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教案

如何写教案,这里写的很清楚。 http://jx.cnluyi.cn/bencandy.php?fid=116&aid=46462
教案,教学方案。1.教学目标:知识内容,情感,价值观。2。教学步骤:按课程内容,顺序教学。3.注意结合学生情况安排训练。4.质疑,总结。祝你心想事成。
先确定教学目标,分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设计好教学步骤及想达到的效果,最后再在上完课之后,补充教学反思。

如何写教案

2,教案的要素有哪些

一篇好的教案需具备以下要素: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又包括:导入、精讲、精练、总结等环节。

教案的要素有哪些

3,部队教案怎么写

告诉你个纲目格式吧:一、训练科目——《单兵徒手队列训来自练》二、训练目的——厚养青扬输般皇选通过训练,使……三、训练内容——稍息、立正、停止间转法……四、训练方法——全班统一训练。五、训练重点——提高动作的精准度,纠正痼癖动作。六、要求——1、听清口令,严肃认真;2、……3、……

部队教案怎么写

4,部队单个军人队列教案怎么写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内容:立正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立正的动作要领,为以后的训练打下良好基础时间:两小时地点:队列训练场方法:班长口述,个人体会,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认真听,等等… 立正,口令下达为 立——正当听到立正的口令后(条令条例写了立正的动作要领,你自己看吧)讲评:通过今天的训练表现出…好的一方面…不好的…(完) 凭记忆写的有不妥的地方请批评指正
1带队入场2整理队伍3下达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第一个内容立正、跨立、稍息。

5,部队教案怎么写

告诉你个纲目格左右按厚信之审婷军边式吧:一、训练科目——《单兵徒手队列训练》二、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三、训练内容——稍息、立正、停止间转法……四、训练方法——全班统一训练。五、训练重点——提高动作的精准度,纠正痼癖动作。六、要求——1、听清口令,严肃认真;2、……3、……

