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小城第二课教学设计,海滨小城 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5-12 10:12:10
本文目录一览
1,海滨小城 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
不可以,“一棵棵”和“一顶顶”强调了榕树的数量之多,突出其繁茂之态,而用“一棵”和“一顶”则只能形容孤立的一棵树,而由许多榕树构成的整体则没有得到体现。
2,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齐句子有什么病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齐
城市不能用“整齐”来形容,可以说整齐的房屋,但是不可以说整齐的城市。
因此可以改成: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3,海滨小镇教程
来这里看一下吧
http://speed.qq.com/web200801/download/othervideo.htm
问问团队【QQ飞车盟】很高兴为您解答
4,海滨小城第一部分写了什么的景色第二部分描写了什么景色
课文分析课文第一部分写海滨的景象。由远及近,先写浩瀚大海的景色,再写海滩的景观。这部分突出景物色彩的描写,文中描绘的景物色彩斑斓:有蓝色、棕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这些丰富多彩的颜色,展示了海滨的美丽。课文第二部分写小城美丽的景色。分别描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三处景物,突出了美丽、整洁的特点。课文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更加突显小城的美丽。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加强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加强对写景状物这一类文章特点的感悟,进一步学习抓住事物特点、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表达方法
5,怎样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
如何书写优秀的教学设计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主要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具体说来,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以现代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理组合和安排各种教学要素,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二、教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的规划,是在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基础上,统筹全局,设计出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之前,要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要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教学内容;要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知晓研究学生发展。做好这些准备,是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一)、学习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1、 把握课程总目标2、 把握年级段教学目标3、 把握学期教学目标4、 准确把握每一课的教学目标5、 准确把握每一课时教学目标●目标合理定位——就能知道你在什么地方?要到哪里去?(二)、认真钻研教材1、 教材的主要特点。2、 各年级段(册)教材的特点及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3、 类型课的特点及在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解读教材——细读文本,潜心会文(一种是还原,一种是重构);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三个角度入手:①读者,②学生学习,③教师钻研)。(三)、 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学生情况1、 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学校环境)2、 了解学生发展优势(自信心 兴趣 特长个性特点)3、 知晓学生发展中的问题●了解学生情况——就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应该给学生,什么对学生的发展更需要。四、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一节课教学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备课和撰写教案的过程。需要:(一)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1、.分析本课教材包括哪些教学内容,内容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向帮助学生建构推进。2、分析本课教材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3、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有哪些,那些可用,那些与实际不适应?(二)进行学情分析,做好设计准备(年段特点)1、分析学生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已有生活经验、知识储备,能力储备和情感储备;2、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3、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一般心理过程;4、分析特殊学生(平时学习水平很高或学习很吃力的学生)在本课学习中的可能状态。(三)定位教学思想,突显教学风格(教学特点)1、分析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最大程度地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2、分析自身特点,在本课教学中可能发挥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3、分析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准备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四)设计理念与目标,把握教学方向设计理念:1、说明本课教学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或者是名人思想。2、交代清楚你本课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教学策略。3、点明通过这种设计想要达到的课堂效果。(五)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往往是一节课的核心和关键性的过程与方法,解决这部分知识和方法,其它问题将迎刃而解;难点是相对的,是学生容易误解和混淆的知识,对同一节课不同的学生其难点可以不同。教学难点要依据教材内容尤其是学生的情况而定。(六)选择好教学手段(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板块设计,描述性语言,一定讲究实用。 发表评论
6,听课记录怎么写
听课记录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基本形式是教学实录、教学评点,即教学意见。一.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听课记录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过程,说明确点就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即教学意见。(一)教学实录教学实录包括听课时间、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课时等;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学生活动情况;教学效果等。教学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三种形式:(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2)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过程、方法策略、板书设计等都记下来,甚至教师的重点提问、学生的典型发言、师生的互动情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中的失误等。(3)实录:把教师从开始讲课到下课结束的整个教学环节、内容、时间、师生双边活动等一点不落的如实记录下来。(二)教学评点教学评点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教材的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教学思想等等。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1)简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记录下来。(2)总评:就是对简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二.做好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地将听、看、记、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如教师讲和学生发言时,以听为主,兼顾观察;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以看为主,兼顾其他;学生练习时,以思考为主等。(一)听记要分清主次。听课应该以听为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思考什么、怎样思考?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行不行、好不好;②对教师的成功、不足或错误,要思考原因,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④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方法、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二)记录要有突出重点。