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px2x/ 建议你到这儿去看看,应该会有帮助的
我也是二年级老师上课确实要经常用到这些我一般都是在易百特教师网下载这些资料你去看看吧 希望你能满意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案

2,小学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

1、课题;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3、重点、难点;4、教法选择;5、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讲解、总结、布置作业)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
1、课题;2、教学目标(三维目标);3、重点、难点;4、教法选择;5、教学过程(导入、新知识讲解、总结、布置作业)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

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四: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五:语文教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六: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泰安点金教育为您解答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选择了80多首诗歌,其中有将近50首是古典,而选用的现代白话新诗即儿童诗,内容上多为描写四季、自然景色以及抒发对祖国、自然、农民、老师等的热爱,如《一株紫丁香》、《欢庆》、《快乐的节日》、《长城和运河》等。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特点

4,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 ·《献给老师的歌》活动课设计教, ·圆――创新作文课教案设计 九寨沟课堂教学案例反思,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设计,语文论文 2008年8月12日 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九寨沟 课堂教学案例反思等案例研究方面的教学参考资料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析--柳絮飞飞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Re: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圆圆(游客) 写得真好 by 圆圆(游客) 2007-7-4 23:48:33 小学语文教案论文_喇叭花小学语文教案论文为您提供最新免费的小学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实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走向, ·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思维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教学案例http://www.google.com/bookmarks/url?url=//rwxx.ruh%0dexuangou.c%0dom/m/kw/52219/1617297.html
名师同步教学设计1——6年级 全国小学语文新课标经典案例赏析3——4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

5,3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学计划

人教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1.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精选课文,减少课文类型,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大类。本册共有32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8篇选读课文。2.本册要求认识303个字,会写300个字。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4.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开始练习使用钢笔书写正楷字。 5.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字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练习复述课文。9.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10.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法。 二、单元分析:1.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2.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3.本册安排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中华传统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爱护周围环境,爱的奉献。4.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5个栏目是机动栏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

6,小学语文学案如何设计

我建议:首先把课文多读几遍,找出你需要给学生提醒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然后设想一下教学环节,如何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设计你的关键性问题)最后结合教学参考书,检测一下自己重难点是否抓住,环节上做适当修改。把它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完整的教案了。(教案包括教学设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工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具体的格式可以再网上看看。课后,写好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导学案 一、处理好“教案”与“导学案”的关系 “教案”侧重在“教”,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流程图;“导学案”侧重在“学”,是学生在教师有 效“导”的前提下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 自主发展的线路图。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 “教案”是“纲”, “导学案”是“目”,“纲”举“目”张,“导学案”必须是教师依据“教案”和学情,通过问题引路,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案”是“唇”,“导学案”是“齿”,“唇”“齿”相依,“教案”与“导学 案”应水乳交融,相互辉映,一旦脱离,则“唇”亡“齿”寒,导学案将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二、导学案课堂必须“始出问题,归于问题” 1、课堂应该以问题为楔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课始,反馈导学案预习效果。 梳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敏锐地提取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本节课探究的重 点。以此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特别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引导学生深 入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在反复读悟中解决问题。这样既保持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即语 言文字的训练),又发挥了导学案的导学功能。 2、课堂呈现的问题应该“激兴趣、低起点、层次化、贴生活、重体悟”。兴趣是生发学 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问题应该引起学生探究的渴望,不能深,不能让学生无从“下口”,要 有“问题一出来,课堂一锅粥”的热烈探讨气氛。要学生参与程度最大化。围绕教学目标,问 题逐渐纵深下去, 体现出层次性。 要努力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 三、导学案课堂新授课的课堂结构 第一课时(五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梳理问题 新授课开始,开展小组互阅互批,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展示预习成果。教师要利用课前对 导学案中学生问题情况的掌握,有机调控集中梳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环节二:呈现问题,明确目标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约有不懂的词语、课文主要内容、重点语句的理解。有的问题学生相 互能够解决,有的一时半会无法解决,需要通过学习课文来解决,如课文的脉络层次、主要 内容等,就可以明确为课时目标。重点语句的理解一般放在第二课时。 环节三:梳理课文,初步学习 先要通过多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行探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 流等形式来解决,结果趋于合理即可,不强调答案的唯一。在理清课文脉络的主要内容后, 一般要新授一段。应该通过语言文字训练以及读悟来捕捉课文内在信息,获取知识,培养思 维和能力。 环节四:检测反馈,再次巩固 依据课时目标检测本课学生所学情况,内容实在,形式多样,有层次性,个别问题有一 定的挑战性。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个清晰的整理和巩固。 环节五:总结收获,布置预习 这个环节可以小组评价团队学习收获与个体自我评价学习收获结合, 小组和个体相互借 鉴,促进整体发展。布置预习内容,为第二课时新授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四环节) 环节一:预习展示,呈现目标(问题) 第二课时预习问题的设计应该围绕课时目标, 学生在导学案中自学出的成果可能并不完 善甚至不正确,这恰恰是我们课堂生成的绝佳资源和开展训练的课时目标。 环节二:问题引路,展开自学 以学生的问题作引子,开展课堂学习活动。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自主学习,教师 要融入学生的自学活动中,注意个别交流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为有效导学和课堂调控奠 定基础。 环节三:合作交流,展示矫正 开展必要的小组合作探究, 推荐小组代表发言, 采取个体补充和小组相互补充使学生参 与面最大化,使问题明晰化。 环节四:检测评价,固学收获。 检测内容丰富,具基础性与思考性,反馈以集中交流、学生自主矫正与教师点拨辅助、 评价促进深化进行。以畅谈收获巩固学习成果为结。 四、导学基本策略 1、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由讨论,自我反 思。让每个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注重学法指导, 点拨适时恰当。 注重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 如读,可以轮读、互读、评价读、个人读、小组读等。评价方面,如互评、小组评、全班评、 师生共评等。 2、小组合作。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宗旨,以形成习惯为本质,发挥团队集体智慧。要在 问题受阻时运用小组合作,体现小组合作价值。要在学生互学时、互相批阅导学案时运用。 要明确组长的组织、榜样职责,要激发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热情,增强团队荣辱意识。要有 小组竞争和考核机制。

