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的发展教案,谁有初一下 人教版 历史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的课件
来源:整理 编辑:挖葱教案 2023-06-13 23:57:00
本文目录一览
1,谁有初一下 人教版 历史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二的课件
http://219.239.238.50:85/czls/ls7x-20.zip
2,明清市镇的发展
1,北方战乱使大量汉人尤其是有文化有技术的人南迁2,气候湿润,环境宜人3,水网密集,交通便利
3,明清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
表现:明清时期出现了很多文学成就较高的作品,代表作四大明著。原因:科学缺少发展条件,科举制度禁锢了知识分子
4,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明朝清朝都是封建专治统治集中的王朝,有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制度,从服饰到用品,从理教到建筑,都能体现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
5,明清时期的中国文学
元明清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和新变期。受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严重束缚和世俗文化的极大冲击,文人地位一落千丈,思想缺乏自由,精神惶恐落魄,而整个民族精神既失去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雄大之势,又没有了魏晋以来直到宋代的灵动之气,作为士人雅文学标志的诗词和散文开始走向衰落,而受俗文化滋养的散曲、戏剧、小说却大放异彩。由此看来,文学史的编著虽不可避免要涉及文学的分期,但绝不是分期文学的罗列,而必然要将时期之变与作家之变、文体之变、文风之变、审美之变等等种种因素作真切的把握和深刻的揭示,进而深入探求整个文学系统深层结构的演变和文学发展的根本走向。文学史的发展观往往体现出对文学认识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对文学现象的认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孤立”的看待,另一是“联系”的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问题如果采用前一种态度,就不免就事论事,从而得出流于狭隘、片面和简单化的结论;相反,后一种态度则注重将每一文学环节纳入文学发展的系统中去审视,由此确定它应有的位置,认识它产生的因由和存在的意义。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总体趋向是抛弃前一种认识观,自觉地接纳后一种认识观。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6,明清的科技与文化
不同时期的科技文化发展各有不同特点。明清处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所以在封建社会允许的范围内,科技文化发展的余地很小了。所以当时科技文化发展上的主要成就不是创造,而是总结,即集大成。例如明朝大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就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而在中药学的基础理论方面,李时珍本人并没有突破性创造。在对封建文化进行系统总结方面,清朝的工作最突出。清朝前期,由官方组织的著名大型文化工程《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都是对秦汉以来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做系统总结,即集大成。清朝前期的朴学则是用近代科学方法对历代典籍做大规模系统整理。就性质类比,清朝的文化总结工作就相当于孔子认为的周朝的典章制度和文化是对上古三代的集大成。清朝满族统治者是中国古代华夏文明最卓越最杰出的整理者和总结者。我的一个观点:如果从宏观的中国历史大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角度比较,清朝的地位相当于孔子推崇的周朝。周朝与清朝分别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社会发展阶段的末代王朝,都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周朝是中国奴隶社会和上古三代的末代王朝,清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王朝。两个王朝的典章制度分别是对上古三代和两千年封建社会的集大成和总结。同时两个王朝的后期,中国的社会形态都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与一般的王朝末期不同。
清朝修《四库全书》时禁毁了一些书籍,因此被有些人指责为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严重破坏。这个指责如果要成立,在逻辑上就必须假定这样一个前提:即被当时清朝官方禁毁的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但现在的问题就在这里:这些书真的有哪么大价值吗?如果是些没多大价值的书被清朝禁毁了,那你又怎么能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浩劫呢?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总结性特点的具体表现举例:
科技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是对中国封建时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是对传统农学的总结。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对传统中药学的总结。
清朝乾隆官修《医宗金鉴》是中医教科书,以其精简而切于实用,两百年来广为流行。实际上也带有总结性质。
20世纪80年代文物出版社出版,中国硅酸盐学会编纂《中国陶瓷史》清朝部分认为:中国传统制瓷技术,在清朝才真正达到最成熟的地步。
