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大全,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23 23:37:41
1,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
教案是老师在进行教学的重要参考材料,对教学进度和节奏的把控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提高教学水平,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范文 模板,欢迎阅读。 目录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小学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传说》教案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梳理 文章 大意。 2.通过朗读,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3.懂得不劳动就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理解文章主要内容,懂得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 教学 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听 故事 ,那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喜欢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郑人买履》《狐狸与乌鸦》),感谢同学们的分享,大家都听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课文就是一篇 寓言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齐读课题,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明确:“守株待兔”是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的到来。 为什么要等兔子到来呢?兔子真的会来吗? 2.播放名家范读,学生圈画难认或难理解的生字词。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3.指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 。 教师进行指导。 4.自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想一想,这个种田人守在树桩旁,在想什么呢? 明确:兔子呀,你快来! “不用种田了,可真舒服啊!”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 明确: ①农夫很懒惰,想不劳而获。 ②农夫是等不到兔子的,会被饿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树桩上,只是一个意外。 3.你们都是从哪里知道的,农夫不会等到兔子的呢? 明确:“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读完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明确:要想有所收获就不能懒惰,要有所付出。 5.这样简短的文章却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这种文体的故事跟我们平时所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文言文语言简洁,丰富。 (四)拓展延伸 你能劝一劝农夫吗? (五)小结作业 学生谈收获,教师 总结 。 作业:将这个故事写成现代文,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 反思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文言词汇的记录是教学重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这方面的引导仍然不够完善;教学方式不够丰富,如果时间充足,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等方式丰富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文本,体会情感。 <<< 小学语文《游山西村》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4个生字,了解“山西村、腊酒、豚、疑”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联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朴以及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读重点词语,感受乡亲们的淳朴热情以及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并尝试加以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在游历西林山寺有感而发,题诗写词,而流传至今,而在宋朝同样也有这么一位诗人,在游历一座村落时,也写下了千古绝唱!这位诗人他是谁呢?又留下了怎样“绝唱”?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下《游山西村》。 (二)初读感知 1.读过标题你是否有疑问? 预设:山西村在什么地方? 过渡:山西村只是一个小山村,作者去这个山西村游玩会有什么收获呢?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读音和停顿。 3.学生自由朗读,解决生字词。 指导:学习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写法上左窄右宽。 4.学生齐读,思考概括诗歌大意。 (三)深入研读 1.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四句诗都是什么意思? 2.作者这次出游到底收获了哪些呢?(小组合作) 收获一:村民的热情 (1)从哪里看出来村民热情好客? 明确: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要笑话农民朋友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时的情景,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从“莫笑”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叫大家不要笑。这里的酒菜虽然简单、淳朴,但包含了村民对诗人的深厚情谊。) (2)再次齐声朗读,读出情感。 收获二:人生哲理 (1)从哪句诗获得哲理? 明确: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2)在山重水复,作者以为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么?这里景色怎么样? (3)这句诗看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对自己眼下困顿遭遇表示乐观豁达。提出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的人生哲理。 (4)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四)巩固提高 诗人出游获得了很多收获,那么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小结作业 小结:回顾本课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结束课堂。 作业:1.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2.制作“陆游小档案”。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同于以往沉闷的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而是从题目入手,设置疑问,随后的教学过程中,每次提问以及活动的组织都是围绕设疑的“收获”进行的。这样的环节设置能够带学生进入情境,在情境中感受诗歌蕴含的情感及道理。在此次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反应状况可以感知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可行的,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活中,我将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学情用心设计教学,使学生乐学、好学。 <<< 小学语文《日月潭的 传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在朗读中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了解故事的起因和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解故事的起因和发展,感悟大尖哥和水社姐的形象。 【难点】 体会大尖哥和水社姐舍生忘死、除邪惩恶、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方法 朗读品析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台湾是我国的一座宝岛,在宝岛上有一个著名的风景区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 放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欣赏日月潭的风光。 教师简介日月潭的形状以及日月潭在黎明、黄昏、晴天、雨天时的不同景象。 导入:多么迷人的日月潭呀,关于它的得名,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听听这个美丽的传说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的生字词: 日月潭、漆黑、拯救、聚集、躲、阿里山、剪刀、社、一筹莫展、翻山越岭、冒着、饿、荆棘、英雄 (1)指名读词,评议正音。 (2)开火车读词,及时纠正不足。 3.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课文,深入体会 1.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什么要去降伏恶龙呢?找出原因,勾出相关句子。 师导:太阳和月亮与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千千万万的人决定寻找太阳和月亮,他们心地多善良,那他们是怎样找到太阳和月亮的呢? 2.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要想降伏恶龙,拯救日月,需要什么?为什么? 3.齐读文中人们说的话,理解两个关联词:“只有……才能……”体会降伏恶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4.就在人们一筹莫展、心急如焚,甚至有点绝望的时候,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1)你觉得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需要什么?(勇气,战胜恶龙的决心)【如果学生回答的是砍刀、火把等,就引导学生“他们更需要什么呢?”】 (2)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句话读好。齐读。 5.同学们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的英雄气概,他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那么这两位英雄是如何降服恶龙,拯救日月的呢? 说说 :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降伏恶龙做出了哪些努力?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明确: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6.学生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说说:降伏恶龙后,大尖哥和水社姐发生了什么变化? 7.为什么人们把这个潭取名为日月谭? (四)拓展延伸 从此,人们来到日月潭就会看到这两座山。导游也会满怀深情的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各位小导游,当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日月潭旅游时,你会如何讲述这个动人的传说呢? 练习一分钟,指名讲述。(播放日月潭风光片) (五)小结作业 1.把文中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教学反思 这篇美丽动人的传说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日月潭的秀丽风景、两位英雄的义举,还有那一处处留白带给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风雅韵一样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在理解时也更立体一些。 文中的训练点还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与恶龙决战三天三夜的情况,我想一定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英雄变成两座青山后,乡亲们的感激场面;游客来到日月潭,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想法……课文中的留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模板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备课教案设计 ★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 小学散文教学设计范文3篇 ★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安排优秀模板五篇 ★ 中小学语文板书设计范例 ★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 ★ 语文教学设计 ★ 小学二年级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3篇
