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什么讲历史的书可以推荐

资治通鉴 《史记》 春秋 三国演义!
资治通鉴,明朝那些事
全球通史。这辈子 可以不看 史记 可是不看 资治通鉴 但是一定要看 全球通史 很客观 比较容易让我们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世界观念。
《史记》
《史记》

有什么讲历史的书可以推荐

2,忙有无是非闲人无快乐智人无烦恼愚人无智慧这首诗讲的是

忙有无是非,闲人无快乐,智人无烦恼,愚人无智慧。这首诗其实讲的就是人。这首诗出自星云大师的《佛光菜根谭》的第六章——贪嗔感情是非。原文:”忙人无妄想,闲人无快乐,好人无怨恨,坏人无情理,智人无烦恼,愚人无知见,邪人无正念,正人无邪心“。大致意思:有事做的人心中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会去产生其他的妄想,而整天游手好闲的人就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正直的人不会应为一点小事而对别人产生怨恨,而邪恶的人则不分青红皂白,不讲道理。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应为小事而计较得失产生烦恼,头脑简单的人则会为了小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挣破头脑。坏人心中没有好的想法,而好人心中没有半点邪念。扩展资料:感悟:《佛光菜根谭》说: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间,都过了一生。金钱,有得有失;权位,有得有失;爱情,有得有失。有时此间得,彼间失;有时此时得,彼时失。有的人得而复失,有的人失而复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过了一生。有时候,失去了金银财宝,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债主,失去了道义之交、有情有义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简介:星云大师,1927年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出家,21岁时出任南京华藏寺住持,授记为临济宗第48代传人。1949年赴台湾,1969年创建佛光山,广设道场和佛教学院,主张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著有《宽心》《包容的智慧》《佛光教科书》《往事百语》《佛光祈愿文》《迷悟之间》等。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佛光菜根谭
应该是猪吧
http://zhengnaxing.blog.163.com/blog/static/25737282013116111640832/就是人啊
忙有无是非,闲人无快乐,智人无烦恼,愚人无智慧。这首诗其实讲的就是人。这首诗出自星云大师的《佛光菜根谭》的第六章——贪嗔感情是非。原文:”忙人无妄想,闲人无快乐,好人无怨恨,坏人无情理,智人无烦恼,愚人无知见,邪人无正念,正人无邪心“。大致意思:有事做的人心中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会去产生其他的妄想,而整天游手好闲的人就体会不到真正的快乐。正直的人不会应为一点小事而对别人产生怨恨,而邪恶的人则不分青红皂白,不讲道理。拥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应为小事而计较得失产生烦恼,头脑简单的人则会为了小小的鸡毛蒜皮的事情挣破头脑。坏人心中没有好的想法,而好人心中没有半点邪念。扩展资料:《佛光菜根谭》内容简介:是一本励志修行证悟/做人处事结缘/慈悲智慧忍耐/社会人群政治/贪嗔感情是非/生活勤奋人和/教化修行责任/励志敦品警惕/自然困果法则/成功进步的道路/身心安顿的良方/做人处事的原则/进德修业的指南。“《菜根谭》是一本家喻户晓的书,从明朝万历年间洪自诚写成之后,就一直在民间传布,甚至被许多人当成是善书助印流通,到现在为止,不知已经印出多少版次。几年前,台湾的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将其内容绘成漫画出版,更受欢迎。听说此书最近在大陆也广为流传,还有些书商佐以优美的插画,图文并茂,让大家在赏心悦目之余,能将做人处事的道理领略于心,可谓功德无量。由于我幼年时经常阅读此书,对于其中的语句耳熟能详,所以后来弘法之时就常引用其中的典故,久而久之,更发觉《菜根谭》言简意赅、词句婉约,既富含人生的哲理,又兼具文学的优美;通俗中不失庄严的风貌,文字中蕴藏深远的意义,可以作为大家做人处事的座右铭。”——星云大师参考资料:搜狗百科——《佛光菜根谭》
人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忙有无是非闲人无快乐智人无烦恼愚人无智慧这首诗讲的是