清雍正官修《工部工程做法》是对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总结。上海古籍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出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编纂的文博行业系列教材之一的《中国古建筑》引用最多的两部古人建筑著作就是宋朝《营造法式》与清朝《工部工程做法》。
诗词曲
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是唐朝。清康熙官修《全唐诗》。
清康熙官修《词谱》、《曲谱》分别是对词曲的总结整理。
书法
中国传统书学理论的两部集大成著作都在清朝,分别是包世臣《艺舟双辑》和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清朝乾隆官刻《三希堂法帖》是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大型官刻从帖,收集广泛刻工精良,也有集大成特征。
清乾隆内府的书画收藏是继北宋宣和内府之后中国书画的一次大集结,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编写的文博行业系列教材之一的《中国书画》。
古琴艺术
古琴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文人艺术。明清时期是古代古琴艺术的繁荣时期和集大成时期。现存绝大部分琴谱都出自明清两朝,大部分是清朝。其中康熙朝广陵派的《五知斋琴谱》最著名流传最广。
戏曲
清乾隆官修《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对中国古代南北曲音乐的集大成。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古典戏曲和昆曲的同志应该很熟悉。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戏曲的繁荣时期。昆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现存大部分昆曲曲谱皆为清朝编纂刊刻。著名的有乾隆朝苏州人叶堂的《枘书楹曲谱》。
宫廷音乐
清乾隆官修《律吕正义后编》完整收录清朝宫廷音乐的乐谱,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宴享乐等。清朝宫廷音乐当然也是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有所改进。所以乾隆官修《律吕正义后编》也是对中国古代宫廷音乐的集大成。
典章制度
《清会典》是中国古代行政法典的集大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法制史》认为《清会典》无论体例还是内容,都是中国古代典章汇编的集大成。
清乾隆官修《清律例》是中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见上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荣铮《论《大清律例》》,全文见天津古籍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出版《大清律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法制史》认为《明律》是中华法系的代表,其具体理由是《明律》在体例上与唐宋律有较大不同,对后世与周边国家影响较大,并非指《明律》内容最完善。以常理推论,清律是在继承明律的基础上再加改进完善,所以内容应该比明律更完善。集大成当然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大杂烩”。
《清通礼》是中国古代礼制的集大成。
目录学
清乾隆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中国古典目录学的集大成,体例最完善,影响最大。
小学(文字训诂)
清朝《康熙字典》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字典。
清朝乾嘉学派的辉煌成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古代学者研究《说文解字》最重要的著作。
清乾隆官修《五体清文鉴》是中国古代最完备的多民族语言对照词典。
学术史
清朝阮元等编纂的《畴人传》是中国第一部纯粹的科学史,见上海古籍出版社20世纪80年代出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
清朝黄宗羲《明儒学案》是中国第一部正规系统的学术思想史。
清朝全祖望《宋元学案》比黄宗羲《明儒学案》更有进步,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科学史和学术思想史都是对过去科学文化发展历程的总结整理。
说明: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文化发展的总结性特点的具体事例,我根据我的知识举了一些。别的同志可以补充。
文章TAG:
明清文化的发展教案明清 文化 发展
大家都在看
-
大班语言教案小狐狸种葡萄,种葡萄去上架小狐狸故事精选
2022-12-14
-
语言《幼儿园真好》教案,成长中真好教案
2022-12-19
-
歌唱重点咬字吐字教案,歌唱咬字发音影响声母发音是否正确
2022-12-21
-
初中折纸手工教案,第一章手工概述第一节课程设计
2022-12-24
-
公开课《指南针》教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简笔画教程
2022-12-27
-
数学送货小货车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
2023-01-02
-
小学一年级教师心理健康教案设计方案,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023-01-23
-
再塑生命的人详细教案,再塑生命是一种重生的父母的意思
2023-01-25
-
中班新年亲子鱼手工活动教案,中班亲子活动设计方案
2023-01-26
-
9加几等于1的教案,90道算式如何计算
2023-02-07
-
20以内的加法教案幼儿园,一文读懂!20以内的算术
2023-02-08
-
学写留言条获奖教案,选择留言锻炼表达能力!
2023-02-08
-
生活电子产品教案,家长要注意用好电子产品习惯影响和规范孩子
2023-02-17
-
体育教案 鸡蛋,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5讲解鸡蛋知识
2022-12-18
-
2016-2017团课教案,乐可课是怎么一回事?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