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如何处理突发的踩踏事故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7-15 02:41:54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处理突发的踩踏事故
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 教
2,当校园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安全疏散学生防止踩踏事件
第五章 预防踩踏事故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突发事件,同学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先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几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狂呼乱叫,推搡拥挤,以此发泄情绪或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8、楼梯较窄,不能满足人员集中上下楼梯的需要。二、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特点 学校中的拥挤踩踏事故是导致学生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一旦事故发生,往往会造成多名人员的死伤。 1、易发生事故时间:事故多在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学生集中上下楼梯,且心情急切。 2、易发生事故地点:事故多发生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转角处。 3、易发生事故的学生群体:事故发生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年龄较小,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遇事容易慌乱,使场面失控,造成伤亡。 4、易发生事故的设施设备因素:一是通道狭窄,楼梯,特别是楼梯拐角处狭窄,不能满足学生集中上下的需要;二是建筑不符合标准,一栋楼只有一个楼梯,不易疏散;三是照明不足,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没有及时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也容易造成恐慌和拥挤。5、易发生事故的管理因素:一是学生在集中上下楼梯时,没有老师组织和维持秩序;二是学生上晚自习时没有老师值班,下课时无人疏导;三是个别学生搞恶作剧,在混乱情况下狂呼乱叫,推搡拥挤,致使惨剧发生;四是没有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事故防范教育和训练,无应急措施。三、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各班主任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四、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如何预防: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如果到达楼层时有可以暂时躲避的宿舍、水房等空间,可以暂避一时。切记不要逆着人流前进,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切记远离玻璃窗,以免因玻璃破碎而被扎伤。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 6、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7、在拥挤的人群中,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8、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惊慌可以,万万不可失措。 9、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10、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11、在出现火情、地震等紧急情况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指示、标志和图示合理正确的疏散学生。 12、举止文明,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13、发现不文明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和制止。 14、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15、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补人流推倒。 16、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17、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喊,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18、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19、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20、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 21、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五、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后如何急救和处理 学校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学生造成的伤害。 1、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立即启动《学校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长的工作。 2、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学校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学生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3、紧急救护伤者 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学校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4、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当学生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 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 发生骨折的处置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 呼吸与心跳停止的处置 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人工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在现场救助他人时使用。受伤者呼吸与心跳停止时,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可挽救其生命。5、事故的善后处理 踩踏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各项善后处理工作。 (1)及时向上级行政管理部门报告事故的最新情况,特别是学生伤亡的情况。 (2)组织人员到医院看望受伤学生,协助有关部门处理好治疗、康复和医疗费等敏感问题。 (3)认真接待好家长,并稳定家长情绪。 (4)配合相关部门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5)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消除事件对他们心理的影响。6、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3)如果出现拥挤踩踏的现象,应及时联系外援,寻求帮助。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3,如何防止校园踩踏事故的发生
首先是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一旦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4,如何预防校园踩踏事故
安全知识一定要普及,除了开展相关安全课程,学校还需制作安全防踩踏的宣传栏,以及布置相关作业如:防踩踏手抄报评比等,还需进行演习演练;需结合家庭教育做到时时警醒。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5,如何有效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培养孩子处事冷静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秩序意识 改善学校的照明设备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培养孩子处事冷静的态度 培养孩子的秩序意识 改善学校的照明设备
6,如何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不凑热闹。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凑热闹,不在在学校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发生时候应注意: 1、当发觉人群朝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或者躲到附近的商店、咖啡馆等一些可以暂避的地方,等待人流通过。提示:躲避时不要奔跑,以免摔倒。 2、若不慎陷入人群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千万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也千万不要逆流而行,这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3、不要贸然弯腰系鞋带,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去捡。自己的贵重物品被人群挤掉时,也不要弯腰拾起或低头寻找,这些动作都会使自己非常容易被推倒,以致被踩踏。 4、注意观察四周,远离一切可能伤害到自己的危险物品,比如玻璃、利器、滚烫的液体等等。 5、如果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电线杆、大树等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1.加强内部安全管理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7,在学校遇见突发亊件学生如何安全疏散避免踩踏亊件发生
