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24 06:23:49
1,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卷面总分100分,100分钟完卷.监考老师不念题.(得分 ) 一、填空.(15分) 1、 82个十是( ),90000里有( )个万. 2、 480956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3、 8个十万,7个千,6个1组成( ),读作( ). 4、 与780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 按顺序排列下数:76890 24508 136780 6、 比最大的六位数多1的数是( ).最小的七位数是( ). 7、 被除数=( )×( ) 减数=( )-( ) 8、 一个因数=( )÷( ).被减数=( )+( ). 9、 把两个0和3个3组成只读一个0的数是( ). 二、 判断.正确的在( )打“√”,错误的打“×”(5分) 1、109876≈10万.( ). 2、把一个梨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五分之一.( ) 3、280000可以写成28万.( ) 4、在26( )381≈27万时,( )可以是1、2、3.( ) 5、读5000500时,只读一个0.( ) 三、用分数表示或涂色.(4分) ( ) ( 34 ) 四、计算(40分) 1、口算.(10分) 3800+800= 790+250= 260-70= 1500+600= 190+580= 638-199= 25 ×16= 125 ×20= 2800÷700= 1500÷30= 490÷70 = 130×50= 80×(76-69)= 6400÷ 80×7= 125 ×16= 2、简便运算.(12分) 1874-298= 762+99= 789-101= 28×25= 125×32= 810÷45= 72×8×5= 480÷6÷8= 3、求x.(12分) 765+x =1286 87×x =1740 2100÷x =30 x-798=298 4、脱式计算.(6分) 2800÷ 100+789 (947-599)+76×64 五、列式计算.(6分) 1、7890比24个75多多少? 2、一个数除60得180,求这个数.(列x解) 3、126减去一个数,所得的差乘18,积是1152,求这个数. 六、应用题.(22分) 1、养殖场有789只鸡,比鸭少69只,鸭有几只? (先写等量关系式,再用两种方法列X解.)(7分) 2、学校用2400元钱买了8箱毛巾,每箱25条,每条多少元?(5分) 3、四年级有78个男生,是女生的3倍,一共有几人?(5分) 4、小明家有白兔48只,黑兔比白兔多24只,把黑兔平均装在8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装几只?(5分) 七、思考题.(8分) 1、按规律写数.(2分) 1、6、5、10、9 、14、13( )、( ). 2、5、10、17、26 ( )、( )、( ). 2、填空.(2分) 120+( )×8=280 800÷-79=1 3、一个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88,被减数是多少?(2分) 4、△+□=200 □÷ =60 △=( ) □=( )(2分)

2,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数学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本表现形式,是数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来支撑课堂实践的理论基础!下面我就和大家介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一、教学内容:积的变化规律P51例3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变化规律,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 3.在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 总结 积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6×2= 6×20= 6×200= (二)探索发现 1、组织小组交流 [2、归纳规律: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时,积也要乘几。] 3、学生完成下列两组计算,想一想发现了什么? 20×4= 10×4= 5×4= 4、组织小组交流 [引导概括:两数相乘,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时,积也要除以几。] 5、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观察算式。 学生将发现的规律说给自己的同伴听。 全班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并 说说 自己是怎么想的。] 6、问:谁能用一句话将发现的两条规律概括为一条?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三)巩固发散 1、两个数的乘积是120,其中一个因数乘4,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应该是( ),如果另一个因数也乘4,这时的积应该是( ) 2、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5,要是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该( ) 3、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8后,积变成424,原来的积是( ) 4、P51 做一做第1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5、P51 做一做第2题 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指导: 方法 有两种,方法一:先求出长200÷8=25(米)再用25×24=600(平方米)方法二:因为宽扩大了3倍,在长不变的情况下,面积也扩大3倍,200×3=600(平方米)] (四)评价反馈 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探索出了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能够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后好要多进行巩固练习。 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通过对算式的观察,在小组里讨论自己的发现,自主的去探索规律、验证规律,并使用规律。本课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去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探索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要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探索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口算、计算、交流等活动,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学生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兴趣很高,交流得也很积极,但是让学生总结出积的变化规律还是有些困难的。因而,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在学生的总结能力上还有待于教师进一步关注。让学习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另外,对于积的变化规律的运用,学生对于基础的练习能够运用自如,但是灵活度较高的练习却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在选择练习时应该关注练习的广度和新鲜度,让学生见多识广、灵活运用 但也存在改进的地方: 1、对中差生的指导不足。由于本课例的例题较为容易,大部分学生通过口算就直接算出答案,无需通过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这就给部分思维发散性较差的学生形成了一个假象,以至无法真正懂得该规律的应用。在以后的教学中,特别对思维慢一些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使他会更积极更有目标的去思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提高了解题速度。 2、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带有鼓励性。这节课的主要特点是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思考、探索、讨论、发言,但是部分学生不敢举手大胆的交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一点给学生鼓励,多一点给学生信心,那么学生们就能畅所欲言了 另外想说的是扩大与缩小的那个问题,我试过,但学生不太理解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的问题,如果写成乘法算式学生是不会计算的,因为学生只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而不会计算有关分数的乘法,所以我在这节可选用了扩大几倍和缩小几倍。 看了四年级上册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案的人还看: 1.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3.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3,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对于《口算除法》这一节内容要如何去坐好备课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1课时(第71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口算除法”是建立在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本节课包含了整十数和整百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以及相应的估算,它既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本课重点就是探索口算方法,在探索口算方法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中既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快速地口算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 3.