3,中秋趣事的作文

童年趣事百无禁忌,常常荡漾在童年梦中的我真的好想像睡美人那样一睡不醒,如果让我形容童年趣事的话,我会把它比喻一朵花,一朵芳香四溢的花;一个盒子,一个装着许多秘密的盒子;一个葡萄架,一个长满了数不清葡萄的葡萄架……就让我们一起来享受那童话般的故事吧!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记得在我六七岁的时候,有一天,电视机看电视,无意间我看到一个节目很有趣。我看到别人拿着一支沾了墨的毛笔在水里写字,但是这个字却没有消失,而是在水里坚持了1分钟才慢慢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灵机一动,从厨房里拿了一个小盆子,在我房间的抽屉里找了一支毛笔,在书房里弄来了一小瓶墨水。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我首先往小盆子里装满水,然后慢慢地等到盆里的水平静之后,就拿着毛笔小心翼翼地在水里写了一个“大”字。我本以为自己成功了,这个字浮在了水面上,可是定神一看,我写的字就灰飞烟灭了。我又重新写了一个字,不成功,继续写,也不成功,再继续写,还不成功……     没过多久,一小瓶墨水就这样被我“消灭”了,盆里的水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墨水。我很不服气,因为尝试了那么多次,面临的结果还是失败,于是我一气之下就把毛笔往水里扔,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成了一只“小斑点狗”。刚刚由于扔得太重,所以“墨水”弹到了我的衣服上。本来白皑皑的衣服,霎时间变成了一见由我设计的十分有“艺术性”的衣服。我跑到了镜子前,在镜子前摆了几个十分酷的造型,我觉得当时的我很有个性,很与众不同,不想把这个“妆”卸下来。但是无奈,我这个“妆”还是被妈妈发现了,她把我从头到尾清洗了一遍,而我这个“妆”也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现在,我终于知道,我童年做的那一件事我是不可能办到的,因为它在里面加了一些特技。    啊,童年的事真让我回味无穷啊!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这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 说起中秋的来源,坊间一直流传着多个不同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饼起义、唐明皇游月宫等故事。 最为人熟悉当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飞奔到月宫的故事也有多个版本。在较早的记载中,嫦娥偷吃了仙药,变成了癞蛤蟆,被叫着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宫其实是一个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树和一只兔子,就别无他物。可是又有另一个说法是,在月宫里还有一个叫吴刚的人。 唐明皇游月宫,话说贵为天子的唐明皇对嫦娥非常的迷恋。一天他上了月宫,在月宫里看到了一只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间的传说中是赖月饼作为通讯工具。朱元璋带头取义,把字条塞在每个月饼馅里,呼唤众人依时起义。 中秋节的起源,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还有就是应节的月饼和灯笼。祭拜的当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称她为月娘。老人家说,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会被割耳朵 时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对于新的一代来说,中秋节最令人记取的是月饼和灯笼。当然,月圆当空的节日,是人们团圆的大好日子。 盼望已久的中秋佳节终于到了,人们兴高采烈,以各种节目形式来欢度这个传统节日。这天刚好是我叔叔的生日,大家一起在酒店里聚餐,庆祝生日,共度佳节。 来到酒店门口,哗!那里人山人海,连泊车的位子都没有了,人们把酒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幸好我们预先订好了四张桌,看到整个饭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欢乐景象,我心里特别高兴,尽情地品赏着各种各样的海鲜和名菜。 吃完晚饭,我们就到海滨泳场看花灯。这时,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天上,又大又圆,把整个大地都照得亮堂堂的。今年的天气特别好,九点十五分,我们来到目的地时,沙滩上已经灯火辉煌,游人如织了。我们沿着沙滩一边观赏一边向前走。走进大门,“奇灯异彩耀水湾,依山伴水放珠海”的巨副对联则提醒游人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此赏月的大好时光。进入泳场,只见偌大的泳场里到处都是火树银花,奇灯异彩。游人的欢歌笑语此起彼伏。沙滩上三五成群的珠海人摆开锅碗瓢盆,搞起烧烤;有的在沙滩上铺开塑料纸,放上月饼、饮料等等,围在一起,对月举杯;有的人还手拉手跳起舞;热闹无比。 今天晚上的花灯令我大饱眼福,真是流涟忘返。当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的路上时,圆圆的月亮也悄悄地跟在我们的后面。

