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班数学怎样排都一样公开课教案

中班小朋友特别喜欢帮雪花片积木排队、串珠、穿项链等结合中班科学领域的活动目标,我设计了这次活动,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事物,使幼儿感受到规律排序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整节课教学设计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帮小动物修路”、“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动作和声音”、 “制作礼物”等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积极性、主体性得到充分的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保护幼儿的意见,开发幼儿的创造力,鼓励幼儿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现象。
推荐一个免费教育教学资源下载网站-课件素材库 <a href="http://wenwen.soso.com/z/urlalertpage.e?sp=shttp%3a%2f%2fwww.kjxy8.cn%2fcaidown%2f" target="_blank">http://www.kjxy8.cn/caidown/</a>,教案 /论文/反思/说课/课件下载/课本插图/试题试卷/课件视频教程/课件制作素材等资源约20多 万条,相关教育教学资源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中班数学怎样排都一样公开课教案

2,中班数学一一对应比较多少一样多教学反思

目 标  让幼儿学习把相关物体进行一一匹配,获得对应经验。  准 备  1.实物:碗、勺、梳子、镜子、毛巾、脸盆等。 2.动物和相应的食物卡片多种,填空练习的卡片若干。 3.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 程  1.游戏《找朋友》  (1)教师出示实物,启发幼儿说出各种实物名称后,再讨论哪两种实物可以做朋友,为什么?(发现实物之间的关系)请幼儿动手把它们一对一对地配好。  (2)启发幼儿在室内找有关联的物品,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如:黑板与黑板擦,扫帚与簸箕等。  2.游戏《喂小动物吃食》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并从左到右摆成一行,然后引导幼儿讨论:每种动物最喜欢吃什么?让幼儿找到相应的食物卡片-一对应地摆在下方。  3.分组活动幼儿分成四组活动。  第一、二组:对应摆放实物卡片。如教师先从一个袋中取出花、帽、伞、手电筒等卡片摆成一行,再请幼儿从另一个袋中取出有关联的卡片(蝴蝶、围巾、雨鞋、电池)一一对应摆放。  第三、四组:填空格。如空格上一排画有鸡、碗、书、篮球筐等,小朋友在下方空格内填画相应的东西(蛋、筷子、笔、球)。  4.教师或家长指导幼儿利用幼儿用书第4页的内容进行补充练习  《一一对应》课后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中班数学一一对应比较多少一样多教学反思

3,幼儿园中班数学谁排在最前面教案与反思

活动目标:1、教幼儿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数量,学习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2、启发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3、继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活动准备:数量1-7的数群卡标记图、点子卡片活动过程:一、活动开始。拍手游戏:复习认识数字1—5。老师:小朋友们好,这节课我们要上数学课,我们很久都没玩你问我答的游戏,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吧。老师:小朋友,我问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傅老师,告诉你,一个西瓜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小朋友,我问你,1添上1是几?幼儿:傅老师,告诉你,1添上1是2。(老师继续问小朋友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二、基本部分。(出示数群卡片)老师:今天啊老师带来了一些卡片,请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每种动物有几只?(幼儿回答)老师:好了,现在呢请小朋友把一样多的卡片放在一起,再给它们排排队,最少的放在最前面,最多的放在最后面,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检查。可以提醒孩子数量相同的物体上下排放。)老师: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放的对不对,我们大家一起来说说他是怎么排的?老师:我们以前总是让数量是1 的卡片排在最前面,今天怎么让3条鱼排在最前面呢?(幼儿回答)老师:对啦,因为我们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谁最少,我们就把他放在最前面。(幼儿自主操作)老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些小动物卡片,请你们给这些小动物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排队,要注意一样多的卡片应该上下排成一列哦。给小动物排好队后还要给小动物送圆点,几只动物就送几个圆点,圆点摆在红线下面,边送边说:几只某某动物,我送你几个圆点。三、活动结束。1、展示幼儿操作结果,评价幼儿操作情况。2、收拾操作材料并评价此次活动。效果分析

