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职业健康培训资料

推荐一本书吧书《籍企业职业健康知识300问》
给我地址给你发一份资料。

职业健康培训资料

2,职业卫生培训内容有哪些

职业卫生培训主要内容有:(一)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责全面责任,必须掌握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和管理水平,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作为专门人员,需要通过培训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三)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有哪些

3,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哪些内容

1,什么是职业卫生2,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3,职业病的诊断和康复4,职业卫生查体的重要性5,工作场所检测的重要性等等
深圳华测环境与健康事业部经常开职业卫生研讨会的,找这方面的培训可以联系一下他们…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哪些内容

4,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标准,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措施,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业卫生管理要求和措施等。初次培训不得少于16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8学时。职业病危害监测人员的培训,可以参照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要求执行。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主要培训内容: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初次培训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课时。煤矿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培训,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5,请问职业卫生监管有什么好的培训教材吗

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培训教材,国家安监总局编的。还有预防医学的《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比较深,但内容很丰富。
以前职业卫生工作属于疾控部门管,现在归属安监监管。因为职业卫生,其实也是生产安全的一部分。不过,职业卫生侧重的是生产现场的粉尘、化学毒物、噪声、高温等是否对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6,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如下:1、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卫生基本知识。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6、其他有关职业病的知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各种卫生要求所做出的技术规定,可视作技术尺度。可被政府采用,成为实施职业卫生法规的技术规范,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1965年由原国家建设委员会、卫生部批准、发布的《工业企业设计暂行卫生标准》是我国第一部与职业卫生有关的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经多次修订后成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1981年,我国成立了包括劳动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在内的全国性卫生标准组织,卫生标准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职业卫生标准必须符合国际惯例和要求。因此,我国于2002年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为两个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7,煤矿职业卫生培训内容有哪些

培训内容: 1:煤矿企业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 2:职业卫生管理; 3:生产性毒药与职业卫生; 4:生产性物理因素与职业卫生; 5:生产性粉尘与职业卫生; 6: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及伤残等级和劳动能力鉴定; 7:职业卫生统计; 8: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规范;
你说的职业卫生培训应该是对企业一般工人的培训吧。1、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2、作业场所内的警示标志的辨认。3、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4、遇到紧急情况的逃生和救援。5、各工种在不同岗位的操作规则。6、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8,职业病防治知识有哪些

1、从《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来看,“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并未要求上报员工上岗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如果以此给与处罚是不对的。 2、只要单位为员工按照上述规定作了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告知了劳动者,就不存在违反《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的说法。
4.10 职业卫生培训 4.10.2 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所在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 4.10.3 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培训的内容应包括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所在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应急救援知识、劳动者所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等内容。

9,hse培训hse培训内容有哪些

1)国家有关健康、安全与环境法令、法规和标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6小时;2)企业性质、生产特点和hse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3)本单位概况和生产特点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4)hse基础知识,包括消防知识和气防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小时;5)典型事故教训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6)本单位hse作业计划书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7)本岗位生产流程的培训时间不少于30小时;8)引进新工艺技术和工艺发行的培训时间不少于16小时;9)工人转岗培训时间不少于20小时,技能和素质不满足要求的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10)hse设施工具、个人防护、急救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
一般来讲,企业开展HSE培训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条件、相关岗位的培训需求(如,岗位操作须知、注意事项和应急管理),按照相关的企业HSE体系相关标准建议,也可借鉴相关企业的HSE培训经验和方案,因地制宜,制定符合企业自身HSE需求的科学而有效HSE培训方案。企业HSE培训的参考内容:1.企业安全现状培训企业HSE培训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企业,在于实现企业HSE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一切开展的前提在于企业实际情况的掌握;作为企业HSE培训开展的第一步首要工作,企业自身的安全现状的初步介绍能促使员工对企业有初步基本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基础安全意识。2.管理层培训HSE安全管理体系其核心在于领导和承诺,企业管理层是企业HSE培训的重要组织策划者,更是HSE培训的主要参与者;企业管理层的HSE培训要具体到各层面各岗位的安全管理需求,明确管理职责;3.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针对企业各个层次和各个岗位的实际安全管理需求所涉及到的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HSE着力培训,进一步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和岗位操作,促使企业生产作业工序的进一步规范化,有效的避免因员工不当操作以及不规范工作带来的影响。4.安全职责培训在企业HSE培训中,要明确企业生产管理各层次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要有针对性的强调相关重要管理岗位、操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管理职责;具体事件职责具体到部门、个人头上,流程要规范,分工要明确。5.安全管理培训在企业HSE培训中,要使员工深刻意识到企业的安全管理必要性,相关的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流程和的制度要详细讲解和介绍,包括有企业安全教育、现场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针对员工的不明点和问题要着力解答。6.职业卫生管理培训职业卫生管理是关系企业的劳动环境、员工的人身健康安全。包括职业卫生防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管理;7.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HSE体系管理的重中之重;在企业的HSE培训中要着重进行强调,要根据企业生产加工作业中,对存在的潜在危害进行有效识别、判断和评估,并根据相关情况采取有效措施。8.应急技能培训包括消防器材的使用、逃生应急技能培训。