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数学思考:理解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算理。 问题解决: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经验自主探索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 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方法。 【本课知识点梳理】 1.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种方法:借助小棒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2.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一般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的被除数或除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它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口算。) 3.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三种方法: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想乘法算除法、转化成表内除法进行计算。) 4.被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估算;(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算式中的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口算。) 【备课资料】 除法的由来: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形成于那个年代的《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人们也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当时我国主要是用算筹和口诀来计算除法的。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情感体验。本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掌握口算和估算方法,更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渗透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态度、学习能力以及价值观得到培养。 首先,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时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 其次,设计多样化练习,提高学生口算能力是计算教学的目标。教学中组织碰碰车、小组对抗赛、速算大PK等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课前准备】 一、 课前学情检测 检测目标:复习表内除法和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检测学生对之前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为本节课学习扫清障碍,做好准备。 检测内容: 18÷3= 56÷8= 54÷9= 36÷4= 42÷6= 450÷9= 6400÷8= 280÷4= 2400÷3= 560÷7= 二、教具学具的准备 小棒、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范老师准备给大家编写一份口算比赛题,计划一共出80道,每列20道, 排成几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习以为常的口算比赛题的编制引入,使学生很快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认真读题,独立列式计算。 (2)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每10道为一小组,80道就是8个小组,每列20道就是把2个小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分成4组,所以80÷20=4。(可以配合小棒图进行介绍。) 预设二:4个20是80,所以80÷20=4。(也就是想到4×20=8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三:8÷2=4,所以80÷20=4。(也就是80是8个十,20是2个十,8个十除以2个十就得4。) (4)对比评价: 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 想乘算除或利用表内除法计算都比较方便。 (5)总结归纳方法: (6)练一练: 90÷30= 60÷20= 80÷40= 60÷30=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再借助“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让学生有意识进行对比,使得算法得到优化。之后,及时进行优化后的方法总结和应用,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2.探究几百几十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算式:150÷50 (2)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预设一:3个50是1500,所以150÷50=3。(也就是想到3×50=150,根据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除法。) 预设二:15÷5=3,所以150÷50=3。(也就是150是15个十,50是5个十,15个十除以5个十就得3。) (4)总结归纳方法: (5)练一练: 270÷30= 120÷20= 280÷40= 360÷60=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经验,这里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时,就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迁移,自主学习新知。】 3.探究估算的方法 (1)出示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83道题,还是每竖列20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2)全班交流: 83÷20,把83 四舍五入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3)改变问题,继续思考,独立列式计算 如果老师现在挑选出来的是120道题,每竖列28道,大约可以写成几竖列? (4)全班交流: 120÷28,把28 四舍五入估成30,120÷30=4,所以120÷28≈4。 (5)巩固练习: 从下面各题中任选一题估算一下,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流 90÷31 121÷40 160÷38 222÷70 (6)总结估算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一般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被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四舍五入”的方法是学生三年级已经学过的方法,这里让学生通过自主尝试和交流总结得出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表达的过程中促进其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巩固练习: 1.快乐碰碰车 60÷20 63÷20 90÷30 92÷30 40÷20 41÷20 100÷20 103÷20 180÷30 184÷30 240÷40 240÷37 420÷60 420÷62 210÷30 210÷29 2.速算PK(3分钟速算比赛) 120÷20 63÷30 91÷30 180÷30 240÷61 141÷20 200÷40 102÷20 420÷71 212÷30 182÷30 180÷61 240÷60 280÷42 420÷69 420÷61 270÷30 540÷60 720÷80 564÷80 3.如果现在老师准备的速算比赛题一共有180道,我可以把它们怎么排列?请帮范老师设计一下排列方案。 【设计意图:三组题是三个层次,第一组题中的每小组两道是互相关联的,意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口算方法;第二组则是没有联系的,独立存在的一些题,意在为后续的试商做准备;第三组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题,可以较好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看了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的人还看: 1.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 3. 人教版初中一年级数学教案 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 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文章TAG:
四年级数学教案上册人教版四年 四年级 年级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