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防拐骗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幼儿防拐骗安全小常识如下:1、带孩子外出时,要随时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2、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3、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员复杂拥挤的场所,以免孩子因拥挤走失被拐。4、聘请保姆时,一定要查清其真实身份并掌握相关资料。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时间很短。6、在医院不要把孩子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门窗。7、一定要亲自按时到幼儿园或学校接送孩子,防止犯罪分子乘虚而入。8、教孩子拒绝陌生人的饮料、糖果、礼物和搂抱,不跟陌生人走等。9、让孩子熟记家庭住址、电话、父母名字,经常对孩子进行应急安全教育。10、要告诫孩子不要到荒凉偏僻的地方玩耍。

幼儿防拐骗安全小常识有哪些

2,幼儿防拐骗小知识

1. 平时如何对孩子进行防拐骗教育 童谣一 一个人,上学校。问我什么不知道。低下头,快点走。追上前面小朋友。 童谣二 一人在家放暑假,生人敲门不应答。问路送奶查电表,绝不开门我当家。童谣三 小白兔,上学校,见生人,有礼貌。不说话,笑一笑,蹦蹦跳跳快走掉。 童谣四 小熊小熊好宝宝,背心裤衩都穿好。里面不许别人摸,男孩女孩都知道。 童谣五 小小秘密藏心里,谁也不会告诉你,坏人要是欺负你,告诉妈妈要牢记。 童谣六 小老虎,会撕咬,小山羊,敢顶角。坏蛋问我不知道,敢骗坏人赶快跑。 童谣七 火灾来了拔腿跑,弯腰捂嘴向下逃。逃跑不能坐电梯,危险挥手大声叫。 童谣八 身后有人很可疑,走到马路对面去。要是他又跟过来,拔腿就跑莫迟疑。 童谣九 红灯停,绿灯行。遇到黄灯不抢行。先左后右看一看,一定要走斑马线。 童谣十 骑车避免上马路,不许撒把与攀扶,打闹追逐危险多,人多转弯要减速。 2 牢记父母联系方式 一定要让孩子记住父母的名字、手机、家庭地址,无论发生任何事,在别人的帮助下是可以找到你的。 3 警惕汽车 汽车成为戕害未成年人的第一杀手。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在停放的汽车前后玩耍。告知孩子从右侧门用左手开车门下车。 4 常年备哨 在孩子的枕头旁边常年放一个哨,遇到紧急状况吹哨,能逢凶化吉。如地震时被压下瓦砾下呼救;如孩子一人在家时有坏人撬门,孩子在门内突然吹哨,坏人没准从此就精神失常了。 5 不踩井盖 请告诉孩子不踩井盖,遇到井盖绕过去。有的井盖不牢固,可能颠覆你。靠别人不靠谱,靠自己最靠谱。要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安全自我保护教育。 三人行相对安全 告诉孩子不要单独去同学家,三人行相对安全。不要在房间里和他人单独相处半小时以上。孩子要主动将朋友信息(姓名性别、电话、住址)告诉家长。 回旋余地 请告诉孩子不要将身体的一部分放进狭小空间,如将手指往瓶子口里插,将头伸进院墙铁栏杆的缝隙,以免被卡住。身体和思想一样需要自由。 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生命无价。家长要对孩子进行这样的教育:遇到危险时,保全生命是最重要的,任何物品都不能和生命相提并论。曾有学校发生火灾,学生为了拿书包丧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别把笔变成匕首 孩子在学校手里拿得最多的物件是笔。家长和老师要告诫孩子,笔能变成匕首,误伤同学或者自己。学校时有学生被笔扎伤的事件。笔能写出千古文章,也能伤人。 尿能帮你在火中逃生 教孩子遇到火灾如何逃生。例如火灾时很多遇难的人是被烟熏死的。孩子遇到火灾,如果身边没有水源,可往脱下的衣物上撒尿,再将被尿液淋湿的衣物捂住口鼻逃生。 别把指甲和趾甲剪太短 你给孩子剪过指甲和趾甲吗?别把孩子的趾甲和指甲剪得太短,指甲和趾甲剪得太短会成为刺向孩子的尖刀,导致甲沟炎。 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让别人碰 作为家长要反复告诫孩子,校长和教师性侵学生并非个案。作为家长,孩子一旦被老师性侵,请不要找学校领导,而是直接打110报警抓老师。 不吃冷饮 请告诉孩子少吃或不吃冷饮。热衷吃冷饮,会将孩子的健康打入冷宫。冷饮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糖或甜味剂、香精、防腐剂等。 根深叶茂 请告诉孩子,肾是人体内重要器官。把人体比作大树,肾就是树根。憋尿会增加肾脏负担,还能导致肾盂肾炎膀胱炎。告诉孩子不要憋尿。老师拖堂伤害学生肾脏。 养精蓄锐 童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为人生养精蓄锐。作为家长,作为孩子,如何在应试教育繁重的家庭作业压力下保证每天睡足10小时?孩子睡眠多,梦想多。 2. 怎样提高孩子的防拐意识 1、家长需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可以避免因沉浸于相互之间的冲突而忽视对孩子的 照顾。同时,也可防止孩子因家庭的内部矛盾而产生想逃离家庭的冲动。 此外,和谐的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自我价值感、自尊 心和自信心,从而拥有较高的心理能量,来 *** 外界的诱惑和应对危险。2、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孩子的防拐意识。 对于婴儿期的孩子,家长需要认真观察宝宝,对宝宝的哭闹给予及时反应,带宝宝外出时,最好用婴儿背带将宝宝背在身上。对于幼儿期(2-6岁)的孩子,家长要教给孩子以下基本的自我保护常识:1)家人不在场的情况下,不吃他人给的东西;2)跟他人外出时,需要告 诉家长。 这里的“他人”包括老师、亲戚或邻居等。这一点,家长需要以身作则,在外出和回家时告诉孩子;3)遇到危险而家长不在身边时,求助军人、警察或人 群;4)牢记家长的电话和家庭住址。 