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也要继续努力啊。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能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古诗诗句,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感受古诗的意境,让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1.课前请学生搜集王冕的资料 2.制作好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冕写的《墨梅》(电脑出示全文),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 二、解题 1.你们也试着读读,看看能否读通,开始。 2.好,能读通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词语)。 吾家洗砚淡墨痕乾坤 谁来读一下,读对了其余同学跟读两遍。 3.齐读古诗。 三、看来通过第一遍读大家已经把这首古诗读通了,收获挺大的。 下面,老师再让大家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这首诗,看看自己能读懂哪些,当然有问题也可提出来,好不好?开始 四、讨论 大家读得很认真,有收获吗?也有问题吧?这样,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把你的收获(当然也包括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讨论,你们说好不好?畅所欲言吧! …… 五、师点评 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几个小组特别的投入,老师要表扬他们。下面,我们就来汇报一下讨论的结果。 …… 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老师有一些问题,不知大家愿不愿意回答? 六、思考 1.请同学们仔细看图(电脑出示《墨梅》图),这画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看着这朴实的梅花,想想梅花有哪些品性。 3.王冕擅长绘画,他为什么尤其喜欢画梅花呢? 4.王冕自学成才,鄙视权贵,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5.对啊,这素洁的梅花不正是诗人鄙视俗流,贞洁自守高尚情操的写照吗? 七、同学们,再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从中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说说本首诗与《石灰吟》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九、欣赏课外的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学生进行自读自悟(电脑出示两首古诗)。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二 教学板块一:欣赏美图,激趣揭题 1、欣赏一组梅花图。(出示课件) 2、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来赞美梅花。(生自由说) 3、出示一组赞美梅花的词语让学生诵读。 4、介绍诗人,揭示诗题: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喜欢的。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墨客也很喜欢梅花,他们写诗赞美梅花的颜色、香气、品格,王冕也格外喜欢梅花,(板书:王冕,)他的屋前屋后种了许许多多梅花,取名为“梅花屋”,并称自己为“梅花屋主”。王冕还十分擅长画梅花,被人称为“画梅圣手”。这就是王冕画的一幅梅花图,(出示墨梅图)诗人还为自己画的这幅梅花图写了一首题画诗《墨梅》板书:题画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起来欣赏这幅画,学习这首诗。板书:墨梅 王冕 5、看着这幅画,想想诗的题目“墨梅”是什么意思?水墨画的梅花。 过渡语:这幅梅花图与我们先前看到的梅花有什么不同呢?(生答师板:艳丽、淡雅)王冕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淡雅而不艳丽的梅花呢?相信大家学完这首诗就会明白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梅花、赞美梅花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自然地引出诗人,揭示课题,并结合出示的墨梅图解题、质疑,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这样的开头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还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教学板块二:自读古诗,自主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质疑(出示要求) (1)用“/”划出古诗的停顿,按照停顿将诗读正确,读流利;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质疑能力。) 教学板块三:汇报交流,读懂诗意 1、汇报交流,指导诵读 (1)请生划节奏并诵读,再让全班听课文的范读、指名读、齐读,然后让学生变换多种方式读,如:竖排读,去掉标点读(告知古人写诗读诗是从右往左开始的,是没有标点的)?? (2)有时我们可以根据个人感悟来进行个性化的诵读,读诗也是一样的,要读出我们自己的味道。如果我想要表现王冕很自豪地说这棵梅花树是他家的,就可以重读哪个词语的读音(示范)??想要表现每一朵花就要重读哪个词语(指名读)??(让学生自由练读处理重音)再指名2个读。 (3)这样你会填空式地读,据诗意选择诗句读??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达到熟读成诵这一目的,并渗透对诗意的理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1) 过渡语:啊,真了不起!大家都会背诵啦! 2、设问质疑,引导理解 现在,老师还想考考大家,看大家是否真正明白了这首诗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请仔细听题: (1)、谁知道王冕画的这株梅花生长在哪里?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看课文,圈画理解词语“吾家、洗砚池”,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课件)介绍“洗砚池”,这洗砚池明明是王羲之家的,王冕为什么说“吾家洗砚池”?(因为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感到很自豪想说八百年前和王羲之是一家,所以他说“吾家洗砚池”,同时王冕也是想说他要像王羲之学习)(出示课件)你知道砚是什么样子的?(出示课件)有什么作用?(写毛笔字磨墨用的文具,多数用石做成,)请看:这是不同形状的砚,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四大名砚”。“砚”是这首诗的一个生字,你们看,这是“砚”字不同字体的写法,它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字。(出示课件)教学观察示范写“砚”,再练习正确书写。 (2)、谁能告诉老师王冕画的梅花树上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看课文,重点圈划词语“淡墨痕”)板书:淡墨 (3)、王冕为什么只用淡淡的墨痕来画梅花呢?板书:清气(看课文,重点圈划理解词语“清气、满、乾坤”,为什么这儿的“流”字不用“留”?