中秋趣事的作文

4,去哪里旅游比较好呐

大理地处低纬高原,境内有中外闻名的点苍山和高原明珠洱海, 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地方性气候,冬暖如夏,空气清新,风花雪月,四季如春。这里年平均气温15.1℃,素有“东方瑞士”之称,国际最佳疗养温度18.7-20.6℃,   而大理就有126天的温度如此,大理霜期极短,全年无霜期长达229天,为各类花草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四季鲜花常开,芳香迷人。下关素有“风城”之称,年平均风速4.1米/秒,良好的通风条件,净化了环境,挣化了空气,因此人们把大理的风视为一宝。大理古城素有“花都”之称,温和的气候使各种花卉四季常开,在这里各地引种的奇花异草汇集成花的海洋,花的世界。 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玉洱银沧之间,自然风光绮丽多姿,苍山如屏,洱海如镜,蝴蝶泉深幽,兼有“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古朴而浓郁的白族风情。到大理你可以了解白族的生活习俗,可以品尝别具一格的白族风味食品,可以选购到称心如意的白族民间工艺品,还可以参加传统的大理白族三月街节日庆典活动。   古城大理吸引了来自国外的自助旅游者,在城内护国路内形成了一条有名的“洋人街”。陶醉于白族古朴的民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他们甚至会在大理长期居留。 ——云南大理苍山洱海旅游风景区   苍山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还有一处遐迩闻名的游览胜地--蝴蝶泉。蝴蝶泉的出名与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的描述有关。他写道:“泉上大树,当4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还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颠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确也有这样的时候,来此聚会的彩蝶多得难以数计,色泽绚丽,如霞如锦。前些年,蝴蝶数目减少,据有关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当地气候转向干燥,导致蝴蝶迁徙,二是农村大量使用杀虫药物,误伤不少蝴蝶幼虫。不过,最近两三年来,随着生态平衡的逐渐恢复,加之人们有意识地对蝴蝶采取保护措施,每年聚会的蝴蝶已与日俱增。 ——云南大理洋人街旅游风景区 在古城,大理洋人街原名“护国路”,意为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起兵护国而得名。护国路东西走向,长1000米,宽7米,青石板铺面,西起滇藏公路,交博爱,复兴等主要街道。 之后,为了适应开放旅游的需要,把大理古城定为开放旅游的主要景点,红山茶宾馆定为涉外宾馆,红山茶宾馆在古城护国路西段,由此,护国路便成为外国游客在大理的集散地。中西风味店,珠宝店,古董店,扎染店,画廊各行各业随之兴起,铺面林立两侧,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成为中外有名的“大理洋人街”。 如今大理古城护国路的名字在外国有些图纸上,早已真称为“洋人街”了。可见大理洋人街已驰名世界,成为外国友人向往的地方和他们旅居大理的温馨家园。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旅游风景区 崇圣寺三塔是大理的象征,是云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南方最古老最雄伟的建筑入之一。 ——云南大理古城旅游风景区   古城大理(现大理城)简称榆城,是1982年2月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区之一,位于南诏和大理国都城遗址的东部,始建于明朝洪武15年(公元1382年),历代屡经修建。 如果说,州府大理市给人以繁盛喧闹的感觉,那么大理城则是古朴而幽静,城内流淌着清澈的叮咚溪水,家家户户养花植树,花果并茂。那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憩息佳所,改革开放后私人开设的法国等风味小吃餐馆也是外宾喜爱光临之处。传统的大理石工艺品,摆满街道两侧,任其观赏选购。 ——云南大理蝴蝶泉旅游风景区   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但当你缓步上坡,行约半里,却见一片绿荫耀眼。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3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例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荫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常有人掷金属钱币于池中,观其缓缓旋落,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例。   