这些防拐意识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灌输给孩子。家长最好能定期抽时间以游戏的方式跟孩子模拟一些可能出现的情景, 培养孩子对危险情景的辨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对于学龄期的孩子,家长需要加强跟学校老师的沟通,请孩子信任的老师宣传一些安全知识。同时,家长也可跟孩子讨论如何应对危险的情景,肯定孩子对的思路,对于孩子不恰当的想法表示理解并进行引导。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在充分尊重孩子心理独立的基础上,建立其防拐意识。如在孩子放学或外出时,家长可与孩子约定回家的时间,突发状况也需及时告知。 此外,同性父母要开始有意识地与孩子沟通性方面的生理和心理知识,或者提供给孩子相关的科学知识,以免孩子在这方面产生误区而被骗或误入歧途。3、家长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信任感,乐于跟家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便于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和引导。可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建立防拐意识的有效保障。 4、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安全常识。家长可查阅相关的资料,学习如何辨别孩子身边的危险因子,让孩子形成避开危险点的行为习惯。 同时也应了解当孩子真的发生危险时该如何应对。危机事件过后,家长也需要关注自己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咨询专家进行干预。 3. 幼儿的安全常识有哪些 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玩具及锐利的器具来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 2、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3、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玩门、从高处往下跳等危险的动作。 4、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听老师(或者大人)的话,不得随便离开集体,有事应告诉老师。5、教育幼儿在运动或游戏时应听老师的安排,遵守纪律,有序活动,避免互相追打、乱跑碰撞。 6、向幼儿讲解和宣传安全常识,让幼儿懂得玩火、玩电、玩水的危害,以防止意外事故。7、引导幼儿了解消防栓、灭火器的用途,知道幼儿园的安全通道出口;教育孩子养成到公共场所注意观察消防标志和疏散方向的习惯;知道各种报警电话,懂得如何报警。 8、下午放学后,教育幼儿要拉着大人走,不能自己到处跑,不能停留在幼儿园玩耍,以防意外。9、教育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10、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生人的话,未经允许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告诉孩子,只有家长、医生、护士才能触摸他(她)的身体,如果陌生人要这么做,一定要尽快逃开。11、教育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 12、教育幼儿没成人带领下不能自己过马路,过马路时,应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上街走路靠右边走。13、教育孩子单独在家时,不随意开门,听到敲门声不要开门,可说:“我父母不在家,请你以后再来”,以防窃贼趁大人不在时闯入盗窃。 14、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 4. 防盗,防骗,防拐卖的知识 1、如何识别街头拐卖儿童现象?如果您看见街上有人带小孩在乞讨、卖艺(回答6个以上)(1)怀抱的儿童长时间昏睡不醒;(2)儿童伤痕及残疾可能是人为造成;(3)将儿童放臵在冰冷的地面或暴晒,对儿童的健康不管不顾;(4)儿童身上有明显伤痕,流脓出血,没有采取任何包扎措施;(5)采用铁锁、铁链等方式禁锢小孩手脚;(6)仅有儿童躺坐在地上,不见大人踪影或大人躲在远处监视观察;(7)乞讨的大人衣服整洁,而怀抱或带着的小孩却浑身脏乱;(8)一名大人带多名残疾儿童乞讨。 2、如何识别车站或车上的拐卖儿童现象?如果您在车站或车上看见:(1)怀抱婴幼儿的女子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长时间不喂奶也不喂水;(2)男人怀抱小孩,没有女性陪同,表情紧张,神情可疑;(3)多名女性每人怀抱一个婴儿,另有随行人员专门看管行李;(4)儿童一直哭闹,吵着要找爸妈,而随行大人神情紧张,表情极不耐烦,极力制止;(5)男子带一名或多名妇女随行,妇女显得惊恐不安,不敢言语。发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向警方举报。 公安机关报警电话:1103、如何防止孩子被拐卖?