6,导学案编写中应该具有的要素有哪些

一、语文导学案编写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1、学生资料使用多但是分散,学生选择的能力和时间有限。 2、学生自主阅读学习不是随时有教师指导。 3、学生上课小组合作太空无实际内容,无交流碰撞火花。 4、教师集体备课前教案不统一,无交流前提,无讨论基础。二、基本结构 (1)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内容包括:课时数、课题名称、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2)学习准备。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落实、学习方法指导、课文写作背景、课文内容自主阅读理解。 (3)自主学习。主要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答案基本上在课文中能够找到,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合作探究,与课文有关的一些比较难一点核心的问题。要注重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有话可说。 (5)巩固拓展,能够巩固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且注重题型和提问的方式变化多样,或找与课文有关或有密切关系的美文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三、问题或习题选择原则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不超出课程标准。 2、选择初中学生通过阅读能够理解、掌握、运用,由易到难。不出繁、怪、偏的题目。 3、以学生学习方便为准。指明看书的页码和段落,每课尽量有方法和思路的总结的问题。 4、把握准确。作者在编写之前,必须翻阅课程标准,精读全课教材;准确具体制定学习目标,用词上突出知识技能掌握,目标叙述具体可操作;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选用问题或习题作者必须试做一篇,以估计其难度系数。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7,教案怎么写得更好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写教案时,要注重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互动,这样,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会得到提升,要注重课堂的活跃度。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写教案。
详细,具体,逻辑性很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8,编写教案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注重启发,以点拨为主新的语文教学观念要以尊重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无论在阅读教学或写作教学中,都应给学生自己思维的空间,让他们创造性地思考。教案中应体现这一点,重点是启发他们如何思考问题,用他们不成熟的思维看作品,用单纯的审美观去挖掘作品中的真善美,从而发展思辩能力。语文只有“参考答案”而无“标准答案”,所以我们在备课时,只需注重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答案只要加以点拨总结,得出一个答题的方法即可,不必逐字逐句地去组织语言,去限制学生的思维。二、重学法指导,使学生触类旁通语文教学,按叶老之言,“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渔”就是要求教者在教学中突出学法指导。在教案中,笔者始终把它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在讲解诗歌之前,先讲“如何鉴赏诗歌”;在讲文言文之前,先讲“文言中的几种特例”,即以专题形式先讲“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文中常见的格式。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可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以理解,让他们多探求学习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讲授之前,都写出“教学目的”和“重难点”,给学生主动探求的空间。在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渗透阅读方法、考题设置、思路指导,融方法于训练之中,重方法指导。三、体现素质教育,挖掘大纲精髓语文教学应树起素质教育这面大旗,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从指导阅读名著开始,陶冶情操;从指导背诵来接近古圣先贤,感悟他们的博大情怀,体味他们崇高的精神;从指导抒真情叙真事上,让学生向善从真,踏实做人。总之,在教案中体现道德品质的培养也是笔者的原则之一,这也符合德育为先的育人策略。在考虑育人的同时,教案就要体现“教书”,在教案设计中,始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因为《教学大纲》里的要求与重点往往是知识内容和教学任务的核心所在,能提纲挈领地给教师指明教学方向,构建教学框架,也是学生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范畴所在,有主有次,突出重点,强调细节。无论学法指导、板书设计、问题研究、导语设置等,教师在编写教案时都要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能使学生轻松掌握知识,深刻理解教学内涵,充分实现教学目标。四、研究学情,指导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要以学生的掌握情况来定,不管课堂教学采取何种模式,关键是要学生有所得、有所学、有所思,课堂教学就是以学定教。所以,教案的备写要考虑实用性,必须要对学生有所指导、有所启发。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先研究学生,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上要充分地思考,明确知道自己所要面对的学生,知道他们的基础、理解程度,根据具体的学情去设计教学内容,分层辅导,分层设计试题,分层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教案为教学服务,教案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真正指导课堂教学。五、以生为本,科学备写教案教案备写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在把握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目标,要有明确的指向,明确课堂上要彻底解决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个目标要在课堂上得到师生的认同,并沿着这个明晰的方向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教学内容。教案备写要体现以生为本的意识,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教案设计要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宗旨,教案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符合学科逻辑,严谨流畅,疏密有致。教案备写最终要讲究实效。无论何种方式方法,无论什么理论模式,对教案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学生的掌握情况。所以,教案的备写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但教案终究是一个提纲挈领式的教学框架,一堂优质课的成功之处不仅在教案的设计上,更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程度,对学生的点拨启发方式等许多因素。因此,教案改革始终要着眼于学生,着眼于课堂,而不能只为备教案而备教案。

