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1.基础素描--静物 2.快乐粘贴画 3.点线面的变化 4.梦回唐朝--水彩画 5.拓展思维--由苹果你想到了什么 6.我的家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2,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穿穿编编教案

   1、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参观、欣赏,让学生了解穿编工艺的材料、工具和特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习惯。   (2)操作目标:选用适合的材料,大胆地将自己设计的造型,用不同的“穿编方法”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和审美意趣,养成主动探求与创造的良好习惯。    2、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穿编物品的一些简单制作方法,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祖国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运用适合的材料及“穿编法”制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议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电脑课件、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学生准备:   穿编材料、制作工具。    教学思路: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与中队活动相结合,带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第二课时进行设计制作。    参观活动:   带领学生到穿编手工艺厂参观,让学生亲身体验现场制作的气氛,并与穿编艺人进行交谈,感受中国穿编艺术的博大精深。    谈谈感受:   回校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谈谈参观后感受,说说自己对穿编艺术有了哪些了解。    拆编游戏:   全班以4人小组的.形式玩拆编游戏。游戏要求(拆前仔细观察穿编物由哪几部分组成,小组成员可以进行分工合作,仔细揣摩各种各样的穿编方法,并做好记录,组装时细心谨慎,小组成员要配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拆编得又快又好。)教师对游戏结果进行简单的评述。    图片欣赏:   教师播放电脑课件,学生欣赏有关穿编物品的图片。    同桌讨论:   看了这么多穿编的图片后,说说你准备穿编什么。    教师演示:   教师用纸条进行穿编演示。   用铅笔画底稿。   用刀刻出横的或竖的小口子。   剪下比小口子略窄的纸条。用纸条上下穿编。   用手指将穿好的纸条向上挑起形成弓状,再将纸条两头工纸的反面固定,一幅漂亮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学生制作:   以同桌合作的形式,用彩色蜡光纸、杂志封面等材料进行穿编练习,可以模仿例做,也可自己创造方法做。    交流与评价:   以“穿编博览会”的形式展示作业,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课后拓展:   回家后寻找一下身边的穿编物。   阅读一本有关穿编的书籍。   上网查询一些有关穿编的资料。

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穿穿编编教案

3,四年级音乐教材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我爱米兰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 学习深情、富有感情的歌唱。 2. 二部合唱和谐,把对教师的热爱、尊敬的感情在歌声中充分体现出来。 3. 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 师生问好。 2. 发声练习。 二、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 听赏全曲,请同学们跟音乐哼唱。 2. 听了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后,说一说你的感想。

四年级音乐教材内容

4,急求河北出版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美术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全套教案,共65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全册教学进度 周次内 容 第一周聚聚散散 第二周小圆点的魅力 黑与白 第三周主体与背景 第四周冰川与晚霞 第五周画嗅觉 第六周卡通画 第七周双胞胎 第八周藏书票 第九周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十周那一刻的我 第十一周愉快的春游 第十二周哪些是相同的 第十三周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十四周飘来飘去的小岛 第十五周迷宫 电脑美术 第十六周会游的玩具 第十七周光的魅力 第十八周珍爱国宝 秦始皇陵兵马俑第1课 聚聚散散教材分析:在上两册的教材中,都有过以叠词为课题的造型表现与欣赏评述相结合的有趣的课,引导学生在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构图中的聚与散的关系。课时:2课时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游戏、实验等掌握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在玩中体会聚和散的感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2、通过欣赏吴冠中的作品和学生作品扩大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聚和散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聚和散的感觉难点:用各种形式表现聚和散教具准备:吴冠中的作品、学生作品、水粉颜料、排笔、彩色纸、剪刀、胶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2、教师介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体会大师作品中的韵律:这里有作品欣赏,请大家欣赏后小组讨论:“你最想为大家介绍哪幅作品?作品描绘了什么?”在大师的作品中《春如线——疏、密》为我们描绘了不同的春天,你能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吗? “纤细的线条宛如少女长发般的垂柳传递了生命的信息。宣纸上彩墨点点,如春雨播洒池塘;又如春花灿烂点点梨白桃粉、迎春黄。”通过欣赏你能不能找出吴冠中老师绘画的特点,体会其中的精髓。(板书:点线结合)在大师的笔下“点就是跳跃的音符,线就是舞动的长袖。”他运用点和线歌颂了江南,歌颂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大师与大师”:同样都是用点和线来作画,吴冠中和西方画家波洛克、凡高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查阅画家资料和搜集他们的作品进行对比。三、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2、师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四、交流体验执教时间:2月20日——2月22日札记:对于吴冠中的作品,多数孩子都不能理解,甚至认为这些画是“乱画”。为了让他们都理解其作品的内涵,我带他们浏览了吴冠中作品的网站,从时代的角度、人文的角度多方面的介绍了作品的寓意,使得孩子们终于从画面中悟出了“聚”与“散”。第二节一、师生交流:1、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2、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3、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

5,人教版四年级美术教案

聚聚散散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各种画面。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教学重点:合理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组合和创作造。教学难点:仔细观察了想表现的事物,并找到了相应的材料。教学工具: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
http://www.pep.com.cn/meishu/jszx/4s/jsjxys/请试试这个网站

