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记录怎么写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24 01:10:54
本文目录一览
1,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记录怎么写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几项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仅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二是坚持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学性和积极性;三是相容性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创造出无拘无束、相互交流的氛围,形成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四是活动性原则,要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五是成功性原则,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六是协同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懂得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心理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各种要素要协同发展,以收到协调、同步、互补的功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当在心理发展水平上达到正确与充分的程度,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上表现出全面与和谐的特征,在发挥潜能和适应环境方面有高效和成功的表现。
3,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构思与设计之七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
主题:你能抗拒诱惑吗【辅导对象】小学年级 【活动目标】使学生了解意志的心理结构和作用,初步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培养扑克制力和坚韧性。想念自己有一定能力,经常鼓励自己是可以努力战胜困难的。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自我诊断测试题、资料 【活动过程】 (二)学文明理 -----说明他对做成这件事有()。B、他不认为写不好字就是比别人笨,想念自己有能力学得更好,也愿意付出努力。 -----说明他对做成这件事有()。C、他学书法不怕困难,总是一鼓作气地练习,遇到很多困难都没有放弃。 -----说明他对做成这件事有()。 3、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馈。 4、教师小结: (三)活动明理。请你来帮忙。 1、学生自读资料。关于学生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如背诵课文、计算多位数加减法、乘除法等。 2、教师引导学生帮忙出主意,把自己的意见写在资料旁的空白处。 3、互相交流,谈感受。 4、自我诊断(完成题目)。在意志力方面,你哪一点做得好,画一个小红花;哪一点需要改进,画一个小三角。 5、学生互相交流,谈自己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打算。 (四)总结全课。同学们,学习是你们的责任,你们应该像怀素那样把一点一滴的困难都看成是磨炼意志的好机会,记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些自助建议:坚强的意志力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想念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坚强的意志从小培养,从点滴小事中磨炬。 1、把自己的学习“小计划”告诉爸爸和妈妈,把“小计划”挂在经常能看到的地方。 2、每天照计划内容说说自己的表现。 3、坚持一个星期,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
4,教你如何做好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
老师要教育好学生确实不容易,尤其那些学困生让很多老师伤脑筋,所以制定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是很有帮助的。制定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或许会让老师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做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之前要先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明确了学困生的成因是有效转化的基础。根据本班学生考试成绩、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表现做好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学困生名单。在逐个分析学困原因的基础上,然后从学生能力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计划。 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在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上做好初步分组,分散学困生,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再进行调整。并确定帮助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 除了借助优秀学生的帮助,各科老师也要积极对学困生进行已学知识点的巩固,更重要的是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各科老师要相应地做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记录相应学生近期学习情况。 由于每个学困生的问题不一样,所以老师要在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上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辅导方案。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 同时老师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这些都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老师要根据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上记录的学困生近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商讨问题所在。 我想很多老师都有自己辅导学困生的一套方案,制定小学学困生辅导记录表只是小编的个人建议,相信对大家还是有点帮助的。
5,丰城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情况登记表怎么填
你先要有一份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表给出的问题,据实填写就行。附二: 重庆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信息登记表 单位名称: 学校名称 班级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身份证号 入(转)学时间 户籍地址 实际居住地址 家庭电话 父亲(或监护人)信息 母亲(或监护人)信息 备注 与学生关系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单位 职业 联系电话 与学生关系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单位 职业 联系电话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时间: 填表说明:1、姓名不能为空; 2、性别、出生日期与身份证号不能同时为空; 3、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不能同时为空; 4、父亲(或监护人)姓名、母亲(或监护人)姓名不能同时为空; 5、家庭电话、父亲(或监护人)联系电话、母亲(或监护人)联系电话不能同时为空。
6,幼儿心理卫生教育要求及观察记录
、学习和研究同步,理论认识和工作实践共同提高