9,写教案的四大环节是什么

用我高中老师的话是豹头猪肚凤尾,开头大气简洁,中间内容充实,结尾有内涵且语言优美富有总结性。希望你满意!一、起笔的瀑布高悬法——高处落笔  文章的起笔要不凡,就是一鸣惊人,让读者看文章如同登山游览,“首先映入眼帘的一挂雪白闪亮的瀑布”,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有一睹全文的渴望。  按照起笔高悬的原则,在文章一开头就提出最高层次的论点、用最醒目的语言,高层立意结合语言表达上的适当策略,就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使阅卷者有一个上佳印象,对引起下文也有积极作用。  二、破题的聚光亮点法——亮处着墨  起笔之后,继之以引出问题,申明本文论述的对象,一般是指出存在的问题,是为破题。点明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亮处着墨,要从亮点即成绩、进步、优势等积极面说起,先说亮点,后讲阴暗面;多说成绩,少说问题;多颂扬,少报忧。通过合理分配“成绩”与“问题”的笔墨,使论述焦点集中于“成绩”一类亮点,给全文奠定一个积极的基调,最终指向问题的解决,既有利于上下文的衔接,又可以给阅卷者“行文得体”、“善于说话”、“适于为官”的良好印象。  三、展开的曲径通幽法——另辟蹊径  文章的主体部分即分论点部分是申论文章的重要组成,文章的主要篇幅均集中于此。考生在这部分要体现出文章的与众不同之处。分论点的主旨句十分重要,便于阅卷者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论点所在。但是众多考生的分论点主旨句表述不够完整,过于单一,且有模板化嫌疑,如“加强法律法规是××的保障”、“科学技术是××的关键”, 80%的考生都用到“前提”“基础”“保障”“关键”等词汇,千篇一律,索然无味。无论遇到哪个题目,这样的分论点都屡试不爽,但是这样操作无法体现出差别和优势。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需要对这样的主旨句进行小小改动,看起来就会更加专业化,也能体现出个性特征,举例如下:  1.分论点的对策宾语前加修饰词,以体现专业性。如“加强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加大网络过滤技术的研发”等等,表示明确的针对性,而非一种背诵的套路。  2.动词的多样化。“加强”一词过于单一化,可以使用“加大”、“强化”、“重视”、“完善”、“健全”等类似词语。  3.表示意义词语的多样化。除了“前提”、“基础”、“保障”、“关键”之外,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词语,以避免重复。  如两字“重点”、“核心”、“抓手”。  三字“助推器”、“着力点”、“突破口”。  四字“主攻方向”、“力量源泉”、“有力保证”、“战略重点”、“重要途径”、“根本出路”、“必要条件”、“紧迫任务”、“关键环节”等。  四、收笔的功成圆满法——锦上添花  申论文章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针对问题而写,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正文对策部分是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解决与否,不是对策本身所能决定,在结尾收笔处,无论问题能否解决、实际解决与否,都要归结到问题的解决,以分析预测或展望问题的圆满解决而结束全篇。  结尾处要在对策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建议、发出倡议、作出展望,展示问题必将解决的趋势、前景。总之,起笔于高处、聚焦于亮点、收笔于光明,要精心设计以各种积极的方式作结,给读者造成积极的印象,既冲淡正文所论问题的消极影响,又体现官样文章“功成圆满”的积极基调。你好,望采纳。
活动目标: 1.感受欣赏秋天里大自然的美景,体验郊游的乐趣。 2.观察并发现秋天的特征及秋天里人们的活动。 3.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1.选择好郊游地点,确定线路,选择的地点尽量靠近果园或养鸡、养猪场或农村的菜园等地点。 2.带塑料瓶、捞网、小铲子等。 3.穿轻便服装,带少量食物、水、风筝等。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做简短谈话,明确外出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今天我们到xx地方去旅游,大家去找一找,看一看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回来后请大家谈谈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秋天的景色是很美的,我们该怎样对待美丽的花草树木? (3)教师:我们和别的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坐汽车时应注意什么?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沿指定地点,带领幼儿观察欣赏秋天的景色。 到达地点,按计划路线组织幼儿观赏重点景物。 (1)观察田野里的花及农作物,鼓励幼儿用语言形容、想象、比喻等。 (2)观察秋天的树叶,带领幼儿拣树叶,并收集外形比较好看的树叶。 (3)拣起被游人丢弃的垃圾,维护大自然或公园里的美好环境。 四、组织游戏:寻宝活动。 在树丛中、石头下寻找一些教师事先放好的小纸条等,按纸条指示完成任务,得到一份小礼物。 五、围坐在草坪上休息,吃点心。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卫生,垃圾要放入垃圾箱。 六、自由活动。 放风筝、写生、踢足球等。 因为选择了附近的田野作为郊游的地点,所以,孩子们是排好队步行的。 活动反思: 刚开学,就有小朋友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出去郊游啊?”今天,秋高气爽,孩子们拉着好朋友的手,走上了郊游的道路。一路上,秋天的花先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再是随风飘落的树叶,也让孩子们回味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他们兴高采烈地唱着歌,念着儿歌,惹的行人纷纷回头。我也发现,孩子们升入中班后,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了,能自己注意观察道路情况,还能关心到同伴。总的说来,孩子们非常喜欢类似的亲近大自然的活动。