一般来说,记录要详略得当,简明扼要,对内容要选择,文字要精炼。对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有创新、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以免遗忘。(三)听课后要及时反馈,研讨和交换意见。反馈时要坚持实事求是,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热情主动地与教师交谈,以平等商量的语气,指出成功和不足或改进的地方。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不要把问题讲得太多,应有重点地指出突出的问题,并以建议的形式提出,多谈优点和经验,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快乐成功中成熟;对有经验的教师,要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认识到还有改进的地方和提高的空间。通常情况下,一般不是去做定性的分析和评价。对听课记录评议要进行整理总结,弥补自己的经验不足。整理时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意见、要求和方法等,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进行借鉴并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认真做好听课记录是听课者基本素质的体现,它反映了听课者的品德、态度、能力、水平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7,怎样备课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它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一一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如此说来,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以及思考教学方法。这是教师教学的“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内功”好的人,即文化修养高的、悟性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所花的时间就会短得多、效率就会高得多,反之则会教无所获,白忙活一场。 首先谈谈钻研教材。一篇课文摆在面前,先应该做什么?这就是钻研教材。钻研教材的第一步就是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我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快抓住许多关键词句、写得精彩的句段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把握住了以上内容,作上相应的记号,以便再次遇到时易于处理。凡是课文中的生字,拿不准读音的我都一一查字典、注拼音。凡是新词,我都查词典弄个明白。比如,“翻山越岭”的“越”该作何解释?作为老师的我不但要意会,而且要言传。一查词典,“越”有七种解释,在本词中作“跨”讲。些词语的意思虽然不一定要讲,但作为老师必须一清二楚、明明白白,知识性的东西,不能有半点含糊。 钻研教材的第二步是朗读课文。朗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要达到以上要求一般要朗读四五遍,对于情感型课文,朗读的遍数还要多。不读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是不能罢休的。随着自己朗读语感的增强、悟性的提高、个人感情的不断丰富,多数课文只需读一两遍,便可以进入角色,再多读几遍,则可以更加熟练、尽量保证不出差错、加深对课文感情的理解领悟。我在范读课文时也难免出错,但由于学生领悟力低难以发现,即使这样我也难以原谅自己,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朗读能力都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朗读是钻研教材最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是赋予了作品以生命的。备课时,应力求把课文读活,比如,朗读《桂林山水》,学生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认为这样的范读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把文章读活。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半。朗读的意义十分重大:如果老师朗读的水平有多高,学生的水平也就有相应的高度,甚至超过老师;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出众。教师的朗读水平也就影响或决定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富有情趣的课堂。 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独运匠心,我们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才能有所收获。郑振铎在《燕子》中描写燕子用尾尖或翼尖点水形成的水圈儿,为什么说成“小圆晕”? “燕子飞倦了,落在远处的几痕电线上”,为什么这里不用“根”而用“痕”?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区别,里面有多少不同的意趣呀 !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只有把握好作者的谋篇布局方法,才能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对课文的奇妙之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在课堂上便能运用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老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诱导下超常发挥,超过老师的理解和领悟的内容。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无法实现其最终的教学要求与目标。 钻研教材的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老师要先做一做。如: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老师应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应先努力做到;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有时写在教案上,有时在心里仔细想清楚);要求学生写的生字和词语,老师一定要先写一写,每个字应该注意什么,特别是每一笔在哪儿起笔、在哪儿收笔,一定要把握准,否则。就写不规范,无法写出一手好字;要求学生造句,老师一定要先造,不单是造一个句,而是要尽量地把该词的运用范围都想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得到该方面的培养和进步。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我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中有关鸦片战争的章节。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更是非常重要,老师板书时把笔顺弄错是很汗颜的。我有读书读报的习惯,喜欢读书、报、杂志,这对我来说,也是备课。有关小学教育的书报、杂志,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这些课外资料中,有许多新鲜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作为教师,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得手应心。 接下来就是思考教法。教法最直接的反映形式就是教案。在教案中,应该直接地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等。写教案,不能拘泥于形式。教学目标要写,过程要写,关键词语的处理及体会要写,老师要讲的重要的话要写;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写的片断、造的句子,我都先写一写,造一造,以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短路”,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备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从方便教学出发,才能发挥备课的真正效用,实现备课环节的各种功能,达到备课的真正目的,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自我突破和超越。 话说到这里,关于备课的话题似乎可以画个句号了。但意犹未尽,我还想就写“教后记”说几句话。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都坚持写“教学后记”。这是我在备课本上为自己开辟的一块园地。一堂课下来有时很兴奋,就赶紧记下兴奋点(即成功点);有时也有遗憾,就赶紧记下这遗憾。在记的过程中, 自己的认识往往会得到升华,负面的东西会一下变成正确的,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感受。所以我说,反思吧,记下来吧,使成功和失误都成为一种收获!可以这样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写教学反思和教学后记,是教学反思让我在工作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是教学后记教会我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关键、理解重难点,突破教学中的疑难杂症,使我所教的学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培养。 “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一、备课的涵义备课其核心是课堂教学设计,它是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认真的重要条件。备课的改革也是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备课是一个整体概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必须把备课当作教学工作中一项整体工程来对待。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如:熟悉材料,研究新课标,收集材料,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学情,准备教具,课前实验,选择教法、学法、设计习题等。