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组词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9-02 15:56:50
本文目录一览
1,四年级上册21课古诗三首的生字组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生字组词如下: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塞:关塞 要塞 边塞 塞外 塞翁失马秦:秦代 秦朝 秦岭 秦始皇 朝秦暮楚征:征战 出征 征程 征文 南征北战2、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王翰词:宋词 填词 词语 歌词 义正词严催:催促 催命 催化 催眠 催人泪下醉:醉鬼 醉酒 陶醉 沉醉 醉生梦死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李清照杰:英杰 豪杰 杰出 杰作 人杰地灵亦:亦然 人云亦云 亦庄亦谐雄:枭雄 英雄 雄伟 雄鸡 雄心壮志项:强项 项目 款项 项圈 望其项背创作背景:《出塞二首·其一》《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盛唐,所以在其边塞诗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但是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凉州词》王翰王翰性情狂放不羁,他的七绝《凉州词》反映出当时士人特有的那种极其坦荡的心情和豪健的气格。 这和唐代社会的开放大气、国富民强的背景是相关的。《夏日绝句》李清照《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2,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7古诗三首的意思
《暮江吟》、《题林西壁》、《雪梅》。一、《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翻译: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二、《题林西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三、《雪梅》宋佚名。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翻译: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雪梅》解析: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最美丽的春色。诗人认为如果只有梅花独放而无飞雪落梅,就显不出春光的韵味;若使有梅有雪而没有诗作,也会使人感到不雅。从这首诗中,可看出诗人赏雪、赏梅、吟诗的痴迷精神以和高雅的审美情趣。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

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古诗三首
三言两语下的趣事——《古诗三首》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能凭借三言两语便道出作者的内心情感,用简约而动人的形式描绘出整个世界,是影响巨大的文学体裁。你是否深究过这“三言两语”中的奇妙现象或是趣味故事呢? 一、居天下有何难 古代名人幼时便为神童的故事早已不稀奇,但那种被人否定后立即被称赞的经历却并不算多。不巧,《暮江吟》的作者白居易就遭遇了一次大逆转事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一次白居易的舅父带着白居易拜见当时已过花甲之年的著名诗人顾况。在见到顾况时,白居易拿着自己的作品恭敬地对他说:“顾大人,我是来向您请教的,我写了一卷诗,还请大人指教!” 然而,顾况并没有太多的耐心指教他人,他一听白居易是从乡下来的,再一见诗卷上那题为“白居易”三字的名字,便觉得极为可笑:“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你还是快些回去吧!” 如果是一般人听到这话肯定又羞又臊,即使顾况在当时很有名,也不会再理会他。可白居易却并非如此,他坚信自己的诗歌能够改变顾况的想法。因而,他对顾况心平气和道:“我是在乡下住,并且很快就要回去。正是因为听说您是很有学识的人,这才想请您过过目。要是您重任在肩来不及看,我可以为您读上一读。”说罢,白居易就翻出了一首诗,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当听到“春风吹又生”这一句时,顾况再也忍不住了,直接上演了大逆转。他一下子接过刚才百般嫌弃的诗卷,醉心于白居易所写的诗歌中。随后,顾况就收白居易作为弟子,还对他说:“你能写出如此好的诗,居天下何难!” 二、人去庐空之山 “匡庐奇秀甲天下”!