(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检测学生自主解疑的效果,完成教学目标2) 老师小结:古人以诗言志,大家看在这首诗中王冕在哪里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诗的前两行是写什么?(是直接描写梅花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设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让学生明白诗的整体结构,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板块四:阅读拓展,感悟诗情 过渡语:王冕为什么说“不用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是表明诗人的志向呢?想要言什么志?请听老师讲几则有关他的小故事,相信你就会明白诗人的心思啦!师讲故事,提要求:让学生认真倾听并思考以下问题: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王冕?(生自由答) “不用人夸好颜色”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只流清气满乾坤”表达什么样的志向?(生答后师板书:淡泊名利、洁身自好)(指着板书小结:王冕借墨梅的“淡墨”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清气”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4、老师小结: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他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品格就是作者的人品。王冕借墨梅的品格来抒发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故事让学生思考和交流,让学生自主地感悟诗人的品质,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完成教学目标3和4的教学) 教学板块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10) 过渡语:像这样托物言志的诗还有很多。请大家将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梅花的诗词与周围的同学分享,也可以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读给旁边的同学听(强调读好停顿),也可以说一说作者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来表明自己的什么志向? 1、学生与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2、指名学生分享课前收集的有关梅花的诗词。 3、老师也收集了两首写梅花的词,让我们读一读吧!(教师出示课件)引读:王冕的《白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师小结:下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看看赞美了梅花的什么品格?作者想借梅花来表明自己的的什么志向?今天的作业是:(教师出示课件) 1.作业:自己动手画一画梅花,把它做成书签,题上你喜欢的一首梅花诗,把它自己的好朋友! 2.将有关梅花的词语和诗词收集起来,办一期以“梅花”为主题的手抄报。 3、老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读了有关梅花的诗词,重点学习了王冕的题画诗――《墨梅》,知道诗人王冕画梅吟诗,不仅仅因为他――喜爱梅花,更重要的是,他想借梅花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像王冕一样借“松、竹、梅”岁寒三友,来表达高洁的志向;借“泥土”来抒发自己谦逊的情怀;借“蜡烛”来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也可以学习梅花,像梅花一样——洁身自好!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 最后老师想将歌曲《红梅赞》送给大家,衷心地希望大家像红梅一样坚强不屈,像红梅一样放光彩!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并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丰厚我们的语文课堂,将语文学习向课外延伸,完成教学目标5的教学) 板书设计: 题画诗 墨梅 淡墨 清气 托物 王冕 淡泊名利 洁身自好 言志 小学四年级语文《墨梅》优秀教案设计范文三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王冕为自己所画的墨梅图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诗歌的大意,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领悟本课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身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诗: 同学们,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诵读过许多古诗,大家可以随意的吟出一两句吗? 生吟诵古诗。 在刚才同学们吟诵的古诗中,诗人或是借物抒怀,或是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感情、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古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诗言志,歌咏怀”。在古诗中就有不少以诗言志的名篇佳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墨梅》正是咏梅、赞梅的上乘之作。 板书:墨 梅 元 王冕 (课件出示20 《古诗两首━━墨梅》) 同学们,对诗人王冕你了解哪些?生交流汇报,师补充。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读诗: 1、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指名读,齐读。(课件出示《墨梅》) 2、《墨梅》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七言绝句的节奏一般是××/××/×××/(课件出示《墨梅》范读录音) 请同学们试着有节奏地来读这首诗,读出诗的韵味。自由练习。 分组读,齐读。 三、解诗: 下面,老师给同学们一段时间,结合书上注释,自学这首诗。看自身能读懂多少,把读懂的内容用铅笔写在书上,把自身读不懂的地方打上“?”。 1、生自学。 2、小组内交流,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课件出示《墨梅》重点词) (1)本课需理解的重点词有: 洗砚池、淡墨、清气、乾坤 (课件出示词语注释) (2)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3)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带着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读读这首诗。 4、小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采用淡墨手法画的一株盛开的梅花。 