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难点;3教具;4教法、学法;5教学过程;6板书设计;7教后记,在前面也可加上教学内容,学情分析等。重点是2--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对联的相关常识,认识对联的特点。(2)学习基本的对句技巧。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对联的特点;学习基本对句技巧教学难点:学习基本对句技巧学情分析: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对口单招二年级旅游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善于表达、乐于表现,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也有一定的认识;但这次活动探究的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对联,这对于90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距离。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教学设计

2,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有:一、参加环保组织。可以参加环保组织,并且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打扫楼道,或者捡一些白色的垃圾,或者回收一些废旧电池等等,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二、参加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形式也是可以采用的,家长可以带领孩参加一些课外的学习小组,让孩子多和其他的小学生接触,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三、参加兴趣小组。可以和同校或者同班的同学一起,组成某些兴趣小组,比如书法方面的,乐器方面的,或者是体育活动方面的,有助于孩子丰富课余生活。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意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教研组制定了本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社会服务

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服务活动有哪些

3,综合实践活动课烧烫伤了怎么办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二、活动课时:1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习如果烫伤了应怎样做紧急的处理。 难点:看图解说 四:活动准备: 演示仪、收集皮肤烫伤的图片。 五:活动过程: 1、导入语: 这个图片上的宝宝怎么啦?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并提问你被烫伤过吗?烫伤之后是什么感觉? 2、进入主题: a、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说一下。然后教师总结:不限新烫伤时,不要慌张,可以这样做:(1、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的部位。2、用冷水冲之后,如果没有合适的药物,可以在红肿处涂点醋、牙膏等。3、如果烫伤得很严重,冲水的同时剪掉衣物。千万不要撕拉衣服,以防烫伤的皮肤被一起撕脱。)并提问:(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b、安全预防很重要: 皮肤烫伤了会很疼,我们一定要小心。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说一说。 3、教师总结并教育孩子记牢这些急救的措施和预防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烧烫伤了怎么办教学设计

4,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怎样做社会调查

清明节传统习俗调查【活动目标】1、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2、根据当地的风俗,通过亲身参与、访问等方法了解地方的传统习俗。3、整理归纳资料。【时间安排】4周1、第七周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2、第八周交流搜集的资料,组成小组,确定小组的子课题。3、第九周归纳整理材料进行交流。4、第十周成果(作业)展示。【活动过程】一、确定主题,制定方案1、选定课题:临近4月,清明节即将到来的时刻,同学们都会跟随家人祭拜祖先,我们何不把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作为一个活动主题呢?这个意见得到了大家的认同。2、交流信息:对于清明节的来历,大家都有所了解,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大家回忆往年清明节的情景,述说自己祭拜祖先的过程和感想。3、确定方式:时间临近清明节,为此每人设定需要了解的事项,制定活动方案。二、交流信息,组合成组1、个人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2、根据需要确定自己想研究的小课题。3、组合成组,选出小组长,再次制定小组方案。4、分小组制定方案,继续搜集资料。三、中期交流,承上启下1、各小组派代表交流。2、各小组提出自己的难题或给别的小组提出意见。3、教师小结。四、成果展示1、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2、评价各小组的表现。3、谈各自的收获或感想。【附】清明节传统习俗调查表

5,早餐吃什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关注早餐,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知道科学营养早餐有利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初步解释。培养他们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表达、沟通、分享的知能,发展合群性、自治与领导能力,增进团队合作。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研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早餐的营养与搭配,能够动手设计 “营养早餐食谱”。使学生认识到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影响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三、活动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从身边选择研究科学的主题的意识。四、活动难点:通过活动,形成科学的早餐意识, 探讨早餐的营养搭配问题,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五、活动安排:第一周:学生早餐情况调查及分析,意识到早餐的重要性。第二周:设计“营养早餐食谱”,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六、实施过程及指导策略:第一阶段:确定主题1、确定主题,小组分工,制订计划。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采取一个有效的方式,促成活动子题的顺利产生,再通过师生协商,确定几个有研究意义的子课题。教师和学生们经过讨论研究,决定从“同学们吃早餐情况的调查、早餐与健康、营养早餐的制作”这三方面去调查采访,并以早餐为线索锻炼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资料、梳理知识结构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以及由早餐带给我们的思考。2、成立活动小组确定了主题之后,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及老师的适当调整,全班共分为五大组:调查组、采访组、资料组、宣传组、体验组,各组推荐组长、记录员等,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小组完成任务,由组长负责,老师作适当的辅导。