(回答10个以上)答:(1)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2)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3)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4)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5)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6)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照应;(7)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8)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9)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10)如您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请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11)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12)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时,注意系好安全带,或让一名家长在后面看着;(13)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14)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15)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16)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17)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18)如需聘请保姆,请到正规保姆介绍机构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19)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房门;(20)时常提醒教育保姆和家人提高防范意识。(21)如果您为外来务工人员,您的孩子小于3岁,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等人员流动比较密集的地方,孩子没有固定人员看管,那么您更应对此予以重视。 二、防盗知识问答4、日常生活防盗有哪些小窍门?(回答5个以上即可)答:(1)要随手关门、关窗、锁橱,养成良好的习惯;白天出门、晚上睡觉时,要将防盗门反锁。(2)家里尽量不要存放大量现金;首饰、存折、有价证券等贵重物品,应放臵在不宜被外人发现的地方。 (3)存单、存折上的账号、密码、款数等要记在日记本或其他秘密本子上,千万不要与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等放在一起。(4)、有条件的居民,要安装防盗门、防盗网。 (5)不要在邻近公共道路、场院、墙头的地方搭晒衣物,以免他人顺手牵羊。(6)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的人员,要查明其身份,一般不要轻易开门;如果家中人员较多,在问清对方身份、核准证件后方可开门。 (7)回家时遇到可疑人或陌生人在附近徘徊、观望、观察、敲门时,一定要多加小心,必要时要及时报告派出所或打“110”报警。(8)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不要随意停放,短暂停放时也要拔掉钥匙、上锁,不要怕麻烦;夜间尽可能停放在有人看守的车棚里或车库里。 5、铁路公安处民警通过对近年来扒窃案件的分析掌握,总结出五个主要时段成为“三只手”的重点扒窃时间,特提醒广大旅客注意防范。这五句话是?答:候车上车有贼眼,钱包坤包放在前;列车中途停靠前,检查行李再休闲;停靠车站购物时,装好钱包很关键;自带娱乐消遣品,莫因贪玩丢大件;夜间旅途要注意,管好行李再入睡。 6、什么是防范入室盗窃“十法”?答:警方结合一些具体案例,给市民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招数:1、离家外出关门窗。离家外出前,切记要关好门窗。 即使出门片刻,也一定要注意随手关好门窗,不要因为怕麻烦,麻痹大意,将门虚掩,窗户大开,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顺手牵羊。

幼儿防拐骗小知识

3,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其中不跟陌生人走防治被拐骗是一项重要内容。那么你对幼儿防拐骗安全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幼儿防拐骗安全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篇1   幼儿防拐骗:孩子易走失的几大高危场所   1、商场:大人专注于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等,很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看管   2、公园或广场:场地广阔,人群众多,还自己易走失   3、汽车站或火车站:人多,人群混杂,孩子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4、游乐场:人流多,游艺项目多,孩子易被分散注意力,与大人走失   5、超市:大型超市货架隔断多,孩子不易区分,父母稍不留神,就易与孩子 发生走失   6、大型晚会现场:人流密集,灯光昏暗,易发生走失   幼儿防拐骗:拐骗犯常用的伎俩   1、假冒熟人 ”我是你妈妈(爸爸)的朋友王阿姨(王叔叔)啊,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2、物质利诱 犯罪分子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为诱饵,吸引小孩。   3、盗窃抢劫 趁着大人看管不严,将孩子偷走或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自行车后座或老人怀里将孩子抢走。   4、利用善心 有些骗子会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采用让他们带路的方法进行拐骗。   