同学们,想一想下面三个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品格? (2)为什么说“不要人夸好颜色”? (3)这是一幅画,诗中为什么说是“只留清气满乾坤”? 生汇报交流,师总结。(课件出示代表诗人品格的相关词句) 四、品诗: 1、同学们,谁见过盛开的梅花?老师收集了几幅梅花的图片,想不想欣赏?(课件出示几幅盛开的梅花图片) 2、王冕笔下的梅花从外表上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默读前两句诗,思考一下。 (淡墨;痕迹一般、浅;颜色不够骄人??) 3、师课件出示《墨梅图》。这就是王冕的代表作《墨梅图》,仔细观察一下,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素洁、淡雅;美得有特色,不俗气??) 4、指导朗读:你们说的老师深有同感。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指点:“淡墨痕”淡雅的,要读得轻一点。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墨”与“清气”,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板书:墨梅、清气 6、同学们,王冕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洁的品性吗?不是的,他更是为了通过这首诗来表述自身的胸怀,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洁、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赏的性格。 小结:王冕曾说: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作者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课件出示王冕的话: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生齐读。 王冕把自己的情感倾注笔端,挥毫泼墨,晕染出一幅幅惊世之作。 王冕借梅自喻,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课件出示) 板书: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同学们,此刻的你想对诗人王冕说些什么?集体背诵《墨梅》! 五、赏诗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王冕的《墨梅》,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描写梅花的诗有很多,我们再来欣赏几首: 1、课件出示王安石的《梅花》,生齐读。 2、课件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教师诵读。 3、课件出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男女生对读。 六 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诗《墨梅》,同学们还知道这样的古诗吗? 1、品读其他的咏物诗。 2、拓展训练:交流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文和绘画作品。 七、板书设计: 墨梅 元 王冕 墨梅——借物喻人——不与世俗 清气——托物言志——同流合污

3,小学语文松鼠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松鼠》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松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确定依据 :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使读者对小松鼠这种动物获得清晰的印象。 教学难点 :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突破依据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和生动,结合内容通过讨论、比较等方式加深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生:介绍)大家讲的非常有趣。动物的世界很精彩,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先不告诉大家,出一个谜语考考你们,“形状象耗子,生活象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打一动物) [学生:是松鼠]真棒!松鼠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动物,你能不能联系谜语和图片说说松鼠的特点。 [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布丰的《松鼠》去获取更多关于松鼠的知识。 二、师生互动 1.查一查 学生根据《资源与学案》以及其它工具书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①走近作者: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他利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等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本课布丰所著的《布丰文选》中《松鼠》一文改写而成的。 说明:此环节由学生自己完成,有必要的话教师完善,目的是考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与知识积累。 ②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榛(zhēn)子榉(jǔ)实蛰(zhé)伏编扎(zā)苔藓(táixiǎn) 2.读一读 ①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大声朗读等),要求读的同时要在文中圈点勾画,找出能体现松鼠总特点的语句。 [交流]总特点:漂亮、驯良、乖巧。 ②读完这篇课文,你觉得松鼠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 [明确]讨人喜欢的、灵巧的、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3.想一想 ①[学生思考]松鼠具有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试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 [点拨]漂亮是美观,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②大家想一下这三个特点具体体现在文章的哪些段落呢? [明确]第二段是写松鼠的漂亮,第三段是写驯良,第四、五段是写乖巧。 ③课文开头第一段总写松鼠的三个特点,下面几段分写这三个特点,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明确]文章总体上采用由总到分的顺序。 4.议一议 [学生活动]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你喜欢小松鼠吗?你喜欢小松鼠的哪一点呢? [讨论交流] a.我很喜欢小松鼠漂亮的容貌,它们的样子非常可爱。 b.我很喜欢小松鼠的聪明能干,它们会过水、会搭窝。 c.小松鼠爱干净,也很温驯善良。 d.