幼儿园中班数学谁排在最前面教案与反思

4,幼儿园数学活动 10以内各体物正逆排序 课后反思

一、设计思路:  5以内物体按数量进行正逆排序是中班上学期数学教学内容,也是在幼儿已经掌握了5以内数的形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此类活动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对中班幼儿接下来的10以内数的形成的学习很有帮助。本活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用给小动物排队这一游戏形成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在操作中学习这一内容。  二、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排序的乐趣。  2、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述排序的结果。  3、感知5以内数量的数序关系,并能由少到多,由多到少进行正逆排序。  三、活动重点与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按物体数量的正逆排序,正排序是由少到多一个比一个多,逆排序是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2、难点:在理解正逆排序的基础上能够接着排,或填空排。  四、活动准备:  动物卡四套;幼儿用作业纸人手一张、胶棒若干  五、活动过程  1、以游戏口吻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刘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很多动物朋友,你们看,它们排队进来了!  2、幼儿观察范例,找规律。  (1)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正排序),请幼儿数数卡片上的动物,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  (2)引导幼儿讨论:  ——小动物是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少到多,一种比一种多)  (3) 出示小动物排队范例(逆排序),讨论:  ——这次小动物按什么方法排队的?(由多到少,一个比一个少)  3、幼儿学习按规律排序。  (1)教师出示一队错误排列(正排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观察并纠正,集体检查。  (2)再次出示一队错误排列(逆排序)的动物图片,请个别幼儿纠正,并集体检查。  4、幼儿分组操作。  (1)教师出示范例1,请幼儿说说规律,接着往下排。  (2)教师出示范例2,请幼儿排出空白部分

5,中班数学怎么排都是7教学反思

上午,我执教了一个中班数学活动《怎么排都是7》,活动目标是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判断7以内的物体数量.活动一开始,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复习7以内的数,通过创设果园情境,引导幼儿点数不同水果之间的数量.教师故意打乱水果之间的排序,加深难度,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点数兴趣.将幼儿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整个活动幼儿都十分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难免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在提出操作要求时,没有提得很清楚,幼儿在操作的时候不能实现小组之间的合作,出现争抢操作材料的现象.要是教师在提要求时能在幼儿的小组合作方面提出强调,并以此作为幼儿操作的好坏来划分,可能效果会更好.个别幼儿在操作时不能很好的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明明数的时候是7,可是当教师提出时幼儿却说是5,手口一致的点数还需要在区角活动或者分区活动时进行加强.这是本次活动中我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让活动更加完整.
天上午,我执教了一个中班数学活动《怎么排都是7》,活动目标是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判断7以内的物体数量。活动一开始,教师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复习7以内的数,通过创设果园情境,引导幼儿点数不同水果之间的数量。教师故意打乱水果之间的排序,加深难度,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点数兴趣。将幼儿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整个活动幼儿都十分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难免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师在提出操作要求时,没有提得很清楚,幼儿在操作的时候不能实现小组之间的合作,出现争抢操作材料的现象。要是教师在提要求时能在幼儿的小组合作方面提出强调,并以此作为幼儿操作的好坏来划分,可能效果会更好。个别幼儿在操作时不能很好的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明明数的时候是7,可是当教师提出时幼儿却说是5,手口一致的点数还需要在区角活动或者分区活动时进行加强。这是本次活动中我的反思,只有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让活动更加完整。