7,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怎样进行设计教学

共2课时语文园地五  小学语文 人教版1教学目标1、在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交流中,学会整理收集的材料;反馈中,能正确、得体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并主动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搜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并学会整理,有条理、清楚地向他人介绍,说出自己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评论(0) 新设计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执教者 云霄县陈岱中心小学 陈森女教学目标:1、在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交流中,学会整理收集的材料;反馈中,能正确、得体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并主动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搜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并学会整理,有条理、清楚地向他人介绍,说出自己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播放mtv,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现在来欣赏一首歌。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一边听,一边认真观察,这首歌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哪些画面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指名说)2、其实,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聊聊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吧。2、板书课题,读课题。二、交流收集的材料:1、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课前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了许多的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那些传统文化?(简单交流)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进行板书)引导学生用“我们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很多传统文化。3、课件欣赏:多媒体播放课件:教师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4、师: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现在,大家就把你们最熟悉、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交流吧。三、分组交流: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过渡:现在,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每个小组都交流了那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组派个代表来说说。2、小组派代表班内交流:(1)、谁先来?(真勇敢!)学生发言,老师相机评价,肯定、表扬。(2)、设计交际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小朋友们,假设现在老师是个外国游客,到云霄来游玩,我对中华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想请小朋友当导游,你们愿意吗?游客(老师):听说你们的春节特别热闹,能跟我说说吗?你们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呀?过年的晚上你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在干什么呀?能让我也参加吗?还有那些外国游客也想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尽管来吧!(由学生来当“外国游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了解了这么多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些游客想找个好地方逛逛,你们想带他们去哪里呢?”(引导交流将军山公园里的传统文化)四、总结: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聊了许多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但他们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灿烂夺目,她不是短短的一节课就能说得完的,她甚至需要我们用今后一生的时间去学习、领悟。就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巨大的宝库里继续探索、遨游,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五、拓展延伸:请大家继续搜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编写一份“手抄报”,到我们的展示台来展示吧!板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相机板书)4.2 第二学时 评论(0) 教学目标 评论(0) 学时重点 评论(0) 学时难点 教学活动语文园地五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语文园地五 1第二学时 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 新设计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分组的基础上合作、探究,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2、交流中,学会整理收集的材料;反馈中,能正确、得体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条理清楚。3、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并主动参与交际活动,培养口语交际能力。4、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搜集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并学会整理,有条理、清楚地向他人介绍,说出自己的快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等。教学过程:一、播放mtv,激趣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现在来欣赏一首歌。不过,老师有一个要求:你们要一边听,一边认真观察,这首歌同时为我们展示了哪些美丽的画面?哪些画面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指名说)2、其实,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们的生活,聊聊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吧。2、板书课题,读课题。二、交流收集的材料:1、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课前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收集了许多的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那些传统文化?(简单交流)2、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进行板书)引导学生用“我们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有……还有……”的句式来说很多传统文化。3、课件欣赏:多媒体播放课件:教师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4、师: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现在,大家就把你们最熟悉、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在小组内与大家交流交流吧。三、分组交流:1、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师巡视指导。过渡:现在,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每个小组都交流了那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各组派个代表来说说。2、小组派代表班内交流:(1)、谁先来?(真勇敢!)学生发言,老师相机评价,肯定、表扬。(2)、设计交际情境,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小朋友们,假设现在老师是个外国游客,到云霄来游玩,我对中华的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想请小朋友当导游,你们愿意吗?游客(老师):听说你们的春节特别热闹,能跟我说说吗?你们春节为什么要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呀?过年的晚上你们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在干什么呀?能让我也参加吗?还有那些外国游客也想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尽管来吧!(由学生来当“外国游客”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了解了这么多的传统文化,现在,这些游客想找个好地方逛逛,你们想带他们去哪里呢?”(引导交流将军山公园里的传统文化)四、总结:小朋友们,我们刚才聊了许多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但他们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灿烂夺目,她不是短短的一节课就能说得完的,她甚至需要我们用今后一生的时间去学习、领悟。就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这座巨大的宝库里继续探索、遨游,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五、拓展延伸:请大家继续搜集“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编写一份“手抄报”,到我们的展示台来展示吧!板书: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相机板书)
http://wenku.baidu.com/view/1fad3e36b90d6c85ec3ac6c1.html

文章TAG:人教  人教版  小学  小学语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