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衔,倒挂横于泉止的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 ——云南大理喜洲白族民居旅游风景区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民居代表了大理市白族民居的风格。 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有独成一院,有一进数院,平面呈方形,造型为表瓦人字大层顶,二层、重檐;主房东向或向南向,三间或五间,土木砖石结构,木屋架用榫卯组合,一院或数院连接成一个整体,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下灰(细泥)粉刷。
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五指石位处闽、粤、赣三省相交处的平远县差干镇。“五指美景、人间仙境”,这是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吕志先畅游五指石后的美好赞叹。五指石因拔地而起、形同五指擎天的五座石峰而得名。景区方圆16.8平方公里,拥有“丹霞地貌、森林生态、人文古迹”三大景观,具雄、险、奇、秀、幽、古的特色。“五奇”(即奇石、奇藤、奇缝、奇洞、奇树)和“八景”(即剑门、石林寺、隆武殿、混元塔、聪明泉、一线天、青云路、仙人床)一直吸引着无数游人。
中国最美的农村婺源
桂林乐满地主题公园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乐满地度假世界在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创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的活动中,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首批进入、志在必得”的要求,认真对照5A级旅游景区评定标准组织创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艰苦努力和全国主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严格评定,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乐满地度假世界作为全国创建5A级旅游景区工作的试点单位,双双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7年8月17日,国家旅游局在北京召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颁牌大会。会上,国家旅游局领导向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和乐满地度假世界负责人颁发了国家5A旅游景区的牌匾。 5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我国国家级旅游景区质量评定中的最高级别。全国1万多个旅游景区中,首批被评定为5A级的只有66个,桂林市也是广西唯一有国家级5A旅游景区的城市。 乐满地休闲世界斥注巨资兴建的乐满地休闲世界,距兴安县城两公里,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宏大、亲切、天人合一;是现代科技与神工山水的绝妙融合;规模之宏伟,规划之完整,设施之完善,堪称华南之最。它有实现梦想的主题乐园:引进国际级大型游乐园的设计,汲取世界各地的梦幻情境,重新落实在乐满地的主题乐园内 在乐满地的梦幻王国中,热情洋溢的南太平洋区、时空交错的欢乐中国城、惊险刺激的美国西部区、奇妙魔幻的梦幻世界以及充满神秘的海盗村,都将让你进入到不同的时光隧道中体验奇幻多变的精彩乐趣。有忠于原始风味的森林渡假村,依山林甘高低变化坐落雅致的山崖别墅与小木屋群,风格独具的露营平台,让您享受贵族式的露宿情趣。在充满原始风味的原野乐园中,游客可以畅游别具创意的游乐设施,如:诗情画意的游湖画舫、惊心动魄的霹雳滑车、惊险刺激的地动山摇、步步为营的攀爬区、享受极速快感的人工滑雪场等,都将带给您意想不到的惊喜。 浑然天成的乐满地高尔夫俱乐部,运用山峦与灵湖的景致,由国际专家依原来的山水地景,雕琢成一片浑然天成的国际级 18 洞高尔夫球场,精巧善变的球道设计,将带给您逐洞谋略的挥杆乐趣。 卧拥山林的乐满地度假酒店,由名家设计的 368 间精致典雅套房,有专为蜜月伴侣而规划的温馨楼中楼,转为商务和全家所设计的两套间与三套间精致客房,拥有乐园、庭园及田园三种景观变化可供选择。此外,还有贵宾们提供尊贵绝伦的服务与设备,五星级的珍馐美食、有氧的 SPA 按摩、三温暖及蒸气浴、夜总会等贵族式享受,让您体验宾客至如归的感受。
清远,连州也不错!