6,中班数学怎么排都一样教学目标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1—5的序数,初步了解序数的含义。  2、会用序数词表达物体排列次序,建立一维的空间位置对应。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小猴子、小狐狸、熊猫、长颈鹿、大象)的图片各一张。  2、五节车厢的小火车(画在黑板上。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故事自然导出序数概念。  1、故事导入:  动物王国有一列小火车,小动物们决定乘火车去北京玩一玩。教师出示五节车厢组成的小火车图,请幼儿数一数小火车共有几节车厢(1、2、3、4、5,共有五节车厢)?我们用数字王国里的数学宝宝来为这几节车厢做上标记吧!(引导幼儿把数字宝定贴在车厢上。)  2、教师标识数卡:  教师:我们怎么来标上数字呢?(我们先找到火车头,从火车头的一边开始标数字。)  3、教师边演示边说:  这里是第一节,我们用数字1表示,把数字1贴在上面;这里第二节,我们用数字2表示,把数字2贴在上面……  教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  教师小结:  我们刚刚说的“第一节、第二节……”就是数学里的序数词。  4、教师提问:  有哪些小动物要去旅游呢?教师拿出动物图片,一边示范讲解,一边把相应的动物放入相应的车厢里。小猴子坐在第一节车厢,小狐狸坐在第二节车厢,熊猫坐在第三节车厢,长颈鹿坐在第四节车厢,大象坐在第五节车厢。  二、理解序数的概念,口头表达谁排在第几节车厢。  1、火车开了很长时间,停了下来请乘客们下车休息一下,动物们都下了车。  2、等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熊猫着了急,因为它找不到自己的车厢了,它不记得自己坐在第几节车厢了。  3、谁愿意帮助他呢?可以怎么帮助他?(告诉他是第几节车厢,或直接带他去。)  4、请小朋友说一说谁在第几节车厢。  三、通过操作,尝试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  请几名幼儿分别把小动物的图片放在火车相应的空格处,进行序数与空间位置的对应练习。  四、打开幼儿用书,或观看挂图边完成操作练习。  1、共有几只小动物在玩滑滑梯?它们分别排在第几位?  2、请在每个小动物后面对应的方框内打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7,幼儿科学公开课排一排教案及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学《排一排》活动,是在幼儿已认识、熟悉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的。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方法,在第一个活动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五个大小不同的西瓜图片,首先让幼儿知道这些西瓜是大小不同的,让幼儿想办法,如果要把西瓜从小到大排一排,怎么办?同时,在孩子想办法的基础上教给孩子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排序的办法。  2、能按要求进行比较物体并排序,例如:我为宝宝们准备了大树的图片,目的是引起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也是对幼儿学会多个物体进行比较的一个升华。 3、培养幼儿的目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三个活动中,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盒子的薄厚,这也是我运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同时,在活动中我还运用了游戏法、寻找法,通过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对物体空间形式的正确认识,如:分给幼儿不同粗细的树木图片,引导幼儿由粗到细排列,引导幼儿每次从中取出最粗的,一直到取完为止,然后,再按由细到粗的顺序把树木一棵棵收起来,放回原处,无形中培养了孩子整理玩具的好习惯。总之,本节课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存在不足:对于本节课,虽然从整体上看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 整节活动,孩子都在围绕老师设计的思路走,没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我想这是我设计活动的一个误区。  2、 活动中,孩子的兴致不高,游戏活动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感觉到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待改进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绳之趣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快乐锻炼,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2、知识与技能:发展协调、灵敏的素质,促进智力开发。教学重点:通过各种跳绳游戏的体验活动掌握一定的技能。教学难点:在练习中,能够掌握跳绳活动方法,做到自主学练和合作锻炼。三、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1、师生问好。2、创设跳绳王国情景,引导学生以旅游者进入角色。(二)旅游第一站------“过关”1、师导入2、学生活动:自由组合两人一组用脚玩“石头剪子布”。3、集合评价。(三)旅游第二站------“踩蛇尾”1、师导入:提要求,讲解活动要领——手甩脚踩。2、学生活动:把跳绳当作“蛇”, 两人一组踩蛇尾。要求:积极投入,注意安全。3、集合评价。(四)旅游第三站------“抓尾巴”1、师导入2、学生活动:用跳绳绑在腰上,留着两头当尾巴,一人要保护自己的“尾巴”,一人要想方设法去抓别人的“尾巴”。要求:①反应快,迅速,灵敏;②注意安全。3、集合评价。(五)旅游第四站------“拼图”1、师导入,提出要求。2、学生以小组进行活动,各队团结合作用跳绳拼图。要求:每一条跳绳都要用上,认真、合作。3、师参与学生活动,评价指导学生在自己小组组成的图形里有序地跑、跳活动。4、交流促进。指导学生活动:各小队交流参观其他小队的拼图并在自己喜欢的图案上玩游戏。4、集合评价。(六)旅游结束------跳放松舞1、歌曲《小白船》要求:带着欢快、喜悦的心情跟着老师一起放松。2、谈收获。3、整体评价,颁奖。4、师生再见。四、场地器材:田径场、学生每人一条跳绳、录音机一台。

文章TAG:中班数学排一排教学反思中班  数学  教学  
下一篇