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发展过程,现代教育技术有哪几个发展阶段请简述各阶段的特征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05 00:23:07
本文目录一览
1,现代教育技术有哪几个发展阶段请简述各阶段的特征
刘希夷《代白头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各阶段有哪些特点
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于发展1、萌芽阶段——19世纪末2、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3、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4、系统化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5、网络化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至今)(二)我国教育技术的产生于发展 1、萌芽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2、奠基阶段——1949年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3、重新起步和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4、深入发展阶段——现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至今)
4,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代表人物和著作
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 1、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布卢姆等。年审时,需携带行驶证、第三者责任险保险单原件和复印件、车船使用税 车辆检测单。
5,现代教育产生于
人们对现代教育的认识也存在以下几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提倡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使学校教育同儿童生活密切联系。 第二种,指与现代社会(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相对应的教育。 第三种,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教育主要是指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体系、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教育观念、形态和特征,表现为现代需要提倡和应用的教育思想、制度、管理体系、内容、方式、方法等。现代教育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形成而出现的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迄今为止教肓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是人类教育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 。中国的现代教育起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近代以来,广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镜,成为西学东渐的首播之地,是中西文化交汇的津梁。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一批具有早期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便在粤著书立说,主张效法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提倡通过改良和变法,实现国家富强,并促成了学习西方知识的风气。西学教育在广东逐渐形成规模,对促进晚清教育改革和开启民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维新思想在广东的产生和发展。而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教育先驱正是这段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当年何子渊等人的现代“教育革新”给近代中国历史进程带来的震撼。
6,简述现代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
1、科学发展的分化和综合2、理论导向上的冲突和融合3、研究方法的多元互补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许多国家都将学前教育纳入了国家教育系统,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渐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世界上2/3以上的国家实行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的,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二战后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步发生变化。在形式上、内容上、入学目的和考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随着一次性教育相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正在缩小,国际文化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就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加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7,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的五种不同的教育
五种不同教育哲学观下的课程资源之比较
一、严格训导派的课程资源观
严格训导派的课程资源论相当消极。“重要的是教师的质量,而不是他们的设备。”学习要注重书本练习,而不是那些逗人的娱乐素材、游戏、谜语或影像等使精力分散的、与书本不相关的东西。尤其要限制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要认识到课堂中计算机的危害。”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使复杂的学习过程变得容易,使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学生需要的是“大量练习和机械学习。”
二、技术实用主义的课程资源观
考虑课程上的资源相当重要。教师利用资源讲解或激发教学。学习是实践活动,学生必须利用资源材料从事经验和实际的学习。信息技术技能很重要,学生必须动手操作计算机,媒体视频这一类资源。重视这一切即为要求学生具备实际经验的经验学习观。
三、旧人文主义的课程资源观
“纯粹”观限制了对中小学课程有益的资源。旧人文主义提倡采用课本和用于“人类文化精粹”作业的教具如直尺和圆规。也提倡使用作为工具的计算器和计算机等,但仅限于掌握了基础概念的高年级学生。为激发和帮助学生的理解,提倡教师使用模型、视觉教具和其他东西,但不管怎么说,认为参加实践活动、进行考察是一项实际的工作,不适合学习“人类文化精粹”的学生,只适合于不学习“真正”文化的差生。
四、进步教育派的课程资源观
资源论对学生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学习包括活动。课堂是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要利用结构模型和教具,促进学生的概念形成及思想的显形表现。除拘谨的课堂外,还要采用有利于创造、表达、暗示和动手的资源,通过它们把“学科”与儿童的全部经验联系起来。同时,资源利用需儿童自我决定。
五、大众教育派的课程资源观
其理论建立在学习是主动、变化、社会性参与以及自控的认识基础上的。所以其资源论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拥有广泛多样的实际材料,以利于变化、主动的教学方法;(2)拥有真实材料,如报纸、政府统计数据等 ,以便社会联系或社会参与性地学习和研究;(3)有利于学生自主支配学习材料
文章TAG:
现代教育发展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有哪几个发展阶段请简述各阶段的特征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