5,如何辨大红袍茶真伪高悬赏

到底怎么分辨大红袍茶叶的真假呢?大红袍茶叶分辨真假最好的办法: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货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 大红袍,字面诠释是大红色的衣袍。一般用于红色植物的比喻和代称,最著名的是茶叶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岩,品质优异。 大红袍的名称来历:1385年,明朝洪武十八年,举子丁显上京赴考,路过武夷山时突然得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一和尚。和尚取所藏大红袍茶泡与他喝,病痛即止。考中状元之后,前来致谢和尚,问及茶叶出处。得知后脱下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其披在茶树上,故得“大红袍”之名。状元用锡罐装取大红袍带回京城。状元回朝后,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就成为专供皇家享受的贡茶。 大红袍的盛名也被世人传开。传说每年朝廷派来的官吏身穿大红袍,解袍挂在贡茶的树上,因此被称为大红袍。流传更广的是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的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之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马骝茶"(广东人管猴子叫马骝)。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在市场上是价格昂贵的珍品。
1楼着重外选,本人着重内选。 大红袍原系武夷菜茶品种中优秀单株。 后经无性繁殖而成现在的大红袍品种。 据历史记载,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武夷山内有数处:一是天心岩九龙窠一处(即现在能看到有“大红袍”库崖石刻标志的),年产不到0.5千克(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二是天游岩一处,年产约数十小两(见1921年蒋叔南游记);三是株帘洞一处,清朝嘉庆年间约产0.9千克,当时每千克售价银元128元(相当大米2000千克)。 但多数认为,生长在天心岩九龙窠有“大红袍”摩崖石刻标志的为正本大红袍。传说中的大红袍茶如此神秘,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生长环境得天独厚。九龙案的大红袍茶树生长在高距地面约9米的岩壁上,不受烈日照射,温度适宜,利于茶树生长。与古书上讲的“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以及近代栽培学上提倡的遮阳树,造成茶树小气候的道理是b一致的。同时在岩石上方有一股山泉,浸淘沙壤,滋养茶树,水分溶解根系分泌出的酸性物质使岩石不断风化、分解有效微量元素供茶树吸收利用,这种温湿和营养条件形成有利岩茶生长的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②制工精良。大红袍茶的制作,均系有丰富经验的茶师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工艺精湛。历史上的大红袍茶只是代表众多名茶的一个象征,数量极其有限。根据资料显示,现在经过武夷市茶叶研究所技术人员试验,无性繁殖大红袍茶育苗已获成功,从1985年开始,已进入大红袍茶批量生产。经过试种,可以在福建、广东等乌龙茶区推广种植。 泡吧,再好的茶,泡了才知道。汤色浓酽,金红棕色,稍微混浊,滋味甘苦,涩感强烈,微有冰凉感觉,浑厚如喝米汤。叶底细嫩,间杂老叶,明显有拼配品种,口感觉得有白鸡冠的甜水、水金龟的深度冰凉,水仙的粽味,大多是肉桂的香酽(约一半以上)其涩难忍。第二泡茶汤比较浅,说明茶叶焙火严重,所以在二泡中基本出现茶汤本色。样子好看,滋味如前。按照《三醉斋》品茶标准,得出如下结论: 亲和力10%(包含香气与滋味的品尝人自我喜好程度) 10 香醇度10%(包括气息与滋味中的香型喜欢程度) 10 甘甜度10%(包括甘甜的自始至终的感受以及回甘等等) 5 饱和度10%(在茶味充分体现的情况下的饱满程度以及层次感)10 醇和度10%(是茶的纯度、厚度等协调程度的综合体现) 10 想像力10%(包括回味等是好茶不可缺少的遐思) 2 茶耐力10%(在品质不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的耐冲泡的次数) 2 茶韵味10%(品茶人对茶的风格理解) 5 鲜爽度10%(茶叶的新鲜、爽口程度) 1 滑顺度10%(茶汤入口、入喉的滑顺程度) 3 外加: 霸王气20%(茶王的风范以及香气滋味的穿透力度) 3 总体得分61分!楼上和我的答案都不错!值得参考