在理论上系统地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点、原则、途径和方法等,把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增强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觉性,而且提高了所需知识和能力。组织了二十多次讲座,翻阅大量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进行10万字的情报研究,并请专家指导,减少了盲目性,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
2、教科研同步,心理教育能力和保教能力共同提高
以科研带教研,教研促科研的两条腿走路,并找到了结合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具体化、科研课题化、管理规范化、责任指标化四个操作层面上展开。每位教师参与科研,密切地与自身的保教实践结合起来进行探索、研究。如:“音乐活动与幼儿合群性研究”、“美术活动中的交往、合作”等课题,将教科研融合起来。同时,培养了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师群体。
3、教育、教学和科研同时出成果
教科研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实践相融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其一把五大领域目标和课题研究目标融合起来,制定本园幼儿心理健康的目标体系。其二设计了心理教育活动教案50篇、体育游戏活动24篇,主题教育活动小班三项、中班四项、大班四项共60篇。其三教师的儿童教育观有了较大转变,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观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逐步树立。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一日活动融合的主要途径
1、游戏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发挥增效作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的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有意义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我们归纳为三个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儿童需要原则;针对性原则。我们依据三大原则灵活采用一些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等。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2、教学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而不是就事论事,“阳春面浇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材料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儿童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采用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限,由小、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儿童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了他们的合群性。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研的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使儿童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感受一种群体感。
4、体育活动和感觉统合训练促进合群性发展
体育活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更是促进合群行为发展的有效方法。尤其是感统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同步提高,相互促进。
三、社区、家庭、幼儿园融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保证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张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是生态环境中学前教育子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应该主动与社区沟通,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依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我们深知问题表现在儿童身上,根子在家庭。因此,我们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家庭的教育指导水平。
1、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2、开展亲子活动
3、开设家庭心理咨询
4、周日串门子活动
5、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
6、开展学习化家庭建设活动
7、开展“社会模拟活动”,让小区中的中小学生定期来园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活动,或到社区中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交往,可以解决独生子女的任性、自我封闭、不和群的问题。
8、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
四、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化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儿童在幼儿阶段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教育。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
1.开展个别辅导
儿童合群性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每一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取得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原因。我们经常组织案例讨论,学习幼儿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大量的案例中积累经验,揭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
2.开展问题儿童的心理治疗
在我们的幼儿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心理矫治也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同一时空,每一个幼儿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就如每个幼儿都会生病一样。在发展的某些阶段,儿童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并不是只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心理卫生工作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对这部分幼儿的异常心理,不给予关注和帮助,忽视了整体中的部分,,际上就是没有面向全体幼儿。每一个幼儿都有可能需要心理矫治服务,因此正确认识矫治的全体性,有利于我们提高幼儿心理卫生重要性的认识和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水平。我们对胆怯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行为塑造法,取得良好效果,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儿童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箱庭疗法等矫治,积累了不少经验,赢得了家长的认可。
