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队

中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队 http://jx.cnluyi.cn/bencandy.php?fid-327-id-14252-page-1.htm

中班数学教案按长短排队

2,中班数学怎样排都一样公开课教案

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帮雪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结合中班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整节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帮小动物修路”、“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 “制作礼物”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kjxy8.cn%2fcaidown%2f" target="_blank">http://www.kjxy8.cn/caidown/</a>,教案 /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 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中班数学怎样排都一样公开课教案

3,幼儿园中班数学谁排在最前面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2、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3、继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数量1-7的数群卡标记图、点子卡片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拍手游戏:复习认识数字1—5。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数学课,我们很久都没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老师:小朋友,我问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傅老师,告诉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幼儿:傅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老师继续问小朋友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二、基本部分。(出示数群卡片)老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请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幼儿回答)老师:好了,现在呢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给它们排排队,最少的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放在最后面,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检查。可以提醒孩子数量相同的物体上下排放。)老师: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放的对不对,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怎么排的?老师:我们以前总是让数量是1 的卡片排在最前面,今天怎么让3条鱼排在最前面呢?(幼儿回答)老师:对啦,因为我们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谁最少,我们就把他放在最前面。(幼儿自主操作)老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请你们给这些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排队,要注意一样多的卡片应该上下排成一列哦。给小动物排好队后还要给小动物送圆点,几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圆点摆在红线下面,边送边说: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圆点。三、活动结束。1、展示幼儿操作结果,评价幼儿操作情况。2、收拾操作材料并评价此次活动。效果分析

幼儿园中班数学谁排在最前面教案与反思

4,中班数学怎么排都一样教学目标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小猴子、小狐狸、熊猫、长颈鹿、大象)的图片各一张。  2、五节车厢的小火车(画在黑板上。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  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图,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1、2、3、4、5,共有五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学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幼儿把数字宝定贴在车厢上。)  2、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我们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  3、教师边演示边说:  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第二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  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教师小结:  我们刚刚说的“第一节、第二节……”就是数学里的序数词。  4、教师提问:  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入相应的车厢里。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狐狸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长颈鹿坐在第四节车厢,大象坐在第五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排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了急,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他呢?可以怎么帮助他?(告诉他是第几节车厢,或直接带他去。)  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三、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  请几名幼儿分别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火车相应的空格处,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练习。  四、打开幼儿用书,或观看挂图边完成操作练习。  1、共有几只小动物在玩滑滑梯?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2、请在每个小动物后面对应的方框内打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5,幼儿中班第二学期数学怎么排教案

1.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的方法。2.“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3.教学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这类案例的搜集必须事先实地作业,并从教学任务分析的目标出发,有意识地择取有关信息,在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关键。4.教学案例是指“由教师撰写,或由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撰写的叙述性的教学实践记录。”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的物体,说出总数。  2.理解数量与数字、数量与标识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花猫头饰1只、小铃1只,教师用1-6点子卡片1套,每张幼儿座位上放置幼儿用1-6数字卡片1张。  2.幼儿每人1张点子卡片、幼儿用书第35页相应的数字贴纸,笔1支。  3.幼儿用书1页。  4.欢快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按数找位置。  1.教师:今天,我们要做火车去森林公园玩,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分发点子卡片),看看自己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就找到数字几的座位。  2.拿到卡片的幼儿按点子数量找到有数字卡片的位置。  ----教师:你的车票上有几个点点?找到的是数字几的位置?(引导幼儿互相检查。)3.教师:我们都找到了位置,火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模仿火车开动的动作。)4.教师:森林公园到了,请检票员检票。(每组两名幼儿分别把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收起来。)----教师:你收到了多少火车票?(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二、按数量画圆点。  1.教师:森林公园到了,我们来看按森林里有些什么,有多少?(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1页,点数图上各种东西的数量。)2.教师: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标记的意义。)3.教师:请你在这些标记的后面画上圆点,有几棵树就画几个圆点。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集体验证:如:3课松树,3个圆点。4棵苹果树,4个圆点等等。  三、做游戏"小猫喵喵叫"。  1.教师:公园里风景真美,小花猫也出来了,跟着猫妈妈来喵喵叫吧。(播放音乐)----幼儿跟着教师模仿小猫动作,同时跟教师学猫叫,教师叫几声。(以5-6声为主)2.教师的叫声换成小铃声,幼儿用叫声或动作回应,方法同上。  四、按数字找位置。  1.教师:我们要坐车回家了,请你拿好自己的车票。看看是数字儿。(引导幼儿拿数字卡片,并互相说说自己卡片的数字。)2.教师:提示牌开始翻动,看看卡片上有几个点点。(引导幼儿说出每张卡片上点子的数量。)----教师:提示牌停在了1上,1号车票的上车。(引导拿数字1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3.继续翻动点子卡片,幼儿说点子数量,卡片停在某一数量时,持该数字卡片的幼儿排成一排。  4.教师:所有的小猫都上车了,我们的火车开啦。  ----在音乐中,幼儿模仿开火车出教室。

