要切开呢,不晓得是不是
4/0.4 * 6/0.4 = 10*15=150块 4/0.3 * 6/0.3 = 14(取整)*20=280块 150*5=750元 280*3=740元 所以3分米的砖头便宜。
4米是40分米吧

8,三年级下册数学故事

在1874—1876年期间,德国数学家康托尔向神秘的无穷宣战。他成功地证明了一条直线上的点能够和一个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能和空间中的点一一对应。这样看起来,1厘米长的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以及整个地球内部的点都“一样多”,后来几年,康托尔对这类“无穷集合”问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通过严格证明得出了许多惊人的结论。 有人说,康托尔的集合论是一种“疾病”,康托尔的概念是“雾中之雾”,甚至说康托尔是“疯子”。来自数学权威们的巨大精神压力终于摧垮了康托尔,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症,被送进精神病医院。1897年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会议上,他的成就得到承认,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罗素称赞康托尔的工作“可能是这个时代所能夸耀的最巨大的工作。”可是这时康托尔仍然神志恍惚,不能从人们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悦。1918年1月6日,康托尔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1.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2. 很多人都以为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可是我一直对他很怀疑,果不出我所料,今天数学课上老师介绍了阿拉伯数字的真正的来历.原来这是一个误会!阿拉伯数字真正的发明者是印度人,因为当时阿拉伯人的航海业很发达 ,他们把数字从印度传到了阿拉伯,欧洲人从他们的书上了解了这种简便的记数方法,就认为是他们发明的,所以称它为阿拉伯数字,后来这个误会又传到了中国. 最后,我很想对印度人说:"谢谢你们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这么大的方便,就因为这样,我很喜欢数学.不仅数字王国很神奇,而且数学的历史知识更是丰富. 5. 三(4) 何超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茶比可乐少200克,要求三杯一共多少克呢?于是,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6. 加法和减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缺一不可的.身边有许多事情都要用到加法和减法.比如在学校里,统计分数,统计认数-------生活中,妈妈上街买菜付钱;在家里,计算一个月的开支也要用加减法.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加减法有关,所以加减法在我们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加法与减法真奇妙啊!