6,怎样制作水果拼盘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介绍水果搭配的好处,讨论水果拼盘的意义。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合作设计并制作水果拼盘。 过程与方法:介绍水果拼盘的特点,讨论为什么要设计水果拼盘,展示优秀漂亮的水果拼盘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图案,制作水果拼盘。 二、教学重、难点: 1、发挥同学们的创造力 2、培养同学们的合作协同意识 3、制作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与同学的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尊重,在合作中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加深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同学相互帮助、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新疆是一个生产瓜果的地方,香甜的瓜果,大家都喜欢吃,多吃水果也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好处。水果的搭配食用,是有利于我们营养的均衡。看上去漂亮的水果拼盘能促进我们的食欲,设计制作水果拼盘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2)简要介绍各种水果所富含的营养和味道。 2、教学活动过程 (1)将同学分为四组,每组6至7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并设计拼盘图案,讨论完毕向老师同学汇报设计思路、设计结果。 (3)老师发放水果等物品,学生在各组组长的带领下,由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任务,按照本组设计方案,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本组水果拼盘。 (4)小组展示本组的制作成果,互相点评,交流心得和收获,选出优秀的作品。 3、课堂小结: 水果拼盘的制作过程中,考验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从中可以体现出同学们对生活的热情。能制作出漂亮精致的水果拼盘,不仅需要优秀的设计图案,还需要大家的耐心动手操作,更需要大家的协同合作。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劳动中,同学们要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7,小学二年级可以选择什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给自己的好朋友设计一张贺卡或者写写留言条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书本中选择和确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多项思维活动,是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它的广泛性。从教科书到日常生活话题,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形的、无形的、社会的、自然的都可开发为语文课程资源,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发挥其语文教育的功能。根据这一理念,我们教研组制定了本学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 二、活动目的: 1、设计符合孩子心理及孩子能力的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读写习惯。 2、培养学生积累语言和在语文实践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的意识和语文综合能力。 5、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6、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锻炼观察、记忆、 想象、思维的能力。 7、加强口语,促进学生交际能力,规范语言。 8、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与社会接触,开阔视野。 三、活动方式: 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组织,自我学习。 课内、课外相结合,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 四、活动内容: 一、搞好个人卫生 二、竞选班级干部 三、赞美秋天诗朗诵会 四、果实的世界 五、欢庆元旦、新年
要每个小朋友回家对妈妈说“妈妈,我爱你,我以后再也不调皮了”。。第二天大家交流交流,写作文吧。。

8,2015年下学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的教案怎么写

1、交通与生活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和展示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并知道交通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2.认识主要的交通工具,并能够运用所认识的交通工具设计一次旅游计划。   3.通过设计未来交通工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重点: 学生在认识基本交通工具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交通工具的知识。   难点: 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了解交通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的。   课时: 1 课时   流程:   (一)导人   可采用提问的方法:你们坐过公共汽车吗?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口答,还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引人,让学生讨论:我们现在若去公园,应该怎么走?   (二)活动的组织   1.“看一看”:   可先让学生观看书上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这些都应属于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并说出交通工具,然后提问:“交通工具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充分发言。   2.“写一写”:   可由学生小组先进行讨论:除了公共汽车,你还知道什么交通工具?讨论结果先在书上写出来,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教学设计  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计量仪器。  2、了解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用计量仪器进行测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计量仪器,了解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用计量仪器进行准确测量。  教学准备:相关材料及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计量不但和生活有关,而且和科学研究、实验、生产的劳动都极为密切。只有用准仪器,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才能有利于生活和生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这些常见的计量仪器  1、指名说出书中图片上是计量仪器的名称。  2、在生活中你还见到或知道哪些计量仪器?  (1)学生相互交流后进行全班汇报  (2)将交流的结果填入书中  (二)测量教室的体积  1、准备:卷尺或米尺、测绳、竹竿。自由组成小组3人为一组。  2、过程:  (1)小组中1人为记录员,2人为测量员。分别对教室的长、宽、高进行测量并且记录。  (2)对教室测量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教室的体积。  (3)按班级人数计算出每人占有的面积。  (4)查找资料或网上搜寻,找出小学教室的国家标准,每班人数标准。并且对照你的测量结果,看看你们班的教室和人均占有面积是否合乎国家标准。  (三)饮料瓶制作的秤  1、学生自学制作的过程与方法。  2、自由组成小组进行制作。  3、优秀作品展示及优秀经验交流。  三、活动延伸:  (一)制作测距、测高器  1、教师介绍所需材料及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制作。  3、优秀作品展示及经验交流。  (二)拜师、走访学计量  1、我做小老师  (1)学生将自己所学到的计量方法教给其他学生  (2)评出优秀小老师和优秀学生奖章。  (3)颁发优秀小老师和优秀学生奖章。  2、课后向周围的人学习计量方法。  四、学习相关链接  1、阅读书中资料  2、交流学习后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课生活中常见的计量  方便生活  利于生产  教学反思:本课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三课,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社会实践部分,通过酊剂要学习,学生知道了计量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认识了很多计量仪器,掌握了基本计量仪器的计量方法,能够利用废物进行简易的计量仪器的制作,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环境保护能力和节约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文章TAG: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对联教学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