(1)制定预案:要制定《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预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 (2)明确责任:学校要健全预防拥挤踩踏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3)落实措施 ◎ 加强值班,建立教师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的值班制度。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要有值班老师组织疏导。倡导错开时间,分年级、分班级逐次下楼,强调安全第一,不强调整齐快速。 ◎ 强化学校对晚自习的管理。学生晚间自习,必须有教师值班、干部带班;当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及时开启应急照明设备,同时带班干部和值班教师要立即到现场疏导。 ◎ 合理安排班级教室。学校要尽可能将班额大、年龄小的学生班级安排在底楼或较低楼层教室。 2.开展安全教育 (1)安全意识的教育:学校要通过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和严重后果,掌握防范措施。 (2)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学生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当及时告诫、制止,与学生的监护人沟通。同时,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的训练,提高学生防范能力。 (3)如何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当出现拥挤踩踏时,应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惊慌失措。要听从现场老师的指挥,服从大局。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同时尽量露出口鼻,保持呼吸通畅。 3.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学校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校舍、设施设备,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解决。 (2)确保通畅:学校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学校要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在楼梯迎面墙壁上悬挂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标志牌,楼道和楼梯的墙壁要有标明逃生方向的灯箱。 为了安全起见,应尽量避开学生聚集高峰期。一旦遇到拥挤的人群时,应尽可能避开,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时,一定要稳住重心,不要被磕倒、绊倒。如果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 如果拥挤的人群出现混乱时,要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立即停止前进,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一旦自己被推倒,要尽最大努力站立起来,如果不能直立起来时,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要赶快报警,等待警务人员的救援。另一方面,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互救。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幼小体弱者的原则,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另外,在危急关头保持镇静的心理尤为重要。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切不可手忙脚乱,人心惶惶,一定要听从现场指挥员老师的命令,有条不紊地退出现场,绝对不能只顾着自身的安全,拼命乱跑,那样就会适得其反,造成现场的混乱、拥挤,使危险进一步加剧
8,当学校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安全疏散学生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
一、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10分) 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地震一停,秩序撤离。 二、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在家里应该选择什么位置避震最好?(10分) 答: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等处。三、 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10分) 答: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四、 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10分) 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10分) 答: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 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 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10分)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10分) 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最重要的是平常学校要举行类似讲座和演练,安全起见,应尽量避开学生聚集高峰期。一旦遇到拥挤的人群时,应尽可能避开,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时,一定要稳住重心,不要被磕倒、绊倒。如果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在危急关头保持镇静的心理尤为重要。事故发生时,要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切不可手忙脚乱,人心惶惶,一定要听从现场指挥员老师的命令,有条不紊地退出现场,绝对不能只顾着自身的安全,拼命乱跑,那样就会适得其反,造成现场的混乱、拥挤,使危险进一步加剧畅搐扳诽殖赌帮涩爆绩。 如果拥挤的人群出现混乱时,要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当发现前面有人突然摔倒时,要立即停止前进,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一旦自己被推倒,要尽最大努力站立起来,如果不能直立起来时,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要赶快报警,等待警务人员的救援。另一方面,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互救。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幼小体弱者的原则,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一、当学校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安全疏散学生,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平常学校要举行类似讲座和演练,安全起见,应尽量避开学生聚集高峰期。一旦遇到拥挤的人群时,应尽可能避开,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应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中时,一定要稳住重心,不要被磕倒、绊倒。如果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二、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应该怎样避震?答: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蹲到课桌下。地震一停,秩序撤离。三、 面对火灾时我们该如何逃生自救?答:要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四、 在道路上行走时应注意什么?答: 1.走路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路边行走。2.横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3.遵守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4.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5.不在汽车临近时或车辆前后横穿马路。6.不在马路上追逐猛跑、嬉戏、打闹,看书。7.夜间步行要穿戴浅颜色的衣帽和在有路灯的地方横过马路。 五、中小学生游泳四不要。 答:1、 没有家长带领,小孩子不能偷偷地结伴去游泳;2、 不能去不知水情、地方很偏僻的小河、池塘里游泳。3、 先活动活动身体,用水淋湿身体的各个部分,不能马上下水; 4、 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嬉戏玩闹。 六、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应该选择哪种方法救人?答:尽量不要下水营救,应大声呼救请成人过来营救,第二要用救生器材或当时可以利用的竹竿、绳索等物件营救。
文章TAG:
校园 拥挤 踩踏 踩踏事故 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大家都在看
-
我妈妈 绘本故事教案,每个孩子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和妈妈
2022-12-14
-
黑白线描少儿美术教案,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一)
2022-12-14
-
幼儿园冰皮月饼 教案,自制冰皮月饼制作过程图
2022-12-28
-
区别回收和不可回收 教案,无可回收垃圾什么垃圾都可以回收?
2022-12-30
-
数学分析教案下载,数学分析新练习:直接点击视频下载
2023-01-19
-
走进实验室教案浙教版,小学生科学实验如何进行?
2023-01-24
-
跳高比赛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1动动手指也要动起来!
2023-01-25
-
幼儿园科学我们的小鸟朋友教案,幼儿园小鸟找家教案
2023-01-30
-
二年级认识米教案人教版,一米长的毛巾和书包
2023-02-03
-
100以内数加减法教案ppt,100-3加减法快速计算技巧
2023-02-04
-
小学数学招聘考试教案,学习四则运算和带括号算术
2023-02-12
-
布创意画教案,儿童创意art教案1课时内容及注意事项
2023-02-19
-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元宵节灯谜,幼儿园-3教案来历
2022-12-15
-
有趣的动物泥工教案,教师展示纸糊画引起幼儿观察和思考
2022-12-16
-
花朵律动教案,全球免费高清资源下载地址
202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