说起庐山,人们会想到花团锦簇的锦绣谷,声若洪钟的三叠泉,峭拔秀丽的五老峰;当然,更能想到李白那首《望庐山瀑布》!除了美景与诗歌,庐山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关于“庐山”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据说,当时他求仙的事迹被当朝天子知道了,天子就想请他出山为朝廷效力。可是天子请了很多次,匡俗都回避不见,最后甚至潜入深山之中,再也没有了踪影。后来人们就传说匡俗是得道成仙去了,只在山中留下一座空庐。由此,人们便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将这座山叫作“匡山”或“匡庐”。到了宋朝,因为宋太祖名为赵匡胤,为避尊者名讳,就把“匡庐”改称“庐山”。一代名山因此定名。 三、河东真有狮子吼 在我们眼中,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可就是这样在史书记载中很正经的一位大人物,平时也会和朋友开开玩笑,比如著名的“河东狮吼”典故,就是他和朋友开玩笑时留下来的故事。在这里,河东狮指的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女子! 据记载,苏轼有个朋友名叫陈慥(zào),字季常,为人热情,十分好客。每当有朋友到来,他都殷勤地招待,不仅备上好酒好菜,还让美丽的舞女为客人表演。不过,他的妻子柳氏对此却极不满意,按照古人的标准来说,就是“凶悍好妒”,脾气大,好吃醋。每当陈季常宴客并令歌女陪酒时,柳氏就醋意大发,用木棍敲打墙壁,客人们尴尬不已,只好散去。 因为陈季常平日喜欢谈论佛事,而佛教里又用“狮吼”来比喻佛祖讲经声震寰宇的威严,故而苏轼也戏用狮吼来比喻陈季常妻子对他的怒骂声,还作了一首题为《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的长诗,其中有这么几句:“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至于为什么会有“河东”二字流传,主要是因为柳氏的籍贯为河东。 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广为流传的《容斋三笔》中,故而留下“河东狮吼”的典故,而怕老婆的人则被戏称为有“季常癖”。 四、苏轼也玩单口相声 如果对苏轼的性格稍微探索一番,你就会知道这个人不仅是“吃货”,还是“戏精”。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他甚至会给你表演一场单口相声! 一次,苏轼眼睛不舒服,大夫嘱咐他不要吃肉。可他一听说不能吃肉,顿时觉得不能忍受。他模仿着自己的口和自己的眼,为吃肉与不吃肉展开了一场辩论。 眼睛强硬地说:“我患病了,不能吃肉!”嘴巴却不愿意妥协,甚至还不满地对苏轼道:“我是你的口,它是你的眼,你为什么对它那么厚,而对我这样薄?因为眼有毛病,却不让我吃肉,这样是坚决不行的。”苏轼听了口的话,犹豫着不能决断。这时,口又对眼说:“以后我有了毛病,你尽管看万物,我绝对不禁止你。” 虽然,最后苏轼又引用了春秋时期管仲的话,表明不应该只顾享受快活,而失去敬畏之心;但是,这一番嘴巴与眼睛的辩论却流露出了苏轼吃货与“戏精”的本性。不信你看,为了吃,即使是患病,苏轼也要纠结一番呢! 五、嗅觉之谜 当春天来到的时候,身在公园的你会闻到淡淡的花香;当妈妈做好晚饭的时候,身在客厅的你会闻到诱人的饭香;当刚刚下完雨的时候,走在路上的你会闻到清新的草木香。闻了这么多的香气,你是否曾想过,人的嗅觉是怎么产生的呢? 相对于动物来说,人的嗅觉可能已经大大退化,因为动物需要凭借嗅觉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可人类已经不需要了。但即使这样,人的嗅觉仍然要比味觉灵敏一万倍左右,而且嗅觉与味觉关系紧密,所以你在感冒的时候,吃东西就会感觉没什么味道,就连巧克力和冰激凌也不能带给你以往的甜蜜。那么,作为嗅觉的主要器官,鼻子又是怎么闻到味道的呢? 人的鼻子无论是构造还是位置,都被设计得恰到好处。鼻子的外形凸出,方便呼吸;位置设在嘴巴的上面,使得嗅觉细胞便于闻到气味,补充味蕾所获得的信息;有两个鼻孔,方便气味顺畅地进入呼吸道,即使左边不通,右边还有一个。当鼻子吸气的时候,有气味的物质与鼻子中的嗅觉纤毛接触,会触发一连串强烈的脉冲,最后通过神经纤维传至大脑,大脑经过分析与判断,得知鼻子闻到的究竟是什么味道。 令人惊异的是,即使只有一个气味分子也能引发一连串的嗅觉反应。不过大多数时候,人们在辨别味道时还是要多吸几口气,一是因为气流中可以感触到的气味分子并不多,二是由于鼻子只能闻到作为液态物质的气味。当然,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气味物质都是蒸汽状态,鼻子在吸气的时候,鼻腔中分泌的黏液会自动将气态物质或固态物质变为液态,所以我们并不用担心气味物质的状态会对我们分辨气味造成影响。人类的鼻子是不是很厉害?

文章TAG:
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4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