6,寻求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优秀数学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34/sort0638/down-12811.html中班数学 《给卡片选数字元朋友》 1中班数学《比较数的多、少》 3中班数学《认识梯形》 4中班数学《感知8、9数量》 5中班数学 《把一样多的放在一起》 6中班数学 《认识数字8、9》 7中班数学 《做比9少的点卡》 8中班数学 《谁在前、谁在后》 9中班数学《给娃娃排队》 10中班数学 《做一样的标记》 11中班数学 《分类计数(一)》 13中班数学 《认识数字10》 14中班数学 《认识等号、不等号》 15中班数学 《认识大于、小于号》 16中班数学 《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17中班数学 《认识椭圆形》 18中班数学 《给点卡排队》 19中班数学 《给变化图形做标记》 20中班数学 《分类计数(二)》 21中班数学 《小动物住哪里》 23中班计算《认识数字1~5》 24中班计算《看数字拍手》 25中班计算《给小动物排队》 26中班计算《给实物印点子和数字》 27中班计算《做比5少的点子卡片》 28中班计算《会变的数卡》 30中班计算《量量边有多长》 30中班计算《谁排在最前面》 31中班计算《认识数字6~7》 33中班计算《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34中班计算《几多几少》 35中班计算《给图形做标记》 36中班计算《数一数,比一比》 37中班计算《分类记数》(二教时) 38中班计算《图形分类》 39中班计算《按数放卡片》 40中班计算《举卡片》 41中班计算《找图形》 43......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1/sort0334/sort0638/down-12812.html中班计算:排 一 排 1中班计算:按标记排序 2中班计算:排 队编号 3中班计算:编序号 4中班计算:依型式排序 5中班计算:自然 测 量 6中班计算:画画计数 7中班计算:你来数一数 8中班计算:合理性计数6、7 9中班计算:数一数 认一认 10中班计算:数数认认 11中班计算:数6、7的实际意义 12中班计算:多1和少1(一, 13中班计算:数的多、少和一样多 14中班计算:上下阶梯比一比 15中班计算:排 一 排[目标]引导幼儿根据物体或人的大小、高矮等属性给物体或人排序。[淮备] 1幼儿自备大小不同的球,或纸团、泥团4个。 2每个幼儿有一个插嵌板和4根长短不一的数棒。 3幼儿用书。[过程] ......
中班安全教案: 《地震来了怎么办》 班级:中一班 设计背景: 根据《纲要》的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远的实践意义。当前全球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灾害来临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它的毫无防备。现在资讯发达,孩子们通过不同的媒介知道了\"地震\",也对\"地震\"感到陌生和好奇。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警报音乐 图片 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屋,座椅等东西发生了抖动,你们猜猜谁来了?引入课题地震 二、播放视频:地震来了 小结: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定格画面:人员伤亡。) 提问:\"人被倒塌的房子压住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地震时,房子是怎么倒的么? 提问:\"房屋是哪一层先倒?想想看。\" 教师实验。(结果是一楼先倒塌) 教师:\"小朋友来亲自体验下。\" 幼儿实验。 小结:\"经过我们的实验,地震时,一楼最先倒塌。如果发生地震时,我们在一楼,应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室外,向空旷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楼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楼上的人应怎么办?\" 三、播放室内自救视频; 小结:地震发生时,楼上的人千万不能往楼下跑和乘电梯,还不能跳窗。 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幼儿回答 三、情境演练: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内自救: 放置房屋、墙角、卫生间等。 (二)室外自救: 1、提问: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室外,又怎么办?(幼儿讨论) 2、请看视频,学习室外自救知识。 小结:原离建筑物、躲在空旷的地方、保护好头部。 3、教师播放警报音乐,幼儿演练 四、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