10,部队单个军人队列教案怎么写

单个军人队列教案,很简单,随便写写就行了
这个问题我好象知道一点呀
f分太少,划不来
军姿的动作要领概括起来为三挺三收一睁一顶 所谓三挺指挺颈、挺胸、挺腿; 三收指收下颌、收腹、收臀; 一睁眼要睁大,并直视前向方; 一顶就是头要向上顶” 一) 军人在队列生活中必须: 1、坚决执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2、按规定的顺序列队,牢记自己的位置,姿态端正,精神振作; 3、集中精力听指挥员的口令,动作要迅速、准确、协调一致; 4、保持队列整齐、肃静、自觉遵守队列纪律; 5、将学到的队列动作,自觉地用于训练、执勤和日常生活中 (二)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口令:立正。 要领: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三)稍息 口令:稍息。 要领: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携枪(筒、炮)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停止间转法 (四)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站立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要领: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而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右手手指并扰自然弯屈,手心向后。携枪时不背手。 (五)整齐 整齐:是使列队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口令:向右(左)看--齐。 要领: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持枪、炮时,听到预令,迅速将枪、炮稍提起,看齐后自行放下)、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口令:以×××同志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同志为准(或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和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口令:向前--看。 要领: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一路纵队看齐时,可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六)报数 口令:报数。 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数列横队时,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连集合时,由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排到齐”或“第×排实到××名”。 必要时,连也可统一报数。 要领: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预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名”。 (七)敬礼、礼毕 敬礼分为举手礼、注目礼和举枪礼。 1、敬礼 口令:敬礼。 向右看--敬礼。 1)举手礼。 要领: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无帽檐帽时,微接太阳穴上方帽墙下沿),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屈,右大臂略平,与两肩与两肩线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2)注目礼 要领:面向受礼者成立正姿势,同时注视受礼者,并目迎目送(右、左转头角度不超过45度)。 2、礼毕 口令:礼毕 要领:行举手礼者,将手放下,行注目礼者徒手或背枪时,停止间,应面向受礼者立正,举手敬礼,将头转正;行举枪礼者,将头转正,右手将枪放下,使托底钣轻轻着地,同时左手放下,成持枪立正姿势。 (八)坐下。 口令:坐下。 要领:左小腿在右小腿后交叉,迅速坐下,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九)蹲下 口令:蹲下。 要领:右脚后退半步,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手自然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十)起立 口令:起立。 要领: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或成持枪(炮)、肩枪(筒)立正姿势。 (十一)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 要领:以右(左)脚跟为轴,右(左)脚跟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身保持立正姿势。 半面向左(左)转,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十二)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 要领: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十三)行进 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1、齐步 齐步是军人进行的常用步法。 口令:齐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与腰带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12步。 2、正步 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 要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变屈,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1—116步。 3、跑步 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 要领: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在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行进速度每分钟170—180步。 4、便步 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 口令:便步--走。 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5、踏步 踏步用于调整步伐和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 行进间口令:踏步。 要领: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走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踏步时,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2步,再换齐步或跑步行进。 6、移步(5步以内) 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1步并脚1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 口令:向前×步--走。 后退×走--走。 要领:向前移步时,应按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向前1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3、5步时,按照齐步走的要领进行。向后退时,从左脚开始,每退1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十四)立定 口令:立--定。 要领:齐步和正步时,听到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跑步时,听到口令,再跑2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踏步时,听到口令,左脚踏1步,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跑步的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踏2步,再按上述要领进行)。 (十五)步法变换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齐步、正步互换,听到预令,即换正步或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2步,然后,换步行进。 行进间转法 1、齐步、跑步向右(左)转 口令:向右(左)转--走。 要领: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半面向右(左)转走,按向右(左)转走的要领转45度。 2、齐步、跑步向后转 口令:向后转--走。 要领:左脚向右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2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十六)出列、入列 单个军人和分队出、入列均用跑步(5步以内用齐步,1步用正步),或按照指挥员指定的步法执行;因故出、入列要报告(须经允许)。 1.出列 口令:×××同志(或第×名),出列。 要领:出列军人听到呼点自己姓名或序号“出列”的口令后,应答“是”,然后,进到指挥员右侧前适当位置或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 (1)位于第一列(含一列横队)的军人出列,按本条上述规定执行。 (2)位于中列(路)的军人出列,向后(左)转,待后列(左路)同序号的军人向右后跨1步(左后退1步)让出缺口后,按本条的上述规定实施出列;位于“缺口”的位置的军人,待出列军人出列后,即复原位。 (3)位于最后一列的军人出列,先退1步,然后,按本条有关规定实施出列。 2.入列 口令:入列。 要领:听到“入列”口令后,应答“是”,然后,按出列的相反程序入列。 (二)班、排出列、入列 口令:第×班(排),出列,入列。 要领:听到“第×班(排),出列”、“入列”的口令后,由出“入列班(排)的指挥员答“是”,并用口令指挥本班(排),按本条的有关规定,以纵队形式出、入列。 (十七)集合 集合,是使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规范队形聚集起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集合时,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连(或×排)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1)班集合 口令:成班横队(二列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看齐。 成班二列横队时,单数士兵在前,双数士兵在后。 口令:成班纵队(二路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兵迅速到班长前方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其他士兵以基准兵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 成班二路纵队时,单数士兵在左,双数士兵在右。 2)排集合 口令:成排横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班横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横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排纵队--集合。 要领:基准班在指挥员右前方适当位置,成班纵队迅速站好;其他班成班纵队,以基准班为准,依次向右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3)连集合 口令:成连横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横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横队,以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口令:成连纵队--集合。 要领: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4)营集合 营集合,通常规定集合的时间、地点、方向、队形、基准分队以及应携带的武器、器材和装具等事项。 各连按照营的规定,由连长整队带往营的集合地点,随即向基准分队取齐,然后,跑步到距主持集合的指挥员5-7步处报告人数。例如:“营长同志,步兵第×连,应到×××名,实到××名,请指示”。 (十八)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1、行进,指挥员员应下达“×步--走”的口令。听到口令,基准兵应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成一、二路纵队。行进中,可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 2、停止,指挥员应下达、立--定”的口令。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队形变换 (十九)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列队后,由一种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1、横队和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停止间口令:向右--转。 行进间口令: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停止间口令:向左--转。 行进间口令:向左转--走。 要领: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2、停止间班横队和班二列横队,班纵队和班二路纵队互换 1)班横队变班二列横队 口令:成班二列横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后退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右跨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看齐。 2)班二列横队变班横队 口令:间隔×步,向左离开。 成班横队--走。 要领:听到“间隔×步,向左离开”的口令,取好间隔,听到“成班横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左脚左跨1步,右脚(不靠拢左脚)向前1步,左脚向右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左侧,自行看齐。 3)班纵队变班二路纵队 口令:成班二路纵队--走。 要领:变换前,先报数。听到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右跨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向前1步,右脚向左脚靠拢,站到单数士兵右侧,自行对正、看齐。 4)班二路纵队变班纵队 口令:距离×步,向后离开。 成班纵队--走。 要领:听到“距离×步,向后离开”的口令,取好距离;听到“成班纵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后退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 3、连纵队和连并列纵队的互换 1)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基准排踏步,其他排和连部逐次进到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左侧踏步并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停止。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左脚继续踏1步,右脚向右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前方仍踏步,政治指导员继续踏步,副连4)班二路纵队变班纵队 口令:距离×步,向后离开。 成班纵队--走。 要领:听到“距离×步,向后离开”的口令,取好距离;听到“成班纵队--走”的口令,双数士兵右脚后退1步,左脚(不靠拢右脚)站到单数士兵之后,自行对正, 3、连纵队和连并列纵队的互换 1)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并列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基准排踏步,其他排和连部逐次进到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左侧踏步并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停止。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听到口令,连长左脚继续踏1步,右脚向右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前方仍踏步,政治指导员继续踏步,副连长向左前2步,进到连长左侧,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并取齐。 2)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 停止间口令:成连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成连纵队--走。 要领:连指挥员或基准排照直前进,其他排和连部停止间和行进间均踏步,待连指挥员或基准排离开原位后,各排按排长、连部和炊事班按司务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二十)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种队列动作。 1、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左(右)转弯,齐步--走,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左(右)转弯--走,或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一列横队方向变换时,轴翼士兵踏步,并逐渐向左(右)转动,同相邻士兵动作协调;外翼第一名士兵以大步行进并逐步变换方向,其他士兵用眼睛余光向外翼取齐,愈接近轴翼者,其步幅愈小,并保持规定的间隔和排面整齐,转到90度时踏步并取齐,听口令前进或停止。 数列横队和前列纵队方向变换时,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保持排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180度后,听口令前进或停止;后续各列按上述要领,保持间隔,距离,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2、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左(左)转弯,齐步--走,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 要领:一路纵队方向变换时,基准兵在左(右)转弯时,按单个军人行进间转法要领实施,在左(左)后转弯时,用小步边行进边变换方向,转到90度或180度后,照直前进;其他士兵逐次进到基准后的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数路纵队方向变换时,按照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要领实施。

文章TAG:部队写教案的几大要素部队  教案  几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