7,谁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学生偏激心理个案分析 案例介绍 学生A,15岁,我班中的一名男生。看似比较懂事,内向,平常不容易被老师和同学发现和注意。高一年级时曾有几次因各种原因背着书包要回家不想读书了。经他的班主任了解到,本人就对此人有了初步的了解,脾气大,容易做出格行为。本学期发生的两件事,让我对该生有了更深的认识,一次是将家长给他上交给老师的晚托班费“弄丢 ”了,死活不承认是自己用作它途了。另一次是因生日家长未买蛋糕而向任课老师发脾气。平常喜欢说谎,自然地将所有的错误与不对归结到他人身上,而自己却无错可改。 案例分析 本人认为,学生A 从心理成因来讲更多的是偏激心理在作祟。偏激是指人的意见、主张等过火。多存在于青少年中。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做人处世的一个不可小觑的缺陷。性格和情绪上的偏激是一种心理疾病。它的产生源于知识上的极端贫乏,见识上的孤陋寡闻,社交上的自我封闭意识,思维上的主观唯心主义等等。 常见的偏激主要有三方面的特性:1、认识上的片面性:偏激的人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钻牛角尖,对人家善意的规劝和平等商讨一概不听不理。偏激的人怨天尤人,牢骚太盛,成天抱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问别人给他提供了什么,不问他为别人贡献了什么。偏激的人缺少朋友,人们交朋友喜欢“同声相应,意气相投”,都喜欢结交饱学而又谦和的人,老是以为自己比对方高明,开口就梗着脖子和人家抬杠,明明无理也要搅三分,试想,这样的人谁愿和他打交道?2、情绪上的冲动性:偏激在情绪上的表现是按照个人的好恶和一时的心血来潮去论人论事,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引诱。如果对某人产生了好感,就认为他一切都好,明明知道是错误、是缺点、也不愿意承认。3、行为上的莽撞性:偏激在行动上的表现是莽撞从事,不顾后果。产生偏激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的发展尚不成熟,不善于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往往抓住一点就无限地夸大或缩小,自以为看到了事物的全部,极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失真判断,导致错误的结论。 学生A不管从认识,还是从情绪和行为上都与偏激心理的表现相符合,究其偏激心理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一、家庭因素。由于学生N 是独子,他的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家中只有大伯平常比较关心他的生活,父母最多的是给孩子钱,以此来弥补所谓做父母的责任。缺少了家庭教育这一关键要素,缺少了亲人关爱的这一重要情感熏陶,导致学生孤单,生活无目的性,迷恋打游戏机,经常找各种接口向父母要钱。由于父母对他的关心较少,他就将自己的各种不足都归结到父母身上。随着心理迁移,在学校里,他就不管自己言行的对与错,自然的将这一切的错误都归咎到同学,甚至老师身上。缺失了家庭教育和亲人关爱是学生N偏激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个人因素。学生N对于自己没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好恶作为判断标准。由于自己的偏激,导致他的人际关系比较差,这一因素更让其在情绪上表现得更为冲动,以至于做出一些莽撞的行为。以偏概全,导致错误的结论和做法。 三、他人因素。由于学生N的偏激行为的表现,使其他学生对他退避三舍,同学们认为该生气量特别小,看到别人受表扬就揭短,看到别人挨批评就幸灾乐祸;没有朋友,不愿意和他们交往。所以学生N和同学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距离,孤单与无助促使他偏激心理的进一步发展。任课老师也对他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不愿更多的“管”他,得不到老师的关爱,使其觉得自己更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促使他用更为偏激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他人因素是其偏激心理形成不可忽视的因素。 辅导策略 1、拉近距离,实施关爱。 由于学生A偏激的言行,使他与其他同学的心理距离较远,也经常受到歧视而自卑,最终表现出自傲和偏执甚至对立情绪,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和他真心交谈,告诉他你是父母的好孩子,你是老师的好学生,你是同学们的好同学,你是班级大集体中的一份子,只要你正确地对待他人他事,你就会受到同学的欢迎,老师和家长的信任和表扬。于是我经常鼓励他去关爱别人,关心集体,在多次表扬中,使他找回了自信,并得到了同学承认和友爱。在他生日那天,我送了他一支圆珠笔,让他很感动,从而逐步的对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偏激心理得到了一定的矫正。 2、自我管理,塑造人格。 制定目标,让学生A明确自控行为的主要目标,严格规范自已的行为。“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制定一个时间规划表,要求他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逐步磨砺自己的意志,让他意识到一味地原谅自己,迁就自己,只会在错误、缺陷、恶性的斜坡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实施批评和表扬有机结合的方式,规范其行为,引导其从偏激中走出来,塑造一个具有正常心理的人格。 3、师生努力,促使改变。 与任课老师沟通,利用一切机会发现学生A的闪光点,对案主不自制的行为以柔和的方式加以制约,减少了他与老师的冲突,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使他获得了一种宁静、平和、友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同学们以一种宽大为怀的心情去包容他的缺点,以一种沙里淘金的耐心去发现他的优点,和平相处,共同进步,促使改变。 4、沟通家长,健康成长。 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希望为了孩子,多回家,多教育,多关心。平时要求注意创设与孩子沟通的情境,真心听孩子的倾诉,少用粗俗而又无效的打骂教育方式,通过换位思维及互相关爱等方式正面启发培养孩子真善美的道德情操。利用好家庭这一教育的主战场,作好孩子的榜样,努力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为开拓孩子的美好前程创设条件。 辅导效果 通过将近两个多月的辅导,学生N已经能和父母较好地进行心理交流;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较为和睦了;能够积极地参与一些活动;对老师有了信任感;平常因偏激心理而做出的过激行为几乎没有了。 个案思考 1、作为一名教师,要全方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中要有爱心、细心、责任心。 2、教师要多学知识,除了学好课程的理论知识,做好教学实践工作之外,还要学好其他方面的知识,如心理健康知识,艺术常识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适合现代教学的老师。 3、现代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挑战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复杂。 4、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的,如何做好老师,必须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利用学校主阵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教育,培养心智健康的学生。 参考资料:http://train.teacherclub.com.cn/dts/publichomework/publichomework!public_homework_show.action?id=6502442
文章TAG: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记录怎么写
大家都在看
-
小班游戏小手拍拍教案反思,幼儿园小班艺术活动教案4
2022-12-14
-
儿歌小扇子教案,第二集:春暖花开的秘密
2022-12-20
-
教案 能力目标,幼儿园教案目标包括学习目的和培养目标
2022-12-21
-
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案,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摇篮
2022-12-22
-
燃烧与灭火教案人教版,坚持学习的重要性
2022-12-28
-
小剪刀伤人教案,如何正确使用小剪刀?
2022-12-29
-
小班《古诗锦集》教案,同情农民活动目标:助幼儿理解古诗意思
2023-01-08
-
数学好课教案视频,幼儿园中班数学优质班教案有趣图文!
2023-01-09
-
与风做游戏教案设计,幼儿园大班教案5,风车、雨伞
2023-01-27
-
幼儿园托班游戏简单教案,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
2023-02-12
-
秋天的蝴蝶教案,幼儿园大班图教案:秋天蝴蝶飞过树梢
2023-02-20
-
我最喜欢的季节二年级作文教案,我的最爱季节是夏天和秋天
2023-02-22
-
手工制作哑铃教案,如何使用哑铃健身和瘦身?
2022-12-17
-
二年级音乐小河淌水教案,小河滴水被誉为东方小夜曲
2022-12-19
-
数学大班认识时钟教案,幼儿园班级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几点了
2022-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