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基本功,备课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预习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二、备课前教师应做好学期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在开学前完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完成:1、对教材做总体的分析,把握教材内容,对学期教学工作提出总体构思。2、根据课标所提出的各项要求,根据课时计划,把教学内容按单元、章节科学合理分配课时。3、对学情做出正确分析。特别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和爱好要做认真分析,为教学决策、因材施教做好准备。4、提出质量标准或奋斗目标,拟定教学措施。三、怎样设计和书写教案(一)要严肃认真地设计、书写教案。具体做到:1、教案必须由教师本人独立思考并设计,可参考其他人的意见或教案,但不能照抄。2、编写教案要从实际、实用、实效出发,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不同内容应各有特色,不强求一律。3、书写教案必须用字规范,书写清楚,保持干净整洁,始终如一。(二)一节完整教案设计要写清以下几项内容:1、如何填写表头(1)授课题目:即本节课的课题(2)授课时间:按教学进度所规定的时间(3)课 型:即本节新授课、练习课(复习)、习作指导、讲评等。(4)教学目标:根据课标与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一节课教学目标。写教学目标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应达到的程度;二是有关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三是对有关思想的渗透。 (5)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课标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6)学情分析:根据学生认识水平分析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需要情况。(7)教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授课的方法与手段。(8)教具、学具的准备:即本节所用的如:卡片、小黑板、投影、投影片、录音机、实物等等。2、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写教学过程应写清以下几点:①写出教学全过程的总体结构设计。②写出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及过渡衔接。③写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方法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1)创设情景,主动参与(导入):情景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它当然可以起导入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面对一种问题,借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解决问题意识。情景不是幌子,它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创设情景”的方法。如开门见山、复习铺垫、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事迹、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直观感知等方法。(2)提供资源,自主探究:教师在备课中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探究新知。新的教材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即教学内容是基础而丰富的,呈现形式是丰富而开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具体做法:①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思考与兴趣,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②将静态知识动态化。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学生看到的往往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备课时,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教材中的主题图内容处理加工成可操作性强挂图或活动。(3)组织调控,合作交流(备学习方式的选择):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互相交流中使大家思维碰撞,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①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相信学生和引导学生学,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课堂教学也应该越开放。也就是说,在备课中应努力做到: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②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我们可以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知识。“为迁移而教”应该成为我们备课时处理教材的出发点。③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指导学生学。对于稍难一点的内容,可以适当创设机会。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④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学。“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是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所以,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指导他们怎样与同伴合作。作为一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设计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如何点拨?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备课时只有对这些问题都进行认真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可能是有效的,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4)反馈评价,巩固应用:是及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以下问题:①教师在反馈讲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②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是否体现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同步发展)。(5)总结:当整个一节课教学过程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设计总结时要设计总结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有关思想的渗透,学生的质疑)。3、如何设计板书?板书设计:教案中要单列板书设计,板书要直观精练,易归纳小结,易引导,纲领性强,板书使用合理。4、如何写课后反思?新的课程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怎样写课后反思,写什么等问题是每一个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在教学反思中,可以围绕以下具体问题进行。(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如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是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我们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记录。(2)教学的不足之处,如小组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况、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针对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3)学生的独到见解。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4)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相统一。写课后反思追求“短”——短小精悍;“平”——平中见奇;“快”——快捷及时。
文章TAG:
海滨 小城 第二 教学 海滨小城第二课教学设计 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
大家都在看
-
小班分类的相关教案,按颜色分类小班math教案精选
2022-12-31
-
整合教案车轮的秘密,幼儿园小班教案一览表
2023-01-21
-
隆中队教案,复习参考资料(一)
2023-02-04
-
衣架的使用教案,空气干燥器衣架知多少?问与答(19)
2023-02-17
-
小班水果区域活动教案,我的最爱水果
2023-02-27
-
我用镜子做游戏幼儿教案,小学语文活动照片
2022-12-19
-
人主要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第七种营养元素
2022-12-31
-
幼儿园中班体游小蜘蛛请客教案,小蜘蛛织网教案怎么写?
2023-01-20
-
小班付又反思的教案,幼儿园小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安全全滑梯》
2023-01-23
-
绘本别再请来请去教案,一文读懂!这些幼儿园绘本教案
2023-01-23
-
教案画一棵树的教案,如何写幼儿园美术教案?
2023-01-25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小数乘法整数有何不同?
2023-02-10
-
音乐教案 贝多芬与歌德,歌德不愿意走但乐队鼓励他继续走下去
2023-02-18
-
生活当中的色彩搭配教案,坚毅向前预算案
2022-12-17
-
小学武术踢球教案设计,体育健身操、跑步、游泳、乒乓球
20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