7,中班数学送给弟弟妹妹的衣服公开课教案有关排序的目标清晰

【设计意图】  对于中班孩子而言,他们的数数能力由小班的手口一致点数逐渐发展到目数、目测数群、接着数;而从数数的种类上又可以分为有序排列的数、封闭式数数和散点状的数数。对于我们班的孩子而言,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目测数群的能力,能够目测5以内的数群。因此在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娃娃数衣服上的秘密时,我所预设的元素都是5以内的。同时,为了给于孩子们一定的挑战,我在数的种类上安排了孩子们数一些并不是规整排列的衣服上的元素(如散点状排列的纽扣、蝴蝶结等);在数数方法上,我通过加一件衣服,让孩子们尝试用接着数的方法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往下数,从而得到总数。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乐意从自己的衣服上发现数字秘密,体会生活中有很多数字。  2、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体验数数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衣服上的数字”的含义,发现衣服上蕴含多种数字而且会改变  难点:综合运用多种数数方法,正确数数,不漏数也不多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对于各种数数方法有一定的经验,比如正确点数、目测数群数数、接着数等。  环境准备:  1、观察幼儿服装,事先让幼儿穿着有纽扣的衣服来园,便于随后的数数活动  2、钉有纽扣的马甲,每件马甲上纽扣的数量、位置、大小均不同,便于孩子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数数(附图)  3、活动配套PPT  【活动过程】  一、说说娃娃衣服上的秘密:  (一)活动导入  重点提问:  天气越来越冷了,老师为娃娃准备了一件衣服。  这件衣服不单漂亮,里面还藏着很多的数字秘密呢!  (二)配合PPT演示衣服上的数字秘密是什么  重点提问:衣服里藏着数字1的秘密,1表示它有一个帽子;藏着数字2的秘密,2表示它有2个袖子。你能继续发现数字3、4、5的秘密吗?  【设计意图:孩子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会将数字秘密和现实的数字联系起来,会觉得衣服上是没有数字的。而这个问题通过PPT的演示,帮助孩子们了解老师所说的数字秘密是指衣服上那些有一定数量的物体,是要通过数数才能够发现的。从而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衣服,数出3朵小花、4个口袋、5粒纽扣,并通过ppt进行验证】  小结:“原来娃娃衣服上真的藏着这些数字秘密。”  二、找找自己衣服上的秘密  (一)引导幼儿寻找自己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1、娃娃衣服上的秘密被你们发现了。那么你自己的衣服上是不是也有这些数字秘密呢?  【设计意图: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的衣服】  2、请你找个空地方自己去数数看。数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不能多数也不能漏数。看不清楚的可以照照镜子,也可以请一个好朋友帮你一起数一数。  【设计意图:这是孩子们自行操作前的一个要求。其中有数数的要求,也有在操作过程中的方法推介。让孩子们知道如果自己数的时候有困难,可以去求助同伴也可以借助其他东西。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也要着重观察孩子数了哪些地方,是否数正确】  (二)分享交流自己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重点提问:  1、你找到了哪些数字秘密?你的衣服上有1吗?  有找到比3多的吗?  2、你是怎样数出来的?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孩子们很乐意地告诉老师他们发现自己的衣服上原来也有数字秘密——5粒纽扣、4个口袋、3个娃娃……老师在介绍的时候可以不断扩充孩子们的关注面,不断引导他们关注衣服的各个方面。另外在介绍过程中可以多补充些数学元素,其中包括问问孩子们“谁的秘密比数字*还要多?”——数字多少;“你用什么办法数出来的?”——数数的方法,并帮助孩子们归纳整理,数量少的可以用目测的方法,排列无规则的可以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数等等】  小结:“原来每个人的衣服上都会藏着数字秘密。”  三、变变衣服上的数字秘密  (一)通过PPT演示,为娃娃原先的外套加上一件马甲  重点提问:  娃娃穿上了这两件衣服,身上的数字秘密就变掉了。现在娃娃的身上有了数字6和7的秘密,你们找到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用接着数的方法发现6个口袋和7粒纽扣,从而明白原来加了一件衣服,身上的数字秘密就会变掉,也为接下去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请孩子穿上老师提供的马甲之后去数一数,看看衣服上的数字秘密有没有变化  重点提问:  老师为你们每一位孩子都准备了一件小马甲,这些马甲有的前面有纽扣后面也有纽扣;有的前面有口袋,后面也有口袋。一定要看清楚。请你们每人选一件马甲,找个空地方去数一数。看不清楚的话可以找好朋友帮忙,也可以照照镜子。  【设计意图:在孩子自行操作之前对孩子有活动中可能出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03736现的问题进行预警,提醒他们仔细观察,数仔细。与此同时,在孩子们操作的过程中老师也需要观察孩子的情况,注意孩子用哪种方法数,是否数全了,在数数过程中是不是运用了镜子、同伴来帮助自己数得更正确】  (三)幼儿数数,教师观察  (四)分享交流数数结果  重点提问:  1、你衣服的数字秘密变掉了吗?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设计意图:老师进一步的强调,让孩子们发现加了一件马甲之后,自己原先的那些数字秘密发生了变化,而且都变大了】  2、你的身上有7吗?有10吗?有没有比10大的数字?  【设计意图:继续进行数字大小概念的强化,使得活动“数”味更浓。于此同时,在验证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数数的方法,引导孩子们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并发现原来用接着数的方法能够使得数数变得更快】  小结:“原来加上一件小马甲,衣服上的数字秘密都会变大。”  四、看看生活中更多的秘密  (一)回顾活动联系平时生活  重点提问:  1、一件普普通通的衣服上面,原来藏着那么多的数字秘密。还记得自己今天衣服上有多少粒纽扣吗?  2、知道了纽扣的数量,我们平时穿衣服扣纽扣的时候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引发孩子将今天的活动内容和平时的生活联系起来,在平时扣纽扣的过程中用用今天的发现,一边扣一边数,让自己的纽扣不再扣错】  小结:“如果我们知道了自己的纽扣数量,平时每一次扣纽扣的时候只要一边扣一边数就不会扣错了。”  (二)关注身边,引发思考  重点提问: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除了衣服上你们还能发现身边其他地方的数字秘密吗?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从对自己的衣服的关注逐渐转移到身边的事物,激发孩子继续寻找的兴趣】
搜一下:中班数学送给弟弟妹妹的衣服公开课教案,有关排序的,目标清晰,内容

文章TAG:中班  数学  排队  教案  中班数学排排队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