幼儿防拐骗:家长必学的防拐知识   1、除家里人外,不能相信任何接近孩子的人   2、少带孩子到没有安全措施的公共场所去   3、儿童外出穿鲜艳的衣服,便于寻找   4、给宝宝口袋放张卡片,上面备注父母的电话   5、与孩子商定一个原则:万一走失,不要哭,直接到商场门口等   6、父母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警惕,不能让孩子脱离视线   7、告诉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有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   幼儿防拐骗:教会孩子四个自救技能   1、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   2、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   3、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4、让孩子记住相对靠谱的可求助对象:   孕妇或有孩子的父母   穿军警制服的群体   一群学生   超市商场统一着装的人   幼儿防拐骗:用这些问题考考孩子   1、当有陌生人请你领路怎么办?   有礼貌地告诉他:“路口有警察叔叔,你可以去找他们帮你带路。”如果陌生人纠缠你,你就大声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2、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①独自在家,把电视机或音响打开,让人误以为家里有人。   ②把门锁好,不给陌生人开门。故意喊爸爸妈妈,说又不认识的人敲门,把坏人吓跑。   ③如果来人说是父母同事,并能叫出你的名字,你也不能开门,但可以问他有什么事,记下告诉爸爸妈妈。   ④如果来人自称修理工或者收费员,也不能开门。   ⑤如果陌生人还是不走,就打电话给邻居或是报警。   3、假如你独自走路,发现可疑陌生人跟踪,怎么办?   ①往人多的地方走;找警察局或警察叔叔。   ②找不到警察,可以到百货公司或商店,找店员借电话。   ③千万注意不要被坏人追到小巷子或死胡同里,如果万一碰到这种情况,赶紧按别人家门铃或大叫“救命”。   ④平时随身带哨子,以便遇到坏人时引起路人的注意。   ⑤尽量不要一个人走在黑暗,偏僻的小马路上。   ⑥上下学与同学结伴而行,或者请父母在一段时间内接送。   正确教育孩子防拐骗方法   有三个方法可以借鉴:   1、即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也不可能理性判别和多面思考,他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听进去的反而是一些直观的话,比如“有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不要拿”、“陌生人叫你跟着走,你不能跟着走”。同时可以配合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该做。   2、说案例。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上的儿童被拐骗案例讲给孩子听,考考孩子他(她)是怎么想的,再帮孩子具体分析,好的想法保留下来,不对的想法顺势指出为什么不对,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3、模拟练习。学校和社会团体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孩子的直观认识,让他们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可以怎么办。需要强调的是,权威法和诱惑法是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要注意防范。   家长还可以教导孩子以下几点:   1、要孩子牢记自家的详细地址、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并能背下来。家里的亲戚朋友或可以依靠的人的相关情况,也可以让孩子记住。如果被拐骗要核实身份、寻找父母,这些信息十分有用。   2、不一定给孩子配手机,但最好给孩子少许零用钱,可以用来在紧急时刻打电话求救,或者求助别人打电话报警、联系父母。报警电话是多少,也要教给孩子,让孩子牢记。   3、提前跟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没有父母的通知绝不能跟陌生人走,去同学家或跟同学一起在外面玩,行踪要及时跟父母汇报,还有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说好。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车”。有时候,拐骗犯有进一步的犯罪企图,就会准备交通工具,然后骗孩子说“你爸妈叫你上我的车”、“我给你爸爸拿了好东西,你去看看吧”。孩子一旦上车,就会被控制、绑架。   4、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做好约定,比如放学后必须由父母或家里的亲人来接孩子,否则绝不要让孩子离开。要跟老师落实好,不要产生误会。5、要教导孩子,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去,不要总是一个人活动。上学放学最好和同学、朋友一块走,养成群体性活动的习惯。家长平时也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对孩子增强自我应对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鉴别力。   孩子被拐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家长不尽责,只关心自己找乐子,带孩子时注意力也不集中   日前,广州增城警方成功解救了一名被拐男童。虽然无数人为之欢呼庆幸,但家人的失职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据了解,这个案件中家人将男孩单独留在超市外的摇摇车上,大概有20分钟没有人看护,这个空档期足够犯罪分子对孩子实施拐骗。   “现在的家长有一个问题是,只关心自己找乐子,上网、煲剧、玩游戏、看手机,对小孩管吃管穿管学习,诸多干涉和限制,却没有真正花心思关注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很苦闷,回家没人交流,父母一开口就问作业、问成绩、问在学校的表现,孩子的空虚、孤独无处排解,就会喜欢在外面乱跑,而且不在意父母的提醒和警告。”说,就算带小孩出门,家长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找个地方让小孩自己玩,家长却在一边刷屏、聊天、打电话,这样也容易让拐骗犯有机可乘。   “父母应该和孩子做朋友,做知心伙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谈到家长的责任,认为,陪伴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作为爸爸,他在孩子两三岁大时就陪着孩子摸爬滚打,也会一起打机,彼此间很亲近。而在共同玩耍的过程中,他会顺势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各种问题,也乐意倾听孩子的看法。“父母和孩子不是有血缘关系就必然亲近的,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认同,让孩子有归属感,就需要多接触、多交流。”   表示,家长还应该重视孩子的规则教养。在商场、地铁和博物馆等公共场合,小孩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大声哭闹耍赖、乱按电梯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不懂得守规则也意味着安全没保障,容易受到伤害。认为,家长的责任也包括教导孩子在不同的场合遵循相应的规则,不能由着性子乱玩,否则一旦发生危险,将后悔不及。   发现孩子失踪,家长可以怎么做?   首先要及时报警,同时尽最大可能去寻找   孩子突然不见了,有可能是被拐骗,但也可能是不慎走失。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及时报警,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去寻找。家长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及时报警求助,说清楚孩子的特征衣着,走失的位置。方便警方掌握线索安排警力去寻找。   2、在孩子走失的地方仔细找一遍,周边的人和商铺也可以多问问,同时,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同学、朋友家都不要落下。   3、孩子走失的区域如果有广播,可以借助广播找人。   4、通知亲戚朋友一起帮忙找人。说到第一点,还表示,目前社会上存在一些误解。公安部门曾经有失踪24小时报案才正式立案的规定,但主要是针对成年人。2009年,公安部开展全国“打拐”专项行动时就规定,凡接到儿童失踪和拐卖 妇女案件,要立即立案侦查。即使是小孩走失,警方也会全力查找的。大家不用担心求助无门。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有人看见小孩被带走,家长要尽可能提供孩子的近照、相貌特征、习惯、当天的衣着,以及带走孩子的嫌疑人特征等详细信息给警方。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1、教师讲述故事   教师:放假了,一天涂涂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面玩,涂涂松开爸爸妈妈的手一个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个陌生人走到涂涂面前对他说:小朋友,公园里有小猴玩杂技表演很好看,并要带涂涂去看,涂涂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结果陌生人把涂涂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涂涂再也回不了家,见不到爸爸妈妈了!爸爸妈妈找不到涂涂变得特别伤心、难过。   2、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涂涂为什么会遇见陌生人?(因为涂涂一个人乱跑,离开了爸爸妈妈)   教师:涂涂跟谁走了?(陌生人)什么是陌生人呢?(不认识的人)   教师: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呢?结果怎么样?   教师:结果怎么样?   教师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为什么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坏人会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创设情境,在情景中学习对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XX说:“XX,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今天没空来接你,让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师提示:你认识她吗?如果你不认识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教师:小朋友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呢?(阿姨,我等妈妈来接我,我不跟你走)让幼儿练习   教师小结:我们遇到不认识的人,不跟他走,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游戏,一位陌生的叔叔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叔叔给你吃巧克力。”   教师提示:陌生人给的东西能不能吃啊?为什么不能吃?(不能吃,别人的东西不能要)   教师:那我们应该对陌生人说什么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给小朋友玩,小朋友该怎么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为什么?