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举几个大学物理的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教学时数:3学时教学形式:小组讨论和研究教学目标:1.掌握并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2.学习利用物理建模发现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教学步骤:1.简...

举几个大学物理的应用案例

2,举几个大学物理的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和研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 2. 学习利用物理建模发现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 3.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 简要回顾牛顿运动三个定律,特别是强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2. 提出要研究的问题:物体在粘滞流体中的运动。 (1)现象观察:雨滴在空气中的下落; (2)演示实验:金属小球在粘滞液体中的自由下落; (3)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找到物体在流体中下落的运动学特征; (4)分析物体在流体中下落时受到的力:重力和粘滞阻力; (5)分析粘滞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6)设计一个简化模型来表示实际物体,研究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与流体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找到理想情况下阻力的表达式; (7)对得到的理想情况下的阻力公式进行适当修正,得到物体在流体中下落过程的一般阻力公式,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 (8)利用得到的阻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物体在流体中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再与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3. 实际应用:利用物体在流体中下落运动的特点,估算保证伞兵安全跳伞着落的伞面积。 4. 以小组为单位写出研究报告。 学业评价: 1. 对物理建模能力的评价。 2. 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价。 教学扩展: 1. 如果物体在粘滞性大的流体中很缓慢地下落,分析阻力的特征。 2. 如果流体很快地流经一个固定在流体中的物体,在物体附近会出现什么情况?

举几个大学物理的应用案例

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里有那些思政元素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中思政元素包括“科学精神、科学家品质、科学力量”,法拉第的奋斗历程给同学们的启示:科学的大道不是一帆风顺,只有培养坚忍不拔探索、不折不挠钻研的科学家品质,才能取得成功。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蕴含的思政元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思政案例,依托第5章第1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授课内容,案例蕴含了“辨证思维、科学精神、科学家品质、科学力量”等思政元素,通过内容讲授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辨证思维—电能生磁,磁能生电吗?科学精神—“唯物辨证哲学、实事求是作风、不迷信不盲从”理论源于实践,法拉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勇于尝试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不盲从,用实验验证、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家品质—“求实严谨求证、坚忍不拔探索、不折不挠钻研”法拉第历时10年,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直到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奋斗历程给同学们的启示:科学的大道不是一帆风顺,只有培养坚忍不拔探索、不折不挠钻研的科学家品质,才能取得成功。科学力量—“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改变世界”通过分析电磁感应定律的典型应用-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启发学生思维,体会科学的力量,增强学生们学好专业基础课、投身科技报国的自信心。在讲授我国 “西电东送”大国工程时,强调大局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告诉学生们应该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要有奉献精神,激发家国情怀。(1)科学精神。在课程内容以及案例应用中,挖掘“唯物辨证哲学、实事求是作风、不迷信不盲从”等科学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勇于尝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2)科学家品质。课程涉及众多科学家,如法拉第、麦克斯韦等,以及南仁东、马明伟等等中国科学家。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及感人事迹可以挖掘出“求实严谨求证、坚忍不拔探索、不折不挠钻研”,以及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科学家品质。(3)科学力量。本课程应用非常广泛,充分体现“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改变世界”的科学力量。应用案例引入国家科技成果,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里有那些思政元素


文章TAG: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案例100例大学  大学物理  物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