6,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期美术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18/sort0337/down-27500.html 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1课 计划明天 第2课走迷宫 第3课 我爱校园 第4课真情对印(活动一) 第5课 记忆大比拼 第6课静物一家 第7课草丛中 第8课恐龙世界 第9课绿色呼唤 第10课编纸条 第11课花团锦簇 第12课妙笔生花 第13课大力神 第1课 计划明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职业人物绘画和计划表设计美化的方法,了解和憧憬未来世界,认识理想表现形式与实现理想的方式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像力和设计创意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正是需要的教案

7,小学四年级美术 校徽设计课 怎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校徽设计的意义和设计要领。  2.指导学生用图形和文字的表现形式设计校徽。  3.要求设计出简洁、独特,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校徽。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关于标志设计的书籍、图片和资料。  2.学生收集有关标志设计的图片、资料,可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搜集等手段,同时准备设计工具。  教学内容:  本课重点是要学生能自行设计出能表现学校特点的校徽,所作的教学设计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设计的。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所搜集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讨论、交流标志设计所具有的时代意义,同时启发学生对标志设计有初步的了解。  2.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所熟悉的标志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寓意?如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激发学生对标志设计产生兴趣。   二.新课教学  1.教师让学生根据上面列举的标志,谈一谈,一个完整的标志由哪些要素组成?(图形、色彩、文字)  2.教师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标志,既能体现图形、色彩、文字三要素又构图合理、造型美观的标志图形。教师从这些标志的设计中引出以文字为图形的设计方法。  出示我本人设计的我校***小学的标志  教师另外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校徽设计方案,加深学生对标志组成要素的理解。  3.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标志的组成:图形、色彩、文字。  表现形式:a.以文字为图形。b.以具体形象为图形。  表现手段:简约、概括、夸张。  三.作业实践,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用文字或图形设计校徽。先画草图,并注明设计意图,然后用各种材料制作校徽。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设计制作完成后,展出学生的设计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徽有什么寓意,是否符合学校的特色,并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生觉得很新奇,课堂交流很积极活跃,小组讨论也比较激烈,都争相阐述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从他们的讨论中可以听出是经过用心思考的。从展示的作品中看,有很多构思巧妙、设计独特的优秀作品。
你是说设计课件嘛?百度喽……

8,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构想及目标   创设一个模拟录制《开门大吉》节目的情境,共设五扇门。每一扇门之后都是本节课的知识,同时每一扇门又是相互联系的,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开门”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寓教于乐。   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特点。   2)掌握亚洲河流流向特点。   3)能够运用地图分析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亚洲地形图,能够总结出亚洲地形、河流流向特点。   2)掌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河流流向特点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亚洲的了解,激发学生身为亚洲人的自   豪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第二节,内容包括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和复杂的气候两个部分。课程的内在要求是通过学习亚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特点,学生能够迁移到其他大洲。学生对地形图有一定了解,但了解不深,运用不自如。因而专门设置了学生对地形图判读的指导,以期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本课的学习对于其他大洲地形的分析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本节课的学习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真正接触地理有一个学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但不能完全领会。很多学生在看书的过程还是会出现只看文字不看图的现象。综合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能力还在养成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引导他们去读图、识图,使他们发现很多问题通过他们自己的读图都可以解决,增强他们学习地理的信心以及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选取的《自然环境》这样的主题和内容,符合此年龄阶段学生的心里特征和知识结构的需要。   本节课的教学,试图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而为夯实基础知识,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阅读亚洲地形图,得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2.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难点   通过对地形图的判读,得出亚洲地形地势特点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9,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八课怎么做

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教案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对称的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2、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创作一组对称的人物或动物。 3、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表现对称的人物或动植物。 2、用自己适合的方法创作对称的物体。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说说对称有什么特点。 2、欣赏教材上的学生作品,讨论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或者说我们可以怎么样来理解课题《双胞胎》与本课作业的关系。 二、发展阶段 1、学生自学: (1)教材上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双胞胎"造型? (对折剪,对折印……) (2)除了书上的,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用这些方法适合表现哪些主题? 回忆生活中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对称的任务造型。 (在体操房对着镜子做体操,2个小朋友面对面做游戏,双人跳水,花样游泳……) 2、 学生拟订创作主题,并说说准备用哪一种方法来表现这一主题。 3、 学生创作。 三、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要提醒学生收拾绘画工具和材料,要养成不乱扔杂物的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可用泥或彩泥来表现人物或动物的组合。 以上就是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教案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美术全册全套教案,共37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第一课 形的魅力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学准备收集各种材料(如:广告纸、挂历纸、彩色纸等可以用来拼贴的材料)、剪刀、胶棒等手工材料;水彩笔、勾线笔等绘画材料。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形的概念及分类。充分展开想象,采用画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将几何形和不规则形组合成各种画面。让学生感受各种形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魅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它们归类吗?为什么?2、板书课题:《形的魅力》二、发展阶段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3、形的特点(外形的变化):有规则:几何形、几何直线形、几何曲线形、

文章TAG:四年  四年级  年级  艺术  四年级艺术下册教案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