9,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及课外书有哪些

适合三年级孩子看的书:1.《父与子全集》连环漫画《父与子》是德国幽默大师埃·奥·卜劳恩(1903-1944)的不朽杰作。作品中一个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都是来自于漫画家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父与子实际上就是卜劳恩与儿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实写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画面闪烁着智慧之光,无言地流泻出纯真的赤子之情与融融的天伦之乐,永远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阅读这样的连环漫画并非如许多人想像的那么简单,同样需要借助阅读经验与技巧。引导孩子们阅读这种健康、幽默、充满智慧的漫画杰作,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乐趣。2.《晴天有时下猪绘本》(6册)日本儿童文学作家、漫画家矢玉四郎创作的一套风格相当另类的图画书,包括《晴天,有时下猪》《明天是猪日》《我有时是猪》《我连肚脐眼儿都是漫画》《梦里来的梦孩子》《搬家机器人》。前三本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后三本是各自不同的故事。见过下雨,真没见过天上下猪,那本书上说下猪的时候满天都是猪,大大小小的,密密麻麻的,把太阳都快遮住了。真想看看啊!不过当时可把一个日本的三年纪小同学吓坏了,他赶紧用橡皮把自己的日记擦掉,于是满天的猪就逐渐消失了。这是一套想像力极为丰富的书,它的荒诞味道即使在以荒诞著称的作品中也属少见。如果缺乏游戏精神,很难接受这套书。3.《亲爱的汉修先生》本书曾获得1984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这本书或许能给你的作文能力提供很大的帮助!五年级男生雷伊因为着迷作家汉修先生的书,给作家写了一封信。正好老师布置的作业(读书报告)也是给作家写信。雷伊在信里给作家提了九个问题。奇妙的是作家竟然给雷伊回了信,也给雷伊提出了十个问题,比如你是谁?长什么样?家有什么人?住在哪里?等等。这下变成了讨厌作文的雷伊的负担……这是雷伊给作家汉修先生写的信和他的日记。父母的离婚,小狗班弟的失踪,午餐被偷和安装警铃……4.《草原上的小木屋》“小木屋”系列是美国作家罗兰·英格斯·怀德的9部带有自传色彩的经典名著的合称。第二部《草原上的小木屋》是这套作品中最有名且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书中描述罗兰一家离开威斯康星大森林,坐着篷车迁徙到堪萨斯大草原的经过,这正是当时美国国西部垦荒者的典型写照。这次搬家,罗兰一家惊险万分地渡过涨水的河流,到了大草原以后,他们也曾遇到印第安人,并遭受狼群包围、草原大火以及热病的侵袭,但最后他们还是住进了爸亲手所盖的小木屋中,在草原上度过了一段靠打猎维生的甜美时光。这是那种阅读后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的书,虽然它朴实无华。5.《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英国儿童文学大师达尔是20世纪最受小读者们喜爱的作家,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他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也最受欢迎的一部,连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也声称自己少年时代最喜欢这本书。它在七十年代曾被拍摄成电影《欢乐糖果屋》,今年华纳公司再次斥巨资重拍,不久即将公映,足见它在世界童话迷心目中的地位。 这部童话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巧克力等糖果展开奇妙的幻想故事:查理等5个孩子幸运地得到了藏在糖果包装纸下面的金票,有机会参观了神秘的旺卡先生那个世界上最出色的巧克力工厂。他们在参观时看到种种奇迹,也经历了种种奇遇……
数独、视觉大发现、再见,马虎和拖拉跟孩子说,你要集中注意力,他其实不太听得进去。后来就选了一些有意思的书,带点游戏性质,跟他一起玩,一起看,现在专注力感觉还是有进步。1.数独。这个不一定买书,也可以在网上找找,画到纸上。脑子里东想西想,还是挺难做出来的。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有输有嬴。为了嬴,他在做的时候非常认真,不会像写作业的时候,动不动玩橡皮,玩笔。2.送他一本有趣又贴近孩子生活的文学书。比如这本《马虎和拖拉》。选他是因为比较有趣,校园小说的形式讲好习惯培养,很多人都推荐过,感觉还不错的。讲几个又马虎又拖拉的小朋友,怎样改正自己坏习惯的故事,里面有一些给孩子的建议,还是挺有效的。以上的方法都是用了有效。但是感觉有的孩子精力是有限的,意志力也是有限的。像我家孩子,原来干什么都飘,看着人就不知道在想什么。现在算是进步了很多,干正事的话,比如练琴、写作业这种,专注半小时没问题,但时间长了,还是会情绪不稳,表现得有点烦躁。那种几个小时都特别专注的,都是别人家孩子,只能告诉自己平常心。2.视觉大发现。这套书略贵,印刷得非常精美,孩子也喜欢。3.我们还经常一起玩找地名游戏。拿本地图,一个人选个地名,对方去找找在哪里。不认真根本找不到。
十岁毫无疑问要看胡 小 闹日 记啊,这套书可是我们孩子老师推荐的呢,超级好!作家乐多多写的这套胡小 闹 日记 ,非常适合送给小学生。这套书是乐多多的经典之作,在小学校园中特别流行,很多小学生都在读,就给我的孩子也买了一套。没想到孩子一看就赞不绝口,哎呀妈呀,缠着我买第2辑、第3部,第4部,说,我每晚睡觉都想着胡小闹,我要把胡小闹的故事全部看完!胡小闹的形象栩栩如生,亲切的像孩子的老朋友。每当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想放弃时,他都会跟自己说:“胡小闹是个百折不挠的孩子,我也不能轻易放弃。”