小松鼠为人类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用途:制毛笔、制皮衣……) ②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点拨]本文的语言生动、活泼。作者大量运用了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把松鼠人格化,使松鼠可亲可爱。 ②课文中哪些地方是运用拟人方法来说明小松鼠的特点,并说说其好处。学生4人一组,相互合作,讨论交流。 ③本文对松鼠的特点说明准确,你能说说原因吗? [提示]理解这一问题,应从语言上去突破,有哪些词语对松鼠的描写说明准确?这些词语都有哪些类型? [点拨]对事物作出准确的说明与描写,选取准确有分寸的语言是一个方面,主要的,是要对事物作出细致入微的观察,这就需要具备严谨求实的精神。 5.讲一讲 穿插以下资料,进一步体会本文生动说明的妙处。 [投影]平实说明的材料: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窝,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请同学们来比较一下课文和《辞海》中的语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欢哪一种介绍语言?为什么?请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谈谈。 [学生活动]自主合作交流 [归纳]科学性说明与文学性说明有很大区别,前者语言平实、准确,只需把说明对象介绍清楚,没有吸引力。后者语言生动、准确,借助拟人化手法对事物的特点作形象化描写,文章富有表现力。作者喜爱松鼠,他把这份感情融进了人格化的描写和富含感情的语言中,所以把小松鼠写得非常可爱。,希望你们能学习本文的写法,抓住你喜欢的小动物的特点,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 6.练一练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儿歌。 我和学生一起为小松鼠编写儿歌,儿歌举例: 范例一:小松鼠,乖又乖,范例二:小松鼠,讨人爱, 长长的尾巴翘起来,面容清秀,尾巴长, 当伞使,当被盖,吃松果,摘栗子, 树上搭窝真可爱!巧手搭窝真能干! (诗歌编写,打破文体束缚,寓教于乐。益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知识拓展 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 (C、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2.通过文章的描述,我们认识到松鼠的确十分可,爱松鼠这么可爱,你们忍心伤害它吗?(学生齐答:不忍心)可作者在文章结尾却写松鼠肉、皮、毛的经济价值,让人们认识到松鼠的珍贵,这必然就会促使人们去捕猎它.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去保护它,还是应该利用它服务于人类? 讨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历发表不同看法。老师可作适当点拨。 四、课堂小结 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生动,这得力于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选择。作者用文学笔调向我们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和乖巧的性格,特别是突出了它令人喜爱的特点。在学习中主要弄清松鼠的特点,以及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的。 五、作业设计 学习了本文后,写一个说明文片断,完成习作《介绍一个动物》,抓住它的一两个特点,写出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实际是课堂教学的内容的辐射和延伸,目的是引导学生会模仿、触类旁通培养和强化说明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知识迁移。 六、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松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及新词,掌握多音字“晃(huàng)”,认读3个字。 3、通过阅读,使学生知道本文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能够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 4、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抓住了特点,又言之有序,读写结合。 二、教学重点: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产生喜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 四、教学准备: 有关松鼠的资料 字、词、句的投影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 2、请看大屏幕,你们认识图中的小动物吗?[出示几张不同种类的松鼠图片] 请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松鼠)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它? 3、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鼠”的笔顺。[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词句 四肢 歇凉 摇晃 毛茸茸 风吹雨打 树杈 榛子 橡栗 苔藓 [出示榛子、橡栗、苔藓的图片] 灰褐色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出示灰褐色的松鼠] 遮蔽 窝搭好了,还在上面加一个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 “遮蔽”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嬉戏 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树上高兴地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戏。 “嬉戏”你怎么理解? (2)组词[写在练习本上] 支( ) 茶( ) 喜( ) 般( ) 敝( ) 肢( ) 搽( ) 嬉( ) 搬( ) 蔽( ) 耳( ) 舌( ) 秦( ) 晃 huǎng( ) 茸( ) 刮( ) 榛( ) huàng( ) 组完同桌订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个词。讨论:(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 四、细读一段,了解外形 1、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划出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 在写松鼠的外形时,作者采用 的写法,抓住松鼠的 和 的特点,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3、大屏幕出示: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小面孔上有一对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对比读:男生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女生读课文第一段。 