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饮酒 陶渊明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习得语感;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1、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寓意,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为了争名夺利,为了升官发财,有人不惜泯灭自己的良心,打击迫害他人,甚至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等。但也有人厌恶官场尝範佰既脂焕拌唯饱沥,辞官远居田园,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称之为隐士。

饮酒 陶渊明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

2,陶渊明的巜饮酒

饮 酒①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
其一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其二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其三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陶渊明的巜饮酒

3,陶渊明 饮酒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陶渊明 饮酒

4,陶渊明饮酒课文朗读 幻灯片 作者简介等等

作者简介http://www.wyzd.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33还有一个http://baike.baidu.com/view/7622.htm这是中国文学史的的内容,也不错http://www.ilf.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400课文分析http://baike.baidu.com/view/162774.htm赏析http://wenwen.sogou.com/z/q891208139.htm赏析http://www.yxyww.com/article/article_7505_1.html陶渊明《饮酒》ppt课件、及课文朗读http://book.5156edu.com/showzip6724.html

5,陶渊明饮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译文: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义,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陶渊明《饮酒》赏析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浔阳柴桑人。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文章TAG:陶渊明  饮酒  教学  教学设计  陶渊明饮酒教学设计一等奖  陶渊明片段教学教案怎么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