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教资,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11-12 17:47:41
本文目录一览
1,青少年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去用他感兴趣的方式激励。比如考试到达多少就可以玩多久游戏。或者旅游等等。激励为主,教导为辅。
2,简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用的心理疏导方法有哪些
谈话疗法是认知治疗方式,教人们如何改变有害的想法和信念。当患者有不切实际的负面想法产生时会被告知如何用正面想法来替代这些负面想法,是一种心理治疗。心理疏导也采用谈话的方式,但与谈话疗法不同,它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情绪的疏泄和行为支持,这两者相近之处在于,都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作为主要的理论依据。
3,如何教育疏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三段”疏导法让意识回归正常:“自画像”发现真实自我,“感受目光”学会坦然,参加活动找回自信。教师应掌握的三种心理疏导法:创设班级良好情感氛围。科学引导学生转移异常情绪反应。运用突破法帮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机制。家长如果是心理辅导的专家,当然可以自己疏导孩子,否则最好请专业人士来做。对心理障碍孩子的疏导,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做得好可以帮助孩子走出心理的泥淖,弄得不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应该很慎重。还是请专业的吧。家长尽力配合就可以了。
4,关于初中生有哪些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
对于初中学生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1、激励法:初中学生从生理和心理上来讲,还处于未成年人,在平时的教育中,多实行激励法,比如:表扬、奖励、承诺、赞美、选班干部等等的方法,有很好的效果。2、亲近法:有时间多和学生谈话沟通,不一定非得谈正式的话题,谈谈生活,或者也可以和学生谈谈曾经老师上学时候的经历之类的话题,在学生的心理上可以产生亲近感,从而可以通过这种影响力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3、培养和学生共同的爱好:平时多给自己充电,多培养一些特长或者爱好,当有一天你的学生谈论《悲惨世界》的时候,你也可以和他们侃侃而谈,打球的时候,你一样很棒,无形中在学生心中认为你和他们是同行,从心理上有了共同的语言,以次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以上这些方法不知道是否能帮助你,我也是一名教师,这些是我在平时的教育中所归纳总出来的。
5,如何对初三学生心理疏导
考前调整好心态的重要性成功=实力+心态。因此,中考既是打知识仗,也是打心理仗,故此调整心态尤为重要。如何调整?1、 怎样做到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1) 不要无谓地焦虑,更不要因焦虑而乱了手脚。要用一颗平常心按部就班地去复习,竭尽全力,不过多地去考虑结果,只要你尽力了,就问心无愧,(2) 复习要有计划,切忌胡乱翻书,先按老师的安排去做,再按自己计划每天向前迈进。(3) 正确对待每次的模拟考试的成绩复习是对你所学知识的一种巩固,而模拟考试是检查你复习成果的一种手段,也是引领你走上正式考场的一座桥梁。模拟偶尔考得不好可以促进你再加强,不能因此而一蹶不振。战役尚未打响,不能自己先被自己打垮。(4) 要注意合理休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否则会影响学习效率,要保持充足的精力,才有清醒的头脑去学习。2、 如何减轻学习压力?可以尝试下面几种方法来减轻心理压力:(1)回忆自己所取得的好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2)对好友倾诉自己遇到的难题,得到好友的帮助与勉励。(3)合理安排要做的事情,做自己该做的事情。(4)听听音乐,说说笑话,为生活添加一点乐趣。(5)定时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6)读读写写,通过读书、写日记等进行心理调整。祝你考出好成绩!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6,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傲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僻心理、抑郁心理、狂妄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当学生遇到挫折后,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谈心,平等地交流使学生能与教师作详细倾诉,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当某学生因不能以优异的成绩来满足自尊心时,教师可以创造一事实上的条件,使其在另外的技能活动方面取得好成绩以获得自尊心的满足;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打击时,引导学生将不愉快的事情置之脑后,从不和谐的气氛中解脱出来,潇洒地生活。
三、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实现新的心理平衡。
激励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激励者要有明确的目的、敏锐的洞察力、诚恳的态度和娴熟的技巧。仅就激励的技巧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有效地与被激励者沟通,找出与被激励者共同的信念;容忍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在激励法中,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关键,其根本措施就是唤起学生的成功经验和对成功的向往,创造条件让学生取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运用突破法促使学生建立起新的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
某生因连续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经过一番努力也未见起色,情绪低落,自叹自己脑子笨,奋斗也没用,肯定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学习失败者,想放弃学习努力。这种自卑情绪是对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的消极防御,如固定下来,就会严重制约他一生的健康成长。此时,教师及时与他一起讨论,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信心,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找出失败的根源,重扬前进的风帆。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从长期的失败阴影中突破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去挑战、去争取新的成功,这就是清除心理障碍的突破法。
当然,中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作战,共同努力。作为负责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是要在学生心理障碍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疏导;二是不仅要消除外部诱因,更重要的是控制内部的、促使潜在的心理障碍变为现实的因素;三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无极端的表现形式,不易觉察的心理障碍要消除在萌芽状态。
7,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全面提高升学率和教学成绩的同时,应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班主任作为任务的主要承担着,对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词: 问题学生 心理疏导 转化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教育能否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在全面提高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同时,不放松对学习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的转化。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差生转化,是值得我们每位教师深入研究的一项课题,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是我的一些工作经验的简单汇总,供同仁们商榷。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明确哪些学生是“问题学生”,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其定义为品行障碍少年。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发生的频率高,性质比较严重,矫正和转化的难度较大。因为这类行为的表现行为比较单一,如能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使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则有益于教学管理和学校的稳定。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管理的关键人员,他们的教育思想,工作管理对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点应该引起新时期的班主任,尤其是生源暂不理想,问题学生相对较多的学校的班主任的格外重视。