10,简单的数学故事

数学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有趣。数学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对思维的启迪。 以下就是一则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更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大数学家,一个叫做巴斯卡尔,一个叫做费马。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 A赢了4局, 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一局,或者 A赢,或者 B赢。若是 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 A如果输了,即 A、 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现在, 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 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在上述问题中,数学期望是一个平均值,就是对将来不确定的钱今天应该怎么算,这就要用 A赢输的概率1/2去乘上他可能得到的钱,再把它们加起来。 概率论从此就发展起来,今天已经成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门学科。
古印度有个叫锡塔的大臣,他聪明过人,发明了一种棋子,国王百玩不厌,于是决定重赏锡塔。锡塔说:“陛下,我只要一点麦子。请您让人将麦子放在我发明的棋盘的六十四个格子内,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八粒,第五格放十六粒……照这样放下去,每格比前一格多放一倍麦粒,直到把六十四个棋格放满就行了。”国王听了哈哈大笑,他觉得谷仓里的麦子多着呢,填完六十四个棋格实在是小意思。哪知,管粮食的大臣计算了一下,急得满头大汗,计算列式和结果是:1+2+4+8+16+32+ ……+263的和,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一共是1844 6744 0737 0955 1615粒麦子,如果按1立方米的麦子有1500万粒计算,国王应赏赐的麦子就约有12000亿立方米,就算把全世界2000年所产生的麦子全加在一起,也没有这个数目大呀!国王这才明白过来,这可怎么办呀?大臣想了一下,对国王说:“陛下,就请锡塔自己去数麦子吧。”因为一秒钟能数两粒,一分钟能数120粒,一小时也只能数出7200粒,每天数上10小时,也只能拿到72000粒麦子。照这样的速度数上一年,也只有2000万粒——3000万粒,也就是1—2立方米的麦子。而要想把国王如数上次给他的麦子全部数清,就得要2000亿年呢!聪明的锡塔无法数完麦子只能放弃了赏赐。
数学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有趣。数学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对思维的启迪。 以下就是一则概率论起源的故事。 更早些时候,法国有两个大数学家,一个叫做巴斯卡尔,一个叫做费马。 巴斯卡尔认识两个赌徒,这两个赌徒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们说,他俩下赌金之后,约定谁先赢满5局,谁就获得全部赌金。赌了半天, A赢了4局, B赢了3局,时间很晚了,他们都不想再赌下去了。那么,这个钱应该怎么分? 是不是把钱分成7份,赢了4局的就拿4份,赢了3局的就拿3份呢?或者,因为最早说的是满5局,而谁也没达到,所以就一人分一半呢? 这两种分法都不对。正确的答案是:赢了4局的拿这个钱的3/4,赢了3局的拿这个钱的1/4。 为什么呢?假定他们俩再赌一局,或者 A赢,或者 B赢。若是 A赢满了5局,钱应该全归他; A如果输了,即 A、 B各赢4局,这个钱应该对半分。现在, A赢、输的可能性都是1/2,所以,他拿的钱应该是1/2×1+1/2×1/2=3/4,当然, B就应该得1/4。 通过这次讨论,开始形成了概率论当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数学期望。
“老师,我没有胡闹”——“数学王子”高斯的故事 7岁那年,小高斯上小学了。教师名字叫布特纳,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来自城市的青年教师,总认为乡下的孩子都是笨蛋,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三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布特纳对孩子们又发了一通脾气,然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长长的算式:81297+81495+81693+……+100701+100899=? “哇!这是多少个数相加呀?怎么算呀?”学生们害怕极了,越是紧张越是想不出怎么计算。 布特纳很得意。他知道,像这样后一个数都比前一个数大198的100个数相加,这些调皮的学生即使整个上午都乖乖地计算,也不会算出结果。 不料,不一会儿,小高斯却拿着写有答案的小石板过来了,说:“老师,我算完了。”布特纳连头都没抬,生气地说:“去去,不要胡闹。谁想胡乱写一个数交差,可得小心!”说完,挥动了一下他那铁锤似的拳头。 可是小高斯却坚持不走,说:“老师,我没有胡闹。”并把小石板轻轻地放在讲台上。布特纳看了一眼,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没想到,这个10岁的孩子居然这么快就算出了正确的答案。 原来,小高斯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样一个数一个数地加,而是细心地观察,动脑筋,找规律。他发现一头一尾两个数依次相加,每次加得的和都是182196,求50个182196的和可以用乘法很快算出。 小高斯的难以置信的数学天赋,使布特纳既佩服,又内疚。从此,他再也不轻视穷人的孩子了。他给小高斯买来了许多数学书,并让他的年轻的助手巴蒂尔帮助小高斯学数学。

文章TAG:三年级数学绘本大全三年  三年级  年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