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学生日常吃饭如何文明

吃饭前洗手、吃饭后又洗手

小学生日常吃饭如何文明

2,父母如何培养孩子餐桌礼仪常识

自己先做到,然后孩子做错时及时纠正。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餐桌礼仪常识

3,小学生在校就餐礼仪

就餐: (1)在食堂里按规定的位置就餐,不准拥挤,不准把饭菜拿到食堂以外地方(生病的同学除外)。 (2)就餐由教师或值日干部分发饭菜,不准私自打饭、打菜; (3)汤类食物必须由班主任负责领取,低年级学生不准私自打汤类食物。 (4)不许吃变质及过期食物。

小学生在校就餐礼仪

4,餐桌礼仪包括哪些方面

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说话,不玩筷子,不撑下巴,不敲碗盘,不高声说话夹菜要少量,碰到筷子的食物不能再放回去,不能用筷子在菜里挑拣,不能将筷子伸进汤里.如果不是特殊场合,这些基本够用了.欢迎采纳
嘴里有东西的时候不说话,不玩筷子,不撑下巴,不敲碗盘,不高声说话夹菜要少量,碰到筷子的食物不能再放回去,不能用筷子在菜里挑拣,不能将筷子伸进汤里.

5,爸爸妈妈应该交给孩子哪些必备的餐桌礼仪

外出就餐,特别是在公众场合中,以下13条是小孩子需要做到的基本餐桌礼仪:1、饭前要洗手,预防细菌、病毒。2、安静地坐在同一个位置上吃饭,不乱动,才会消化好。3、吃饭时不可以有太多动作,很容易碰到身边人,或者打翻东西。4、腿上可以放张餐巾,防止溅落食物,吃完东西,还可用来擦嘴。5、面包、馒头可以用手拿着吃,但是其它食物要用餐具。6、不要伸长手、或爬到餐桌上夹菜,可以有礼貌地请旁边的人帮忙。7、满嘴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既吐字不清,也很容易呛到。8、食物要小口吃,免得噎住。9、餐桌上不要大声说话,也不要随便打断他人说话。10、吃东西、喝饮料时不要发出声音。11、不要在吃饭时剔牙,或者把食物从嘴里吐出来。12、即使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也要尝一尝,不能当场抱怨难吃。13、餐桌上记得使用礼貌用语:离开餐桌时要和其他人打声招呼;打翻东西、水杯时,要说“对不起”;对别人的帮忙,要说“谢谢”。还有好多的注意的事项可以去考拉优教上看到的,比如说家长需要注意的1. 可以趁机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比如,让他帮父母盛饭、上菜、收拾餐桌、洗碗等。2. 如果孩子痴迷手机,要提醒他不可以在餐桌上埋头玩手机。3.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餐桌禁忌,如:敲空碗、将筷子插在米饭上、在盘子里翻来翻去等。如果去别人家里做客,最好提前告诉孩子这些禁忌。家长教育小策略★ 家长以身作则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家长需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餐桌上做到上述要求,既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模仿榜样,又能使家长的教育更有说服力。★ 冷静对待情绪中的孩子刚开始面对诸多的礼仪要求,孩子可能会不理解、不耐烦,甚至和家长对着干。此时,家长千万不能先发脾气,把孩子骂一顿,最后在孩子的委屈和眼泪中不了了之,而孩子仍然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做法。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把孩子单独叫到一边,让他先独自冷静一下,等到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
孩子虽小,但规矩不可少,而在日常生活中,在小小的餐桌上,是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教养和对孩子教育用心的地方。而让孩子多了解一些餐桌上的规矩和禁忌,是很有必要的。  建议父母可以将“孩子的餐桌礼仪须知”列为青少年家庭教育工作的一项,因为一个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它会让孩子将来在社交上赢得不少印象分,也会让孩子更自信!  1:长辈落座后才能上桌,端饭时要先顺着辈份最大的依次递给。  2:吃饭要端碗,不要大声咀嚼。  3:学会欣赏并赞美妈妈和他人的厨艺。  4:饭前或饭后不能敲空碗。记得五岁的女儿有一次饭后敲碗,敲得乐呵呵的,当时我让她不要敲,女儿好奇地问为什么