所以,班主任应是疏导转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其次,班主任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矫正“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问题学生”的特点。1.自卑感强,是非观念模糊。“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他们总感觉低人一等,从而自暴自弃。他因为是非观念模糊,同时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问题学生”的言行比较反常。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打架斗殴当“勇敢”,把“哥们义气”当友谊,把挥霍浪费当“潇洒”,把向老师反映情况当“出卖朋友”等等。2.意志薄弱,自制力差。“问题学生”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约束自己的行为,在一定的诱因下,由于意志薄弱,难以控制自己。如帮别人打架,在别人相邀下盗窃。可以说意志薄弱是制约问题学生前进的重大障碍。3.情绪急躁,难以自控。自己的理智往往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顺利时春风得意,稍受挫折就心灰意冷。他们的情绪急躁不安,一旦被激怒,容易蛮干,不计后果。4.求知欲弱,学习能力低。很多“问题学生”由于其精力不在学习上,怕苦畏难,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差。5.行为习惯不良。“问题学生”都有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习惯。例如懒散、旷课、恶作剧、乱起哄、吸烟、撒谎、欺骗、偷摸、有意损坏公物、打架骂人等等。其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学生”的出现与社会、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由于“问题学生”形成问题的原因和程度不同,转化和疏导的方法也有差异。心理疏导是医治学生"心良"的良方。而且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对"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疏导应当根据不同对象来潮不同的疏导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方法上不能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在时间上,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则就不能达到疏其心、导其行的目的。班主任应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其程度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分析不同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初中的阶段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注重心理疏导和转化。1、初始阶段,尤其是新班主任一定要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经常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当“问题学生”第一次违纪、第一次迟到一定要充分重视,处理问题要既严肃认真,又留有余地,避免过于粗暴和武断。2、绝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视对“问题学生”学习的帮助,应对他们进行较大力度的文化补习。学生各种问题的出现,厌学情绪的产生,逃学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问题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差目标,帮助他们接近课程最低标准,给“问题学生”顺利毕业提供了可能。3、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诚恳的和家长交换意见,不能因遇到困难而灰心,甚至放弃。4、从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交友情况,想办法断绝和不良人员的交往,坚决制止不良习气的蔓延。5、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初一注意行为规范养成;初二强化行为规范的执行和对“问题学生”的约束;初三适时进行法制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问题学生”在犯错误后大都有改正的要求,要树立正气,用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约束和感化“问题学生”,用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好学生的言行示范和带动“问题学生”,可以收到长期的效果。班级正气树立起来了,不良习气和倾向也就较难蔓延。性格怪异的学生很渴望和班中有威信的同学交往,但大多数好同学对这类学生心存戒备,内心的自卑使他们只好和品行不太好的同学来往,班主任要求班干部主动和他们结成帮助对子,减少了他们和其他品行不端人员的接触。班主任一定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的苗头,适时进行纪律教育,尤其是加大法制教育力度,晓以利害,让他们树立基本的法制观念。不说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不做任何有损学生人格的事。给“问题学生”以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绝不能轻视和歧视“问题学生”。要和学生及时进行心理沟通,谈心要在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解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何要求,出事后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和克服的办法。例如我们班上的张某,刚一开学就开始不完成作业,得知他的母亲在农村,父亲经营一家小餐馆皆无暇照顾他,成绩小学就很差,经常打架逃学时,我没有放弃他。首先告诉他小学已经结束,新的生活刚刚开始,从此刻开始你和别人是一样的优秀。然后先帮助他少犯错误,再让他各方面做合格,最后鼓励他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并给予极大地肯定。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坚持了一年才使这个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最终顺利考上了高中。总而言之,就是坚持激励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注重情商因素开发。教师的感情投资、教师的人格力量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具有特殊的意义。“问题学生”的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很多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要预见到学生的反复,处理问题不能冲动,认识到困难的程度,永不放弃努力,做到抓反复,反复抓。班主任一定要学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注重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大不良行为的转化力度,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自我教育,要求学生自定措施,自我克制,自我修正,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新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每一位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并着力解决。争取不让一个“问题学生”掉队,把他们培养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
文章TAG:
中学 中学生 学生 学生心理 中学生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教资
大家都在看
-
美术小区里的大高楼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2022-12-14
-
洪恩6第一课英语教案,从零开始学英语一定有收获!
2022-12-22
-
幼儿园比较轻重教案视频,幼儿园教案七篇文章供参考
2022-12-26
-
初中数学环境教案,从初中数学到教案写作顺序一文看懂
2022-12-29
-
社会教案逛公园及反思,我收集幼儿园社会教案6供大家参考
2023-01-19
-
考试后感受作文教案,考试不会有大起大落的同学不要太气馁
2023-01-27
-
拟行路难免费教案,诗歌创作涵盖各行各业
2023-01-29
-
四年语文教案长城,从远处看长城蜿蜒在群山间
2023-02-01
-
弯曲的身体教案,体育大班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身体活动细节
2023-02-02
-
美术课教案画小狗,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动物》
2023-02-03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教案,植物插条生根需要留芽或去掉部分叶片
2023-02-04
-
会飞音乐盒教案,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2023-02-04
-
社会扑克牌搭建教案,扑克牌如何叠出花?
2023-02-09
-
人教版学写人物小传教案,写小传要遵循传记特点严格选材
2023-02-11
-
马诗幼儿园教案,马诗作者:马厩里全是肉马不懂天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