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茶树品种必须是经过母树无性繁殖后,保持了母树优良特征特性的茶树;  其次是生长环境,大红袍原产地域范围被界定在武夷山市2798平方公里内,在境内特殊的土壤、气候、湿度等因素下才能生长出优质的大红袍茶树;  第三是制作工艺。从茶叶的晾晒、做青到炒揉、烘焙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按照传统的独特制作工艺加工完成。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才能被称为是真正的武夷山大红袍。另外消费者在购买茶叶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产品外包装上是否有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标识。同时,还应注意一些具体的辨别方法。 ##同期 武夷山市政府茶产业顾问 赵大炎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内质 就是香气和滋味 比如二级(大红袍) 带花果香的香气稍微弱一点 滋味也比较薄一点 一级的大红袍比二级好一点 滋味比较醇厚 带花果香比较明显 韵味比较明显 特级的大红袍明显的有花果香 滋味醇厚甘爽 回甘很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下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巢,现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字,由岩缝渗出的泉水滋润,不施肥料,生长茂盛,树龄已达千年。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支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椭圆型,叶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货稍厚面发脆,嫩芽略壮,显亮,深绿带紫。 武夷大红袍,因早春茶芽萌发时,远望通树艳红似火,若红袍披树。传说中在明朝年间一个赶考举人路过武夷时,突然发病,腹痛难忍,当时有位来自天心岩天心寺的僧人取出采自寺旁岩石上生长的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不药而愈,举人后来考取了状元,为了答谢和尚,专程前来拜谢,并将身穿的状元袍披在那株茶树上,该茶因而得名“大红袍”。 大红袍属半发酵茶,由于茶树长在岩石间,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别于其它茶种,从元明以来为历代皇室贡品。其单丛加工,品质特优的“名丛”,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艺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犹存原茶的桂花香真味,被誉为“武夷茶王”。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的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武夷产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栽制茶叶,宋代列为皇家贡品,元代在武夷山九曲溪之四曲畔设立御茶园专门采制贡茶,明末清初创制了乌龙茶。 武夷山栽种的茶树,品种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枞”,此外还有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如不见天、金锁匙等;以茶树形状命名的如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一枝香等;以茶树叶形命名的,如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以茶树发芽早迟命名的,如迎春柳、不知春等;以成茶香型命名的,如肉桂、石乳香、白麝香等。 ?quot;大红袍"名枞茶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6株,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泛红,阳光照射茶树和岩石时,岩光反射,红灿灿十分显目。 关于"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呢,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繁育种植,已能批量生产。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每年春天,采摘3-4叶开面新梢,经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而制成。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韵味。