讨论:你认为哪段写得好?好在哪儿? 小结:确实是文中第一段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指名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仿照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介绍的外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写在练习本上] 动作迅速而灵敏。 (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 (遮蔽) 游戏、玩耍。 (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写什么?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准备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①学生介绍第3自然段时,导: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划出来?(板书: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②学生介绍第4自然段时,导:在写松鼠吃东西的样子时,作者用词极其准确,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请用笔划出来。 [出示松鼠吃食的图片]指名说哪个词用得好? 小结:“坐”、“捧”、“送”这几个词都用得很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你们看那样子多有趣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老师也搜集到一些资料,大家读一读。[大屏幕出示] 松鼠的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其中生活在树林里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各地十分常见,因而又叫普通松鼠。它的身体细长,体毛为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所以也称灰松鼠。 人们上山时,常常可以看到松鼠在松树上窜来窜去,一条又长又蓬松的大尾巴,常常向背脊上反转。有时候,两只前脚捧着一个松果,用锐利的门牙啃着吃,好像寺庙里拜佛的烧香客。 松鼠在茂密的树枝上筑巢,或者利用乌鸦和喜鹊的废巢,有时也在树洞中做窝;它们除了吃野果外,还吃嫩枝、幼芽、树叶,以及昆虫和鸟蛋。秋天一到,松鼠就开始贮藏食物,一只松鼠常将几公斤食物分几处贮存,有时还见到松鼠在树上晒食物,不让它们变质霉烂。这样,在寒冷的冬天,松鼠就不愁没有东西吃了。 松鼠一般白天活动,清晨更为活跃。它的听觉和视觉都很好,行动敏捷、活泼。 松鼠的毛皮又轻又暖,质量虽然比不上水獭和紫貂的毛皮,但是数量很多,是我国重要的毛皮兽之一。 3、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介绍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 外形 美丽(四肢 面孔 眼睛 毛 尾巴) 活动习性 住 先……再……然后…… 吃 小学语文《松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的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文中关键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父亲的心理,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这么多小松鼠,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松鼠吗?、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许多这样的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但是有一只松鼠让作者格外偏爱,你知道为什么吗?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六课《那只松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 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多音字(课件) 3、快读:找出课文中这样的词组(课件) 4、通过几次的读文,你知道课文先写了什么?有写了什么? 5、交代文章的 写作顺序:倒叙并解释 三、精读品味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文中的那只松鼠,看一看和我们刚才欣赏的松鼠有什么不一样?指名读第二段。没有了生命是什么样的感觉?你的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时候吗?你能带着你所说的这种感觉来读一读吗?(无助、无能为力) 2、师:此时,通过他的读,你体会到了松鼠的心里充满了什么?(生说绝望、恐惧) 3、过渡:这只小松鼠如此可怜,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此时他已经成为了作者 网袋里的一个“小俘虏”(课件)自由读(5段) 4、作者为什么在“小俘虏”上加双引号? (1)能不能想象一下“俘虏”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生说)但是作者是想把它杀死吗?(生说)你从哪句话感受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生读)师:但是小松鼠心情能从哪可以看出来?(生读)指 导读几个人,通过你的读让我感受到了绝望、抗拒、乞求 (2)师:如果此时你就是那只躺在 网袋里一动不动的小松鼠,你那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绝望,你在想什么?(生)你那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抗拒,你在抗拒什么?你古怪的目光里充满了乞求,你想说什么? (3)师:正是因为那只小松鼠有太多的担心和害怕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引读,像是——是——像是———(课件) (4)多么可怜呀,在它被逮住前又是什么样子?自由读书中第4段, 课件:同桌练读指名读,出示窜、蹿。用动作演示。 (5)师生配合,师:作者。生:松鼠。让我们共同感受那只松鼠原来的快乐。 (6)作者是像你们说的这样做的吗?指名读第七段,他为什么要长叹一声? (7)既然舍不得却还是把它放了,说明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 (8)我们理解了松鼠的原因,可他的女儿理解吗?读一读文章的结尾,从女儿的话语中你受到了什么?(善良、关爱生命、关爱小动物) 四、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那只松鼠,它活泼怜俐,可爱至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又认识这样一对父女,心中虽有不舍,却仍然把小动物放回大自然,希望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文章TAG: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范例大全小学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案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