6,如何培养孩子餐桌礼仪 12个最基本礼仪告诉

具备基本的礼仪,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很有品位、替别人着想的人,礼仪是被众人所爱戴的重要条件之一。礼仪是给人提供愉快的体验、替别人着想的一种习惯,而餐桌上的礼仪,可以适用于各种礼仪。具备基本的礼仪,就可以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任何场合任何地点,周围的人会觉得你是个很有品位、替别人着想的人,礼仪是被众人所爱戴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我们如何来培养孩子好的餐桌礼仪和规矩呢?礼仪绝对不是到了一定时候,自然而然地就会长在身上的东西。只能通过别人的传授,而满怀爱心来教给孩子的,只能是父母。教孩子礼仪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怀着一颗爱心,温柔地去教。最好不要在刚吃饭还饿的时候去提醒他这样那样,吃完饭后父母和孩子都比较放松的时候再去说比较好。孩子应掌握的12个最基本的餐桌礼仪1、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我们的每一顿饭。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这种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饭的坐姿,更应该作为一种家庭的文化,不断传承下去。2、请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3、吃完饭之前不要离开座位除了饭前洗手外,最好让孩子养成吃饭前处理完上厕所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安心、放松地享受美食。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势。这样不但好看,而且还有利于消化。5、正确地拿筷子其实只要1个小时妈妈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6、吃饭时不要敲打碗筷或大声喧哗。7、避免在盘中翻来翻去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8、吃饭的时候尽可能不要发出声音教育孩子嚼饭的时候尽量闭着嘴,喝汤的时候也慢慢等汤凉了再喝,不要上来就西里呼噜地喝。9、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最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同时也要提醒爸爸妈妈,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毕竟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10、饭后对准备食物的人表示感谢。11、吃完饭后若要先离席,要跟长辈打招呼:“我吃好了。”12、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餐桌礼仪要从平时开始训练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春节期间,跟家人、客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极好机会。每个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出去时获得朋友的赞赏,不过,家长的功课要做在前面,要从平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餐桌礼仪,这样到了一定的场合,才不会出现一些本不应有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3363430的尴尬。培养餐桌礼仪的方法:1、一起用餐。孩子与父母一道用餐的机会越多,越会学到应有的礼仪。2、不要求快。在同一时期内有计划的教会一个或两个礼仪。3、目标合理。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父母要尽量了解孩子的能力,对某个孩子有效的方法在其他孩子身上可能完全不管用,要注意年龄的差别。4、要有弹性。如果你的孩子哪天很不对劲,就放松一下,延到第二天。5、生动有趣。孩子想象丰富,都喜欢扮演生活中的人物,有时不妨摆设精美的餐点,邀请他们盛装赴宴,教会他们举止要与扮演的人物身份相称。6、经常操练。父母带孩子到餐馆用餐,在公众场合让孩子熟悉平时所学的礼仪。7、正面教导。孩子对禁止他们做的事易生反感。与其在他们做错事之后批评他们,不如事先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8、善用机会。在节假日或节庆场合,抓住时机教导孩子穿着、餐饮及应对的原则。9、解释原因。在任何时侯都尽量向孩子解释要遵守礼仪的原因,这样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10、树立榜样。教孩子向做得好的小朋友学习,也可借助录像带、书籍、图片等进行教育。作为父母,我们不可能永远跟着孩子,也不可能守着他们一辈子,但我相信,象餐桌礼仪这些细节幸福的积累,一定可以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也一定可以成就他们更加美好的人生。

7,中国餐桌礼仪要简短的

服务员放有公勺或公筷的一定要用,不能用自己的筷子在菜里翻来翻去,这是最基本的了
进餐时;对不起.最好用公筷,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也不要往地上仍.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进餐时不要打嗝.或是以吃饭为主.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以调和气氛.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不要光着头吃饭.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第三.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如果同桌有领导,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之内的话,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老人,客人的话.第五:吃到鱼头;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以示歉意.第四;..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 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如果出现打喷嚏,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请原凉&quot.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结以下几点: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第二.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quot,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更不要贪杯.如果是前着.如果是后着,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
餐桌上有许多应注意的礼仪,而这些礼仪常被忽视。 (一)就座和离席1、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应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邻,应招 呼女士。3、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宾客方可离席。 4、坐姿要端正,与餐桌的距离保持得宜。 5、在饭店用餐,应由服务生领台入座。 6、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脏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渍。 2、必须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应摊开后,放在双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带,或挂在西装领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餐桌上的一般礼仪   1、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时须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顾自己,也要关心别人,尤其要招呼两侧的女宾。   4、口内有食物,应避免说话。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盘夹取菜肴。   6、必须小口进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汤,应使用公筷公匙。   8、吃进口的东西,不能吐出来,如系滚烫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冲凉。   9、送食物入口时,两肘应向内靠,不直向两旁张开,碰及邻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时,均应避免跟人说话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就食物。食物带计,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则汤汁滴在桌布上,极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应用牙签,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喷嚏、呕气。万一不禁,应说声“对不起”。   14、喝酒宜各随意,敬酒以礼到为止,切忌劝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坠地,可请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将酒、水、汤计溅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赔罪,反使对方难为情。   17、如欲取用摆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调味品,应请邻座客人帮忙传递, 不可伸手横越,长驱取物。   18、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   19、如吃到不洁或异味,不可吞入,应将入口食物,轻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盘中。倘发现尚未吃食,仍在盘中的菜肴有昆虫和碎石,不要大惊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轻声告知侍者更换。   20、食毕,餐具务必摆放整齐,不可凌乱放置。餐巾亦应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进行中,不宜抽烟,如需抽烟,必须先征得邻座的同意。   22、在餐厅进餐,不能抢着付帐,推拉争付,至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抢付帐。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帐。   23、进餐的速度,宜与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谈悲戚之事,否则会破坏欢愉的气氛。

文章TAG:餐桌  餐桌礼仪  礼仪  常识  餐桌礼仪常识  小学生日常吃饭如何文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