6,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什么好玩的呢

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禅宗大典、少林武术表演、三皇寨等少林寺常住院——号称天下第一刹,武术馆少林功夫表演值得一看,塔林号称中国佛家最大古墓建筑群。三皇寨景区号称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必须去的。不过到少林寺,记得最好别上香了。
先告诉你少林寺有电脑。然后简介你看着啊!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少林寺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初祖庵、二祖庵、达摩洞、十方禅院、武术馆等主要建筑群。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 山门: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一九七五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我们把弥勒佛称为“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无穷”。 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山门甬道两侧有多品碑刻,人称少林寺碑林,这些都是唐宋以来的著名原始碑刻。碑林东侧是慈云堂旧址,现为少林寺碑廊,它不仅记载着寺院的兴衰状况,而且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少林寺碑林和碑廊共计有碑刻108通。 碑林的西面是锤谱堂,这里回廊一周42间,它用泥塑和木雕等形象地展示了少林寺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迹、武术活动等内容,共陈展14组216个锤谱像。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合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练基本功、十三棍僧救秦王、小山和尚持帅出征、月空法师平倭寇以及俗家弟子习拳练武等。俗话称: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大家比照这些塑像姿势就可以练习少林功。 天王殿 我们现在看到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大雄宝殿 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该殿是面阔五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大雄宝殿前两侧的建筑为钟、鼓二楼,东南为钟楼,西南为鼓楼,原建筑毁于1928年的兵火,1994年进行了重修,它们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钟楼前这块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它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也是影片《少林寺》拍摄的历史依据。 《李世民碑》的北边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记述了少林寺曹洞宗第24代传法禅师的经历和重振少林禅宗的功德。它的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面刻有佛、道、儒三教混元图像,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体现了三教合流的重要思想。再往北我们看到的是清乾隆15年(公元1750年)刻立的《乾隆御碑》。碑文是一首五言诗:明日瞻中岳,今宵宿少林,心依六禅静,寺据万山深,树古风留籁,地灵夕作阴,应教半岩雨,发我夜窗吟。 大雄宝殿东侧的殿宇是紧那罗殿,重建于1982年,内塑的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的报身、法身、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 大雄宝殿西侧与紧那罗殿相对的是六祖堂。是1982年重建的,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藏经阁 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毁于1928年,1994年重建,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内供少林寺的一位缅甸国弟子于1996年揖赠的汉白玉卧佛像一尊。在藏经阁月台下有一口大铁锅,是明代万历年铸造的,据说是当时少林寺和尚用来炒菜用的小锅,从这口锅内可以想象到少林寺复当时的昌盛与繁荣。 藏经阁东西两厢分别是东禅堂、西客堂,东禅堂是供僧人坐禅的地方,西客堂现为接待宾客的场所。 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也就是方丈)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达摩亭 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 达摩亭东侧的为文殊殿,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下面请大家跟随我去参观少林寺最高的大殿,当然也是最珍贵的殿堂。 千佛殿 千佛殿是明朝建造的,是少林寺院的最后一座建筑,又名毗卢阁,殿高20余米,面积300余平方米,是寺内的最大佛殿,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毗卢佛(即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神龛上悬挂的“法印高提”匾额是清乾隆皇帝御书,殿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是明代绘制的500罗汉朝毗卢大型彩画,出自明代无名画家之手画意精美,设计大胆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我们往地上看,殿内砖铺底面上有4排48个站桩坑,他们是历年少林寺僧练拳习武的脚坑遗址,从这些脚坑我们可见少林功夫非同一般。 千佛殿东面是观音殿又名锤谱殿,殿内供奉白衣大士,即观音菩萨。殿内墙壁上是清中晚期绘制的少林寺拳谱。 千佛殿西面是地藏殿,殿中间供奉的是地藏王,站在地藏王南侧的为答辩长老,北侧的为道明和尚,殿内南北两面墙壁绘制的是“十殿阎君”,西面墙壁绘制的是“二十四孝图”。 少林寺塔林是历代少林寺高僧的坟茔,总面积14000余平方米,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林现存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砖石墓塔240余座,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座、元塔46座、明塔148 座,其余为清塔和宋代不详的塔。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古塔群中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群,这里的塔高一般在15米以下,由一级到七级不等,明塔的高低、大小、层级、形制是根据和尚生前在佛教的地位、佛学造诣、佛徒数量、威望高低、经济状况及历史条件而定的。 少林寺塔林中的名塔有: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的法玩禅师塔,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的普通塔,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的西唐塔,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的坦然石塔,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彼岸塔,元代(后)至元五年(1339年)修造的菊庵长老塔等。塔林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雕刻、书法、艺术史和宗教文化的珍贵宝藏。 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五乳峰下,在少林寺寺院的后面山坡上,是达摩的后代弟子为纪念达摩面壁所建。面积7760平方米,其中初祖庵大殿为宋代典型的木结构建筑。 二祖庵位于少林寺钵玉峰上,它是少林寺最高建筑,是二祖慧可所建,因其和初祖庵南北对望所以又叫南庵。传说二祖慧可立雪断壁后曾在此静养。 达摩洞位于少林寺西北的五乳峰上 ,石洞深约7米,高3 米,宽3.5米,从公元527年到536年,达摩在此面壁九年,终成正果,首传禅宗,成为佛教史上的伟大创举。这里有明代修建的十方一座,洞两旁山岩上有历代名人留下的多处石刻。 少林寺对面少溪河南岸就是石方禅院,建于正德七年(1512年),清顺治十年重修,为寺院邮亭,是行脚僧人住宿的地方,1958年倒塌,1993年重修。新建的十方禅院与过去不同,是一组新的佛教禅景-----五百罗汉堂。 十方乃正四隅上下十个方位。 四正: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单檐歇山式殿宇。 四隅:建有春、夏、秋、冬四座各具特色的景圆。

文章TAG:明朝  建立  教案  有什么  明朝的建立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