10,职业病前期预防

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卫生管理与防护措施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以及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以预防、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达到保护劳动者健康目的的设施、装置或用品。一、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措施:1.组织制度管理落实:(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对职业病危害设备和因素作警示说明:(1)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2)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3)用人单位在设备及材料放置及使用处设立警示标识。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对劳动者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按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4.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定期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至少每一个月对高毒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因素检测;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5.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6.对未成年工和女工实行特殊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7.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职业病防护措施1.加强设施防护与配备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必须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防护用品。2.公告与告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用人单位违反规定的,劳动者有权拒绝从事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劳动者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三、紧急救治措施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禁止职业病危害转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用人单位对采用的技术、工艺、材料,应当知悉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
你好 以椎间盘突出为代表的腰腿痛  “人们常说的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指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它多发于青壮年,20~50岁占80%,男性多于女性,比例在4︰1~6︰1之间。”刘志昂说。基于如此的高发率,他给出了以下治疗建议:  1.腰椎牵引  这样可恢复腰椎正常生理曲度,调节椎间隙及椎间孔,减低腰椎间盘内的压力,改变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的关系,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或压迫症状得以缓解,以减轻或解除症状。“牵引重量根据个体差异在7㎏~15kg之间。也可以使用间断牵引方法,每日2次,每次1~2小时。”  2.推拿、按摩  这样可促使病变部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可促使淋巴流动加速,加强水肿吸收;对关节错位、软组织痉挛起到复位、解痉作用。  刘志昂强调:“腰腿痛的预防其实并不难。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便可以有效地缓解腰部肌肉的酸痛不适。”与此同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锻炼,尤其是腰背部的锻炼。也可以更简单点,选用硬板床休息。  以颈椎病为代表的颈肩痛  以颈椎间盘退变为病理基础,包括相邻椎节的退变增生,造成脊髓、神经根、血管等受压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颈椎病。  “关于颈椎病的治疗,采用非手术疗法就可以使80%~90%的病人好转和治愈。其中牵引是非手术治疗的基本方法,包括颌枕带牵引、颈托牵引、悬吊牵引等。”刘志昂说。  对于一些错误的认识,他还进行了纠正:“很多人认为干体力活的人容易患颈椎病,其实不然,真正容易引起颈椎病的反而是那些看起来轻松但需要长期低头工作的人。” 如秘书、打字员、会计、教师等长期用电脑、长期桌椅高度不合适者,均易发生颈肩劳损;如油漆工、刻字工、汽车或机械修理工、缝纫、驾驶员等,都因职业而有特殊体位,若不及时纠正,再加上工作环境条件不良,更加速了颈部软组织劳损的发病机会。  再比如,现在有许多年轻人玩电脑游戏机,或功课较重,一天到晚低头工作,虽不至于颈椎骨有变化,但颈部肌肉、韧带劳损已存在,如不及早防治,颈椎病发病年龄就会提前。“这种劳损如能及时纠正可获痊愈,否则长期下去,会发展成骨与关节的损伤,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刘志昂强调。  白领需警惕颈椎病  “可以认为白领阶层更容易得颈椎病。”刘志昂如此总结,并给出了以下预防措施:  1.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要注意动静结合,每工作一小时左右就要站起来做做工间操,活动活动四肢、颈椎,消除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防止劳损。  2.适当做些多向运动  多向运动是指自然松直站立,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颈部缓慢有力、适度地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以及环转运动。  3.“米”字操也很有效  以头顶或下颌为笔头,用颈作笔杆,反复书写“米”字,每次书写5~10个字。  4.要注意保暖  光在穿衣上注意是不够的,还需记得不要用电风扇和空调对着人体直接吹。  5.避免外伤刺激  乘车或运动时注意颈部保护,避免急拐弯、急刹车或突然转颈等。  6.不要酗酒

文章TAG:职业  职业卫生  卫生  知识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资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