(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叔叔,不用了)   教师小结: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收,因为我们不认识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骗人的,陌生人给的东西不好。   三、活动结束   教师:我们快过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里不能一个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时候不能自己跑的太远,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们放学后也要牵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个人乱跑。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篇3   教学目的:   对学生进行放拐骗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   1、“权威诱惑法”   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   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   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   二、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   ●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   ●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   ●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   ●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三、如果发现自己被拐卖,你该怎么办?   ■若在公共场所发现受骗或受到威胁,应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寻求帮助;   ■如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设法了解自己所处的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犯罪嫌疑人人数、口音等基本情况;   ■采取传小纸条等方式向外界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不断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活动联系电话。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篇4   活动目标   1、树立幼儿初步的防范意识。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   活动准备   排练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请幼儿观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师在主要部分给以提示。   二、展开活动   1、引导幼儿讨论:豆豆迷路了,他怎么做的?这样会出现什么后果?并说一说如果自己遇到了这样情况时应采取怎样的做法,引导幼儿明白遇事要动脑筋。   2、幼儿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记录,教师将幼儿的记录进行整理、张贴、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有奖竟猜”游戏,可将幼儿分为男女两方,提问问题,幼儿迅速且较完整的说出想法,答对的一方可奖一朵小红花。   (1)在商店里,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2)在城市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如果有人强迫带你走,你该怎么办?(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你该怎么办?(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儿园跟父母走失了,你该怎么办?   三、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1、小朋友们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活动反思   活动中,教师通过情景表演、问题讨论等方法,使幼儿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知道迷路时应怎么求救,培养了幼儿初步的安全意识。在幼儿的回答与表现中发现孩子们对城市里、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样求救比较有想法,能说出许多,但对于农村里、夜间怎样想办法求救,感觉有点困难,所以在这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培养,此外还发现班级幼儿中有的连自己父母的名字、电话、住址都说不清楚,需要加强引导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如何对幼儿进行防拐骗教育


文章TAG:拐卖  拐卖儿童  儿童  儿童安全  防拐卖儿童安全教育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