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能量守恒定律

2,高中物理中能量守恒

这个我知道,这公式是由能量守恒定律来的 物体如果还受到摩擦力的话,机械能就会不守恒,很减少,减少的机械能便又摩擦力转化成内能(摩擦生热) 三角形E表示的是机械能减少量,而Q表示内能增加量。FS相意思是,摩擦力大小乘以相对位移。。。
是的 这叫能量守恒 就是说能量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 只能从一种星系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就想物质守恒一样 祝物理进步
那你要问什么啊 这公式没错啊

高中物理中能量守恒

3,九年级上科学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重要的公式

W: 表示功,单位焦耳F:表示力,单位牛顿S:表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单位米
核心知识 1.质量守恒定律涵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如:参加反应p和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p2o5的质量. 2.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质量也没有改变,因此质量守恒. 3.实质: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的分子过程. 其实你是想找物理的还是化学的..?
Q=cm(t-t1) Q表示吸收的热量,单位j;c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比热容的单位,你知道的吧;t表示需升高到的温度,t1表示初始温度P=W/t P表示功率,单位w;W表示做的功,单位J;t表示时间,单位sη=W有用/W总 x100% η表示机械功率,没单位,就是数字跟百分号;W有用 表示做的有用功,单位J;W总表示做的总功,单位J;(这个算式一般用在滑轮上,你就记得是:物重x 物体上升的距离除以拉力x绳子拉动的距离)(绳子拉动的距离就是物理上升的高度乘以绳子的股数)(这个里面的我只能想到这么多了O(∩_∩)O~)

九年级上科学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重要的公式

4,动能守恒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和公式

当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叫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速度不变。1.动能和动量的区别和联系
动能守恒是要物体所收的合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要系统在整个过程中机械能没有转化为热能、化学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两个公式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很难区分,我给你谈谈我对他们的理解:1、动能定理:动能定理对于任意力做功均可适用,公式为ek2-ek1=w合,即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你在用这个公式时,注意等号两边所对应的物理含义,左边为动能变化量,右边为合外力所做的功,反过来亦可。同时,它的好处在于不用考虑中间状态,直接分析初、末两个状态就可以了。你可以看看别人百科上的描述http://baike.baidu.com/view/111961.htm2、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个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况下适用。初、末两状态下得机械能(指动能和势能的代数和)相等,等号左边是出状态机械能,右边为末状态机械能。这个要在列物理方程时严格按照以上格式。http://baike.baidu.com/view/60613.htm总的来说,很多的题两种方法均可使用,但你每列写出一个方程,必须要明白他的物理含义,这样才能慢慢进步,有时等号左右两边没有按上述格式写出方程,但也能算出结果,但方程是没有什么实际物理意义的,这样你做多少题都没有什么用。你多练点题,逐渐就找到规律了。

5,高中物理动量定理和能量守恒全部公式

16 动量和冲量: 动量: P = mV 冲量:I = F t 17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它的动量的变化。 公式: F合t = mv 一mv (解题时受力分析和正方向的规定是关键) 18 动量守恒定律:相互作用的物体系统,如果不受外力,或它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它们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研究对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或多个物体) 公式:m1v1 + m2v2 = m1 v1+ m2v2或?p1 =一?p2 或?p1 +?p2=O 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作用。 (2)系统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系统受外力作用,合外力也不为零,但合外力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4)系统在某一个方向的合外力为零,在这个方向的动量守恒。18 功 : W = Fs cos?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重力的功------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分子力的功-----量度------分子势能的变化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19 动能和势能: 动能: Ek = 重力势能:Ep =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20 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公式: W合= ?Ek = Ek2 一Ek1 = 2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 mgh1 + 或者 ?Ep减 = ?Ek增

6,物理守恒定律以及力学

能量守恒:能量可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总量不变。力学: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F视 F视:弹簧测力计示数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完全浸没)  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 且 ρ物>ρ液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 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η= W有/W总×100%  功率P(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固体(例如煤的热值单位为J/kg):Q=mq 气体(例如天然气热值单位为J/m^3):Q=qv  v:体积 m:质量 q:热值
能量守恒定律(广义),动量守恒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

7,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公式是什么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三大基本守恒定律。最初它们是牛顿定律的推论, 但后来发现它们的适用范围远远广于牛顿定律,是比牛顿定律更基础的物理规律, 是时空性质的反映。1、p=p′即系统相互作用开始时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结束时(或某一中间状态时)的总动量。2、Δp=0即系统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若所研究的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可表述为:(等式两边均为矢量和)。3、Δp1=-Δp2即若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处要注意动量变化的矢量性。扩展资料为了验证能量守恒定律,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1900—1958)在1930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如果认为在β衰变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种未被查觉的未知粒子的话,那么上面所列举的矛盾都可立即获得解决。亦就是说,如果β衰变遵守能量守恒定律的话,那么在衰变过程中应当还有一种质量极小又不带电荷的粒子存在,泡利是在1930年12月给迈特纳和盖革的信中首先提出这个假设的。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一个相对作用的物体,若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表达式:P1+P2=P1`+P2`或者:m1v1+m2v2=m1v1`+m2v2`.
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那么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Ft=mv2-mv1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角动量守恒定律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中的三大基本守恒定律。最初它们是牛顿定律的推论, 但后来发现它们的适用范围远远广于牛顿定律, 是比牛顿定律更基础的物理规律, 是时空性质的反映。其中, 动量守恒定律由空间平移不变性推出, 能量守恒定律由时间平移不变性推出, 而角动量守恒定律则由空间的旋转对称性推出   相互间有作用力的物体体系称为系统,系统内的物体可以是两个、三个或者更多,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需要和求解问题的方便程度,合理地选择系统.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为零。   (2)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   (3)系统所受外力的合力虽不为零,但在某个方向上的分力为零,则在该方向上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分动量守恒。   (4)在某些实际问题中,一个系统所受外力和不为零,内力也不是远大于外力,但外力在某个方向上的投影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也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注意:   (1)区分内力和外力   碰撞时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相互作用力,由于这两个物体是属于同一个系统的,它们之间的力叫做内力;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的,叫做外力。   (2)在总动量一定的情况下,每个物体的动量可以发生很大变化   例如:静止的两辆小车用细线相连,中间有一个压缩的弹簧。烧断细线后,由于弹力的作用,两辆小车分别向左右运动,它们都获得了动量,但动量的矢量和为零。   3.动量守恒的数学表述形式:   (1)p=p′.   即系统相互作用开始时的总动量等于相互作用结束时(或某一中间状态时)的总动量;   (2)Δp=0.   即系统的总动量的变化为零.若所研究的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可表述为:   m1v1+m2v2=m1v1′+m2v2′(等式两边均为矢量和)   (3)Δp1=-Δp2.   即若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则两个物体的动量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处要注意动量变化的矢量性.在两物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可能两物体的动量都增大,也可能都减小,但其矢量和不变.

文章TAG:物理能量守恒定律公式物理  能量  能量守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